秋天的图画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2)运用想象、比较等方法,理解课文描述的景象;(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描述的秋天景象;2.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3)引入课文《秋天的图画》。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重点描述秋天的景象;(2)教师通过比较、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对秋天的感悟。
4. 欣赏与评价(1)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拓展活动(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秋天的特点和美好之处;(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秋天的故事或诗句;(3)教师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6. 总结与反思(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2)教师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欣赏秋天的美景,并用所学生字词进行表达。
1 秋天的图画主备人:陈桐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材分析:《秋天的图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画上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和火红的高梁。
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来的图画,它是大自然对人们辛勤劳动的奖励。
本文语言活泼浅显,富有情趣。
文章开头以两句“秋天来啦”欣喜地向人们传递秋天到来的消息,然后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最后通过设问,回答了丰收的原因,表达了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课文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色彩美、节奏美和音韵美,且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2、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模式:导、学、议、练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1、谈话导入师:夏天过去,秋天来到了,我们周围也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师:今天我们要完成三个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小手指点着听老师读一读。
(1)认识“图、梨、笼、浪、粱、燃、勤、劳”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写“波、浪、灯、作”这4个字。
二、学、议1、出示自学提示(一)师:这三个任务你们有信心完成吗?让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请看自学提示(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并在文中找到第5页上面的生字,用笔圈起来,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自学)2、议(1)好了,圈好的小朋友请坐直,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秋天的图画
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三(一)班曾业丰
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走进了金黄色的秋天。
它是那样凉爽.温柔。
我们走进果园,硕果累累。
树上的果子成熟了,争着要人们把它摘下来。
红红的苹
果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
圆圆的西瓜像一个个皮球在地上滚动。
我们走进树林,树叶黄了,都飘落了下来。
尤其是枫叶像红蝴蝶一样在空中翩翩飞
舞着。
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一样扇走了炎热的夏天。
我们走进田野,弯弯的小麦向秋天鞠躬。
红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
金黄色的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我们走进花园,花朵仙子绽开了。
尤其菊花仙子于更加五彩缤纷,有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天蓝的.....
我们走向大地,抬头望向天空,看,天空变得更加湛蓝。
天上的大雁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又好像在玩耍、嬉戏。
走进秋天,你就可以感觉清凉、温柔。
秋天还可以给大地带来丰收,带给小朋友们快乐。
《秋天的图画》教案(15篇)《秋天的图画》教案1【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欢、赞美之情。
3、喜爱秋天,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写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预备】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让同学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
〔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读书状况,指导同学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认真观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四、再读感悟1、老师范读,同学留意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欢与赞美的情感。
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5、同学选读。
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1、展示苹果卡片,让同学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状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娴熟地背诵课文。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教学方法表演式学习。
〔包括朗读、说话、演义课文。
〕〖教学过程一、朗读感悟1、比一比,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有感情,读出秋天的漂亮。
课题《秋天的图画》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1 课时(共 2 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波”、“浪”、“灯”、“丽”、四个生字;会认“图、梨”等7个字;3、积累秋天的词语:秋风习习果实累累枫叶似火4、学习第一、二句话。
在读中想象秋天的美丽图画,感悟秋天之美;5、初步认识“找词、品味、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1、会写““作”、“字”、“苹”、“劳”等四个字;认识“勤劳”2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学习三、四句话。
体会对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4、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点:会认“图、梨”等八个字;会写“波、浪”等八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在读中想象秋天的美丽图画,感悟秋天之美;体会对勤劳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2、初步认识“找词、品味、朗读”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学具学生:搜集秋天的美图,熟读课文教师:PPT 古诗及秋天作品的准备。
教学过程(板书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3’1、根据图片说出词语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
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
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吗?看着图说说你积累的关于秋天的词语。
1)气候方面: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再积累词语:秋风习习2)丰收方面: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再积累词语:果实累累3)美景方面: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再积累词语:枫叶似火4、秋天真美。
说了那么多秋天的词语,秋天真是美不胜收,怪不得秋姑娘这样说,播放录音: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PPT修改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齐读。
二、学习第一句第二句24’一)学习第一句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出示句子: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指名读,齐读。
2)读得多好听呀,多美呀,看,“图”你一定能读好。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及赏析《秋天的图画》课文原文: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赏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鲜活的生命力。
首先,课文通过“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秋天丰富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
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金黄的梨子、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田和火红的高粱,感受到秋天的丰饶和美丽。
其次,课文通过提问“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引导读者思考,并通过大雁的回答揭示了答案——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这个设计富有哲理,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赞美了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力。
最后,课文的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易于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课文中的画面和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对秋天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10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篇一《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
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
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1、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根底上反复体味。
学生刚刚升入二年级,朗读、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加上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以到达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
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
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再读课文、欣赏秋天,自己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南河九年制学校李安成内容概述:《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文章,文中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手法,把秋天的美丽景色形象地构画出来。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深的赞美之情。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前,让学生说说秋天里人们都会收获什么。
(2)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适当地借助图帮助学生理解、感知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生特征分析:年龄在八九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善表现。
学生对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1.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波”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的准备:1.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环境:非网络环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3′)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的过程初步感知本课大意。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6′)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3.指明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4.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色,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让学生感知标准的读音与语气,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与生字词。
三、合作探究,识记字形。
(7′)1.出示课本中“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字词(读的过程中对读音进行指导),同时能说出生字的结构部首等。
3.学生分小组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记住生字(组词、说句子等)。
4.学生汇报识字,教师针对重难点(波、丽、劳”等)指导。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15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8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
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①教学开始,创设氛围②演示课文内容及相应景色
2、录音(音乐),学生画画时,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灵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导入,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
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
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吗?
2、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师: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生答)
4、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
3、师:小朋友把课文读得真准,为了表扬你们,老师带你们做个游戏。
(出示布景:一棵树,树上结满各种果子)师:这可是一棵神奇的大树,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实,你们想摘到这些果子吗?不过呀,要摘到这些果子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每个果子后面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谁把生字读准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了。
4、学生摘果子,认字并组词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读中思)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
你那组哪个小朋友读不好的,大家帮帮他。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和画面)
①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组读)
③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读会读?)
④课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4、师生配合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5、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
(字隐去,学生背诵)
四、扩展课文,歌颂秋天(读后练)
1、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去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就把它画下来吧?
2、学生上黑板贴画
3、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五、品尝秋天的果实
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
让我们品尝一下劳动的果实吧! (学生品尝水果),这些果实甜不甜?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
六、板书设计
黑板中间用卡通字写出“秋天的图画”几个字,周围贴上同学们画的画。
七、课外作业
1、搜集秋天的树叶,制作树叶书签。
2、制作一个送给秋天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