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挤塑板保温方案

屋面挤塑板保温方案

屋面挤塑板保温方案
屋面挤塑板保温方案

屋面挤塑板保温防水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审核图纸,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2.找平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脱皮等缺陷。

3.各种阴阳角、管根抹圆角。

4.立面上卷最小高度要保证≥250mm。

5.做好挑沿、女儿墙、入孔、沉降缝等防腐木砖,沉降缝顶要做坡,以利于铁皮封盖。

6.下水口的位置、出墙距离不能影响雨漏斗的安装,不能与各楼层的通气孔、空调孔紧贴。

7.安全防护到位并经安全员验收,备好卷材及配套材料,存放和操作应远离火源,防止发生事故。

8.出屋面的各种管道、避雷设施施工完毕,会同专业技术负责人、相关工长、质检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合格后填写相应检查、验收表格,方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二、技术准备:

1、熟悉工程的图纸和资料,掌握根据国家规范、地方性标准制定的施工工艺。

2、了解材料性能指标,掌握施工要点,明确施工工序。

3、提供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和技术质量标准,并向施工现场的安装负责人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技术指导,确保质量和现场安全无事故。

2、材料准备:

三、材料及要求

1.规格、材质满足设计要求。

2、挤塑板:表观密度、外观形状、尺寸、厚度根据工程设计。到达施工现场必须有齐全的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环保检测报告及备案登记证明等资料。

3、.防水卷材:4mm厚自粘式聚酯胎湿铺防水卷材。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取样复试,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材料介绍

自粘防水由聚酯膜、自粘胶料、基料和隔离膜构成、厚度分4mm,施工时采用水泥为基料配辅佐料作湿铺的满粘工艺。使用满粘工艺可防止因防水层局部破坏而导致的窜水现象。同时可缩短工期。

主要特点

(1)、超强粘结能力、与基层粘合程度超乎想象、具备刚性防水功能、一层防水即得到两道防线。

(2)、节约资源、降低资源消耗、而防水效果奇佳、高标准防水材。

(3)、施工更显防水之功效。

(4)、安全环保、采用水泥基材料湿铺、无需底涂、热熔、无挥发性溶剂、无火灾隐患、无人生伤害。

(5)实用恶劣的施工环境、潮湿、不平整基面可从容应对。

(6)、抗破坏能力强、如有破坏、修补及其简单。

二、施工工艺流程

1.基层要求

(1)、基层养护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防水工程施工前,应对前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各种预埋管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事先预埋,并做好密封处理。

(2)、基层表面已清理干净,并基本平整,无明显突出部位。基面阴阳转角抹成圆弧形,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3)、施工时基面无明水,如有积水部位,则扫除积水后即可施工。

2、坡屋面卷材铺贴方向

(1)、屋面坡度在3%以内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3)、坡度大于15%或受振动的屋面,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

(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1)上人屋面:

清理基层→分格→20厚(最薄处)1: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压光缝内用建筑防水密封膏封严→4厚自粘式聚酯胎防水卷材→干铺土工布或厚塑料膜一层→70厚挤塑板保温层→中间放置Φ50排气管(布置详见后附图)→40厚C30收缩补偿防水砼%找坡,表面压光,内配Φ4@150双向钢筋网片应偏上放置保护层>10每4—6米不>36㎡设分格缝,缝宽20缝中钢筋断开,缝内用建筑防水密封膏封严→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1%找坡,贴8~10厚地砖铺平拍实,缝宽5~8→1:1水泥砂浆填缝。

2)非上人屋面:

清理基层→分格→20厚(最薄处)1: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压光缝内用建筑防水密封膏封严→4厚自粘式聚酯胎防水卷材→干铺土工布或厚塑料膜一层→中间放置Φ50排气管(布置详见后附图)→70厚挤塑板保温层→40厚C30收缩补偿防水砼%找坡,表面压光,内配Φ4@150双向钢筋网片应偏上放置保护层>10每4—6米不>36㎡设分格缝,缝宽20缝中钢筋断开,缝内用建筑防水密封膏封严。

三、施工方法:

1)找坡层施工:

①先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用砂浆打点定位,确保坡度、厚度正确。

②铺设水泥炉渣找坡,用平板振动器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③找坡层完工后,应用彩条布覆盖,以防浸水和破坏。

④铺设找坡层时,应按设计规定埋设好排气管(采用Φ50排气管排气,每36m2。设置一个出气口排气管出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小于200)。

2)保温层施工:

①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

②挤塑板的铺贴方式采用干铺;

③挤塑板不应破碎、缺棱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

④板与板间之间要错缝、挤紧,不得有缝隙。若因挤塑板裁剪不方正或裁剪不直而形成缝隙,应用挤塑板条塞入并打磨平。

3)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①水泥砂浆要求:严格控制配合比,使用清净中砂并过5mm孔筛,含泥量不大于3%。

②做好防水基层的处理,板面上的垃圾、杂物、硬化的砂浆块等必须请除干净,墙上四周必须弹出水平标高控制线(50线)。孔洞、管线应事前预埋、预留,严禁事后打洞。

③施工前应在底层先刷一道素水泥浆,找平层应粘结牢固,没有松动、起砂、起皮等现象,表面平整度≤5mm。

④找平层应设置20宽分隔缝,间距不大于6m×6m。

⑤在女儿墙、管道出屋面处均做成半径不小于10~15cm的圆角。

⑥防水层施工前,现场要进行基层检验:一般是将一块薄膜覆盖在找平层上,经过一夜后第2天早上掀起薄膜处没有明显的潮湿痕迹,则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⑦注意气候变化,如气温在0℃以下或终凝前可能下雨时,不宜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有技术措施,保证找平层质量。

基层清理、湿润→节点加强处理→抹水泥(砂)浆→大面铺贴防水卷材→提浆、排气→长、短边搭接粘结→组织验收。

1、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润湿:用扫帚、铁铲等工具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清理干净,干燥的基面需预先洒水润湿,但不得残留积水。

(2)、节点加强处理:在节点部位(如:天沟、檐沟、檐口、泛水、阴阳角、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道)先做加强层,具体详见防水节点处理大样。

(3)、抹水泥(砂)浆:其厚度视基层平整情况而定,铺抹时应注意压实、抹平。在阴角处,应抹成半径为50mm以上的圆角。铺抹水泥(砂)浆的宽度比卷材的长、短边宜各宽出100~300mm,并在铺抹过程中注意保持平整度。当采用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作为粘结层时,最后一遍防水涂料涂刮方法与此相同。

(抹水泥砂浆)

(4)、大面铺贴防水卷材:揭除防水卷材下表面隔离膜,将防水卷材铺贴在已抹水泥(砂)浆的基层上,卷材采用自粘搭接的方式,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边抹水泥浆、边铺贴湿铺专用型聚酯复合防水卷材)

5、提浆、排气:用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卷材表面,提浆、排出卷材下表面的

空气,使卷材与水泥砂浆紧密贴合。

(6)、长、短边搭接粘结:采用自粘搭接方式,在水泥初凝厚揭除搭接部位的边膜,然后用手持小压辊对搭接部位进行碾压,排出空气,使之粘贴牢固。

(7)、卷材铺贴完毕后,卷材收头、管道、及女儿墙立面等部位采用 1.5mm 厚聚合物水泥复合涂料进行复合设防。

(8)、坡屋面施工的具体做法:卷材应平行屋脊从檐口处往上铺贴,双向流水坡度卷材搭接应顺流水方向,长边及端头的搭接宽度,满粘法均为80mm,且端头茬要错开50mm。卷材应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按卷材规格弹出基准线铺贴,并使卷材的长边与流水坡向垂直。注意卷材配制应减少阴阳角处的接头。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向上进行,使卷材紧贴阴阳角,

铺展时对卷材不可拉的太紧,且不得有邹褶、空鼓等现象。

2、施工注意事项

(1)、自粘式防水卷材铺贴时,在卷材收口处应临时密封(可用胶带或厚水泥砂浆密封),以防止立墙收头处水份过快散失。

(2)、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搭接应相互错开300mm幅宽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服。

(3)、水泥浆硬化(一般为48h)前,防水层不得上人以免破坏防水层。(4)、在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穿带铁钉、铁掌的鞋进入现场,以免扎伤防水层。防水施工人员、物料进入,必须遵守轻拿轻放的原则,严禁尖锐物体撞击卷材防水层。

(5)、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不得在防水层上开洞或钻孔安装机器设备。施工时材料应妥善放置,避免高空落物。

(6)、施工过程中水泥浆未达到硬化前,如遇雨应及时采取遮雨措施。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尽快组织验收,及时隐蔽,不得长时间暴晒。

3、质量评定标准

(1)、卷材与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试验资料的技术性能指标,现场取样试验。

(2)、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相应标准。

(3)、进入工地现场的防水卷材应有外包装,早外包装上应有完整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及地址、商标、生产日期或批号、检验合格标识、序列号。

(4)、随材料应同时提供材料出厂检验报告。

(5)、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取样抽检。

(6)、卷材防水层及变形缝、预埋管跟等细部做法,必须经隐蔽工程验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7)、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或钝角,表面洁净;底胶涂刷均匀,无漏涂、透底。

(8)、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构造和搭接、收头粘贴牢固严密,无损伤、空鼓等缺陷

(10)、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做法。

(三)、防水节点的处理

1、细部防水做法

(1)、天沟、檐沟的防水做法:

①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

②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处理

③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用防水涂料处理。(2)、檐口的防水做法:

①铺贴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②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采用PMC防水涂料处理。

(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做法

①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②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

压入砖墙的凹槽内,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

细部构造防水处理

细部构造防水主要是阴阳角、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

在突出墙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做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两边均匀搭接250mm,要求进行满粘,附加层做法如下图所示。

③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防水涂料处理。

(4)、水落口的防水构造做法:

①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②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

③水落口周围直接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采用防水涂料涂封。(5)、变形缝的防水做法:

①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②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③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寸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

④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防水涂料处理。(6)、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做法:

①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的凹槽,并应用PMC

防水涂料处理。

②管道根部四周用防水涂料增设附加层。

③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处理。

1、节点做法构造图

(1)、屋面出入口防水做法

(2)、屋面墙体泛水防水做法(3)、门槛防水做法

(4)、管道、烟囱出屋面防水做法

(5)、女儿墙外排水防水做法

(6)、中间天沟防水做法(7)、雨水口防水做法

(8)、屋面变形缝防水做法

3、大面积施工应先做样板,待建设单位认可后才能大面积施工。

4、要确保防水厚度。施工采用分成涂刮均匀,不得出现流淌、堆积,要严格检查取平均值,厚度误差控制在10%。

5、设专人负责防水涂料或卷材的技术工作,确保涂刮环节或铺贴环节操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施工完的防水层,表面不得脱落、开裂、起鼓等现象。

7、节点密封严密,做法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8、防水工程验收,应按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进行验收,其中“保证项目,检查项目,实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验收。

9、防水工程完毕后,应将防水资料整理成册,装档移交建设单位存档。

10、蓄水试验:下水口用气堵封严,蓄水24h,蓄水深度最低不小于2cm,以不渗不漏为合格。蓄水合格后,应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

A、厨房、卫生间防水工程

1 、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层,并及时做好保护层。在做保护层以前,非防水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2 、地漏要防止杂物堵塞,确保排水畅通。

3 、施工时,不允许涂膜材料污染已做好饰面的墙壁、卫生洁具、门窗等。

4、材料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严禁与水接触。存放材料地点和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

5 、存料、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B、屋面防水工程

1、材料应按规定位置堆放,堆放应整齐。

2、防水工程施工时,均应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3、内排水口、通风道口、屋面变形缝处应采取临时封堵措施,防止杂物进入堵塞。

4、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

5、穿过屋面防水层的管道,在施工中与完工后不得损坏变位。

4)防水层施工:

防水卷材铺贴

A、卷材防水层施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

B、铺贴方向:卷材应平行于屋脊铺贴;

C、施工顺序: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口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

D、搭接方法及宽度要求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及相邻两副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屋面卷材搭接缝应顺水流方向搭接: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叠层铺设的各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预留凹槽,卷材嵌凹槽并用压条固定密封。卷材搭接长度:长边≥100mm,短边≥100mm。

E、屋面特殊部位的附加增强层和卷材铺贴要求。

a、檐口将铺贴到檐口端头的卷材裁齐后压入凹槽内,然后将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如用压条(20mm宽薄钢板等)或用带垫片钉子固定时,钉子应敲入凹槽内,钉帽及卷材端头用密封材料封严。

b、天沟、檐沟、水落口及檐沟卷材铺设前,应先对水落口进行密封处理。在水落口杯埋设时,水落口杯与竖管承插口的连接处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防止该部位在暴雨时产生倒水现象,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用防水涂

料或密封材料涂封作为附加增强层,厚度不少于2mm,涂刷时应根据防水材料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涂刷遍数来满足涂层的厚度要求。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应留宽10mm、深1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由于天沟、檐沟部位水流量较大,防水层经常受雨水冲刷或浸泡,因此在天沟转角处应先用密封材料涂封,每边宽度不少于30mm,干燥后再增铺一层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作为附加增强层。天沟或檐沟铺贴卷材应从沟底开始,顺天沟从水落口向分水岭铺贴,边铺边用刮板从沟低中心向两侧刮压,赶出气泡使卷材铺贴平整,粘贴密实。如沟底过宽时,会有纵向搭接缝,搭接缝处必须用密封材料封口。铺至水落口的各层卷材和附加增强层,均应粘贴在杯口上,用雨水罩的底盘将其压紧,底盘与卷材间应满涂胶结材料以粘接,底盘周围用密封材料填封。c、泛水与卷材收头泛水是指屋面的转角与立墙部位。这些部位结构变形大,容易受太阳曝晒,因此为增强接头部位防水层的耐久性,一般要在这些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或涂刷涂料作为附加增强层。泛水部位卷材铺贴前,应先进行试铺,将立面卷材长度留足,先铺贴平面卷材至转角处,然后从下向上铺贴立面卷材。如先铺立面卷材,由于卷材自重作用,立面卷材张拉过紧,使用过程宜产生翘边、空鼓、脱落等现象。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塞齐。若采用预留凹槽收头,将端头全部压入凹槽内,用压条钉压平,再用密封材料密封,最后用水泥砂浆抹封凹槽。如无法预留凹槽,应先用带垫片钉子或金属压条将卷材端头固定在墙面上,用密封材料封严,再将金属或合成高分子卷材条用压条钉压作盖板,盖板与立体墙间用密封材料封固或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整个端头部位埋压。

d、伸出屋面管道排气孔与屋面交角处卷材的铺贴方法和立墙与屋面转角处

相似,所不同的是流水方向不应有逆槎,排气孔阴角处卷材应作附加增强层,上部剪口交叉贴实或者涂刷防水涂料增强。伸出屋面管道卷材铺贴与排气孔相似,但应加铺两层附加层。防水层铺贴后,上端用细铁丝扎紧,最后用密封材料封密,。附加层卷材裁剪方法参见水落口做法。

e、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要用密封材料封密,宽度为距转角每边100mm,再铺一层卷材附加层。

F、节点处理

a、天沟、檐沟天沟、檐沟必须按设计要求找坡,转角处应抹成规定的圆角。找坡(找平层)宜用水泥砂浆抹面。厚度超过20m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光。如天沟、檐沟过长,则应该按设计规定留好分格缝或设后浇带,分格缝需填嵌密封材料。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应按设计需要先铺附加增强层,屋面与天沟交角和天沟上部宜采取空铺法,沟底则采取满粘法铺贴。卷材附加增强层应顺沟铺贴,以减少卷材在沟内的搭接缝。

b、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管道穿过防水层分直接穿过和套管穿过两种。直接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四周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与基层交接处必须预留10mm×10mm的槽,填嵌密封材料,再将管道四周除锈打光,然后加铺附加增强层。用套管穿过防水层时,套管与基层间的做法与直接穿管做法相同,穿管与套管之间填弹性材料如泡沫塑料,每端留深10mm以上凹槽嵌填密封的防水材料,然后再做保护层。

c、分格缝分格缝的设置是为了使防水层有效地适应各种变形的影响,提高防水能力。但如果分格缝施工质量不好,则有可能成为漏源之一。分格缝应按设计要求填嵌密封材料。分格缝位置要准确。一般应先弹线后嵌分格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