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厦门大学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6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界经典教科书,被认为构成经济学研究基础的参考书籍之一。
该书由西方著名经济学家Paul Anthony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haus共同撰写,目标是提供一个可以系统理解市场技术、价格、资本、劳动力等因素的经济学基础课程。
这本书以及基于它的许多理论构成了当今经济学的基础,被认为是基础的基础。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基础,以经济学思维去理解世界上的商业活动。
它将「微观经济学特征」(microeconomic features)综合在一起,解决市场均衡、价格形成、供求关系、国际经济活动、货币、金融市场等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指出某些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各种具体问题中总结出普适性的规律,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可以解释实际经济现象非常有效的学科,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帮助社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以「收入及其结构」为基础,从实证现象出发,分析商品、因素收入和生产组织等。
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它详尽地基于供求的原理解释经济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福利。
它的讨论涵盖了资源配置、企业不确定性管理、投资理论等,探讨了如何利用市场、政府和公司有效管理现实中经济问题。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经济理论,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更好地理
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的资源和活动,提升社会效益。
因此,可以说,《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更是一种思想的文化遗产,它构建了一种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供给曲线S 与初始的需求曲线1D 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P ,均衡数量为1Q 。
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1P 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得冰淇淋,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
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2)牛奶价格上升;(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1D 向右移动至2D ,均衡价格将从1P 上升至2P ,均衡数量将从1Q 增加至2Q ,如图2-4所示。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
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
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1S 向左移动至2S ,在更高的价格2P 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 ,如图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
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1D 向左移动至2D ,结果价格降至2P ,需求量也下降至2Q ,如图2-6所示。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和投资者的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市场本身的行为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的水平和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微观经济学的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的作用和决定机制、市场的核心作用、理论和模型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的分析(客观)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的分析(主观)市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的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的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的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的价格市场范围: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的价格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和批发品的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名义价格实际价格膨胀前膨胀后章节练习:1、人们常说,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用实证的、数据导向的研究来加以证伪的。
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是实证分析,哪个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A、汽油配给制(为个人每年购买的汽油量设置一个最大限额)是一个糟糕的社会政策,因为它阻碍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运转。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2小时高清视频】目录第一部分开篇导读[0.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二部分辅导讲义[27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章绪论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2.1 本章框架结构图2.2 重难点解读第3章消费者行为3.1 本章框架结构图3.2 重难点解读第4章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4.1 本章框架结构图4.2 重难点解读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5.1 本章框架结构图5.2 重难点解读第6章生产6.1 本章框架结构图6.2 重难点解读第7章成产成本7.1 本章框架结构图7.2 重难点解读第8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8.1 本章框架结构图8.2 重难点解读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9.1 本章框架结构图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10.1 本章框架结构图10.2 重难点解读第11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1.1 本章框架结构图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12.1 本章框架结构图12.2 重难点解读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13.1 本章框架结构图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14.1 本章框架结构图14.2 重难点解读第15章投资、时间及资本市场15.1 本章框架结构图15.2 重难点解读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16.1 本章框架结构图16.2 重难点解读第17章信息不对称市场17.1 本章框架结构图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外部性和公共品18.1 本章框架结构图18.2 重难点解读第三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4.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四、论述题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和投资者的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市场本身的行为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的水平和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微观经济学的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的作用和决定机制、市场的核心作用、理论和模型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的分析(客观)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的分析(主观)市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的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的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的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的价格市场范围: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的价格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和批发品的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章节练习:1、人们常说,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用实证的、数据导向的研究来加以证伪的。
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是实证分析,哪个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A、汽油配给制(为个人每年购买的汽油量设置一个最大限额)是一个糟糕的社会政策,因为它阻碍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运转。
B、由于汽油配给制而境况变差的人要多于因此而境况变好的人。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的决策构成行业和市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假设定义分析框架经验研究结论;同时经验研究又同时作用于假设市场和行业的区别:行业是生产一类相同或相关产品的厂商的集合行业是作为市场的供给方出现的。
基本假设:理性人,产权明确和信息完全。
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又称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表达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
经济理论具有局限性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价格分析(prize analysis)有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分析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2,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3,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
市场:买者和买者的集合以及由此构成的引起买卖的可能性。
市场的范围:市场的价格:(计算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基准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的名义价格第二章:供给曲线:对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市场上能够得到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供给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决定的其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的有:相关原材料价格变化,技术变化,政策因素和自然因素)供给量的变动是由生产价格变动引起的,其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曲线:对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曲线是由非价格因素决定的,其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的有: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变化,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需求量的变动是由生产价格变动引起的,其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市场的均衡出清,剩余市场机制总结:1,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2,当市场偏离均衡时,市场会自动调整直到从新回到均衡,3,自由市场是市场机制有效的前提。
平狄克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厦门大学王瑞芳)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第四版)LECTURE 2 导论一、前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微观主体行为:消费者(如何)选择买(什么);生产者(如何)选择生产(什么).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联系纽带。
而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宏观课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的要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不总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这就要求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配置可以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计划实现,微观经济学的目的不在于确定哪种方式更好,而是给衡量配置方式优劣一个标尺。
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论VS模型;实证VS规范;市场VS行业;竞争性市场VS非竞争性市场;市场的内涵VS市场的外延;市场的地理边界VS市场的产品范围;名义价格VS实际价格二、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需求与供给供给供给曲线显示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既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正向相关关系。
非价格的供给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
供给曲线由非价格决定因素决定,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整条曲线都将发生移动;在非价格决定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发生变动带来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由曲线上点的移动来体现,此时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实际的落点。
需求需求曲线显示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售价发生的变化导致他愿意购买的数量的变化(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反向相关关系。
非价格的需求决定因素包括:收入、消费者品味,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竞争品)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规律同供给曲线。
均衡均衡(市场出清):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
图PP11;市场机制:图PP12,13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市场出清价格;一旦价格偏离均衡,则市场将通过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减轻需求方或供给方的过剩或不足,从而实现重新均衡;要使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
市场均衡的变化:非价格的需求或供给因素发生变化将使需求或供给曲线变化,进而导致市场均衡变化。
图PP14. The Market MechanismThe Market MechanismThe Market MechanismChanges In Market EquilibriumIncome Increases & raw material prices fallThe increase in D is greater than the increase in S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ncrease to P2, Q2总结需求与供给弹性需求和供给弹性介绍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值: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种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
无穷弹性和0弹性。
图PP18-19.其他需求弹性,如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一般是正值 ,其他特点同需求弹性.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短期弹性VS长期弹性需求方面:价格弹性: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收入弹性:对于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收入弹性大于短期收入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供给方面: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对部分耐用消费品或可回收商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政府干预效应:价格控制最高限价(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高)。
最高限价必然产生过度需求。
图PP21.Effects of Price Controls补充说明本章案例极多,可一一浏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使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考试时分析题的回答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使学习过程不至于沦为单调的理论推导。
但在浏览这些案例时应切记,重在“看懂”,而不在背下来。
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第四版)LECTURE 3 消费者理论一、消费者行为基本概念市场篮子、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图、边际替代率、效用、基数效用函数和序数效用函数、预算约束、预算线、拐点解、显示性偏好、边际效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拉氏指数、派氏指数、连锁权重物价指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个步骤: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结合前面二者确定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偏好基本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可传递性,以及“多总比少好”。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向下倾斜其右上和左下分别表示偏好于和不偏好于每条无差异曲线绝不相交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图PP5,6。
思考:BADS,无差异曲线将是怎么样的?序数排列就足以解释大多数消费者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Consumer PreferencesConsumer Preferences预算约束预算线的斜率反映了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两种商品价格比取负;截距表示使用已有收入能够购买的最多单种商品。
收入变化:收入增加/减少使预算线向外/内平移。
图PP8;价格变化:一种商品价格变化,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点为原点旋转。
图:PP9;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同比变化,预算线斜率不变,向外或向内平移。
Budget ConstraintsBudget Constraints消费者选择最大化消费者满足的市场篮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应在预算线上,应给予消费者最受偏好的商品和劳务组合。
F,预算线斜率为-Pf/Pc,最大化条件是MRS=Pf/Pc C/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因此,当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图 PP11。
拐点解:Pa/Pb。
图 PP12。
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相切时,此时MRSConsumer ChoiceA Corner Solution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相等边际原则: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F C/又,在无差异曲线上:MRS=-因此又根据消费者最大化其满足感时有MRS=Pf/Pc因此有效用最大化条件(相等边际原则):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VS派氏指数:两种指数都涉及基期和当前的价格水平对比;拉氏指数立足于基期消费构成,派氏指数立足于当前消费构成;拉氏指数倾向于高估生活成本,派氏指数倾向于低估生活成本。
二、个体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体需求需求曲线的两个特点:沿曲线移动时可获得的效用发生变化;曲线上的每点消费者都是通过实现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收入-消费曲线描画出与每种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
收入增/减将使预算线右/左移,并使消费点沿收入-消费曲线右/左移;同时使需求曲线右/左移。
当收入-消费曲线有正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此种商品为正常商品;当收入-消费曲线有负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此种商品为劣质商品。
An Inferior Good个体需求恩格尔曲线:将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联系起来。
正常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向上倾斜;劣质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则向下倾斜。
Engel Curves个体需求替代品VS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上升/下降,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上升,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价格消费曲线如向下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替代品;该曲线向上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互补品;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商品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是前者,一旦条件改变(如收入变化)则变成后者。
替代品VS互补品个体需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效用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价格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是价格下跌,消费数量增加。
收入效应:在价格水平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购买力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可能上升或下降。
即便是劣质商品,收入效应也很少有可能大于替代效应。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倾斜。
Income and Substitution Effects: Normal GoodIncome and Substitution Effects: Inferior Good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更多消费者进入市场将使市场需求曲线右移;影响众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将影响市场需求。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点弹性:需求的弧弹性:消费者剩余:图PP26Consumer Surplus市场需求连带外部效应:攀比效应:原因:互相攀比,赶时髦。
图 PP28-31.虚荣效应:原因:物以稀为贵。
图 PP32-33.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Bandwagon Effect 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Bandwagon Effect 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Bandwagon Effect 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Bandwagon Effect Nega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Snob Effect Nega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Snob Effect三、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描绘风险正确计量风险必须了解:行为可能导致的所有结果,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
主观判断VS客观判断几个基本概念:期望值:方差标准差:风险的偏好预期效用:是各种结果根据发生概率进行加权的平均。
风险规避VS风险中性VS风险偏好风险规避:收入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个体是风险规避型的;对保险的运用体现了风险规避行为;例子:PP37-42风险中性:图PP43;风险偏好: 图PP44.一个例子A ScenarioA person can have a $20,000 job with 100% probability and receive a utility le vel of 16.The person could have a job with a .5 chance of earning $30,000 and a .5 chanc e of earning $10,000.一个例子Expected Income = (0.5)($30,000) + (0.5)($10,000) = $20,000一个例子Expected income from both jobs is the same -- risk averse may choose current j ob一个例子The expected utility from the new job is found:E(u) = (1/2)u ($10,000) + (1/2)u ($30,000)E(u) = (0.5)(10) + (0.5)(18) = 14E(u) of Job 1 is 16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E(u) of Job 2 which is 14.一个例子This individual would keep their present job since it provides them with more utility than the risky job.They are said to be risk averse.一个例子Risk NeutralRisk Loving风险的偏好风险溢价:结果可能的变动越大,风险就越大,风险溢价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