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 格式:rtf
- 大小:134.14 KB
- 文档页数:7
英西大海战的背景简介1588年在大西洋上展开的英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激烈海战,是英国以弱胜强的胜利,使英国获得了对大西洋海域的短暂主动权,这场战役也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
根据英西大海战背景记载,16世纪时西班牙政府积极建造舰船并细致研究其火力装置,不断招募年轻人加入海军,凭着这强盛的海军力量,为西班牙带来了无数财富并使其成为横行大西洋的海上霸主,同时引起了新型强国英国的极度不满。
英西大海战背景还介绍了16世纪末西班牙海船不断被英国海盗劫掠,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利用政治手段并支持苏格兰女王玛丽来左右英国的王位之争,但后来伊丽莎白一世在1568年登台,英西两国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英西大海战背景最后强调新上位的伊丽莎白一世将海盗作为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并鼓励海盗劫掠西班牙船队,腓力二世被逼到实在忍无可忍的地步,隧派遣由130多艘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前往里斯本港一雪前耻。
那么腓力二世为什么要动用这么庞大的舰队不远万里征战英国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替苏格兰女王玛丽报仇:苏格兰女王玛丽在1587年被伊丽莎白一世以“阴谋分子”的罪名处决,教皇即刻号召天主教徒同英国作战,腓力二世最先响应;第二个原因是伊丽莎白一世一直利用海盗进行掠夺,致使西班牙的经济人文遭到重大损失,如果让英国肆意妄为,就无法维护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英西大海战简介记载此战役发生在1588年,它体现了王权统治下民族国家的力量,也打破了西班牙在大西洋中一直占据的独霸地位,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
英西大海战简介介绍了此次海战的主要背景及简略的作战经过,16世纪前西班牙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成为大西洋的海上霸主,但同时引起了新兴强国英国的极度不满,其中以苏格兰女王玛丽被杀为导火索,以及英国支持本国海盗对西班牙舰船的肆意掠夺,两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西班牙政府实在忍无可忍,于1588年派遣百战百胜的“无敌舰队”穿过遥远的海域展开对英国的攻击。
1588年7月中旬的一天,一支庞大的西班牙舰队浩浩荡荡地向英国海域进发。
这支舰队拥有大小舰只一百三十艘,舰载火炮三千门,陆海军人员共三万人,西班牙人骄傲地称它为“无敌舰队”。
7月21日,“无敌舰队”驶进英吉利海峡。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迅速对外进行扩张,英国此时也正极力发展,两国难免发生冲突,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苏格兰发生内乱,玛丽投靠伊丽莎白,却被软禁,腓力二世也想解救玛丽并让她当上国王,所以···伊丽莎白很幸运,几次暗杀都被她摆脱了。
可是,她知道,只要玛丽还活着,腓力二世就不会停止阴谋活动。
但若将玛丽处死,西班牙就可能公开发动反对英国的战争。
如何处置玛丽,成了伊丽莎白非常头疼的问题。
伊丽莎白终于不再犹豫,下令处死玛丽。
玛丽一死,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本想指望玛丽颠覆英国的企图破灭,除了对英宣战,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立即行动起来,用了整整一个夏天,集合起庞大的“无敌舰队”,并且任命西多尼亚公爵任舰队总司令。
可惜这西多尼亚公爵,本是个陆军将领,不但没有海战经验,甚至还会晕船。
腓力二世此次与英国交战,不仅是因为伊丽莎白处死玛丽,更是因为伊丽莎白纵容英国海盗,抢劫西班牙从殖民地运载金银的船只,使西班牙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有人形容,这些英国海盗的抢劫活动,就像一根绞索套在了西班牙国王的脖子上。
因而,腓力二世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征服英国,消灭伊丽莎白。
海战在7月22日凌晨爆发。
英国舰队抢占了上风的位置,排成一字长蛇的纵队,一面行驶,一面从远距离发炮轰击。
一时间,炮声隆隆,水柱冲天,好几艘西班牙军舰中弹起火。
西班牙人又将战舰排成几路纵队,快速前冲,企图以巨大的舰身撞击英舰。
不料,英国战舰灵巧地躲开西班牙舰队,根本不让西班牙战舰靠近。
不仅如此,这些小巧灵活的英国舰只,原本大都是海盗船,竟能够横过来开炮,而且火力猛,弹无虚发。
不一会儿,又有几艘西班牙战舰被击沉。
这时,西多尼亚公爵才领教这些英国“小船”的厉害。
帝王故事女王伊丽莎白一世(2)帕尔王后安排伊丽莎白住在自己隔壁,并鼓励她学习。
伊丽莎白从师意大利学者约翰·切克学习希腊文,还专心地补习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为她日后用流畅的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演讲奠定了基础。
在她的课程中,还安排有一些同统治国家、问鼎王位有关的内容。
亨利八世于1547年去世,当时玛丽31岁,伊丽莎白14岁,爱德华才9岁。
亨利在遗嘱中规定继位顺序为爱德华。
玛丽和伊丽莎白;并规定爱德华年满19岁前,由摄政委员会辅佐。
但亨利八世死后,摄政权被爱德华的舅舅西摩篡夺。
摄政王的弟弟、海军大臣汤姆斯也是一个野心家,他闯进王宫与太后帕尔结婚,企图夺取摄政权。
他还利用居室较近的便利条件,经常调戏伊丽莎白公主。
帕尔看不过,就把伊丽莎白送往他处,并安排家庭教师凯特·阿什利陪住。
1548年,帕尔因难产去世,海军大臣又追逐失去了保护人的伊丽莎白公王。
伦敦一时流言四起,伊丽莎白一概加以否认。
海军大臣汤姆斯。
西摩勋爵的如意算盘是要与伊丽莎白公主缔结婚约,然后把她扶上王位.自己做摄政王。
他在朝中向贵族游说,准备发动政变,推翻他兄弟西摩,但是事情败露了,他被送进伦敦塔,于1549年5月上了断头台,他的罪行之一就是不择手段妄图与伊丽莎白成婚。
尽管妄图与伊丽莎白成婚是海军大臣一厢情愿的事,与伊丽莎白无关,但伊丽莎白还是接连被传进伦敦塔狱进行审问。
当诺森伯兰公爵在伦敦拥立她的堂妹格雷郡主为女王时,伊丽莎白再一次陷入危难之中。
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都锋执政(1553一1558)时期,也是伊丽莎白一生中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
玛丽恢复天主教的地位,大肆迫害新教徒,烧死许多著名的新教领袖,因此,玛丽女王的反对派便寄希望于伊丽莎白。
小伊丽莎白颇有心计,她虽是个虔诚的新教徒,但她尽量避免和反对派们接触,谨小慎微地避开所有嫌疑,尽管如此,她仍没有能免受迫害。
有一次,新教徒发动了一次叛乱,玛丽女王派兵前往镇压,叛乱被平息了。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盛世与海上霸权英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女王之一,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同时也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崛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政策以及她在海上霸权方面的突出成就。
一、政治与外交1. 北爱尔兰动乱: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是英国历史上发生北爱尔兰动乱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紧张,爱尔兰叛乱分子不断发动袭击。
伊丽莎白一世通过军事和外交手段,维护了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地位,保持了国内的稳定。
2. 英荷战争: 统治时期,伊丽莎白一世积极推动英国与荷兰的争端解决。
荷兰是当时的一个重要贸易对手,双方在殖民地、贸易以及宗教方面存在冲突。
经过长时间的冲突和谈判,伊丽莎白一世最终与荷兰达成停战协议,确立了英国在欧洲贸易中的地位。
3. 环球航行: 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探险和航海活动。
寻找新的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成为伊丽莎白时代的重要任务。
著名的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领船队环航地球,成功探索了新的领土,并将英国的势力扩展到全球范围。
这些探险创造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二、文化与艺术1. 文艺复兴: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学、戏剧和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
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等文学巨匠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至今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2. 圣公会: 伊丽莎白一世信奉镇宗派的基督教,建立了英国国教会,即圣公会。
这种新的宗教秩序对英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圣公会的建立为英国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统一,同时还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三、海上霸权1. 西班牙无敌舰队: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与西班牙在海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1588年,西班牙派遣了无敌舰队试图入侵英国,企图终结英国的霸权地位。
然而,英国海军以其灵活的战术和先进的船队技术,成功击退了无敌舰队的进攻,巩固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生于1533年,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她在位期间,经历了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带来了国家的繁荣与海外扩张,并对英国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与政治手腕1533年,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成为英格兰女王。
她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明智而果断的政治手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通过在国内推行改革与调和宗教矛盾,她成功地维持了国内的稳定与和谐,为随后的社会繁荣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伊丽莎白一世的帝国扩张伊丽莎白一世致力于开拓海外贸易与殖民地。
她支持海盗活动,获取了丰富的财富与资源。
她借助势力强大的英国海军,在西班牙无敌舰队战役中的胜利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殖民活动,如成立了弗吉尼亚公司,为后来的英国殖民地奠定了基础。
三、伊丽莎白一世的国内发展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催生了英国的国内扩张和繁荣。
她鼓励商业发展,推动了英国制造业、航海业和贸易的发展,为英国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她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政策来改善农业生产和扶助贫困阶层,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四、伊丽莎白一世的艺术与文化繁荣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也是英国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代。
她鼓励戏剧、文学和音乐的发展,许多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莎士比亚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广为人知。
此外,伊丽莎白一世还支持艺术家的创作,推动了英国艺术的繁荣。
五、伊丽莎白一世的遗产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带来了英国的辉煌与繁荣,她的政策与决策对英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巩固了英国的国内稳定与国际地位,奠定了后来英国帝国的基础。
她的统治不仅在政治上,还在文化和艺术上,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总结: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她的统治带来了英国的黄金时代。
她的政治手腕、帝国扩张、国内发展以及对艺术与文化的推动,都为英国的繁荣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的辉煌统治伊丽莎白一世,也被称为伊丽莎白女王或者“伊莉莎白黄金时代”的统治者,是英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君主。
她的统治期从1558年到1603年,持续了长达45年之久。
伊丽莎白一世以其辉煌统治和丰富的政治、外交成就而闻名于世。
一、即位与政治制度改革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即位,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为了稳定国家局势,她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措施。
首先,她排除了玛丽一世时期对新教徒的迫害,恢复了宗教平等的原则。
同时,她大力支持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为英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伊丽莎白一世还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并且恪守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她设立了专门负责监督国内事务的委员会,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政治稳定,并且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借鉴。
二、海上霸权与国家财富的积累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成为了海上霸权国家。
她大胆地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鼓励探险家进行海上探险,从而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和殖民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的航海探险。
他成功绕过南美洲航行,并且在1577年至1580年间完成了对西班牙舰队的袭击,给西班牙帝国的海上霸权造成了严重打击。
同时,伊丽莎白一世也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建立起庞大而强大的商业帝国。
英国的航海家们带回了丰富的财宝和商品,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特别是西班牙的金银运输船队成为了英国舰队的主要目标,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
三、外交政策与王权的巩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旨在保护英国利益和巩固自身的王权。
她采取了机智灵活的外交手段,在欧洲各国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局势。
她成功地与威尼斯、荷兰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与法国、西班牙等列强保持着紧张的对抗。
特别是与西班牙的对立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英国与西班牙的决战——西班牙无敌舰队。
这场战争中,伊丽莎白一世展示了卓越的决策能力和统帅才华,英国舰队击退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巩固了英国的王权地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与海盗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之一,她的统治期间被誉为“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这一时代也是海盗活动频繁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以及与之同时的海盗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王,她统治期间达到了长达45年之久。
她的统治时期被视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是经济方面,伊丽莎白一世积极推行了海外贸易政策,大力支持探险和殖民活动。
这使得英国的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同时催生了航海业和造船业的繁荣。
英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洋贸易国家,海关税收的增加也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在文化方面,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见证了英国文艺复兴的兴起。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培根和斯宾塞,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丽莎白本人也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她资助了许多艺术家和学者,致力于推动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英国艺术和文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被後世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文艺复兴。
在军事方面,伊丽莎白一世成功地保卫了英国免于外敌入侵。
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对抗来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维护了英国的独立和安全。
这一胜利大大提升了英国在全球的地位,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还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了英国的中立地位,使英国成为重要的国际角色。
然而,与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黄金时代相对应的,是海盗活动频繁的海盗时代。
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英国海盗们成为了大西洋上的霸主。
这些海盗以捕获和掠夺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财富为目标,他们悬挂英国旗帜,袭击和劫掠敌对船只。
这些海盗中最著名的是弗朗西斯·德雷克,他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盗之一,以袭击西班牙殖民地和掠夺西班牙船只而闻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传奇一生chenmin 2016-07-12 15731 0 18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历史上有名的童贞女王,她既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159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从此开始了她的传奇一生。
伊丽莎白的一生伊丽莎白继位初面临的是爱德华六世与“血腥玛丽”留下的外忧内患的政治局面。
然而英格兰对她最大的期盼却是渴望用她的婚姻来解决这些问题。
她继位是已25岁,国内新旧宗教势力冲突严峻,国外法国、西班牙的虎视眈眈,让这位初登王位的女性慢慢决定了一生的道路。
也许提起伊丽莎白一世,最先想到的便是她作为“童贞女王”的美名。
她的终身未婚让英格兰在原始的资本主义阶段积累了大量的资源,让英国的实力到达鼎盛的地步。
在随后的资本主义扩张时代,超越法国,成就了后来的“日不落帝国”。
正是她处理了宗教的冲突,建立了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军,为英国创造了能迅速扩张的资本。
她的一生命途多舛,先是母亲死于非命,后来又和姐姐沦为爱德华六世的侍女,直到姐姐玛丽登上王位,因宗教问题而将她投入伦敦塔。
她于动荡中练就了一颗坚强的心,为迎合姐姐,她用自己的委曲求全使姐姐没有对她痛下毒手。
“血腥玛丽”死亡后,她终于登上英格兰的王位。
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从此安枕无忧,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因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而扩张的新教与本身内部腐朽的天主教之间的争端不断,新教遭到了“血腥玛丽”的严酷镇压,伊丽莎白见证了镇压并不能给英格兰带来任何好处,宗教应是宽容的,她继位之后并没有严厉镇压天主教,而是选择了宽容的对待天主教,让天主教和新教之间至少能和平共处,由此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伊丽莎白的婚姻与政治而面对外国势力的狼子野心,她也为英格兰付出了一切,扫平了发展的障碍。
在当时的欧洲婚姻所能带来的政治意义十分重大。
当时欧洲中最强大的是法国和西班牙。
而两国的君主都知道作为英国女王的伊丽莎白的价值。
伊丽莎白一世故事女王的权力之路伊丽莎白一世,也被称为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她在位期间,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毅然面对,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统治者。
本文将介绍伊丽莎白一世的故事,探讨她的权力之路。
一、伊丽莎白的早年生活伊丽莎白于1533年9月7日出生在英国格林威治宫。
她是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第二女儿,也是他们唯一一个幸存的女儿。
伊丽莎白的童年并不幸福,她在3岁时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则因与母亲离婚并追求新的王后而备受争议。
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展现了出色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特质为她日后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二、伊丽莎白的登基之路伊丽莎白的登基并不顺利。
在她父亲亨利八世去世后,她的哥哥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
然而,爱德华登基后不久即去世,使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一世成为了女王。
玛丽一世信奉天主教,而伊丽莎白则坚持新教信仰。
因此,在玛丽一世统治期间,伊丽莎白受到了种种限制和监禁。
三、权力的争夺与胜利玛丽一世在位期间,国内出现了许多政治动荡。
这给了伊丽莎白机会展示她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她的智慧和机智使她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在1558年,玛丽一世辞世,伊丽莎白终于登上了王位,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五位女王。
四、伊丽莎白的统治成就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期间,英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她秉承温和的统治方式,在政治和宗教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新教国教和维持和平与稳定。
此外,伊丽莎白还鼓励航海和探索事业,支持著名的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等人进行航海探险,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繁荣。
五、伊丽莎白的遗产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她的权力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她坚持自己的信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利益。
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和海上霸权的建立,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和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由于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外,激起了与西班牙争夺海洋航线和市场,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在国内,专制政府与新贵族及资产阶级联盟反对封建旧贵族,同时,恢复和巩固宗教改革以反对天主教势力。
国内外的矛盾和斗争紧密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复杂。
这里主要谈谈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一英国地处欧洲西北端,本来与西欧经济生活相对隔绝,由于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而成了当时欧洲和世界贸易联系的要冲、近代海洋航线的枢纽。
同时,当时欧洲的经济形势也有利于英国的经济发展。
尼德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呢绒业的规模,也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这就刺激了英国羊毛的出口和养羊业的发展。
此后,随着英国羊毛出口的主要国外市场的丧失和国内呢绒市场的形成,英国呢绒工业发展迅速,呢绒出口量剧增。
①1566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尼德兰大批呢绒工人、染色工人及其他拥有很高技术水平的工人为了避免西班牙统治者的迫害,纷纷迁居英国,同时也带去了制造细毛织品的技术。
法国的宗教战争(1562—1594)和德国对新教徒的迫害,也使得各种专业的熟练工人大批移居英国。
并且,来到英国的富商投资创办了巨大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但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经济生活的内在矛盾。
首先,由于英国呢绒制造工业主要是在没有妨碍生产、没有限制竞争的行会制度的小市镇和农村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财产分化和资本积累就比其它工场手工业快和多;而呢绒制造工业的日趋普遍、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取得由分散向集中的更大发展,更使之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
其次,由于农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并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同时,伊丽莎白女王的“血腥立法”,迫使被剥夺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维持生活和免受酷刑迫害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接受工资劳动制度所必要的训练。
再则,伊丽莎白女王专制政府的经济政策已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它鼓励英国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鼓励航海业发展,鼓励成立特许贸易公司进行经济扩张,鼓励海盗进行殖民活动。
②又加之,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商业经济主要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而海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转来促进了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上升。
他们要求在各殖民地找寻黄金和白银——组织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资金、原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找寻建立移民点和大量英国流浪汉、乞丐移居的土地。
这就使伊丽莎白时代成为英国殖民扩张政策——建立殖民帝国的最早企图的开始。
但是,英国在向外扩张的道路上受到了西班牙的严重阻碍。
在十六世纪,西班牙是一个头等殖民强国。
它的殖民势力遍布欧、亚、非、美四大洲,并确立了海上霸权。
十五世纪末,统一的西班牙的产生和西班牙封建专制政体的巩固;商路转移到西班牙的海岸;尤其是西班牙对它的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大大刺激了西班牙的经济,使之繁荣。
呢绒、丝绸、陶器、制革等工业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有些工业部门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西班牙的海外贸易空前扩大,盛极一时。
由于造船业能在相当宽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才使西班牙在十六世纪内建立了第一流的舰队,并于1571年战胜了土耳其人。
它的快速桨船和轻帆船,乃是当时欧洲的标准船只。
它们航行于各大洋。
它的步兵被认为是欧洲最优秀的步兵,勇敢善战、纪律严明、武器精良。
但是,自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1556—1598)统治时期起,西班牙经济迅速衰落了。
这种惊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首先,到十六世纪初,西班牙还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因此,它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几乎只有利于国内的封建贵族。
他们只满足于用掠自美洲的金银购买国外的廉价商品,供自己挥霍,而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西班牙“由于贵族阶级没有丧失自己最有危害性的特权,所以它衰落了”。
③其次,西班牙工业的不发达阻碍了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利用。
十六世纪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并未在它的工业方面得到足够的经济基础。
由于“价格革命”——金银的大量流入,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结果,西班牙境内物价的上涨比英、法要猛烈得多。
价格既贵,质量又劣的西班牙商品,经不起外国商品的竞争,从而使得它丧失了国际的、在殖民地的、甚至在本国的销售市场。
这样,就加快了西班牙工业的缩减和衰落。
再则,西班牙专制政体的极端反动的经济政策,也加速了西班牙经济的迅速衰落。
以勒索达到了疯狂程度而闻名的交易税,便是这种经济政策的典型。
这就是,在出售一切商品时都应征收其价值的10%给国王(而在出售不动产时征收其价值的5%)。
连西班牙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也要交纳重税。
其结果,便是商业萧条。
又加之,天主教会尤其是宗教裁判所的活动,以及腓力二世还利用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血腥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压制工商业者的不满情绪,并借此没收富裕商人和工业家的资财,急剧地摧毁了西班牙的社会生产力。
④这些无疑加深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和随之而来的政治的衰落。
老牌殖民强国西班牙日益衰落之日,正是后起的处于原始积累和海上斗争时期的新的英国强盛之时。
对英国来说,它的道路是明确的: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因为,英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力量均势,以及商业上的敌人必然也是政治上的敌人。
因此,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与西班牙的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以及它以英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一世在统治初期,忙于国内的财政整顿、宗教改革的恢复和巩固、及封建专制政治秩序的建立。
当时,英国的军事力量还比较薄弱,没有常备军,陆军仍保持古代民兵的特点:这种民兵是依靠国王的自由臣民按他们财产收入出资,经国会批准拨款而招募和装备起来的;日后强大的商业船队和军事舰队还在筹建过程中。
因此,英国不能与西班牙立即展开正面冲突。
再说,这时英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针对作为世仇的法国。
因为,由于英国的前女王玛利(1553—1558)嫁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使英国在法国与西班牙进行的意大利战争(1494—1559)期间丧失了三百年来一直在它手中的加来。
英国的民族自豪感也随之沮丧。
不久,代表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伊丽莎白女王专制政府便觉察到,在那时代,小小的岛国英格兰再欲叩门而入欧洲大陆已绝不可能。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中英国的惨败便是教训。
而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的地位处于近代海洋航线的中心,并且英国又有富足而奋发的商业资产阶级,这就使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成了英国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专制政府更看到,在欧洲三个主要国家中,西班牙是强大的殖民帝国,而英、法则相对弱小。
英国只有与法国联盟,才能与西班牙抗衡,保持欧洲力量均势,否则很难使英国摆脱受西班牙控制的局面。
况且,西班牙又是英国在商业上的主要敌手。
于是,英国专制政府在1564年与法国缔结了《特瓦尔和约》,并把加来割给了法国,而法国则以22万克朗(每枚值5先令)予英王为代价。
这样,英国总算能够放手执行独立的进取的外交政策了。
当时,法国正与西班牙进行争夺欧洲大陆的斗争。
这是因为,君主专制政体的法国从十六世纪初起,就处于查理五世(1519—1556;西班牙国王1516—1556)所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的包围之中。
它力图冲破这个包围和为它的封建贵族阶级争取一块意大利肥肉。
然而,意大利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
其次,法国力图在政治上削弱神圣罗马帝国,支持信奉新教的德国的各公爵反对皇帝,以便随时割占德国领土。
再则,害怕自身陷落于蹂躏全欧洲的西班牙的恐惧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两个开始强盛的团结的国家——英、法的对外政策。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要使他的世界帝国计划得到实现,就非控制英国不可,否则无法打破欧洲力量的均势。
他与英国前女王玛利的联姻,使这个计划一时有了成功的希望。
不料,玛利的早亡,使这个计划落空。
于是,在1558年底,腓力二世再次依照旧的哈布斯堡的习惯——认为利用婚姻可以扩充他的皇室的政权和影响,向伊丽莎白女王求婚。
由于当时有资格继承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者是亨利七世(1485—1509)长女的孙女、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她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又是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二世(1559—1560)的妻室。
况且,她在1559年就被罗马教皇任命为英国国王。
腓力二世势必不能让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有所动摇,而使玛丽有继位的可能,直至玛丽成为西班牙控制英国的傀儡。
对于腓力二世的求婚,伊丽莎白女王尽管在实际上是加以拒绝,但在表面上却一再拖延、不作明确的答复,使他未感到绝望而心存幻想。
以致当时的西班牙驻英大使惊呼说:“这个女人真是为十万妖魔所纠缠着”。
⑤而可怜的腓力二世只是在他的联姻计划确已归于失败而感到绝望以致痛悔时,才开始迟疑地试用别种方法:先用外交,继用阴谋,终至开战。
三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十六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这一阶段英国对西班牙斗争的形式是对由美洲向西班牙港口运送金银船只、进行有组织的海盗掠夺。
这是一种特殊而隐蔽的战争。
为了装备对西班牙人进行海盗式远征的船队,英国产生了一些专门的特许贸易股份公司。
伊丽莎白女王和英国的许多显贵都是这些公司的股东。
海盗的掠夺和远征是按股份公司的规章进行的,所需的费用是由股东分担的。
由于参加者甚多,而且包括许多宫廷显贵、国家要人甚至女王本人,这既减少了风险,又增加了安全保障。
英国的海盗活动。
沉重打击了西班牙的封建势力、天主教势力,因而被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
伊丽莎白时代英国通过海盗劫掠共获得了一千二百万英镑财富。
⑥这就大大改善了英国的财政状况,使英国有力量还清债务,改善国外信贷状况,也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工商业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又为女王、王室增加收入和为英国积累财富。
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遭受到每年达三百万杜卡特的巨大损失;⑦成为西班牙的心腹之患;并为英国培养了一支尔后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的商业船队和海军力量,使英国能执行较为强硬的外交政策。
十六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开始用各种海盗式的办法,走上了建立殖民帝国的道路。
⑧这阶段,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和斗争,也表现在欧洲的宗教斗争上。
因为,英国宗教改革后建立的独立的国教派的仇敌——欧洲天主教势力是西班牙政策的工具。
当时,腓力二世领导欧洲天主教势力,企图靠西班牙军事力量和宗教裁判所的力量,把欧洲所有的国家都置于他的政权控制之下,并消灭这些国家的新教徒,建立“全世界基督教帝国”。
而英国则支持一切反对天主教势力的人,伊丽莎白女王以欧洲大陆所有新教徒的保护者自居。
在法国胡格诺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进行的宗教战争的前10年期间,两派教徒都向国外求援,并为此直接出卖祖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