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垄断与竞争
- 格式:pptx
- 大小:476.87 KB
- 文档页数:28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竞争与垄断第一章:市场竞争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市场竞争是指供应商为获取市场份额而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的活动。
市场竞争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纯垄断等几种形式。
1.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市场竞争中最纯正的形式。
它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无进出障碍、无产品差异、大量卖家和买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在市场价格上几乎没有话语权,企业之间只能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一个充满了竞争与垄断元素的市场形态。
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差异化产品和自由进出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有一些优势,比如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性。
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来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但市场上存在多个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同样会形成市场平衡。
3.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市场形态中,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通过协定价格、产品生产等一系列行为来控制市场。
起亚和现代等在汽车行业的市场上便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并未完全垄断汽车制造业,但它们在各自的市场上却具有相当的份额,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控制力。
4.纯垄断在纯垄断市场形态中,某个供应商对特定的市场或产品实现了完全垄断。
这种形式下,市场上不存在竞争化的情况。
例如,中国电信在固定线路市场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它独占了中国国内通信唯一的固定网络,形成了完全的垄断。
第二章:垄断与市场竞争之间的联系垄断与市场竞争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常常影响到市场的生态体系,决定着市场的供求平衡。
1.垄断价格垄断通过控制价格来实现对市场的控制,这种方式在市场中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歧视。
通过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可以在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垄断。
从某个方面来说,垄断是竞争的对立面,垄断者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市场来最大程度地增加自身的利润。
2.创新公平的市场竞争能够激励社会上的创新,而垄断者相对于竞争者更加缺乏创新的动力。
垄断与垄断竞争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垄断和垄断竞争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垄断和垄断竞争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一、垄断的定义和形成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方,且他们能够控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供给数量。
垄断市场的形成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技术上的垄断。
某些企业具有一项特殊的技术或专利,使其能够独占市场。
例如,某个企业拥有关键的技术专利,其他竞争对手无法生产出类似的产品。
其次,法律和政府的限制。
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管制,只给予特定企业运营的许可或特许权。
这种垄断的形成通常是出于公共利益或市场监管的目的。
最后,经济规模效应。
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使得其他企业无法与其竞争。
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扩大市场份额来实现。
二、垄断的特点垄断市场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点:首先,单一卖方。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他们对市场的控制程度非常高。
其次,价格制定权。
垄断市场的卖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市场需求来制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他们通常倾向于提高价格以获取最大利润。
再次,限制市场准入。
垄断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以保持自身的垄断地位。
这包括技术壁垒、专利控制、政府管制等。
最后,产品差异化。
为了在市场上保持垄断地位,垄断企业通常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
三、垄断竞争的定义和特点垄断竞争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形式。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他们在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上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个卖方。
相对于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卖方,他们之间相互竞争,但没有垄断力量。
其次,产品差异化。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与竞争对手相区分。
再次,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垄断与竞争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垄断与竞争在微观经济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名词和概念,这些名词对于理解和分析市场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垄断与竞争,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供应者的情况。
在垄断市场中,该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
垄断的存在通常会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消费者福利减少。
垄断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技术优势、法律限制、市场准入壁垒等。
一些著名的垄断案例包括微软、国际奥委会等。
垄断市场的特征包括价格设定权、高利润率、低产出、低效率等。
由于垄断企业拥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它们可以通过降低产量或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政府在监管垄断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比如制定反垄断法律、推动市场开放和竞争等。
二、竞争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或供应者,并且没有单一卖方能够控制市场行为。
竞争市场的存在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价格竞争、低利润率、高产出、高效率等。
在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会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竞争市场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对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
竞争市场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准入自由、信息对称、低成本等。
政府在维护和促进竞争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促进竞争。
三、垄断与竞争的比较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主导企业,而竞争市场存在多个企业。
垄断市场上企业可以控制价格和产量,而竞争市场上价格和产量受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垄断市场上,由于企业拥有市场份额,它们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来人为增加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导致价格下降和产量增加,从而减小企业利润。
在垄断市场中,消费者选择有限,价格往往偏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的产生: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指那种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组织。
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①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可替代的。
(换句话说,需求的交叉弹性是大的但不是无穷大。
)②自由进出——新厂商带着这种产品的新品牌进入市场和已有厂商在它们的产品已无利可图时退出都比较容易。
(2)短期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的均衡条件,这一调整不同于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仅仅能调整产量)。
MR SMC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交点,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
同样在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 LMC SMC AR LAC SA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这一条件表明: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厂商,其他厂商的进入将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图12-1(a)反映了短期均衡,图12-1(b)反映了长期均衡。
图12-1 短期和长期中的垄断竞争厂商(3)垄断竞争和经济效率垄断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下的成本及价格,垄断竞争下的产量则低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