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单元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236.50 KB
- 文档页数:21
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ɑi、ei、ui 及其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i组成的音节。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复韵母ɑi①学习“ ɑi”的音。
(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由“挨”引出“ɑi”。
师示范ɑi 的发音方法,先张大嘴巴发ɑ的音,口型由大变小很快滑向i 的音,a 读的重,i 读的轻,中间气不断。
②学习“ ɑi”的形。
引导学生观察ɑi 的组成,引出“复韵母”。
③学习“ɑi”的四声。
指导标调歌,指生给ɑi 标声调,练读四声。
(2)学习复韵母ei、ui(方法同上)(3)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ɑi、ei、ui 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教师示范写,强调构成复韵母的两个字母在书写时不能离的太远。
学生练习书写。
(4)拼读音节词。
(声母与ɑi组成的音节)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i、ei、ui 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词。
2.认识 4 个生字,正确读词,读儿歌。
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2.拼读音节及音节词(1)课件出示课本 40 页的音节。
(声母与ei 组成的音节)学生自由读。
教师指生读,相机纠正错误读音。
(2)放手让学生自学声母与ui 组成的音节。
(3)学习音节词的拼读及书写①出示两个音节词让学生拼读。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音节的几个字母要写的紧凑、匀称,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
③学生在四线三格中练习书写。
3.认读字词、儿歌(1)学生自己看书试读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轻声,认识生字。
(2)读儿歌,注意停顿。
4.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ɑo、ou、iu 及其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拼读声母与ɑo组成的音节。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复韵母ɑo①学习“ ɑo”的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学习的时间,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单元导学案11《春》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导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yùn)(niàng )宛转( zhuǎn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蓑衣( suō )抖擞( dǒu )( sǒu )笼罩(lǒng )朗润( rùn ) 烘托( hōng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美丽的春天时时触动着文人墨客的襟怀,他们吟出了许多千古名文佳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张栻《立春偶成》”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的《晚春》“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江南的春天更是触动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情怀,他在饱揽了春天的美景后写下了散文名篇《春》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春》。
11 春执笔人 刘春艳 审核人 陆慧【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蓑.衣( ) 酝酿..( )( ) 抖擞.( ) 黄晕.( )发酵.( ) 鸟巢.( ) 应和. ( ) 薄.烟 ( ) 水涨.(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酝酿:应和:卖弄: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3.文学常识填空:《春》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_散文。
4.仿照例句,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注意语意要连贯,句式要一致。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导学案【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可怜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
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认“旧、饿”等9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挣、几、晃、喷”。
会写“柴、旧”等13个字。
能正确书写“火柴、围裙、可怜”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想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3.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写法。
5.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想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2.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写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特别是在中低年级,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提高兴趣,学会方法,能自主地识字,爱上汉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白衣天使总课时:2 分课时:1 课型:自学展示课学习目标:
1、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体会设立护士节的意义。
2、有感情用事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
【知识链接】
五月十二日是护士节。
是南丁格尔的生日。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世界卫生护理界设立的最高荣誉。
【自主学习】
1、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文章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2、正确读写这些字
遵照嘱咐优裕舆论粗陋聘请缅怀溘然长逝奠基先驱
【合作交流】
1、自学生词交流自己认为难记的生词,
2、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展示激励】
1、分小组展示;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达标测评】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Yóu yù xiān qū miān huái biǎo zhāng
( ) ( ) ( ) ( )
2我会辨字组词
娇()焰()贱()溘()
骄()馅()贼()磕()。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目标评价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二、导入新课一.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板书课题《春》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这是一篇写春的优美散文,走进课文,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盎然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多;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目标评价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
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习过程:第一教时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第三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
2.能够读懂古代生活相关的文字,并能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课前导学
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让同学们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文化成就?
2.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科技发明?
3.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不同?
三、课文阅读
课文简介
本单元的课文为《盘古开天地》。
课文阅读策略
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时,同学们可以采用以下阅读策略:
1.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基本结构。
2.重点阅读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捕捉关键词汇。
3.针对关键词汇进行精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课文理解
1.盘古是谁?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是怎样的?
2.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词汇和成语?它们的意思是什么?
3.你认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有什么寓意?
四、拓展学习
除了课内学习之外,同学们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学习:
1.阅读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文章或书籍。
2.参观博物馆或风景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背景。
3.观看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或纪录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五、学习反思
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进行学习反思:
1.你觉得本单元对你最有帮助的是什么?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你会如何继续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第三组【单元导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说明性文章。
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是介绍信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来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鯨》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我们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学习本组教材,一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读读有关的说明性文章,增加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等。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③“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书时除了要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自己深度思考,这样自己对课文才会有更新的理解。
【课内积累】1、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说明方法的准确运用。
【课外推荐】多读一些中外的科普名著,如:法布尔的《昆虫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等。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研制:校审:◆编号:◆9鯨(二课时)【知识链接】1、你知道吗?鯨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
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鯨,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
鯨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2、鯨之最:蓝鲸——地球之最,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30倍左右。
是正真的海上巨兽,也是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大力士。
白鲸——口技专家,它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让人惊叹不已。
虎鲸——海中霸王,不管海洋中什么动物,只要被它发现就难逃虎口,小到鱼虾海鸟,大到鲨鱼海象甚至大型鯨类都是它经常捕食的对象。
【课前预习】1、我能对课题提出问题:2、我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及词语。
3、梳理文章:课文一共用了个自然段介绍“鯨”。
第一自然段讲鯨;第二自然段讲鯨不属于,而是;第三自然段讲鯨的;第四自然段讲鯨怎样;第五自然段讲鯨用;第六自然段讲鯨如何;最后一自然段讲鯨的。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文中的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内容我知道,会用列数字的表达方法。
独立阅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鯨的什么?三、用波浪线划出文中带数字的句子。
从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注释在旁边。
对子交流一、反馈预习、独学、批注情况。
二、讨论:1、读课文1---7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把有关《鯨》的知识介绍清楚的,用书上的原句举例说明:从这个句子,我知道了鯨的。
从句子,我知道了鯨的。
从句子,我知道了鯨的。
2、说话练习:借用介绍鯨的一两种方法介绍你熟悉的事物。
小组探讨文中用了哪些方法介绍鯨?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的方法,并学习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我能认真阅读,仔细分析,独立完成课后小练笔。
展示提升1、全班交流对子讨论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用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3、探讨总结说明方法。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鯨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10﹡松鼠(一课时)【知识链接】你知道吗?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
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有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
腹面白色。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
年产1—2窝,每产4—6仔。
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笔。
【课前预习】1、我能对课题提出问题:2、我会读本课的11个生字及词语。
3、我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2、我能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我能用叫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独立阅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松鼠的什么特征?对子交流一、反馈预习、独学、批注情况。
小组交流1、松鼠有哪些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生动、形象、细致地描写松鼠的?全班交流1、松鼠的特点2、比较《鯨》和《松鼠》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之处。
用书上的原句说明。
展示提升课外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11 新型玻璃(二课时)【知识链接】你知道吗?1、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新型玻璃层出不穷,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
除了书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外,还有一些新型玻璃,如:玻璃微珠;憎水玻璃;微晶玻璃等。
2、“企图”使图谋、打算的意思;“问世”时指作品、产品等与世人见面,本课是指喜人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吃音”本课指阻挡、消除噪音。
“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
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
【课前预习】1、我能对课题提出问题:2、我会读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21个词语。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4、梳理文章:我知道课文介绍了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2、我能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独立阅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思考:课文一共介绍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线划出相对应的句子。
对子交流一、反馈预习、独学、批注情况。
二、讨论:1、自由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写出你喜欢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课文介绍了种新型玻璃。
我最喜欢的新型玻璃是,它的特点是,它的作用是。
2、说话练习: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而你是一名玻璃经销商,你会给商场推荐一种玻璃,说:“你们商场装修应该用玻璃,这种玻璃的特点是,它有的作用。
不但你们商场可以用,也可以用,也可以用,也可以用,也可以用。
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如对玻璃的了解、学到的字词等知识。
【学习目标】1、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玻璃。
2、熟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课文回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打算要设计哪些玻璃?小组交流讨论你们打算要设计哪些玻璃?展示提升1、交流学习中的疑惑与收获。
2、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后练习同步阅读课后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12﹡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知识链接】你知道吗?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假如没有灰尘,世界又将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你们不但会有新的收获,而且还能明白一个道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课前预习】1、我会读本课的4个生字及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灰尘的资料。
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读本课的4个生字及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独立阅读一、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思考:没有灰尘行不行?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对子交流反馈预习、独学、批注情况。
小组交流1、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可以用表格的形式。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展示提升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3、借用本课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话介绍你的举例。
口语交际·习作三一、学习目标1.设计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 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3. 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二、学习重难点1. 习作时将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恰当地用到作文中。
2. 在习作中写出物品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表达自己喜爱的感情。
三、学时4学时课前独学独学任务:小组做好“小小推销员”策划活动的准备工作。
独学方法:1. 确定推销的商品,了解此商品的特点、作用、价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
2.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记录,谁来汇报。
3.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独学检测:1. 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选择一样自己准备推销的商品,详细阅读商品说明书。
2.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课中导学第一学时学习目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它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展示汇报精心准备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想好推销时说话的语气、表情;想好顾客的疑问,你的解答。
小组汇报:1. 先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
2.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三、班级特卖场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在全班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地回答问题。
四、总结1、评出最佳“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