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3.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圈圈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故事。
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的故事。
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故事中涉及到的红圈圈象征着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故事情节充满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红圈圈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学会用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故事。
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故事中红圈圈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鼓励和肯定的重要性。
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和表达,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故事内容。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教具:使用红圈圈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入红圈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红圈圈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5.2 呈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呈现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红圈圈,理解其象征意义。
5.3 朗读与理解分角色朗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共几课时 3第几课时 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掌握两个新的偏旁,并正确美观地书写。
3、通过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情境,自己演练等方法,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记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4、向爷爷学习,认真写好每个字,练就一手好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熟知“先生的要求”,并在熟记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教学XX1、写有课文的小黑板2、生字卡片预习设计1、读熟课文、背出课文。
2、不看生字能正确书空。
3、想想爷爷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解题激趣1.读题、解题,说出自己的理解。
2.产生求知欲。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节,让其他同学评议。
2.给“经常”、“夸奖”换个词,意思不变。
3.在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4.看看、想想、说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补充)。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批注,男女生分读所画的两类句子。
2.联系自己的学习谈一谈,再说说的主要功课是什么?3.读句子:(1)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说说先生的要求中包含哪几步?(2)演示“蒙”、“描”、“写”,理出顺序。
(3)用“先……再……”说一说顺序。
(4)齐读句子,读出重点词。
4.XX自读这句话。
(1)练习说话。
(2)读准多音字“要”的读音。
(3)读好文中句子,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4)体会“这样用功”是怎样“用功”。
(5)齐读这句话,感受写字的认真。
(6)用自己的话夸夸。
5.齐读“很高兴”,读出的心声,体会内心的兴奋和对儿子的喜爱之情。
6.联系自身实际进一步体会的心情。
7.在朗读中再次体会。
8.根据进行复述。
9.复述“先生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
四、指导背诵1.听清,边读边思。
2.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1.学生认读。
2.交流记住生字的字形(学习三个偏旁)。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时)--若英缤纷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时)--若英缤纷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第二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懂得邓小平的好字离不开他的认真,激发学生从小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好好学习。
2.能有感情地朗读。
3.学会本生字“功、”,学着邓爷爷的样子描红、临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内容,懂得邓小平的好字离不开他的认真,激发学生从小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好好学习。
2.能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一)复习检查。
(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请在站内搜索题目。
)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爷爷先生小时侯
母亲心里孩子们
蒙着照着写得好
(二)理解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邓爷爷小时侯写的字很好。
(2)你是从哪里看出的?(一手好字、经常夸奖)给经常和夸奖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内容,感受小动物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2.掌握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3.学习使用“语文学习提醒”,注意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咬,最多。
2.句型:“猴子为他咬住了一根大香蕉,浣熊给他捡起了最多的红圈圈。
”三、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提问的形式快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和物品。
2. 导入教师播放PPT,让学生观看PPT上的图片,一起猜测图片中的动物和物品,并引导学生说出与其中的物品有关的汉字词。
3. 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导读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跟读。
2.引导学生理解“最多”的含义,并反复朗读句子:“浣熊给他捡起了最多的红圈圈。
”3.小组配合,模拟课文中的动物互相帮助,并让学生讲述其中所体现的合作精神。
4. 巩固教师用屏幕上的PPT播放一组已拼音的生字词,学生看到汉字后,尝试说出对应的拼音。
5. 提高教师提供“语文学习提醒”,引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做到“积极思考,认真听讲,勇于提问,防止抄袭”。
四、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通过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引导学生感受小动物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尝试复述。
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学会合作、感受合作的美好,也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如何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其从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材分析:(一)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语言特色本文语句简练,有条理。
句与句之间有内在联系。
图文结合就能很好的体会人物感情。
本文轻声音节比较多,在朗读时读好轻声音节。
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一手好字”“经常”“夸奖”“蒙着”“用功”。
能仿照课文句式用“经常”造句。
尝试用关联词“先……再……”“每次……,……都……”造句。
素养培养目标:(一)基本目标1.认识4个偏旁--刂、小、工、讠,掌握其名称与写法,了解“讠”的含义,并能说出学过的带有这些偏旁的生字并组词。
2.绿线内的生字能正确认读,初步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学会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内9个生字,在正确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能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发展目标1.能将生字组成多个词语,增加词汇量。
2.仿照课文句式,尝试用关联词“先……再……”“每次……,……都……”造句。
3.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一手好字”“经常”“夸奖”“蒙着”“用功”。
能仿照课文句式用“经常”造句。
4.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号召同学们向邓小平爷爷学习,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邓、平、到、夸、当”,认识两个新偏旁“立刀旁、小字头”。
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会写“邓、平、到、夸、当”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谁愿意来讲一个?2.今天我们要学习邓爷爷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师介绍:邓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的态度,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不嫉妒别人的优点。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红圈圈贴纸或其他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得到的红圈圈。
(2)提问:你们觉得得到红圈圈重要吗?为什么?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谁得到了最多的红圈圈?(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
3. 讨论交流:(1)提问:为什么小兔子得到了最多的红圈圈?(2)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优点?怎样对待表扬和批评?4. 情景演练:(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2)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给予评价。
5.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要尊重他人,不嫉妒别人的优点。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要求情节合理,人物形象鲜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的态度。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语文教案范文5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
2003年4月1日第七周星期二第一节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中的长句子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出示长句)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用评议。
4、再次练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师范读课文。
2、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
“他”是谁?“红圈圈”是什么?3、你们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什么事?4、文章讲了邓爷爷小时候什么事?四、教学生字1、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6、指导写字。
7、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六、教学后记:“次”较难掌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语文教案2教学目的:1、能在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继续学习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认真练字的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具: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二一、背景介绍《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该课文主要围绕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描述一位同学得到了最多的红圈圈,鼓励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了解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小学语文学习方法,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语文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表述自己的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同学合作,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学习语文学习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文课文;•如何鼓励学生努力奋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1.1 课前热身通过猜谜语、快速阅读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注意力。
1.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小学语文课文,掌握词汇和内容,理解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
1.3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学会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4 情感教育通过讲授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等知识,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可信、勤奋努力的人。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在课前热身环节中,可以使用猜谜、快速阅读小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2 课文阅读通过全班或小组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认真阅读《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小学语文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穿插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词汇、情感、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2.3 学习方法指导在课文阅读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如:先读全文,再读段落;找关键词汇,理解文章主旨;归纳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读音和书写方法。
2.掌握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在生词中的应用。
3.学会用字数来比较大小。
4.培养学生良好的比较意识,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的美好事物。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包含以下内容:1.生字词:“葬礼、去世、哭声、头在鼓里、环卫工人、胡妈眼里多死了几个头”。
2.习作《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3.识字与词语组词。
教学重点1.生字词“葬礼、去世、哭声、头在鼓里、环卫工人、胡妈眼里多死了几个头”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方法。
2.习作《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写作技巧。
3.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的应用。
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难度较高的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的音和形的应用。
2.识字与词语组词,学生要理解词语之间的意义搭配。
教学方法1.教师复述故事,提问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课前过渡性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积攒学习动力。
3.教学过程结合图画、背景配图、模仿演示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4.問答法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组内或个人完成《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课1.播放环卫工人“马大爷”清扫扬尘的视频,让学生对现代人的环保意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2.引领学生聆听故事,孩子要特别留意,“有些人得了几个红圈圈,有些还一个都没有”。
学习新知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生字词教学,教师引领学生读词并做记号,让学生了解词义。
3.讲解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让学生练习读音和书写。
拓展延伸1.辅导拼音字母组合“ua、uo”和“ia、ie”的读音和书写2.探讨“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比较方法,开展比大小的习题。
3.阅读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完整输出小故事。
课堂练习1.听写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