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35
名词解释:Plant epidemiology(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
传播体:指病原物的可以独立存活,具有传播和侵然功能的最小结构单位。
ID—DI曲线:以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Vertical resistance(垂直抗性):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我们称它的抗性是垂直的。
Horizontal resistance(水平抗性):当一个品种的抗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的,我们称它是水平的Gene-for-gene hypothesis(基因对基因假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EIL(经济损害水平):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病情水平。
所谓经济损失是指防治费用和防治挽回损失金额的差值IPM(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system(系统):是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物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处在一定边界内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整体与外界有输入输出关系。
潜伏期: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孢子的时间。
潜育期:是指从接种至显症的时间。
协同进化:一个在特定系统内部的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disease cycle(病害循环):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植物病害流行学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稳态流行: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3 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4 大区流行: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
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6 系统理论定义: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态学单元。
8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9 植物病害系统定义:指由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
10 主导因素:在诸多病害流行因素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起主要作用,被称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11 垂直体系和水平体系。
即系统中存在着特异性的互作或分化性互作,即为垂直体系,另一类无此互作,呈现出抗病性和致病表现的恒定等级,即为水平体系。
侵染链和侵染环12 侵染链:侵染物体在寄主一个生长季节中,从一个寄主到另一个寄主的一系列传播。
13 已被侵染的寄主称为散布体,将被侵染的植物称为接受体,而侵染链中的各个环节称为侵染环。
14 侵染环,即指由一次侵染到下一次侵染之间各个阶段所组成的一个周期,为侵染链中的一个环节。
15 单年流行病: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16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17 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植物病害流行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来说说植物病害流行这个事儿哈。
你知道吗,就好比咱人会生病一样,植物也会得各种各样的病呢。
植物病害流行呀,简单说就是植物的病害大范围地出现和传播啦。
我给你讲个事儿啊,有一次我去乡下奶奶家的果园,那里面种了好多苹果树呢。
有一阵子,我发现有些苹果树的叶子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斑点,颜色也不太对劲,还有些叶子都卷曲起来了。
我就问奶奶这是咋回事呀,奶奶说这就是病害闹的呀。
原来呀,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天气不太好,又有点潮湿,病菌就趁机开始在这些苹果树上蔓延开来啦。
就像我们人感冒会传染一样,这些植物病害也会从一棵苹果树传到另一棵上去,慢慢的,果园里好多苹果树都染上了这种病害呢。
这就是植物病害流行呀,它们在植物界里“横行霸道”,可让果农们发愁咯。
所以呀,植物病害流行可不是个小事情,会对植物的生长和收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呢。
咱可得重视起来,想办法去预防和控制它们,让植物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呀!
好啦,这就是我对植物病害流行的解释啦,是不是很通俗易懂呀!。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指研究病害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发展过程。
3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指病害的传播发展的过程,研究病害由点到面的发展变化。
反映了病害在空间的发展规律。
4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5当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6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7定向选择: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形成优势小种,最终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
8稳定化选择:感病品种面积扩大时,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使频率降低,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9 S形曲线:S形曲线指病害发生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病情不再增长的病害曲线,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
10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11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
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
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
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12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诸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流行的强度和广度。
在诸多流行因素中最重要的有:1、感病寄主植物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
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广泛存在的。
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4、病原物数量巨大有些病原物能够大旦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浸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休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5、有利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
有利于流行的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
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
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不同类群的病原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同。
例如,霜霉菌的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而水滴对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不利。
多雨的天气容易引起霜霉病的流行,而对白粉病却有抑制作用。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学》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学(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plant epidemiology简称epidemiology植物流行病学)。
2.发病率(Incidence,也就是普遍率):发病植株或植物的器官占调查植株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或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如:发病率=(染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 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病害发生的数量和发病程度随时间的进展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4. 流行病(epidemic):病情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传染性强的病害。
5. 稳态流行(endemic):亦称常发病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且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6. 突(爆)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的病害,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高又曼(Gäumann,1951)称之为前进性流行(progressive epidemic)。
7. 大区流行(pandemic):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8. 系统分析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9. 模型(Model):是指将系统有相似的物理属性的信息集合起来用某种方式表达描述的实体。
10. 模拟(simulation):是依据研究目的而定的系统要素及其活动的重演。
或真实事物的再现(抽象化)。
11.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
12. 系统(System):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植物病害流行特点
植物病害流行特点是指植物病害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特征,包括发生频率、流行范围和持续时间等。
这些特征是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不同的植物病害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植物病害的发生频率可以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植物病害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气候条件较潮湿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会发生得较少。
在农作物种植区,植物病害也会受到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夏季植物病害发生率普遍较高,冬季发生率较低。
其次,植物病害的流行范围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植物病害在一个地方发生,它很可能会通过飞虫、蚜虫或其他传播途径传播到相邻的地方,因此,植物病害的流行范围会随着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植物病害也可以通过人为传播,例如将植物病害种子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最后,植物病害的持续时间也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在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植物病害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而在环境条件不太适宜的情况下,植物病害的持续时间会更短。
总之,植物病害的流行特点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发生频率、流行范围和持续时间等。
一般来说,植物病害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气候条件较潮湿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会发生得较少,植物病害的流行范围会随着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植物病害的持续时间也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
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
植物病害流行的条件1. 哎呀,植物病害流行啊,得有致病的坏家伙才行呢!就像一群强盗闯进村子,那些病菌啊、病毒啊、真菌啥的就是这些强盗。
比如说小麦锈病,那锈菌就像个贪婪的小偷,悄悄潜入小麦的身体,偷取小麦的营养,一旦它们大量繁殖起来,病害就开始流行啦。
2. 植物病害流行,还得看植物自己的抵抗力强不强啊。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好不好,体质弱的人就容易生病呗。
你看那些娇弱的花卉,像温室里的兰花,要是环境稍微有点不对,它就可能被病害盯上。
要是植物本身像个强壮的战士,那病害想流行也没那么容易呀。
3. 环境这个因素可不能小瞧喽!这就像人住在房子里,环境不好肯定生病。
如果植物生长的地方又湿又闷,就像住在一个又潮又暗的地下室一样。
比如说,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土壤一直湿乎乎的,那根部病害就容易流行起来,像根腐病就会在这种情况下大显身手。
4. 种植的密度也很关键哟。
你想啊,植物种得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群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连转身都困难。
就拿玉米来说吧,要是种得太密,空气不流通,病菌就容易在里面传播开来,病害流行起来就像一阵风似的,一下子就席卷了整片玉米地。
5. 有没有传播途径也是植物病害流行的一个条件。
这就跟传染病一样,没有传播途径,病怎么传开呢?比如说昆虫,它们就像小邮差,不过是送“坏消息”的。
像蚜虫,它们在吸食植物汁液的时候,就会把病菌从一棵植物带到另一棵植物上,就像传播谣言一样,让病害流行起来。
6. 肥料施得不合理也会让病害流行起来。
这就像人吃饭,吃太多垃圾食品身体肯定不好。
如果给植物施太多氮肥,植物就光长叶子,长得虚胖,抵抗力下降。
就像那些光吃甜食的小孩,牙齿容易坏掉。
这时候病害就会趁虚而入,像白粉病就特别喜欢这种“虚胖”的植物。
7. 天气变化对植物病害流行影响可大了。
有时候天气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植物可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就像我们人突然从热的地方到冷的地方容易感冒一样。
比如说突然降温,植物还没适应呢,一些病菌就活跃起来,病害就开始流行,像霜霉病就爱在这种天气变化的时候出来捣乱。
流行病害重点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中病害在环境影响下发生发展的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共同结合而成的生态学单元。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3、自然病害系统:自然植被中的病害系统称为自然病害系统,在该系统中,寄主和病原物在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病害的平衡状态,病害水平低,也称常发状态。
4、作物病害系统:作物群体中的病害系统称为作物病害系统。
在作物系统中,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种植制度和农业措施等造成一系列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容易引起病害加重,甚至成为流行状态。
5、传播单位:病原物的一个传播和存活的结构称为传播单位。
6、侵染单位:当一个传播单位与一个适当的植物感病部位接触,给以合适的环境条件,一个传播单位变成为一个侵染单位。
一个侵染单位可引致植物的一次侵染。
7、侵染概率:是指病原物的一个传播体着落于寄主体表后,在一定条件下得以侵染成功,引致发病的概率。
8、重叠侵染:在同一位点同时或先后遭受不只一次的侵染,这不只一次的侵染最终造成一个发病点数。
9、植物病害预测:植物病害预测是根据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通过必要的病情调查和掌握的有关因素资料,经过计算、分析和研究,对病害的发生时期、发展趋势和流行程度等作出及时预测,以便确定防治方针和掌握最佳防治时期,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病害提供依据。
10、病害梯度:指传播发病后,自菌源中心向一定方向的一定距离中所生病害的分布梯度,也称侵染梯度、传播梯度。
11、一次传播距离:从释放到侵入这段时间内病原所引致的病害的传播距离叫做一次传播距离。
12、一代传播距离:就是从开始记载观察的第一天开始,菌源中心逐日产孢散布,每天都有病害传播发生,到t=2p(P为一个潜育期的天数)天调查的传播距离,叫一代传播距离。
13、r:表观侵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病害数量与原有病害数量的比例14、R:基本侵染速率:日推断值,需要通过系统模拟体现其实际意义15、Rc:校正侵染速率:传染性组织引起病害的增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