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2EE架构开源工作流引擎的选型
- 格式:pdf
- 大小:419.91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工作流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r研究与实现范学新【摘要】以某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例,介绍了工作流与JBPM引擎的特点,分析了多层架构的工作原理,采用统一建模语言描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搭建了基于J2EE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办公成本.【期刊名称】《冶金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3页(P49-50,53)【关键词】办公自动化;工作流引擎;SSH框架;JBPM【作者】范学新【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1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办公方式由于办公效率低、成本高,已不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公文流转,达到协同办公的目的,从而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本文以某公司为例,针对该企业用户的需求,以J2EE为平台,开发了一套基于JBPM 工作流引擎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工作流[1]是根据工作业务流程抽象而成的计算机模型,描述的是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是根据一定流转规则,使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协调地在不同的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以完成业务的整体目标。
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共享是工作流技术所要完成的主要目标。
JBPM (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2]是一种开源的轻量级工作流管理系统,包含流程定义、流程执行与交互服务3个主要功能。
JBPM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良好的扩展性,非常适合商务软件的二次开发。
JBPM采用自身的流程定义语言JPDL (JBoss JBPM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其被封装在流程档案中,提供了任务、待处理状态、计时器、自动处理等一些流程描述属性,并图型化地描述业务流程。
作为整个业务系统驱动流程流动的核心,JBPM引擎将利用定义加载程序读取JPDL定义好的流程,创建并初始化流程实例。
Java工作流引擎选取指南:选择适合的工作流引擎引言: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业务流程的复杂化,工作流引擎成为了提高效率和管理流程的重要工具。
而在众多的工作流引擎中,Java工作流引擎因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如何选择适合的Java工作流引擎,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工作流引擎。
一、工作流引擎的作用和优势工作流引擎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自动化业务流程的软件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冗余工作。
使用工作流引擎可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任务的分配和跟踪、审批流程的管理等功能。
Java工作流引擎具有以下优势:1. 稳定性:Java作为一种成熟的编程语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Java 工作流引擎在处理大规模流程和数据时表现出色。
2. 灵活性:Java工作流引擎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满足不同业务流程的要求。
它提供了丰富的API和插件机制,方便开发人员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
3. 可扩展性:Java工作流引擎支持分布式部署和集群模式,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水平扩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错性。
二、选择适合的工作流引擎的考虑因素在选择适合的Java工作流引擎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功能需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功能丰富的工作流引擎。
一些常见的功能包括流程定义、任务分配、审批流程管理、流程监控和报表生成等。
2. 可扩展性:企业的业务流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工作流引擎。
一个好的工作流引擎应该能够支持定制化开发和插件扩展,以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
3. 性能和可靠性:工作流引擎在处理大规模流程和数据时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经过实际生产环境验证的工作流引擎,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4. 社区支持:一个活跃的开源社区可以为我们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更新的版本。
因此,在选择工作流引擎时,我们应该考虑社区的活跃程度和开发者的数量。
基于J2EE平台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而信息系统的建设则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平台。
J2EE平台就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平台之一,并已成为企业开发信息系统的不二选择。
本文将通过一个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来探讨J2EE平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系统需求分析我们的案例企业是一个销售电子消费品的企业,拥有多个门店和线上销售平台。
其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前台销售、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进销存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掌握企业的销售和财务情况,该企业需要一个全面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其业务运营。
二、技术选型和系统架构基于该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现状之下,我们选择了J2EE平台来搭建系统。
J2EE是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分布式应用平台,包括多种技术和规范,例如Servlet、JSP、EJB、JMS等。
通过使用J2EE,我们可以利用其所提供的分布式事务处理、安全性、可伸缩性、可维护性等优点,去开发一个高效、灵活和安全的企业信息系统。
系统架构方面,我们采用常见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使用JSP和Servlet技术,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和EJB技术,数据访问层则使用Hibernate技术。
同时,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常用的开源框架和组件,例如Struts、Log4j、Apache Commons等,来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运行。
三、设计和实现在系统设计和实现方面,我们采用了敏捷开发的方法来完成。
首先,我们进行了需求分解和功能点评估,将整个系统拆分成多个模块和子系统,并分别进行功能设计和实现。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确保系统能够以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方式运行。
其中,为了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们使用了一些开发技巧和设计模式。
例如,采用了模块化和接口化设计,将系统拆分成多个子系统,并使用接口来定义子系统之间的通信接口,方便后期扩展和替换;使用了单例模式和对象池模式,减少系统中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使用了AOP技术,来实现系统的事务控制、异常处理、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基于J2EE架构的工作流引擎的模块设计、对象设计及实现摘要:该文重点论述了在J2EE基础上设计的工作流引擎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具体模块的设计和服务对象的设计等,还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关键词:J2EE架构工作流引擎概述设计实现通常说来,工作流技术是企业进行业务管理和效益分析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建模的方式,对企业的运作情况进行仿真的优化设计,制定出最为合理的管理程序,以便实现企业的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定制的模块,二是具体流程的管理方式,三是工作流引擎,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在整体中的。
基于J2EE架构的工作流引擎的概述工作流引擎在整个工作流程的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上,类似于一个动力机构,它不仅为工作流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还为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工作引擎的运行内容主要有对流程图的科学解释、企业运营资源的分配和逻辑方面的控制等。
工作流引擎在系统的整个运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点它是工作流程的状态转换机,对工作流程的状态进行实时的调整与监督,利用数据信息的驱动可以达到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在工作流程中,分布着很多的逻辑单元,且每一个单元通常都表示着一个具体流程的逻辑控制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工作流引擎的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就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控制好实例状态信息之间的转换。
第二点它通常是整个工作流程的路由控制器,每一个具体的流程在实际的应用中都对应着一条现实中进行顺利流转的业务程序,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实例的数据会对流程的传输路线带来一定的影响力,传输的方向会受到制约,因为在工作流程最初使用的时候,就已经规定好了流程的运转顺序,通常情况下,这些必要的规定都是在根据流程数据所制定的公式,而工作流程引擎的作用就是要对这些公式和相关的规则实施分析与设计,进而预测出工作流程下一步的运转方向。
一般来说,工作流引擎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机构模型,二是信息模型,三是控制模型,这三种模型在应用的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特色,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选择与判断。
Qiye Keji Yu Fazhan0引言目前,面向服务的架构具有迅速上线、高可靠、服务间松耦合的优点。
JAVA 作为纯面向对象的语言使得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原始需求、编写程序,并且良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减少后续的部署和运行压力;JAVA 具备丰富的原生类库,可以提升开发人员开发效率;JAVA 提供对Web 应用开发的支持;JAVA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健壮性,所以结合JAVA 和SOA 架构开发的系统就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高效的部署性等优点。
本文基于SOA 模型和J2EE 技术设计并实现以服务为中心的项目管理系统。
本文提出基于服务为中心的系统实现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其他以服务为中心的系统实现提供方法指导和借鉴。
1面向服务架构和J2EE 概述本章节介绍面向服务架构和J2EE 技术的概念及优点,为后续章节提供技术指导。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虽然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数字系统和平台建设中,但是SOA 的思想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Gartner (高德纳)全球最具权威的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提出来。
当时各大企业都逐步建设或引入IT 系统用于提升业务流程的效率,但是大多数IT 系统均是定制化的,提供的功能和平台是绑定的。
Gartner 通过调研提出,对于商业或企业业务流程来说,IT 系统的单元应该是服务,这个服务是独立的,不能与系统强耦合,只有这样,IT 系统才具备更高的弹性能力。
当前,服务化企业架构被广泛应用,IT 系统提供的独立的服务可以快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同时,SOA 也是一种系统模型,不同于传统以提供功能为主的系统模型,SOA 模型是以服务为基础,这些服务既可以是单独面向用户的功能,又可以是不同应用程序一起联合提供的功能。
在SOA 模型中,可以通过定义高质量接口描述对这些功能定义为服务,再通过定义契约和规定将这些服务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