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英语来培养跨文化意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就要扬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活动、重视学生实践与使用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等方法。
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方法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wto,中国实行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在这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的前提,而语言是文化载体,通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有效手段。
英语是一门全球性的语言,我国也早就注意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在学习英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适应时代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二、跨文化意识1.跨文化意识的涵义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概念,至今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精确和统一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人们长期形成的产物。
而跨文化意识是不同文化交流后产生的,它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包括认识目标语怪异的表面文化、与母语差别显著的文化特征等层面,通过理性分析及从以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特征;主要是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激发和促进的作用。
2.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甚至文化也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特别是我国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更要善于学习外来的技术和文化,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与主动权。
因此,培养具有能够与外来国家交流的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跨文化意识是全球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文化与语言之间是血肉般的关系,因为语言的根基是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它们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导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和交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仅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样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跨文化情境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文化材料,如音乐、绘画、食物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籍教师或学生来校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内容。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三、文化比较与对比通过文化比较与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共通点。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习俗。
四、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情境中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和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进行跨文化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五、文化素材融入教材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融入了文化素材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原版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了解不同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研究项目,让他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或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介绍和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教授课文时,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相关的文化特点。
还可以利用视频、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展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让学生对各种文化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跨文化交流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与国外学校开展网络交流,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对方学生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国外参观交流,让学生深入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跨文化交流相关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节、国际友谊演讲比赛等活动,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和竞争,促使他们主动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还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或志愿者到校讲解和介绍自己的国家文化,让学生们从第一手的资源中学习和感受其他文化。
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不同国家文化的文章或故事,从中挖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关于自己国家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对比或比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通过介绍和学习不同文化、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和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并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成功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1. 引入跨文化话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所在文化不同的话题,如不同国家的节日、传统习俗、饮食习惯等。
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差异,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化之间的多样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2. 多样化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如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短篇小说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观点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4. 创设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属文化的特点和习俗。
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国际学生来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
这样可以创设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5. 观看跨文化影视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影视作品,如《阿甘正传》、《千与千寻》等。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6. 导入跨文化思维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跨文化思维策略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从其他文化的角度解读一个故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声音和情绪等元素的差异。
通过跨文化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文化。
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跨文化话题、多样化阅读材料、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创设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观看跨文化影视作品以及导入跨文化思维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
在课堂上,可以用多种形式来介绍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如图片、视频、音乐等。
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某个国家的文化,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学校进行远程交流,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来了解对方的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并分享自己的文化和语言。
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且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跨文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反映不同文化的故事、文章或小说来让学生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和分析不同文化的观点、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来加深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他文化的艺术和历史。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节、国际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民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并培养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适应和交流的能力。
浅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英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想要学好英语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语言所传承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笔者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加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前言: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真实写照。
而正是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所以,想要学习好英语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以下笔者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教育教育途径。
1.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思的目的和重要性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日益频繁。
而在日益密切的交流中,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交往碰撞,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话题、文化背景、场面使用得体的英语,了解英语语言中所承载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做到真正融入到异国风情中。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真正融入到语言学习中。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根据对外语教学,学生外语能力的普遍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种是英语语法上的错误,一种是语用上的错误,而在语用上的错误其性质更为严重。
因为,语法上的错误只能让人们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影响实际的交际目的,听者还会以宽恕的心态对待。
在语法上的错误,往往会让听着误认为交流者粗鲁,有恶意,严重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客观交际。
而语用的错误使用,正是缺乏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正因此充分的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文化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二者缺一不可。
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方法
1. 引入多元文化素材:在教学中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素材,包括文学作品、
电影、音乐等,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了解其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可以通
过欣赏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 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和外国学生进行
英语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学校间的合作
活动实现跨文化交流。
3. 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维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
行详细讲解和探讨。
在教授一篇关于美国文化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价值观、社会习惯等,并与学生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对比。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个跨文化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同时尊重他人观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问题和情景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利用影视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影视资源,例
如国际电影,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可以利用影片中的对
话和情节,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流方式。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元素的引入,倡导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增强学
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化的加强,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文化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根据此认识和理解来实践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从中学英语开始,开展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育,可使学生在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养成尊重不同文化、理解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良好习惯。
下面几条策略可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语言课堂中使用多元文化素材:通过使用多种文化背景的故事、诗歌、歌曲、电影等文化素材,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
毕竟语言是文化的最佳载体,通过学习外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外文化,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逐渐培养跨文化意识。
创设有文化差异的情境: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有文化差异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比如,学生可以参观某个国家的使领馆、文化中心,了解该国的文化、风俗、历史等,也可借助互联网或电视节目等多种渠道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生活情景或语言交际做准备。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和模拟交际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实际情况下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特点。
例如,学生可以模拟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会谈、个人交流、娱乐活动等,从而锻炼他们的交际技能和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
在文化差异方面启迪学生思考:在提供英语课程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借此机会将多元文化带入课堂。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关于文化差异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生活习惯不同,不同文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等,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了解与其有关的文化背景,从而促进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总结方面,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语言、交际、社会等多方面角度入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1.引入多元文化的教材和活动:在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信息。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故事、民间故事、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创建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例如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项目,组织学生间的互访活动。
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合作。
3.推广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利用文化节日,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等,组织庆祝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制作传统食物、制作手工艺品、演绎传统戏剧等活动,从而深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4.创设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体验不同文化。
例如,在“餐厅”游戏中,学生扮演服务员、顾客等角色,学习如何使用英语进行点餐和交流。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5.引导学生研究和展示不同文化: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展板、海报或小册子等形式来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信息。
6.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让学生反思和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不同国家的食物、服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7.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和音频等,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音频,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活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鼓励他们进行跨文化学习和交流。
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文化活动和跨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历史名人、地理环境等信息,让学生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方位感知和了解不同文化。
2. 跨文化交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模拟和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日常交际情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文化摩擦:通过讲解和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和冲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技巧。
4. 文化合作: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合作活动,例如与外国学校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合作项目等,促进学生跨文化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5. 文化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引导学生形成宽容和包容的跨文化观念,增强他们的文化多样性认知。
二、文化活动1. 举办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国际文化节、语言节、盛大节庆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精彩之处。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民俗村、外国使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3. 多元文化展示: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多元文化展示活动,展示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 文化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论坛、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分享自己的跨文化体验和见解,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友谊。
思路点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训练,忽视语言文化渗透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尝试通过“丰富材料”“深挖内涵”“联系背景”“情思并举”等途径,在听说、词汇、阅读、写作等教学中,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丰富材料,在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听说教学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在立足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音频或视频材料进行筛选,使其营造的语言环境和承载的语言素材能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知识的传递,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服务。
例如,《Growing pains》这一单元主要讨论的就是青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
在本单元的听说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教材自带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之外,还可以为学生补充更加贴近英美国家现实、更加“鲜活”和“真实”的听说材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英美国家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而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选取美国经典情景剧《Growing pains》的片段,将学生带入到平实而温馨的家庭氛围中,通过剧中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体验英美国家少年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
譬如说在Standardized Test 这一集,父亲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如下的对话:Jason:Maggie,maybe we’re being a little too hard on him,you know not all kids have to get A’s.Maggie:But fo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it’s been getting worse.Jason:Well that’s what puberty’s for;You take a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you make it impossible.这体现了英美国家父母面对孩子成绩时候的态度以及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反思,也侧面展现了英美国家少年成长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听说训练,增加对于英美国家文化的了解,促进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适应和融入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而初中英语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第一步。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内容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同时也可以扩大视野,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文化特点。
通过多媒体资料、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观看、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对于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也可以让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
二、比较和对比文化差异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之后,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英国和中国的节日、饮食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让他们从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引导他们尊重并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还可以使用故事、演讲、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和社会环境。
三、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交流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外国学校的交流活动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比如与国外学校的学生开展笔友交流、视频交流或者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学校生活等,并且了解对方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交流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增强跨文化意识。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话题或主题,比如节日、习俗、传统文化等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展示等,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比如模拟国际会议、文化展览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体验不同文化,并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试析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良好途径。
主要阐释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相关策略。
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英语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是指参与者既要明确自身的观念、行为和习惯,还要了解和经历对方的观念、行为与习惯。
如今,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为世界各国所学习和运用,学好英语,对于跨国交流与跨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因为我国与英语国家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这些文化因素的干扰,从而降低英语学习效率。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本身,还应该让学生多多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习惯风俗等文化因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立足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一门语言,自身英语水平又说提升的同时,英语交际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极具重要性。
其重要性不仅体现于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上,还表现为能够帮助学生扩展自身的知识容量,有助于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正如美国的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所言,语言是依托于一定的环境而生存的,语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环境是不能存在的。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风俗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甚至可以看做是对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
所以,要学习语言,首先就应该了解这一语言产生的文化环境,只有在充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自身的语言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我国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我们国家的领土上,所接受的也是我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正在逐渐认识和了解自己,也正在逐渐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部世界,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心。
1. 建立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建立文化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可以通过设立英语角、进行文化主题班会、举办英语文化节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部的文化形式,了解外部文化的传统、风俗、生活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特点,增加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看法。
比如,在教授英语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就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
3. 鼓励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结对子项目、互相寄送明信片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对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并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风俗。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部世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4.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部文化。
例如,可以使用英语文化节目、英文电影、音乐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资料,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文化认同。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甸子总校头道初中:赵小梅【摘要】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交际的基础工具。
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要实现这个任务,仅一味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突出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工具的性质,否则英语教学与英语本身承载的文化将会被不适当地割裂开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五大构件之一。
在基础英语教学的最高阶段八级目标描述中,还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既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要完成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一、英语中常见的口头言语方面文化差异的分析(一)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1.称呼语(Addressing)。
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 + 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王院长”“马经理”;但在英语中,却是用“Rank/Post + name”的称呼方式,如“Principle Wang”“ Manager Ma”。
在英国,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古老师”为Mr./Ms. Gu.2. 问候语(Greetings)。
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了?”“你出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而英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英语表达方式。
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入西方文化,可以让学生有时机充分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逐步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到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措施〔一〕充分利用教材当今,小学英语教材或多或少涉及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饮食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各种食品的英语表达方式,还能详细地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
再如,在有关西方节日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词汇、语法等英语知识,还能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刻感受当地文化,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克服在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障碍。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课本内容,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西方文化,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打造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二〕让学生比拟不同语言的差异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一个词语通常只对应一个意思,而在英语中一个词语往往对应多个意思,并且根据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有词性之分。
例如,gray在英语中既有“灰色”的意思,也有“广告商的”的意思。
再如,从语法角度来看,汉语中的疑问词常常放在句末,而英语中的疑问词常常位于句首。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引入英语课堂,让学生自行选择角色,深入体会角色的人物特点,进行自由交流。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
个建议:
1. 强化文化意识:英语不只是语言,也是文化的表达。
在教学
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
处的文化,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促进对话交流: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和
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对话中了解对方的
文化和背景,促进跨文化的沟通。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思考
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
问题,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4. 推广兴趣和爱好: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英语
国家的艺术、音乐、体育等文化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这
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跨文化交
际的发展。
5. 重视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跨文化沟通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
能力。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表达方式、礼仪、信
仰等差异,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英语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被广泛使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是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第一步,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意义1.促进语言学习: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能力。
2.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珍爱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3.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适应未来国际化社会的发展。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1.多元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了解不同文化。
2.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如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
3.跨文化交流:通过与外国学校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
4.培养尊重和包容心态: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不同风俗习惯,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包容心态。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小学英语教学为例,通过丰富的英语歌曲、英语绘本等资源,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五、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评价与展望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培养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跨文化培训水平,丰富教学资源等。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更加重要。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社会,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摘要】语言学习的基本目的是进行人与人的交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是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的必要前提。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学。
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而导致语言文化交流的失败或者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
成功地英语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需要知道如何得体地表达出来,而培养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跨文化的意识,教师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文化交际
首先,教师要明白文化差异是文化交际的障碍,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
目前多数人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差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明白文化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可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成就等。
交际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
对于文化,有很多东西要教,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可能对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较大。
一、在教学中要注意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
新教材都比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广泛涉及了英语国家的风俗和文化,老师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文化意识的教学,将西方文化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如:英语中的体态语、问候语、告别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节假日、宗教信仰、礼貌习俗等等,除了学会这些语言功能的习惯表达、常用句式外,还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影视材料,观察、对比中西文化中体态语的差别,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中体态语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特征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语言运用,所以对体现一
定文化内涵背景的词语等要善加掌握。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不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上下文中,相同的词汇有不同的意义。
三、了解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个人的行为方式。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在课堂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价值观念对人行为的影响。
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很流行,但是在中国课堂效果却不尽如意。
如果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对他国文化给予理解、尊重与包容,自觉培养一种较强的世界观,同时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可性。
最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兴趣、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来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师在
英语课上可以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也可以结合课本给学生讲解相应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或者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真实材料,体会到英美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素质、增长知识,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培养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实际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融进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其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