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呼吸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1.14 MB
- 文档页数:24
第16章呼吸系统一、选择题(单选题)1. 肺的呼吸部包括:BA. 肺泡、肺泡管、肺泡囊、细支气管B.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C. 肺泡、肺泡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D. 肺泡囊、肺泡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E. 肺泡管、肺泡、肺泡囊、终末细支气管2. 终末细支气管的特征哪项错误:DA. 上皮内无杯状细胞B. 管壁有环形的平滑肌层C. 管壁无腺体和软骨D. 管壁有肺泡开口,可进行气体交换E. 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3. 构成气血屏障的结构应该除外:CA. Ⅰ型肺泡细胞B. 肺泡上皮的基膜C. Ⅱ型肺泡细胞D. 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E. 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结缔组织4. 气管的上皮是:DA. 单层柱状上皮B.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 复层柱状上皮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 复层扁平上皮5. 肺泡Ⅰ型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DA. 肺泡表面大部分由Ⅰ型肺泡细胞覆盖B. 细胞为扁平形,胞质极薄C. 胞质内细胞器少,但含有大量吞饮小泡D. 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可扩大气体交换面积E. 相邻的上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6. 关于Ⅱ型肺泡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AA. 细胞无分裂能力B. 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C. 胞质内有嗜锇性板层小体D. 胞质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E. 细胞呈立方形或椭圆形,嵌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7. 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CA. 纤毛细胞B. 杯状细胞C. 基细胞D. 刷细胞E. 小颗粒细胞8. 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AA. 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B. 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C. 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D. 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E. 以上均不对9. 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形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CA. 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E. 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管10. 关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那一项是正确的:EA. 是支气管的分支B. 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C. 管壁内无平滑肌D. 可减少量腺体E. 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移行为扁平上皮11. 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心力衰竭细胞是:DA. 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B. 功能活跃的淋巴细胞C. 吞噬心肌纤维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D. 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E. 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12.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BA. 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 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D. 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 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13. 气管上皮是:AA.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 单层立方上皮D. 假复层柱状上皮E. 单层扁平上皮14. Ⅱ型肺泡细胞内可见到:AA. 嗜锇性板层小体B. 粘原颗粒C. 黄色色素颗粒D. 吞饮小泡E. 含铁血红素15.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BA. Ⅰ型肺泡细胞B. Ⅱ型肺泡细胞C. 尘细胞D. 心衰细胞E. clara细胞16. 关于Ⅰ型肺泡细胞,下列哪项不正确:BA. 宽大而扁平B. 有孔C. 相邻细胞间有紧密连接D. 基底面有基膜E. 参与组成气血屏障17. 关于Ⅱ型肺泡细胞,下列哪项不正确:CA. 立方形或圆形B. 胞质内含有分泌颗粒,颗粒内含嗜锇性板层小体C. 参与组成气血屏障D.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E. 可分列增殖并能转化为Ⅰ型肺泡细胞18. Ⅰ型肺泡细胞内可见到:DA. 嗜锇性板层小体B. 粘原颗粒C. 黄色色素颗粒D. 吞饮小泡E. 含铁血红素19. 腔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管壁有半环形软骨环的结构是:AA. 气管和支气管B. 终末细支气管C. 呼吸性细支气管D. 肺泡管E. 肺泡囊19. 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处为:EA. 气管和支气管B. 终末细支气管C. 呼吸性细支气管D. 肺泡管E. 肺泡囊20. 参与气体交换的细胞是:AA. Ⅰ型肺泡细胞B. Ⅱ型肺泡细胞C. 尘细胞D. 心衰细胞E. 内分泌细胞二、填空题1. 气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第16章)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通过视觉、听觉、嗅、味、触觉、温度觉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外膜中膜角膜——可以透过光线,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巩膜——保护眼球内部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有瞳孔,可以透过光线眼球结构功能脉络膜——有色素,可以形成暗室睫状体——有平滑肌,其收缩、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晶状体视网膜房水——水样液,位于角膜后,晶状体前,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像双凸透镜,曲度可变,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可以透过光线,并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内膜:——光感受器,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_角膜_→房水→瞳孔→_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_视网膜_(形成倒立的缩小的物像)→_视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值得注意的是:成像的场所并不是视觉形成的场所。
3、近视: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_远_处的物体。
(远视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带_凸透镜)原因: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_。
矫正:带凹透镜外耳:耳廓、外耳道——收集、传导声波中耳:、鼓室、听小骨——传导声波半规管内耳前庭4、瞳孔的调节——看近物或强光下,瞳孔会_缩小_,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看远物或弱光下,瞳孔会放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
5、耳的结构和功能鼓膜6、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_听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_听觉中枢_)→形成听觉7、用耳卫生:遇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口,使_咽鼓管_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大脑: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种神经中枢,脑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_平衡组成脑干: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脊髓_反射_功能:有基本反应的神经中枢周围神经系统传导功能:脊髓中的神经纤维,联系脑与躯体、内脏神经元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结构功能单位——: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相联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l名词辨析:中枢神经系统——范围较广,是指脑和脊髓。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是非题1.嗅细胞突起末端有纤毛,是双极神经元。
()2.终末细支气管管壁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平滑肌呈环形层。
()3.电镜下,II型肺泡细胞分泌颗粒内含板层小体。
()4.尘细胞是胞质含大量尘粒的肺巨噬细胞。
()5.肺泡孔是肺泡开口于肺泡囊的通道。
()填空题6.肺小叶是由一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
7.呼吸部包括、、和。
8.肺泡上皮由细胞和细胞组成。
9.气-血屏障 (呼吸膜)由、、和构成。
10.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
多选题A型题11.嗅粘膜中的嗅细胞是A.上皮细胞B.神经细胞C.感觉上皮细胞D.腺细胞E.双极神经元12.肺泡隔的主要成分是A.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和巨噬细胞B.毛细血管和巨噬细胞C.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D.巨噬细胞和弹性纤维E.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13.呼吸性细支气管与终末细支气管结构的主要不同是A.无平滑肌B.上皮细胞无纤毛C. 无腺体D.无完整管壁E.无杯状细胞14.肺间质是指A.结缔组织B.结缔组织和血管C.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D.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E.血管、淋巴管和神经15.气-血屏障A.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B.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C.肺泡表面液体层、肺泡上皮与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D.肺泡表面液体层、肺泡上皮与基膜、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E.Ⅱ型肺泡细胞与基膜、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16.吸气后,促使肺泡的主要因素是A. 肺泡隔的胶原纤维B. 肺泡隔的弹性纤维C. 肺泡隔的平滑肌纤维D. 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E. 肺泡开口处的平滑肌纤维17.呼吸上皮的内分泌细胞是A. 纤毛细胞B. 刷细胞C. 杯状细胞D. 基细胞E. 小颗粒细胞18.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可能有感受刺激功能的细胞是A.纤毛B.刷细胞C.杯状细胞D. 基细胞E.小颗粒细胞C型题A.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B. 平滑肌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9.呼吸性细支气管壁20.肺泡囊包括21.肺泡管管壁包括A.气体交换功能B.防御保护功能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22.肺泡23.肺泡隔24.肺泡孔X型题25.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具有净化功能?A.鼻前庭鼻毛B.纤毛C.巨噬细胞D.粘液E. I型肺泡细胞26.I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A. 参与气血屏障构成B. 吞入空气中微小尘粒C.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D. 能分裂增殖并转化为Ⅰ型肺泡细胞E.灭活前列腺素27.下列组织结构能够调节肺泡气体流量的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B. 终末细支气管C. 细支气管D.肺泡管E.小支气管28.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A.参与构成气血屏障B.分泌表面活性物质C.增殖分化为Ⅱ型肺泡细胞D. 吞入吸入空气中的微小尘粒E.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简答题29.简述II型肺泡细胞的微细结构和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适用专业: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安全方向)(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卫生法学、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执笔人:董为人审定人:张琳学院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〇〇六年十二月课程代码:B010049一、课程简介《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安全方向)(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卫生法学、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54学时、2.5学分。
内容简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
二者均为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不仅对于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微细构造,人体的来源和发生有重要意义,也是为学生以后学习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妇产科学等基础和临床学科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4Course IntroductionHistology is a subject to study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the concerned functions; embryology 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a fertilized egg to a new born body. Both are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subjects for the student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normal human microstructures and the genesis of human body, but also to set up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physiology, pathology, genetics and obstetrics-gynecology.Total class hours: 54, of whichlectures: 36practice: 18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1.组织学,包括组织学总论和组织学各论,前者阐述四大类基本组织,后者阐述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组织构成。
动物学(下)复习题参考答案第16章圆口纲复习题1、说明七鳃鳗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答:七鳃鳗呼吸系统比较特殊,消化道从口腔的后部向腹面分出一支盲管,称为呼吸管,管的左右两侧,各有内鳃孔七个。
每个鳃孔通入一个鳃囊,囊中有许多由内胚层演变而来的鳃丝,构成呼吸器官的主体。
鳃囊通过外鳃孔与外界相通,这样七鳃鳗呼吸时,水流进出都是通过外鳃孔,与一般鱼类由口腔进水经鳃孔出水的方式不同。
这与七鳃鳗的寄生生活是相适应的,因为七鳃鳗要用口漏斗吸附在寄主体表,无法从口中进水进行呼吸。
2、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①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②脊索终生存留,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
③只有奇鳍,没有偶鳍。
④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的中线上。
⑤独特的鳃呼吸器官——鳃囊。
⑥内耳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半规管。
3、简述七鳃鳗适应寄生和半寄生的特征。
答:①头部腹面有杯形的口漏斗,口漏斗和舌上具有角质齿,角质齿损伤脱落后可再生,这样便于吸附和锉破鱼体,吸食血肉。
②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而且鳃孔周围有强大的括约肌和缩肌,控制鳃孔的启闭,当七鳃鳗用口吸附在寄主体表或头时,水就要从外鳃孔进出而无需经过口。
③七鳃鳗在眼眶下的口腔后有1对“唾腺”,腺的分泌物是一种抗凝血剂,能阻止创口血液的凝固。
4、七鳃鳗目和盲鳗目有什么重要区别?各有些什么种类?七鳃鳗目:①有吸附型的口漏斗和角质层②口位于漏斗底部③鼻孔在两眼中间的稍前方④脑垂体囊不与咽部相通⑤鳃孔7对,鳃笼发达⑥内耳有2个半规管⑦卵小,发育有变态代表种类有:东北七鳃鳗,日本七鲤鳗,雷氏七鳃鳗盲鳗目:①无背鳍和口漏斗②口位于身体最前端③鼻孔开口于吻端④脑垂体囊与咽相通⑤鳃孔1-16对,鳃笼不发达⑥内耳仅一个半规管⑦卵大,发育无变态代表种类有:粘盲鳗第17章鱼纲复习题1、简述鳔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答:结构: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内壁为粘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外壁为纤维膜层,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可将鱼类分为两大类:一为有鳔管的管鳔类,如鲤形目,鲱形目等,一为鳔管退化消失的闭鳔类,如鲈形目等。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一、选择题[A/型/题]1.呼吸系统呼吸部开始于()A.细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小支气管D.呼吸性细支气管E.肺泡管2.在鼻腔内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主要结构是()A.呼吸部黏膜固有层的黏液腺B.呼吸部黏膜固有层的静脉丛C.呼吸部黏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D.嗅黏膜的嗅腺E.嗅黏膜固有层的血管3.嗅黏膜中的嗅细胞是()A.上皮细胞B.神经细胞C.感觉上皮细胞D.腺细胞E.双极神经元4. 在黏膜下层内含混合性腺较多的器官或结构是()A.食管B.气管和支气管C.十二指肠D.肺内小支气管E.以上都不是5.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A.小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和肺泡B.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和肺泡C.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和肺泡D.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和肺泡E.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和肺泡6.支气管哮喘是与下列哪种管壁的平滑肌发生痉挛收缩有关()A.小支气管管壁B.细支气管管壁C.气管管壁D.支气管管壁E.肺泡管管壁7.肺内各级支气管中,管壁内形成明显环行平滑肌层的管道是()A.小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B.叶支气管和段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E.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8.不具有呼吸作用的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B.小支气管C.肺泡管D.肺泡囊E.肺泡9. I型肺泡细胞在电镜下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表面有许多长而直的微绒毛B.含嗜锇性板层小体C.线粒体相当丰富D.粗面内质网发达E.溶酶体多10.下列关于终末细支气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上皮为单层柱状B.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C.有少量杯状细胞和腺体D.上皮中有克拉拄细胞E.黏膜皱襞明显11.下列细支气管结构特征中 ,错误的是()A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为单装纤毛柱状上皮B.软骨片少或无C.平滑肌少或无D.杯状细胞减少E.腺体少或无12.下列关于肺巨噬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淋巴细胞B.见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C.净化肺内气体的重要细胞D.吞噬吸入的尘粒可称为尘细胞E.心力衰竭肺淤血时,可变为心力衰竭细胞13.参与气体交换的细胞是()A.I型肺泡细胞B.I型肺泡细胞C.心力衰竭细胞D.内分泌细胞E.尘细胞14.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I型肺泡细胞产生B.可不断更新C.主要成分是二棕桐酰卵磷脂D.新生儿因先天缺陷而致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不足或缺如,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E.吸气末时肺泡扩大,表面活性物质分布稀薄,肺泡表面张力减小15.下列关于I型肺泡细胞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为立方形,染色浅B.不参与构成气一血屏障C.损伤后可自我增殖分化补充D.胞质内细胞器少,但含有大量吞饮小泡E.细胞菲薄处有大量窗孔[B/型/题](16~20题共用备选客案)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复层高平上皮C.假复层柱状上皮D.单层扁平上皮E.单层柱状上皮16.鼻前庭部黏膜是()17.小支气管上皮是()18.嗅黏膜上皮是()19.终末细支气管黏膜上皮是()20.肺泡上皮是()(21 ~ 25题共用备选答案)A.纤毛细胞B.刷细胞C.杯状细胞D.基细胞E.小颗粒细胞21.气管上皮中,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的细胞是()22.气管上皮内,游离面有许多纤毛且有净化空气能力的细胞是()23.气管和主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24.气管壁黏膜上皮细胞中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是()25.气管和主支气管上皮内可分泌黏液的细胞是()(26~30题共用备选答案)A.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B.多个肺泡开口处C.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D.管壁上开始出现肺泡E.平街肺泡间气压26.肺泡囊()27.肺问质是指()28.肺泡隔()29肺泡孔()30.呼吸性细支气管()[X型题]31.肺泡隔内含()A.弹性纤维B.毛细血管D.内分泌细胞E.成纤维细胞32.呼吸道站液性分泌物来自()A.气管腺B.小颗粒细胞C.杯状细胞D.纤毛细胞E.刷细胞33.下列关于肺泡孔的描述,正确的是()A.均衡肺泡内气体含量B.起侧支通气作用C.炎症时,病原微生物可经其扩散D.参与组成气血屏障E.降低肺泡表面张力34.下列关于支气管树结构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A.管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B.上皮逐渐变薄,杯状细胞逐渐变少以至消失C.软骨呈不规则片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D.腺体逐渐变少,最后消失E.肌层越来越薄35. 下列关于喉的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带膜都表面覆以复层扁平上皮B.室襞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第一章测试1.上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湿化功能。
()A:错B:对答案:B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I型肺泡上皮细胞所分泌。
()A:错B:对答案:A3.呼吸系统的黏膜免疫防御机制包含以下哪几项?()A: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免疫分子B:黏膜上皮组织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D:黏液腺E:黏膜上皮纤毛答案:ABC4.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咳末鸡鸣样回声及呼气相哮鸣音。
()A:错B:对答案:A5.右美沙芬为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血氧饱和度是指()A: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B: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C: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D:血氧容量占溶解氧量的百分比答案:C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B:使肺顺应性降低C: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D:由肺泡I型细胞所分泌答案:A3.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气流形式C:气道口径D:气流速度答案:ABCD4.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不宜以吸入纯O2改善缺O2,这是因为()A:低O2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B:此时低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成为兴奋呼吸中枢的主要因素C:此时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刺激的敏感度减小D: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O2刺激适应慢答案:BCD5.胸膜腔内压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变化,若以大气压为0计,围绕零位上下波动。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A:呼吸困难程度B:血气分析C:发绀的程度D:呼吸节律的异常E:细胞呼吸受损答案:B2.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为()A:PaO2下降,PaCO2升高B:PaO2下降,PaCO2下降C:PaO2下降,PaCO2正常D:PaO2正常,PaCO2升高E:PaO2下降答案:A3.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A:气胸B:喉头水肿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D:左心衰竭E:肺气肿答案:B4.I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弥散障碍B:中央气道阻塞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呼吸中枢机制答案:AC5.因部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而发生呼吸衰竭可见于()A:肺动脉栓塞B:肺不张C:大叶性肺炎D:肺水肿E:慢性支气管炎答案:A第四章测试1.肺实质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A:呼吸减慢B:呼吸节律不整C:呼气困难D:辅助呼吸肌补偿活动增强E:吸气困难答案:D2.呼吸机最基本的通气方式()A:间歇正压呼吸方式B:呼气末正压通气C:吸气平台D:间歇指令通气E:深呼吸答案:A3.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A:呼吸节律不整B:呼吸加快C:呼吸减慢D:吸气困难E:呼气困难答案:A4.Ⅱ型呼吸衰竭是指()A:通气功能衰竭B:通气与换气功能衰竭C:中枢性呼吸衰竭D:换气功能衰竭E:呼吸道梗阻引起的呼衰答案:B5.下列哪些情况是机械通气的适应症()A:心肺复苏后B: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呼吸微弱C:维持良好呼吸功能的需要D:经气道护理和无创氧疗失败、严重的反复呼吸暂停E:中枢性呼吸衰竭答案:ABCDE第五章测试1.男性,55岁,25年吸烟史,5年前每当气候转凉即开始咳嗽,咳白色粘痰,直至天气转暖后好转不咳;近半年咳嗽发作频繁, 但干咳少痰,其可能原因为()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患者支气管粘膜和腺体萎缩D:肺气肿合并慢性肺心病E:肺癌广泛转移答案:C2.患者突起畏寒、高热、胸痛、咳嗽、吐铁锈色痰时,最有可能是()A:支气管扩张B:大叶性肺炎C:肺源性心脏病D:肺结核E:小叶性肺炎答案:B3.男性,65岁,因骨折卧床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