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炮制工艺综
- 格式:docx
- 大小:22.24 KB
- 文档页数:4
地黄炮制工艺
地黄炮制工艺
简介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炮制是地黄加工的一种工艺,通过特定的处理过程,提高地黄的药效。
目的
•改变地黄的质地和化学成分,增强药效。
•减少地黄的毒性。
主要步骤
1.清洗:将采摘好的地黄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土壤。
2.晾晒:将洗净的地黄晾晒至半干状态,以去除多余水分。
3.烹制:将晾晒好的地黄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为小
火慢炖。
4.搅拌:持续搅拌地黄,避免黏连,直至炖制时间结束。
5.烘干:将炖制好的地黄晾至干燥,以增加储存期限。
炮制后的效果
•地黄的质地更加柔软,易于煎煮。
•地黄的药效得到提升,滋阴补血效果更明显。
•地黄的毒性减弱,使用更加安全。
注意事项
•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烘烤过度,影响药效。
•地黄存放时要避免受潮和暴晒,以免影响炮制效果。
•炮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总结
地黄炮制工艺是提升地黄药效、减少毒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洗、晾晒、烹制、搅拌和烘干等步骤,地黄的质地得到改善,药效得到提高。
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保证地黄的品质和安全性。
了
解地黄炮制工艺对于中药材的炮制过程和中药制药工作者来说,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
熟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它是通过炮制才能增强其药效并降低毒性。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炒制熟地黄:将生地黄放入锅中,用旺火炒熟,直到表面变为深棕色,内部呈现暗红色。
2. 沙炒熟地黄:先将细沙放入锅中加热炒热,然后加入生地黄并继续用小火慢炒,直到炒至表面微微泛黄。
3. 酒浸炮制熟地黄:将生地黄放入细颗粒酒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烘干,再进行炒制。
这个方法可以去除熟地黄的苦涩味。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炮制后的熟地黄常见形态为呈现棕红色的根茎片状,较硬且质地坚实。
熟地黄炮制后药效较生地黄更加温和,有补血、滋阴、益肾的功效。
然而,因个体差异,一些人可能对熟地黄过敏或不适应,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又称女贞子、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有滋阴清热、益肾生津、补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状。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鲜用、炙用和煅烧用。
1. 鲜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新鲜采摘的生地黄搓洗净,去杂质,晾干。
然后将鲜生地黄置于容器内研磨、捣碎成泥状,或切成薄片备用。
如果需要使用鲜生地黄的汁液,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挤取汁液。
鲜用生地黄力度充足,能够保留更多的药效成分,但需要相应的注意保存时间,防止变质。
2. 炙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取干燥的生地黄,将其放入炙炉内进行炙烤。
一般要炙至生地黄的外表呈现红棕色,内部仍然保持浅黄色。
炙用生地黄炮制后,功效更加温和,适用于阴虚阳亢、虚热症状。
3. 煅烧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生地黄放入炉内进行煅烧,要控制好温度,以免过度烤焦。
煅烧后的生地黄呈黑色或黑褐色,质地更加坚硬。
煅烧用生地黄具有较强的滋阴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阴亏火旺的症状。
标准的生地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外观:色泽鲜艳,无虫蛀、霉斑、霉层和异物。
2. 气味:具有特有的药香,不应有异常或有味。
3. 性状:形状自然,无碎片、杂质,感觉厚重。
4. 汤液:煎煮后的汤液呈棕红色,饮服时无异常或有异味。
此外,应注意以下事项:1. 存储:生地黄宜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异味。
2. 食用禁忌:生地黄属于滋阴补火的药物,阴虚火旺者慎用。
孕妇禁用。
总之,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过适当的炮制后,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适应于不同的症状治疗。
在选购生地黄时,要注意外观、气味和汤液等特点,并注意存储和食用禁忌。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地黄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而地黄炮制后,其药效更为突出,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地黄炮制方法
1.炒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炒锅中炒制,炒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2.煨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煨至地黄变软,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3.烘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烘箱中,烘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二、地黄炮制标准
1.外观:地黄炮制后,应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表面微黄,无霉斑、虫眼、杂质等。
2.气味:地黄炮制后,应有香气散发出来,无异味。
3.质地:地黄炮制后,应质地坚硬,不易碎裂。
4.含水量:地黄炮制后,含水量应控制在10%以下。
5.药效:地黄炮制后,应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总之,地黄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炮制后的地黄不仅具有更好的药效,而且更易于保存和使用。
因此,在炮制地黄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药效。
生地黄九蒸九晒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地黄九蒸九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主要用于增强生地黄的药效。
熟地黄的炮制个人总结
熟地黄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味补益药物。
熟地黄的药用部分是熟地黄根,通过炮制可
以提高其药效,调整药性,增加药材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熟地黄的炮制一般是指将鲜地黄根削去外皮,切成块状或片状后,用油炙或炒制等方
法进行处理。
炮制后的地黄黄色或红色,质地柔软,香气独特,味道略带苦甜。
炮制可以改变熟地黄的成分和药性。
通过炙炒或炒制,可以使熟地黄的甘、酸、苦三
味性能协调,增加甘味和滋补性,减轻其苦味和寒性,使其更适合滋补虚损热症。
通
过炮制,熟地黄的活性成分也会有所改变,增加其药效,提高其药物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常被用于滋补肝肾阴虚,阴液不足,阴虚内热等症状。
它可以补益肝肾阴血,滋养阴液,调节内分泌和激素水平,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总之,炮制可以提高熟地黄的药效,使其更适合滋补肝肾阴虚等症状的调理。
然而,
在使用熟地黄炮制品时,仍需根据具体的病症和体质状况,结合医师的指导进行合理
应用。
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想必大家听过“地黄”这个名字吧?对,就是咱们中药里常见的那味儿,滋补强壮的好东西。
你要是去找一找,发现这熟地黄不仅是老百姓的“保命药”,也是不少中医医生的宝贝。
你看着那黑亮的地黄块,能想到的可能是它能补肾、养血、益气、调经等等一堆好处,但说实话,光知道它好,怎么炮制才对,很多人可就一头雾水了。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咱们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保证让你听了之后豁然开朗。
古法炮制熟地黄并不是简单的把地黄扔进锅里煮一煮那么容易。
说到这里,我得插一句,咱们现在看中药,看到这些黑乎乎的药材,常常一副“懒得搞”的态度,觉得反正吃了就行。
古人可没有咱们这么轻松,炮制一味药材,可是有讲究的,别看它慢慢炖,最后却能把药效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熟地黄,得通过一个繁琐的工艺过程才能炼成,首先得选材,不能随便找个地黄就丢进去。
什么质量好的地黄,根基要够厚,根条要结实,弄个已经老得发黑的,那是万万不可的!好地黄选上之后,要先清洗干净,弄掉上面的杂质。
药材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效果,哪怕一粒尘土也能影响它的药力。
接下来说说接下来的步骤,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你得先用温水浸泡地黄,好让它的淤泥全都出来。
要是泡得不透彻,后面炮制出来的熟地黄就不好吃,甚至会有点“辣眼睛”的味道。
泡一泡,捞出来,切成一片片的,厚度也得合适,不能太薄,怕失去药效;也不能太厚,炸起来麻烦。
你可别小看这个切法,古人选这个时间可讲究了,天干的日子切最好,月圆的时节不合适,啥意思呢?天干代表了药性,月圆时节药性可能会受压制。
唉呀,古人的智慧就是这般神奇,你现在回想,真是每一步都要讲究风水!地黄切好之后,进入了最重要的“炮制”环节。
你要做的不是直接丢进锅里煮哦,古人讲究的是“炒制”,先用低温烘炒。
这个过程里,地黄的水分要慢慢蒸发掉,药效才能浓缩。
炒啊炒,温度不可以太高,否则地黄可能会被烧焦,药性反倒跑掉了。
慢慢加热,水分蒸发,地黄的颜色就会变得越来越黑。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地黄的来源及炮制方法2.生地黄的炮制方法3.熟地黄的炮制方法4.地黄炮制方法的标准5.地黄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正文(篇1)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茎,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材。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等功效。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的功效也有所区别。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地黄的炮制方法及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黄的来源。
地黄主要产于我国河南、湖北、甘肃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洗净后鲜用或干燥备用。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鲜地黄:取鲜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鲜地黄的炮制比较简单,只需洗净,切段即可。
2.干地黄:将干燥的地黄洗净,然后用黄酒浸泡一晚上,使之软化。
接着将泡好的地黄放入砂锅内,倒入足够的黄酒,用文火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酒炖法:取生地黄,依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每 100kg 生地黄,用黄酒 30~50kg。
2.蒸法:取生地黄,依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地黄炮制方法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炮制过程中地黄的性状、色泽、质地等。
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时间、黄酒的用量等,以保证地黄的质量和药效。
地黄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鲜地黄:性味偏寒,主要用于清热、生津、凉血等功效。
2.生地黄:性味甘苦,偏凉,主要用于滋阴补肾、养血补血等功效。
3.熟地黄:性味甘,微温,主要用于补精化气、补血养脾等功效。
目录(篇2)一、生地黄的来源及性状二、生地黄的炮制方法1.鲜地黄的炮制2.干地黄的炮制3.熟地黄的炮制三、生地黄的炮制标准四、生地黄的临床应用正文(篇2)一、生地黄的来源及性状生地黄,即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茎,属于玄参科植物。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炮制方法生地黄是一种药材,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生地黄的药效,并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地黄炮制方法:1.生地黄炙制法:•将新鲜的生地黄用微火烘炙至皮肉干枯,内部呈暗红色。
•炙制后的生地黄较之生品干燥,呈红褐色,质地黏滞。
2.生地黄炒制法:•将新鲜的生地黄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炒制,直到变为枯黄色。
•炒制后的生地黄质地较干燥,呈红褐色。
3.生地黄水炖法:•将生地黄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
•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1~2小时,直到水变为红色。
•炖制后的生地黄质地较软糯,呈棕红色。
功能主治生地黄属于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效和功能主治。
以下是生地黄的主要功能主治:1.补肝肾:生地黄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肾主藏精,生地黄能够滋补肝肾,强壮体内的肝肾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2.清热解毒:生地黄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认为生地黄味甘,性凉,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炎症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3.滋阴润燥:生地黄能够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生地黄味甘,性凉,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因阴虚引起的口渴、烦躁、病后恢复期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养血生肌:生地黄对于血虚和肌肤不足有滋养作用。
中医认为生地黄能够养血生肌,常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等问题。
5.降低血糖:生地黄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生地黄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可以作为辅助降血糖的药物之一。
总的来说,生地黄具有补肝肾、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血生肌和降低血糖的功效。
在中医中,生地黄常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等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以上是关于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生地黄的药效,使其更加适合特定的应用。
在使用生地黄时,根据不同的医疗需求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其适用范围和禁忌症,以充分发挥其药效并确保安全使用。
熟地的炮制方法
熟地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它是将药材经过特定的处理和加工,使其发挥最佳的药效。
以下是对熟地的炮制方法进行的描述。
准备好新鲜的地黄根。
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养阴、滋补肝肾等功效。
选取质地坚实、无病虫害的地黄根,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然后,将地黄根切成均匀的小块。
切割的大小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通常是将地黄根切成约1-2厘米长的小块,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将切好的地黄根放入炮制锅中。
炮制锅是一种特殊的药材炮制工具,具有保温和加热的功能。
将地黄根均匀地摆放在炮制锅中,注意不要过分拥挤,以免影响炮制效果。
然后,将炮制锅放入火炉上。
火炉的火力要适中,不可过大或过小。
开始时可以使用大火煮沸地黄根,然后逐渐转为小火,使地黄根缓慢地进行炮制。
在炮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地黄根,以免粘连或糊状。
搅拌的力度要适度,不可过大或过小。
搅拌可以使地黄根均匀地受热,有助于炮制的进行。
炮制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具体取决于地黄根的品
质和要求。
炮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以免过火或不足。
将炮制好的地黄根取出,晾干备用。
炮制后的地黄根质地坚实,颜色变为暗红色,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香气。
熟地的炮制方法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步骤和要领,才能使地黄根发挥最佳的药效。
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对于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地黄根的药效,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熟地的炮制方法熟地,又称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其炮制方法对于发挥其药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熟地的炮制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炮制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一、熟地的材料准备熟地的原料是生地,因此在炮制之前,首先要准备好生地。
生地的选材要求是:具有完整、块大、质地肥厚均匀、颜色鲜艳。
避免选择带有霉点、虫蛀等质量问题的生地。
二、熟地的炮制步骤1. 清洗:将选好的生地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便去除表面的杂质。
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泥沙和杂质。
2. 煮制:将清洗好的生地放入炖锅中,添加适量的水,使其能够充分浸泡。
然后用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煮制2小时左右。
期间需时不时搅拌,以防止熟地粘连锅底。
3. 捞出:煮制好的生地,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浅红色,并具有甜香气味。
然后用铲子将熟地从炖锅中捞出。
4. 晾晒:将捞出的熟地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以防潮和霉变。
晾干后,可以用手轻轻压碎,使其成为呈现韧性的片状。
三、熟地炮制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掌握:在煮制熟地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
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以免烧焦或过熟。
2. 水量控制:煮制时需适量添加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水量过多会导致熟地水分蒸发不易,影响干燥效果;水量过少则容易煮焦。
3. 搅拌均匀:在煮制过程中,需时不时地搅拌,以防止熟地粘连锅底,影响熟化效果。
4. 防止霉变:炮制后的熟地需晾晒至干燥,才能储存。
在晾晒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霉变。
5. 储存保管:将晾晒好的熟地放入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存放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炮制出质量优良的熟地。
熟地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常用于补血、滋阴、养肝等方面。
因此,熟地的炮制方法对于保证其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良好的炮制工艺可以改善熟地的性状和药效,并且增加其稳定性和储存性能。
总结起来,熟地的炮制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煮制、捞出、晾晒和储存等步骤。
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呀。
你想想看,那不起眼的地黄,经过一番神奇的操作,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熟地黄,这多有意思啊!
先得把地黄给挑出来,就像选秀似的,得选出那些个根壮实、颜色好的地黄来。
这可不是随便挑挑就行的,得有眼光,得会分辨呢!不然怎么能选出好的“苗子”呢。
选好了地黄,接下来就要开始炮制啦。
就跟做菜似的,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
先把地黄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放到锅里蒸啊蒸。
这蒸的时间可得把握好,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时间长了,地黄可能就“老”啦;时间短了呢,又没熟透,效果可就差远啦。
蒸完了还不算完呢,还得拿出来晒。
这一晒啊,就跟人晒太阳一样,得让地黄好好吸收阳光的能量。
晒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太湿,得恰到好处。
然后呢,再蒸,再晒,如此反复几次。
这就好像给地黄来了一场特别的“训练”,让它变得更强大,更有“本事”。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熟地黄终于诞生啦!你看它,颜色变得黑黑的,油亮亮的,就像一块宝贝似的。
想想看啊,这熟地黄可是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啊。
从挑选地黄,到精心炮制,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这就好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都得用心砌好,才能盖出坚固漂亮的房子。
咱平时要是用熟地黄来煲汤啊、熬药啊,可一定要记得它来之不易呀。
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它的价值。
这就是熟地黄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不是很神奇呢?是不是让你对这小小的熟地黄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呢?反正我是觉得挺了不起的!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真的是太有智慧啦!。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也叫何首乌。
以下是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标准:
炮制方法:
1. 选择新鲜生地黄,洗净杂质。
2. 入锅蒸热,取出晾凉。
3. 晾凉后切成薄片,和适量的黄酒混合搅拌均匀。
4. 白天晾晒,晚上收回酒液。
5. 将酒液煮开后,将晾晒的生地黄片逐渐加入煮沸的酒液中,同时煮沸拌匀,煮沸30分钟。
6. 将煮沸过的生地黄片捞出,放入烧红的炉中,烘干至微黄色,呈弹性。
标准:
1. 外观:色泽黑褐,呈颗粒状,味苦。
2. 气味:气特异,无臭。
3. 性味:甘,苦,凉。
4. 鉴别:应无杂质,无异味。
5. 含有有效成分:主要含有大黄酮类、大黄酸类、大黄素、大黄素-3-O-glucoside。
以上是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标准,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药典要求进行操作。
注意在炮制过程中保持卫生,避免受到水分或异味的污染。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养肝肾、补益精血的功效。
下面是生地黄的常见炮制方法与标准:
1. 生地黄:鲜地黄根茎,除去杂质,晒干。
2. 蒸制生地黄:将生地黄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蒸锅
蒸煮20-30分钟,取出晾凉后晒干。
3. 蒸炒生地黄:将生地黄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炒锅
中炒熟至微黄色,取出晾凉后晒干。
4. 沙炒生地黄:将生地黄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碗中
加入适量的细砂糖和一点食盐搅拌均匀,放入炒锅中炒熟至黄色。
生地黄的标准炮制方法根据习惯地区略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1. 中国药典标准:即将鲜地黄根茎除去杂质,切成薄片,晒至内外皮完全干燥。
2. 民间标准:将鲜地黄根茎晒至不粘手,不湿润,不硬,不软,不见泥沙即可。
3. 地区标准:不同地区对于生地黄的标准也有差异,如有的地区要求炮制后的生地黄片呈淡黄色,有的地区要求有黄色的斑
点等。
需要注意的是,炮制时应防止霉变、虫蛀和异味的产生,保证生地黄的质量和药效。
同时,炮制后的生地黄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
首先,选材要选择新鲜的地黄根,去除杂质,洗净晾干备用。
然后,将地黄根
切成小段,放入炼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2-3小时,直至地
黄根变软。
接着,将浸泡好的地黄根置于炼药壶中,加入纯净水,水量要稍微多一些,大
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炖煮时间一般为3-4小时。
在炖煮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炖煮时间到后,关火,让炼药壶中的地黄根自然冷却。
待炖煮好的地黄根冷却后,将其捞出沥干水分,晒至七成干燥,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至完全干燥。
最后,将炮制好的熟地黄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炮制好的
熟地黄应该呈现棕红色,质地坚硬,有一定的弹性,有浓烈的地黄特有香气。
在炮制熟地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火候要掌握好,炖煮时火力
不宜过大,以免熟地黄炖煮不均匀或糊锅。
二是炖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地黄根粘锅。
三是炮制好的熟地黄要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发霉。
总之,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对于保证其药效至关重要,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提升
熟地黄的药效,希望大家在炮制熟地黄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其药效和质量。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为了发挥生地黄的最佳疗效,需要对其进行炮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生地黄的炮制方法生地黄的炮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鲜地黄的选用: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等问题的地黄进行炮制。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鲜地黄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将泥沙洗净。
3. 切片或整株炮制:切片炮制适用于使用量较小的情况,将清洗好的地黄切成厚度约0.2-0.3cm的片状;整株炮制适用于使用量较大的情况,将清洗好的地黄整株使用。
4. 炮制处理:将切好片或整株的地黄放入炮制容器中。
首先加入适量的生姜汁,然后加入纯净水,使地黄片淹没。
用木质锤轻轻拍打地黄片,促使水分渗透;然后,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5. 煮制过程:将炮制容器放在火上,用中小火煮沸,保持煮沸状态约20分钟。
期间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并定期搅拌。
6. 炮制完成:煮沸20分钟后,将炮制容器从火上取下,将地黄片捞出,放置在垫有吸水纸的浅盘中,晾干并风干。
二、生地黄的炮制标准生地黄的炮制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 鲜地黄的选用:选择无病虫害、霉变、腐烂等问题的优质鲜地黄作为原料。
2. 切片或整株炮制:切片的厚度应均匀,一般为0.2-0.3cm;整株的选择畸形较少,颜色均匀,无折断。
3. 炮制时长:炮制时间约为20分钟,不得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导致药性减弱,过短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4. 炮制条件:炮制容器应选用无铁锈、无异味的材质,远离异味和灰尘等污染源。
5. 炮制后的颜色和质地:炮制后的地黄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质地应硬脆。
6. 水分含量:炮制后的地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14%,不得超过15%。
生地黄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炮制过程十分关键。
通过选用良好的鲜地黄原料,并按照标准的炮制方法进行处理,可以保证生地黄的质量和疗效。
地黄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本品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onsa Libosch)的根茎加工品。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功能主血痹、充填骨髓、长肌肉。
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并且形成了以鲜地黄、生(干)地黄为主的药材及其炮制品。
生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熟地黄。
鲜品、生品被列为清热凉血药,熟品性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能,被列为滋阴补血药。
地黄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除了用于汤剂以外,还有很多将其作为君药的中成药,如八味、六味地黄丸等,疗效明确显著。
地黄用于药用部位的主要为跟,其他部位的应用也见诸报道。
如《千金方》“地黄叶主治恶疮似癞”,《中药大辞典》将地黄花、地黄实(种子)单列为药。
现代临床有报道用鲜地黄外敷疗伤,治疗脓肿痈疮。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要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笨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离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已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化学成分: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现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苷类、糖类及氨基酸,研究报道中多以苷类为主,在昔类中又以环烯醚菇昔为主。
目前己从地黄中分离出32种环烯醚砧昔类化合物,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
1.昔类1.1梓醇:梓醇为环烯醚菇单糖昔,李先恩[1]采用HPLC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以干重计算),发现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中梓醇含量有较大差异。
梓醇在生地黄中的含量平均为6.7409/g,在熟地黄中含量只有0.87mg/g[1]。
杜红光[9]运用薄层扫描法发现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依次为鲜地5.5mg/g、生地2.2mg/g、熟地1.3mg/g,同样验证了梓醇在炮制的过程中易水解和氧化而损失。
1.2地黄昔D:李更生等[10]用HPLC测定地黄昔D的含量为1.37mg/g~6.91mg/g,从8个不同产地的16份完整药材样品中地黄昔D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以道地优质药材地黄昔D的含量较高。
1.3麦角甾苷:边宝林等[1]通过HPLC测得麦角甾苷的含量在鲜地黄中为1.16mg/g,在生地黄中为0.93mg/g,在熟地黄中为0.40mg/g。
1.4地黄苷A:地黄苷A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的环烯醚萜双糖苷,刘长河等[1],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干燥地黄中地黄苷A的含量一般不低于1.ogm/g。
1.5 β一谷甾醇:王淑美等[1]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方法(TLCS)测定不同产地的地黄中β一谷甾醇的含量为0.14mg/g~0.31mg/g。
1.6腺苷:朱等l4I]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出产的地黄中腺昔含量为。
.07~0.22gm/g。
2.2糖类地黄中含有水苏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半乳糖及地黄多糖a、b等糖类成分,其中水苏糖为具有防癌、抗癌、增进健康等生理功能的低聚糖之一。
鲜地黄中水苏糖含量最高,达总糖的64.9砂S],在干地黄中达地黄干重的3俄左右。
地黄多糖b是地黄中兼具免疫与抑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地黄的形态结构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2.3氨基酸类(地黄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地黄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含量较高的4种氨基酸是丙氨酸、谷氨酸、缘氨酸和精氨酸。
在加工成熟地黄的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普遍下降,其中含量下降最多的4种氨基酸依次为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
,。
2.4挥发油类边宝林等〔l7]通过GC书S鉴定出地黄中的44种挥发油成分,包括22种有机酸。
生地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芳香酸等挥发油类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最高。
2.5无机元素与其他化合物地黄的根和叶中均含有无机元素,根中的含量普遍高于叶中。
所含无机元素有:K、Ca、Na、eF、cu、zn、Mn、se、er、eo、P、Mg、AI、51、sr、Ba、Ti、Ni,其中前4种元素的量高于soox一。
七。
地黄中的其他化合物共26种,包括日一谷笙醇、胡萝卜普、豆鉴醇、尿嗒陡、尿啥睫核昔、5一轻脯氢酸钠、5-轻甲基吠喃甲酸、5一轻甲基一2一吠喃甲醛、白薄芦醇等t’81。
3.地黄的药理作用3.1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临床药理证实地黄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因而对变态反应式免疫疾病有一定疗效,能抗放射线损伤。
马健等`l9]对生地黄对“阴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I抗原表达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皮质酮肌肉注射诱导的小鼠糖皮质激素过剩“阴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明显增强丫一干扰素诱导aI抗原表达,生地黄能明显抑制模型小鼠巨噬细胞aI抗原的高水平表达,提示地黄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而抑制巨噬细胞表面aI抗原表达水平,降低其呈抗原能力,是生地黄作用机理之一。
地黄多糖b是具有抑癌活性的有效成分,所含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20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组织更新与修复,使某些激素恢复正常功能。
刘福君等`划报道了地黄低聚糖对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认为地黄低聚糖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增强作用更为明显。
苗明三〔.l2’2]观察了熟地黄多糖对D一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免疫器官的影402.化钧愁阿院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现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昔类、糖类及氨基酸,研究报道中多以昔类为响,发现熟地黄多糖可明显抑制衰老模型小鼠胸腺和脾脏的萎缩,显示其较好的免疫兴奋作用。
进一步研究显示,地黄多糖对低下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兴奋作用。
3.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2.1提高机体造血功能:地黄寡糖可促进老化模型小鼠骨髓粒系巨噬系祖细胞、早期和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其脾细胞条件液也可使造血祖细胞克隆集落数明显增加,地黄寡糖还可使其基质细胞层上粒系巨噬系细胞集落的产率明显增多.刘福君等`231认为地黄寡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机体组织,特别是造血微环境中的某些细胞,促进其分泌多种造血增长因子而增强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地黄寡糖(GROS)10~40mg.k扩可使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地黄多糖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对粒单系祖细胞和早、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亦有明显促进作用24t]。
怀地黄水煎液连续给血虚小鼠灌服10天,地黄可通过促进血虚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其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251。
由此可见地黄寡糖和多糖对造血系统均具有刺激作用,可促进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22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管内凝物、血小板内凝物及血栓形成:研究显示,熟地黄乙酸乙醋提取物含有增强红细胞活性化合物5一轻甲基糖醛(5一明F)。
红细胞变形试验表明,5一哪F 可明显增强人、鼠红细胞变形活性`到。
实验发现,含有地黄的传统韩国处方(OH)T可抑制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体内内毒素诱导的肝静脉血栓。
该处方的提取液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降低,抑制正常大鼠体内内毒素诱导的静脉血管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FP的升高。
提示HOT能抑制兔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硬化斑块的进展,对人工诱导梗塞梗死的保护作用与其抑制血管内凝物、血小板内凝物及血栓形成作用有关t27].3.3延缓衰老的作用地黄煎液能明显地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减压缺氧有明显保护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
此外,地黄煎液对肝有保护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糖元减少,并能改善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
中医临床将地黄作为补血滋阴、补益肝肾之要药,通过全身性的调节作用,改善阴虚症状,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3.4降血糖作用3.4.1间接降糖作用:以地黄为主要成分的处方具有降血糖作用。
体外研究表明,生地提取液对调节细胞葡萄糖自身平衡有显著作用,但在链脉霉素(STz)诱导的葡萄糖模型大鼠进行体内降糖研究,却未发现生地具有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和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推测生地对血糖的影响主要在于调节组织葡萄糖的自身平衡,而不在于控制外周血糖`29]。
3.4.2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显示,干地黄粗提物能显著降低链脉霉素(SzT)诱导的肾切除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反应性葡萄糖、尿素氮、5一轻甲基糠醛和硫巴比土酸(TB)A的急剧增高,该作用在高血糖组特别显著。
未给予地黄提取液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组织损伤严重,高血糖组中给予干地黄提取液后明显改善〔划。
4.结语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对地黄药效作用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地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今后地黄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我国应用地黄的历史己久,积累了许多用药经验。
河南作为地黄的道地产区,应充分发挥区域性特色的优势,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对地黄进行深入研究,推广地黄的标准化种植,拓展地黄这一药用植物的应用范围,为推动河南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