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
- 格式:pdf
- 大小:6.72 MB
- 文档页数:59
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2.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__________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达到增加或减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3.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缺乏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采用____________方式进行交易。
4.中央银行还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5.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以收缩或扩张,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1.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则最初始于()。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我国在()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1B.1982C.1983D.1984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A.手续费限额 B.保证金限额C.交易金限额 D.经纪人费用限额4.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总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A.信用配额 B.信用控制C.信用贷款 D.窗口指导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 B.再贴现政策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窗口指导三、多项选择题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C.消费者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E.窗口指导2.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其局限性有()。
A.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B.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C.对经济的振动太大D.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E.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3.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中央银行学第一章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制度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 发行的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 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 政府的银行: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履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为国家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中央银行机构自身上下是统一的,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
(中,英,日)(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
(美,德)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准中央银行制度: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若干个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1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中、英、法、德)2 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3 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美,意)4 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韩)5 资本为多国共有(欧盟)第二章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责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了解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和央行操作货币市场是指金融市场中主要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和短期资金投资的市场。
央行作为货币市场的监管机构,通过货币政策和央行操作来调控货币市场,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
本文将介绍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和央行操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市场的政策。
其基本目标是实现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的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
具体来说,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维持通货膨胀率合理、促进就业和稳定汇率。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利率。
下面将对这些工具进行详细介绍。
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来调控货币市场的手段。
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降低利率;通过出售政府债券来减少货币供应量,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提高利率。
2. 再贴现操作再贴现操作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并以商业银行持有的贷款作为抵押品。
这种操作旨在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促使其增加向市场提供贷款的意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调整货币市场。
3.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一部分存款,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进而调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4. 利率利率是央行用来影响市场上资金供求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从而调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三、央行操作的影响央行操作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
以下是央行操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1. 货币供应量央行通过操作货币供应量来调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当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政府债券时,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降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