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学常用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3
磁学与磁场的性质与应用磁学(Magnetism)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磁场的性质和磁物质的行为。
磁场(Magnetic Field)是指某一区域内磁力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场。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磁学的基本概念、磁场的性质以及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磁学基本概念磁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
中国古代的磁性石“磁石”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被人们所熟知,并应用于指南针的制作。
而希腊哲学家提欧菲拉斯则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发现了天然磁石吸引铁的现象。
在磁学中,常用的概念有磁铁、磁场线、磁感应强度等。
磁铁是指能够产生磁场并吸引铁、钢等磁性物质的物体。
磁铁通常由铁、镍、钴等磁性物质制成。
磁场线是指用来表示磁场空间分布的线条,它们从磁铁的南极穿出、经过空间,最后进入磁铁的北极。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
二、磁场的性质1. 磁场的产生与磁铁磁场是由磁铁或电流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这是因为电流的运动形式决定了磁场的形成。
而磁铁则通过内部电子的自转和自旋产生磁场。
磁铁的北极吸引磁体的南极,而北极则排斥南极。
2. 磁场的磁力线与磁场强度磁力线是垂直于磁场的线条,用来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磁力线由磁铁的南极到北极,且磁力线之间不能相交。
磁场强度用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它的大小与磁场线的密度有关,即磁力线的数目越多,磁场强度越大。
3. 磁场的磁力与磁场力线的分布磁场中的物体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这种力被称为磁场力。
磁场力主要有两种类型:吸引力和斥力。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磁场力线从南极指向北极,表现为从磁场强度大的地方指向磁场强度小的地方。
三、磁场的应用由于磁场的性质与行为,磁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磁场应用领域:1. 电机和发电机电机和发电机是磁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动机是利用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与磁铁互相作用而产生电机运动的装置。
磁学常用名词解释磁学量常用单位换算磁概念永磁材料:永磁材料被外加磁场磁化后磁性不消失,可对外部空间提供稳定磁场。
钕铁硼永磁体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以下四种:剩磁(Br )单位为特斯拉(T )和高斯(Gs ) 1Gs =0.0001T将一个磁体在闭路环境下被外磁场充磁到技术饱和后撤消外磁场,此时磁体表现的磁感应强度我们称之为剩磁。
它表示磁体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磁通值。
从退磁曲线上可见,它对应于气隙为零时的情况,故在实际磁路中磁体的磁感应强度都小于剩磁。
钕铁硼是现今发现的Br 最高的实用永磁材料。
磁感矫顽力(Hcb )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 )或1 Oe≈79.6A/m 处于技术饱和磁化后的磁体在被反向充磁时,使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需反向磁场强度的值称之为磁感矫顽力(Hcb )。
但此时磁体的磁化强度并不为零,只是所加的反向磁场与磁体的磁化强度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磁感应强度表现为零)此时若撤消外磁场,磁体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
钕铁硼的矫顽力一般是11000Oe 以上。
内禀矫顽力(Hcj )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 )1 Oe≈79.6A/m 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是衡量磁体抗退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如果外加的磁场等于磁体的内禀矫顽力,磁体的磁性将会基本消除。
钕铁硼的Hcj 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需要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时应该选择高Hcj 的牌号。
磁能积(BH)单位为焦/米3(J/m3)或高•奥(GOe )1 MGOe≈7. 96k J/m3 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 和H 的乘积既BH 我们称为磁能积, 而B×H 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BH)max。
磁能积是恒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BH)max越大说明磁体蕴含的磁能量越大。
设计磁路时要尽可能使磁体的工作点处在最大磁能积所对应的B 和H附近。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磁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磁性物质的性质以及磁场与磁力的规律。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的总结:# 磁性和磁体1. 磁性:某些物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这种现象称为磁性。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称为磁体,常见的磁体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一般分为南极和北极。
4. 磁极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磁场和磁力线1.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称为磁场。
2. 磁场线: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引入了磁力线的概念。
磁力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的闭合曲线。
3. 磁场的方向:磁场线的方向表示了磁场的方向,即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 地磁场1. 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周围的磁场称为地磁场。
2. 地磁南极和北极:地磁场的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3. 磁偏角:由于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极点不完全重合,指南针指向的北方与地理北极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称为磁偏角。
#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1. 电磁铁: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装置称为电磁铁。
2. 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力线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 磁性材料的应用1. 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容易保持磁性,被称为磁性材料。
2. 磁性材料的应用: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磁存储设备等。
3. 磁记录: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性来存储信息的技术,如硬盘、磁带等。
# 安全使用磁性设备1. 安全距离:在使用磁性设备时,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避免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2. 避免接近心脏起搏器:强磁场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因此在含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附近应避免使用强磁性设备。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的核心总结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磁场、磁力和磁现象等内容。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磁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进行核心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磁性物质和磁场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指具有磁性的物质,如铁、镍、钴等。
这些物质可以被磁场吸引或排斥。
磁性物质可以通过磁化获得磁性,而这种磁化可以通过磁场或物理方法实现。
2. 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的一种力场,可以通过磁针的指向来展示。
磁场由一个磁体或电流产生,磁场线是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连续曲线。
二、磁力和磁场相互作用1.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于描述磁场的概念。
它们是一系列的曲线,表明磁领域中磁力的方向。
磁力线进出物体的南极和北极。
2. 磁力的特点:磁力的特点有两个方面。
首先,磁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可以穿过空气、水等媒介作用于物体。
其次,磁力对于磁性物质和电流有作用。
磁力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力、移动或改变方向。
3. 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电流和磁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当电流流过导线时,会在导线附近产生一个磁场,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磁场力可以使电流产生力矩或偏转。
三、电磁铁和电动机1. 电磁铁:电磁铁是一个装有线圈的铁芯,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芯就会变成磁体。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磁吸盘、电磁闩锁等装置上。
2. 电动机: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包括了线圈、磁体和旋转轴等组件。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旋转。
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用电器中。
四、电磁感应和发电机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导线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流的现象。
当导线穿过磁场线或磁场改变时,导线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2. 发电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当发电机的转子旋转时,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因此在导线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导线两端的电流输出,发电机可以为我们提供电力。
磁学解释(名词)关于钕铁硼永磁体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以下四种:剩磁(Br)单位为特斯拉(T)和高斯(Gs) 1T=10000Gs剩磁将一个磁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充磁到技术饱和后撤消外磁场,此时磁体表现的磁感应强度我们称之为剩磁。
它表示磁体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磁通值。
从退磁曲线上可见,它对应于气隙为零时的情况,故在实际磁路中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
钕铁硼的剩磁一般是11500高斯以上。
磁感矫顽力(Hcb)单位是奥斯特(Oe)或安/米(A/m) 1A/m=79.6Oe磁体在反向充磁时,使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需反向磁场强度的值称之为磁感矫顽力(Hcb)。
但此时磁体的磁化强度并不为零,只是所加的反向磁场与磁体的磁化强度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磁感应强度表现为零)此时若撤消外磁场,磁体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
钕铁硼的矫顽力一般是10000Oe以上。
内禀矫顽力(Hcj)单位为奥斯特(Oe)或安/米(A/m)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是衡量磁体抗退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是表示材料中的磁化强度M退到零的矫顽力。
在磁体使用中,磁体矫顽力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
磁能积((BH)max ) 单位为兆高·奥(MGOe)或焦/米3(J/m3)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既BH我们称为磁能积,而B×H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为退磁曲线上的D点。
磁能积是恒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磁体使用时对应于一定能量的磁体,要求磁体的体积尽可能小。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各向同性磁体可以任意方向多极充磁。
粘结钕铁硼是各向同性磁体。
各向异性磁体:不同方向上磁性能会有不同;且存在一个方向,在该方向取向时所得磁性能最高的磁体。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各向异性磁体。
烧结钕铁硼只能平面轴向多极充磁,粘结钕铁硼可以任意方向多极充磁。
在回转体物体中存在两种方向;轴向和径向。
轴向移动就是沿着回转体长度方向的运动(轴向位移、轴向串动)。
磁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和磁性材料的性质和现象。
磁学知识点广泛涉及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性质、磁性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磁学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学知识。
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磁场是指周围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它由磁性物质产生,能够对其他磁性物质或运动电荷产生作用力。
磁场是由电流和磁性物质共同产生的,其中,电流是产生磁场的主要来源。
根据安培定理和毕奥-萨法尔定律,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如安培环路定理和毕奥-萨法尔定律分别描述了磁场的环路积分和磁感应强度的数学关系。
此外,磁场还具有一些特性,如磁场线是磁场的可视化表示,它们呈现出从磁场强的地方指向磁场弱的地方的特定方向。
磁场还会对运动的电荷或磁性物质产生力矩和力,这些现象都与磁场的性质密切相关。
2. 磁性材料的性质和分类磁性材料是指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磁化现象的材料,根据其磁化特性,可以将磁性材料分为铁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和顺磁性材料。
铁磁性材料是指在受到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化强度迅速增加的材料,如铁、镍、钴等;铁磁性材料是指在受到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化强度不断增加,而不饱和的材料,如金属合金等;顺磁性材料是指在受到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化强度增加但极其缓慢的材料,如铜、铝等。
此外,磁性材料还具有磁滞、铁磁、顺磁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磁性材料在应用中的不同性能和用途。
3. 磁场的应用磁场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磁铁、电磁铁、电磁感应、磁力传感器、磁共振成像等。
磁铁是一种将铁磁性材料永久磁化的物件,它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物品中。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装置,它具有可调节磁场强度的特点,因此在电磁吸合、电磁打印、电磁加速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和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实现能量转换和控制的过程,如变压器、感应发电机等。
磁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以及物体的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磁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一些磁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磁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磁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人们对磁性的现象有所了解。
然而,真正的磁学研究始于17世纪,当时一位名叫吉尔伯特的荷兰物理学家系统地研究了磁性现象,并提出了很多关键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磁学的重要知识点。
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能够被磁场所吸引或排斥的物质。
按照磁场的来源,磁性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磁性物质,如铁、镍和钴等,它们本身具有永久磁性;另一类是人工磁性物质,如磁铁和电磁铁等,它们需要外界磁场的激励才能表现出磁性。
磁性物质在工业、电子、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的磁力场。
磁场由磁体产生,它具有方向和磁力线。
磁力线描述了磁场的方向和强度,通常由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连续曲线组成。
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磁感应强度来衡量,单位是特斯拉(T)。
磁场的特性对磁性物质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 磁矩磁矩是一个物体产生磁场的特性。
一个物体的磁矩与其磁性相互关联,可以通过入侵法或其他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磁矩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磁性和形状有关,通常用磁偶极矩(Am²)来表示。
磁矩在磁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解释磁场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磁力磁力是磁场对物体施加的力。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们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物体带电量、速度和磁场的性质。
磁力广泛应用于电机、电磁铁和其他磁性装置中。
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物体施加的力的衡量。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的强度和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有关。
它可以用于描述磁极附近的磁场强度,也是定义万斯特林强度和高斯计等磁学仪器的参数。
6.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方程,它们将电场和磁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电磁学的理论基础。
磁学基本概念和磁场的产生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的性质和行为,以及磁力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磁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磁场的产生机制。
第一部分:磁学基本概念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能够被磁场所吸引或排斥的物质。
常见的磁性物质有铁、镍、钴等。
根据磁性的不同,可以将磁性物质分为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
2.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虚拟线条。
磁力线的起点表示磁场的南极,终点表示磁场的北极。
磁力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3. 磁场强度磁场强度用H表示,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A/m)。
4.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由以下公式描述:B = μ0μrH,其中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μr是相对磁导率。
第二部分:磁场的产生1.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是磁场产生的基本规律之一,描述了电流元产生的磁场。
它表明,电流元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电流元所在平面,并且随着与电流元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2.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是磁场产生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描述了导线所产生的磁场。
根据这个定律,导线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可以由右手定则确定。
3. 索尔定律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可以由索尔定律描述。
索尔定律表明,磁体的磁场方向指向磁体内的南极,并从磁体内的北极出来。
第三部分:磁场的应用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电流的现象。
例如,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来产生力,并驱动电动机的转动。
2. 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吸引力的装置。
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铁吸盘、电磁铁夹持器等。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影像的医学诊断技术。
它通过对人体内各组织的磁场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得到高清晰度的人体影像。
结论:磁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着磁场的性质和行为。
中考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和磁性材料的性质和现象。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磁学是一个常见的知识点,涉及到磁场、磁力、磁性材料等内容。
下面将对中考磁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1. 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产生磁力作用的区域。
磁场可以由磁体产生,也可以由电流产生。
磁场有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通量等概念。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
磁场强度是描述单位磁极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的大小,通常用H 表示,单位是安培/米(A/m)。
磁通量是描述磁感应线在磁场中的分布情况的物理量,通常用Φ表示,单位是韦伯(Wb)。
2. 磁力在磁场中,磁体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磁力。
磁场中的磁力有两种,一种是磁场对磁极的力,另一种是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磁极的极性有关。
如果两个磁极的方向相同,则它们之间的磁力是斥力;如果两个磁极的方向相反,则它们之间的磁力是吸力。
3.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是能够产生磁场和受到磁场作用的材料。
根据材料的不同磁性特性,可以将磁性材料分为铁磁性材料、铁氧体、铁氧氮化物、钴磁性材料、镍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等。
铁磁性材料是一类常见的磁性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
软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剩磁性,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4. 磁场中的电流在磁场中,电流会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
这种现象被称为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是描述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物理现象。
当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会产生磁场,磁场对导线中的电流产生作用力,使导线受到力的作用。
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电流、磁场和导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5. 磁感应线磁感应线是用来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线。
在磁场中,磁感应线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一致。
磁感应线从磁极的南极出发,穿过磁场,最终汇聚到磁极的北极。
磁感应线在磁场中是闭合曲线,它们的密度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磁感应线的密度越大,磁场越强;磁感应线的密度越小,磁场越弱。
物理磁学知识归纳总结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在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磁学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对物理磁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内容。
一、磁学的基本概念1. 磁场: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它具有方向性和延续性,并对磁性物质产生作用力。
2.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于表示磁场分布情况的线条,其方向与磁场的方向一致。
磁力线越密集,表示磁场强度越大。
3.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作用于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力线的区域的力的大小。
单位为特斯拉(T)。
二、磁性物质的分类根据材料对磁场的响应,磁性物质可以分为三类: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1. 铁磁性: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自己的磁场,并保持一定的磁性。
铁、镍、钴等金属和含铁的合金都属于铁磁性材料。
2. 顺磁性:顺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方向与外磁场方向一致,但磁化强度较弱,且磁化效应会随着外磁场消失而消失。
铁、镍、铬等元素以及一些化合物都属于顺磁性材料。
3. 抗磁性:抗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但磁化强度很小。
大部分物质都有抗磁性,如铝、镁、铜等非磁性金属。
三、磁场的产生与磁场线1. 基本磁体:基本磁体是指能够产生磁场的物体,如磁铁、电流、导线等。
2. 磁铁的特性:磁铁有两个极,即南北极,相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磁力线从北极经南极流出,在磁铁外形成一个环状的磁场。
四、磁场的性质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按照右手定则可以确定磁场方向。
2. 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强度可以通过磁感应强度来表示,符号为B,单位为特斯拉(T)。
3. 磁场的作用:磁场对磁性物质会产生作用力,使其受到磁力的影响。
磁场还可以通过磁感线来表示其分布情况。
五、电磁感应与电磁感应定律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时电磁感应产生的现象。
磁学知识点总结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磁场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磁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电子产品到医学设备都离不开磁学的支持。
本文将对磁学的基本概念、磁场、磁性材料和磁感应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磁学基本概念1. 磁场:磁场是一个具有磁性的物体周围的一种物理现象,磁场可以通过磁力线来表示。
磁力线从物体的北极出发,经过外部空间,最终回到物体的南极。
2. 磁极:所有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北极和南极。
相同磁极之间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之间互相吸引。
3. 磁力:磁力是指物体受到磁场作用产生的力。
磁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磁性和磁场的强度。
二、磁场1.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情况的直观方式。
磁感线在磁体内部呈现闭合环形,而在磁体外部则呈现从北极到南极的形状。
2. 磁通量:磁通量是描述磁场通过某个平面的情况的物理量。
它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以及通过某个平面的磁力线的数量有关。
3.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指出,一个闭合曲面的磁通量等于该曲面所包围的磁性物体的磁极数。
三、磁性材料1. 铁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是指在磁场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磁化现象的物质,如铁、镍和钴等。
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可以形成强磁性区域,使得磁体具有磁性。
2. 抗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是指在磁场作用下不会产生磁化现象的物质,如铜和铝等。
抗磁性材料在磁场中没有形成强磁性区域,不具备磁性。
3. 软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率和低的矫顽力,适用于电感器、变压器等电磁设备。
4. 硬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矫顽强度,适用于制造永磁体。
四、磁感应1.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单位面积的磁通量的分布。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2. 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是指单位长度上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其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安培/米(A/m)。
3.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是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粒子的电荷、速度以及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有关。
磁学常用名词解释磁学量常用单位换算磁概念永磁材料:永磁材料被外加磁场磁化后磁性不消失,可对外部空间提供稳定磁场。
钕铁硼永磁体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以下四种:剩磁(Br )单位为特斯拉(T )和高斯(Gs ) 1Gs =0.0001T将一个磁体在闭路环境下被外磁场充磁到技术饱和后撤消外磁场,此时磁体表现的磁感应强度我们称之为剩磁。
它表示磁体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磁通值。
从退磁曲线上可见,它对应于气隙为零时的情况,故在实际磁路中磁体的磁感应强度都小于剩磁。
钕铁硼是现今发现的Br 最高的实用永磁材料。
磁感矫顽力(Hcb )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 )或1 Oe≈79.6A/m 处于技术饱和磁化后的磁体在被反向充磁时,使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需反向磁场强度的值称之为磁感矫顽力(Hcb )。
但此时磁体的磁化强度并不为零,只是所加的反向磁场与磁体的磁化强度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磁感应强度表现为零)此时若撤消外磁场,磁体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
钕铁硼的矫顽力一般是11000Oe 以上。
内禀矫顽力(Hcj )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 )1 Oe≈79.6A/m 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是衡量磁体抗退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如果外加的磁场等于磁体的内禀矫顽力,磁体的磁性将会基本消除。
钕铁硼的Hcj 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需要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时应该选择高Hcj 的牌号。
磁能积(BH)单位为焦/米3(J/m3)或高?奥(GOe ) 1 MGOe≈7. 96k J/m3 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 B 和H 的乘积既BH 我们称为磁能积, 而B×H 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BH)max。
磁能积是恒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BH)max越大说明磁体蕴含的磁能量越大。
设计磁路时要尽可能使磁体的工作点处在最大磁能积所对应的 B 和H附近。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磁测量常用名词术语及含义3 术语及含义符合JJG1013-93 磁学计量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试行技术规范。
3. 1 一般术语 General terms3. 1. 1 硬磁材料 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通常指矫顽力不低于10 kA/m 的磁性材料。
3. 1. 2 软磁材料 Magnetically soft material通常指矫顽力不高于1000 A/m 的磁性材料。
3. 1. 3 磁通计 Fluxmeter利用电磁感应定律,测量感应电动势对时间的积分原理制成的测量磁通量变化的直读仪表。
3. 1. 4 磁强计 Magnetometer测量磁场的仪器。
3. 1. 5 磁性材料标准样品 Standard specimen of magnetic material是指由计量部门按规定的技术条件制做,给出磁性材料磁特性参数值,经一定时间考核,性能稳定,再经国家最高计量部门正式批准作为标准量具使用的磁性材料样品。
注:(1) “磁性材料标准样品”的作用是用来校准或评定测量磁性材料磁特性的仪器(仪表)或装置的误差。
(2) “磁性材料标准样品”性能的高低不做为判别该样品所代表的材料性能优劣的依据。
3. 2 磁化状态3. 2. 1 磁化曲线 Magnetization curve表示当磁场强度变化时,材料的磁通密度、磁极化强度或磁化强度变化的的一条曲线。
注:在表示磁通密度曲线、磁极化强度曲线或磁化强度曲线的区别时,可使用下列术语:B-H曲线;J-H曲线;M-H曲线。
3. 2. 2 B-H(J-H)(M-H)磁滞回线 Hystersis B-H(J-H)(M-H)loop显示磁滞现象的一种闭合磁化曲线。
注:根据磁滞的定义,磁滞回线是由静态磁化曲线构成的,然而也可以大概地认为由动态磁化曲线形成回线,虽然这种回线通常还将依赖于除磁滞以外的其他过程,术语 B-H(J-H)(M-H)回线可以用来表示动态情况。
高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和磁学现象。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磁学是一个重要且难以理解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磁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1. 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能够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表现出磁性的物质。
常见的磁性物质有铁、钴、镍等。
磁性物质可以被分为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三种类型。
2. 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指磁铁或电流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物理场。
磁力线是磁场的可视化表示,它们形状上类似于一束束的曲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场可以通过矢量图来表示,矢量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矢量的长度表示磁场的强度。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B的大小,它的单位是特斯拉(T)。
4. 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又被称为安培定律,它描述了在闭合回路中,磁场B对回路上的线积分的结果等于回路内部的总电流I乘以真空中的磁导率μ0。
5.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是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当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进入磁场时,它会受到一个与速度垂直的力,该力的大小为F=qvBsinθ,其中q是带电粒子的电荷,B是磁感应强度,θ是速度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
6. 力矩力矩是指在物体上旋转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在磁学中,力矩可用于描述磁场对磁矩的作用,磁矩受力矩的大小为τ=μBsinθ,其中μ是磁矩的大小,B是磁感应强度,θ是磁矩与磁场之间的夹角。
7.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磁感应强度B由公式B=μ0H计算得出,其中H是磁场强度,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它的值为4π×10^-7 T·m/A。
8.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引起电场的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当磁通量的变化率与线圈的匝数相乘时,感应电动势会在线圈中产生。
9.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的方向规律,它表明当感应电动势产生时,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电流的方向会使磁场的变化阻碍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磁学基础名词及电镀简介一、基本磁学名词:1、磁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电磁场的组成部分,采用磁场强度H和磁通密度B表示其特征。
(我国国家标准定义)磁场是一种场,其特征可在场内运动着的带电粒子所受的力来确定,这种力源于粒子的运动及其所带电荷。
2、磁滞回线:铁磁体从正向至反向,再至正向反复磁化至技术饱和一周,所得到的B与H的闭合关系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3、剩磁Br、 UoMr或 4πMr 永磁体从磁化至技术饱和并去掉外磁场后,所保留的Mr、UoMr或 4πMr或Br,分别称为剩余磁化强度,剩余内禀磁感应强度和剩余磁感应强度,它们统称为剩磁。
4、矫顽力:Hcb、 Hoj 使磁化至技术饱和的永磁体的B(磁感应强度)降低至零所需要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磁感矫顽力,同理,使内禀磁感强度UoM或Mr降低至零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内禀矫顽力。
5、最大磁能积:(BH)max 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即Bm、 Hm和(BH)代表了磁铁在气隙空间所建立的磁能量密度,即气隙单位体积的静磁能量,由于这项能量等于磁铁Bm与Hm的乘积,因此称为磁能积,磁能积随B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磁能曲线,其中一点对应的BD和HD的乘积有最大值,称为最大磁能积。
6、弯曲点HK:通常将内禀退磁曲线上的点Bi=0.9Br相对应的磁场称为弯曲点磁场HK,HK越大意味着内禀退磁曲线的方形度越好。
7、剩磁温度系数(αBr)温度在某范围内变化时剩余磁感应强度可逆变化的百分数与温度变化度数的比值,称为剩余磁温度系数。
8、磁化强度矫顽力温度系数(βHcj)温度在某范围内变化时,磁化强度矫顽力可逆变化的百分数与温度变化度数的比值。
9、居里温度:Tc 自发磁化强度消失的温度。
二、电镀简介:1、在电化学作用下,金属离子在基体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保护层,起抗腐蚀、防生锈、保护的作用,保护层又分为阳极和阴极保护层,其外表特征为均匀、细致、亮泽。
2、表面不得有如下现象:起泡、毛刺、表面粗糙、裂纹、局部无镀层、镀层脱落,水印发黄、麻面、针孔、烧焦。
磁名词解释磁是一种物理现象,指的是物体间由磁场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磁学是研究磁场、磁体、磁性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磁性是指物体具有产生、吸引或排斥磁场的能力。
根据材料的磁性可分为铁磁性、亚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铁磁性是指物体在磁场中具有强磁性,可以通过磁化产生磁场,并且在无外界磁场作用下保持磁性。
亚铁磁性是指物体在外界磁场作用下会呈现一定的磁化程度,但在去除磁场后磁性会衰减。
顺磁性是指物体在磁场中被吸引,但无法自身产生磁场。
抗磁性是指物体在磁场中略微被排斥,但与顺磁性相比其磁性非常弱。
磁场是指磁性物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由磁体或电流所产生。
磁场可分为静态磁场和动态磁场。
在磁场中,磁感线会由北极指向南极,形成一种环绕磁体的环形走向,磁感线的数量多少与磁场的强度有关。
磁场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例如磁场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受外力的作用而变形,同时磁场也可以通过空气、真空和介质的传导。
磁力是磁场对物体或电流的作用力。
在磁场中,磁体之间或磁体与电流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
磁力有两个重要的性质,一是磁力的作用线与物体的运动轨迹垂直,二是磁力的大小与物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
根据两个磁体或电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磁性的强弱,磁力可能有吸引或排斥的效应。
磁感应强度是衡量空间某一点磁场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B表示。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1T表示1秒钟内,受到1牛的作用力,通过1米长的导线,垂直于导线方向的磁感应线的数量。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与磁场中磁体的数量和磁体的性质有关。
磁滞是指磁性物体在从一个极性的饱和磁化状态变为另一极性的饱和磁化状态时,存在一定的延迟和能量损耗的现象。
磁滞是由于磁性材料的磁矩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翻转而引发的。
在磁滞过程中,磁体的磁化程度可能会随着磁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磁滞循环过程中会产生磁滞损耗。
因此,磁滞是磁性材料中的一种能量损耗现象。
总之,磁学是研究磁场、磁性材料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磁学量常用单位换算
磁概念
永磁材料:永磁材料被外加磁场磁化后磁性不消失,可对外部空间提供稳定磁场。
钕铁硼永磁体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以下四种:
剩磁(Br)单位为特斯拉(T)和高斯(Gs)1Gs =0.0001T
将一个磁体在闭路环境下被外磁场充磁到技术饱和后撤消外磁场,此时磁体表现的磁感应强度我们称之为剩磁。
它表示磁体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磁通值。
从退磁曲线上可见,它对应于气隙为零时的情况,故在实际磁路中磁体的磁感应强度都小于剩磁。
钕铁硼是现今发现的Br最高的实用永磁材料。
磁感矫顽力(Hcb)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或1 Oe≈79.6A/m
处于技术饱和磁化后的磁体在被反向充磁时,使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需反向磁场强度的值称之为磁感矫顽力(Hcb)。
但此时磁体的磁化强度并不为零,只是所加的反向磁场与磁体的磁化强度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磁感应强度表现为零)此时若撤消外磁场,磁体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
钕铁硼的矫顽力一般是11000Oe 以上。
内禀矫顽力(Hcj)单位是安/米(A/m)和奥斯特(Oe)1 Oe≈79.6A/m
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是衡量磁体抗退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如果外加的磁场等于磁体的内禀矫顽力,磁体的磁性将会基本消除。
钕铁硼的Hcj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需要工作在高温环境下时应该选择高Hcj的牌号。
磁能积(BH)单位为焦/米3(J/m3)或高•奥(GOe) 1 MGOe≈7. 96k J/m3
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既BH我们称为磁能积,而B×H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BH)max。
磁能积是恒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BH)max越大说明磁体蕴含的磁能量越大。
设计磁路时要尽可能使磁体的工作点处在最大磁能积所对应的B和H附近。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各向异性磁体:不同方向上磁性能会有不同;且存在一个方向,在该方向取向时所得磁性能最高的磁体。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各向异性磁体。
取向方向:各向异性的磁体能获得最佳磁性能的方向称为磁体的取向方向。
也称作“取向轴”,“易磁化轴”。
磁场强度:指空间某处磁场的大小,用H表示,它的单位是安/米(A/m)。
磁化强度:指材料内部单位体积的磁矩矢量和,用M表示,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是:B=μ0(H+M),其中H和M分别是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而μ0是真空导磁率。
磁感应强度又称为磁通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磁通量。
单位是特斯拉(T)。
磁通:给定面积内的总磁感应强度。
当磁感应强度B均匀分布于磁体表面A时,磁通Φ的一般算式为Φ =B×A。
磁通的SI单位是麦克斯韦。
相对磁导率:媒介磁导率相对于真空磁导率的比值,即μr= μ/μo。
在CGS单位
制中,μo=1。
另外,空气的相对磁导率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值取为1,另外铜、铝和不锈钢材料的相对磁导率也近似为1。
磁导系数Pc :又为退磁系数,在退磁曲线上,磁感应强度Bd与磁场强度Hd 的比率,即Pc =Bd/Hd,磁导系数可用来估计各种条件下的磁通值。
对于孤立磁体Pc只与磁体的尺寸有关,退磁曲线和Pc线的交点就是磁体的工作点,Pc越大磁体工作点越高,越不容易被退磁。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孤立磁体取向长度相对越大Pc越大。
因此Pc是永磁磁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磁导:磁通Φ与磁动势F的比值,类似于电路中的电导。
是反映材料导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