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学院:专业: 班级:姓名:

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中文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SO

2

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酸雨。酸雨对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酸雨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减少酸雨、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

物。

【关键字】酸雨环境危害防治措施

【英文摘要】A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large coal-burning chimney , acid gases nitrogen oxide gas or automobile emissions emissions of SO

2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in the sky. Acid rain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humans. The acid rain’s measur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is to reduce acid rain, mainly to reduce emissions from burning coal and vehicle emissions of sulfur di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

【英文关键字】Acid rain Environment Harm The measur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大气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家族,那就是——酸雨。在20多年前,酸雨还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局部问题,所以造成的危害也仅局限在个别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工业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入大气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于是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了众多不便。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酸雨,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酸雨的概念

酸雨这一概念是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于1872年最先提出的。顾名思义,酸雨就是显酸性的雨。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雹、雾等降水过程。从大气污染物沉降的角度又把“酸雨”称为“酸性降水”。又称为“酸沉降”,再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酸沉降”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有人称为“环境酸化”。

二、酸雨的形成

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进步,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但同时,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人为的改变和创造规律,人们一旦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必然会反过来惩罚人类,使人类遇到许多前所未见的麻烦。而酸雨,人称“空中死神”,就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

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 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这是因为在天然条件下,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纯净的雨水中,使雨水具有PH=5.6左右的微酸性,天然雨水在遭受到酸性污染物质的危害时,其PH值进一步降低。这里所指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及露等各种降水形式,所有这些统称为湿沉降。酸沉降的科学概念还包括干沉降,是指大气中所有酸性物质转移到大地的过程。目前人们已把酸雨和酸沉降的概念等同。近年来,也通称以上过程为酸性降水。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大气污染最直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进入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烃类、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等,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比较纯净的雨水因溶有二氧化碳(CO2)而其PH值约为5.6。大多数酸雨中的酸性物质最主要的是硫酸(可占65%-70%),其次是硝酸(可占 25%-30%)。人们曾经认为,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硫酸厂。事实上空气中二氧化硫(SO2)最主要的来源是燃烧含硫的燃料。据估测,大气中的SO2有70%来源于工业燃煤,12%来源于工业燃油,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煤等。进入大气中的SO2气体在氮氧化物或悬浮颗粒中的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的催化下,部分地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为三氧化硫(SO3),降水时形成硫酸(H2SO4)而降下酸雨。燃料的高温燃烧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供热供电用燃料燃烧的产物。在1200℃或更高温度(内燃机内部能达到的温度可超过2000℃),空气中的N2(氮气)和O2(氧气)可生成可检出量的NO(一氧化氮),后者慢慢与氧气反应而生成NO2(二氧化氮),降水时形成硝酸(HNO3)而进入水中形成酸雨。自然界对酸性有一定抵御能力,如土壤中的碳酸钙,大气中的氧化钙、碳酸钙微粒(风沙天气时更多),大气中天然和人为来源的氨等,碱性物质可与酸雨起中和作用,但超过其抵御能力,就会出现种种灾害。酸雨酸化水体可导致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另一方面,底泥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会溶出,进入鱼、贝体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酸化土壤则使其中钙、镁等元素溶出流失,使土壤的肥力下降,酸雨对某些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比海水还强,大理石、砂岩、板岩都能被腐蚀,因此而损失一些建筑物和文物。

酸雨还加速金属材料的腐蚀,对暴露的油漆、涂料及橡胶等产生破坏作用,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1、酸雨的化学组成

为了弄清酸雨的形成和来源,进而提出防治措施,必须了解其化学组成。酸雨中的强酸有硫酸、硝酸、盐酸,由于它们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故对降水的PH值贡献最大,在多数地区,硫酸是主要的,硝酸次之,盐酸的贡献很小。

2、形成过程

来自火力发电厂、工业过程、交通运输、民用污染(主要来自燃烧矿物燃料)等排出的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是大气中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污染物进入雨水的过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将污染物吸收到云内的过程,称作冲洗,污染物经长距离输送后即可被大量冲洗。另一种是降雨初期,云下的大气污染物被雨除去的过程,称为洗净。两者对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目前这两种作用对各地雨水酸化的影响尚不清楚。雨水吸收气态物质的数量决定于它们在雨滴中的溶解度,并容易受温度、PH值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