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色彩的感染力》word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美术《色彩的感染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二)新课讲授进入作品欣赏。
播放一组图片,由大自然的色彩和具象形象的绘画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的作品过渡,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某种情感。
1、色彩的心理联想通过对生活中人们视觉经验的联想,体会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心理作用。
请同学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蓝、紫。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前面六种色彩的心理联想。
2、绘画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欣赏探究:请同学们欣赏并分析下面三幅绘画作品,说一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装扮森林》(东山魁夷日本)《松树林》(希施金俄国)《灰色的树》(蒙德里安荷兰)师生共同总结:装饰色彩:运用装饰手法进行色彩表达的形式,强调大幅度的概括、提炼,作品体现出浪漫抒情、唯美化的视觉风格。
写实色彩:通过学生方式,对客观对象的真实色彩进行记录和描绘,色彩表现与客观对象十分相似,表现手法偏重具象再现与个性化的细节真实。
表现色彩:画家不是描绘实际看见的色彩,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又称“概念色”或“情感色”。
课堂反馈:欣赏下面的绘画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主要采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3、欣赏实践绘画中色彩对于情感的表达有着十分强烈的影响。
色彩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情感的?下面我们通过鉴赏一组作品来分析体会:《初踏黄金路》(现代李焕民)《早春之路》(东山魁夷日本)《松林的早晨》(希施金俄国)《星月夜》(凡·高荷兰)《红色的和谐》(马蒂斯法国)《呐喊》(蒙克挪威)讨论问题:(1)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3)你感受到作品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交流:从作品的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初中美术《色彩的感染力》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彩做准备。
2.欣赏名画《星空》。
通过欣赏名画,了解写实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感受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
3.小组合作探究装饰色彩和表现色彩。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了解装饰色彩和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并分析其在绘画作品中的感染力。
4.情境创设,体验色彩的感染力。
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加深对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色彩的感染力对人产生的影响,并反思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色彩的感染力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写实色彩、装饰色彩和表现色彩三种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通过比较欣赏、体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方式,体验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研究,树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情境创设、欣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通过实践练,使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提前了解作品,提供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汇报与交流:学生对预情况做一个汇报,教师对学生的预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
3.导入新课:以音乐导入,利用音乐的形式,让学生想象身临其境,引入色彩的感染力。
4.教学互动与色彩的联想:通过问题的方式,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学生联想到具体的事物,继而联想到颜色。
5.欣赏与研讨:通过欣赏名画和小组合作讨论,了解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并分析其在绘画作品中的感染力。
6.情境创设,体验色彩的感染力: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加深对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理解和认识。
7.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色彩的感染力对人产生的影响,并反思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代表画家开始尝试使用强烈、自由和主观的色彩来表现形态,这种色彩通常被称为“表现性色彩”。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色彩的感染力》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是具有情感的,体会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色彩这一重要的表现手段及其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到色彩具有情感,不同画派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力,使画作具有不同的感染力。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及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尝试运用色彩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情境创设、欣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1、小知识: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1)欣赏四季,食物,服装的色彩
(2)欣赏名作
千里江山图
出水芙蓉图
不同光影下的干草垛
2、马蒂斯梵高简介,欣赏马蒂斯梵高的作品
3、引导学生小结对色彩的感受
二、小结:
强烈的色彩使人感觉:热情、愉悦、热烈、激动、高兴、兴奋
对比和谐的色彩使人感到:宁静、温馨
灰暗的色彩使人感觉:沉重、悲伤
三、实践感受
根据图片进行色彩表现
(1)表达情绪例:“今天天气真好”
(2)表达味道例:“黄瓜真清香”
(3)表达性格例:温柔、倔强
四、思考
欣赏《舞蹈》说一说三种颜色都代表什么?
五、课堂小结
了解绘画的语言和表现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导入:上课前先来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首曲子激昂有力,气魄宏大,在这段视频中大家感受了音乐,还感受到了什么?----色彩绚丽的色彩为这首乐曲增加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在大自然中,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欣赏一组图片--------------课件红色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
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橙色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
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警示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紧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光明、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
绿色它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环保等。
绿色最适应人眼的注视,有消除疲劳、调节功能。
蓝绿、深绿是海洋、森林的色彩,有着深远、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
蓝色与红、橙色相反,是典型的冷色,表示沉静、冷淡、理智、高深、透明等含义,随着人类对太空事业的不断开发,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
紫色具有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行的气质,有时也感孤寂、消极。
尤其是较暗或含深灰的紫,易给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
作品分析:《》,版画,作者李欢民。
表现的是在之后,秋收劳动结束后,大家都不愿回家,用唱歌跳舞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因为改革后,西藏农民不再给别人劳动,政府不收农业税,粮食都是自己的。
农民那种高兴的心情、无拘无束的感觉传达出来,表现的感觉。
它生动地记录了新中国藏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更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新社会人民的精神状态。
《呐喊》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色彩的感染力》教案1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色彩入手,引导学生对色彩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参与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不同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感情影响。
(2)运用色彩语言,尝试进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例欣赏并分析不同色彩传达的信息、传递的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色彩作品,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彩,并会运用不同色彩搭配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目的。
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色彩语言如何对人们心理及情感的影响,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1、激趣导入
A、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什么是色彩语言?
在多姿多彩的色彩世界中,你喜欢什么颜色?
教师小结:
(1)大家都很有想法,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
(2)这种颜色能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谈谈自己的感觉。
(3)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你们体会并感觉到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情感与心理感染。
2、邂逅色彩
A、两幅食物图对比哪一幅更诱人?
通过食物图片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总结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B、中西方色彩图片欣赏并分析。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2. 掌握不同色彩在情绪表达上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
2. 色彩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3. 不同色彩的情绪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科书和教学PPT。
2. 彩色笔、画笔、颜料和纸张。
3. 一些色彩明显的图片或物品。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和物品,颜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讨论色彩对人的感受和情绪的影响。
步骤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分光学的原理。
2. 教师介绍色彩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例如红色激发热情、蓝色带来平静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色彩明显的图片或物品,向学生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情绪和感受。
2. 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对于色彩的感受和情绪表达。
步骤四:活动实践(1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种颜色,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制自己对该颜色的情绪表达。
2. 学生交流作品并与同伴互动,分享个人的感受和观点。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和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于色彩的感受和情绪表达的能力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并提高审美水平。
教师在引导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教案标题:色彩的感染力教案目标:1. 了解色彩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2. 发展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3. 色彩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色彩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知识讲解:3.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红、黄、蓝等基本颜色以及它们的衍生色。
4. 解释不同颜色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平静等。
活动实践:5. 分发一些色彩明亮的图片或艺术作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6.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颜色的感受和情感的理解。
7.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总结回顾:8.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9.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色彩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评估:10. 观察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创作能力。
11.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讨论记录,评估他们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色彩的运用,如在广告、服装等方面。
13. 组织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欣赏色彩的魅力。
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图片或展示板。
2. 分发的图片或艺术作品。
3. 画笔、颜料和画纸等创作工具。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互动活动和实践操作,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第2课色彩的感染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设计中的应用;2.了解色彩对人们情绪、认知、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影响;3.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难点:深入理解色彩对人的影响及如何运用色彩搭配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教学过程1. 思维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情感、渲染效果等;•引导学生思考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情感、认知、观念和行为方面的。
2. 阐述色彩的基本概念•通过PPT或黑板直观地介绍色彩的概念及其分类;•通过讲解图片或案例,让学生理解颜色如何产生和变化。
3. 探讨色彩的感染力•分别介绍色彩对人们情感、认知、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并提供实例加以说明;•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色彩在不同场合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通过展示不同的色彩组合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和优劣;•通过手绘、摄影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感知色彩,提高其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5. 实践设计•要求学生以某种主题或需求为基础,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技巧,设计出一份作品;•分组交流和评价,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课堂讲义以下为本节课的讲义,供学生自主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本质,是使人产生色彩感觉的视觉现象。
色彩分类•主色:红、黄、蓝;•次色:绿、紫、橙;•辅助色:灰、黑、白。
色彩的感染力色彩对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情感影响: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激情等;2.认知影响:色彩会影响人的知觉、判断和记忆等认知过程;3.观念影响:不同文化、时代和社会群体等会形成自己的色彩观念;4.行为影响:色彩会对人的行为和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培养色彩感知能力这里给出几个实践例子:1.通过参观文艺作品,从色彩的角度分析和欣赏作品;2.练习色彩配对,画出不同的颜色组合,并分析组合的优劣,如灰色搭配红色、橙色搭配紫色等;3.通过使用拍照或绘画等数字设备,收集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构成方式。
《色彩的感染力》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色彩入手,引导学生对色彩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参与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不同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感情影响。
(2)运用色彩语言,尝试进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例欣赏并分析不同色彩传达的信息、传递的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色彩作品,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彩,并会运用不同色彩搭配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目的。
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色彩语言如何对人们心理及情感的影响,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1、激趣导入
A、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什么是色彩语言?
在多姿多彩的色彩世界中,你喜欢什么颜色?
教师小结:
(1)大家都很有想法,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
(2)这种颜色能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谈谈自己的感觉。
(3)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你们体会并感觉到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情感与心理感染。
2、邂逅色彩
A、两幅食物图对比哪一幅更诱人?
通过食物图片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总结好的色彩搭配、和谐的视觉效果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B、中西方色彩图片欣赏并分析
千里江山图
荷花图
玉兰黄鹂图
干草垛(莫奈)
静物(马蒂斯)
无题(德库宁)
土地(罗尔纯)
乌鸦群飞的麦田(梵高)
思考:中国画中色彩应用的特点
思考:西画中色彩应用的特点
思考:你认为哪件作品在色彩表现力上最具有感染力,为什么?
3、感受色彩
色彩色相:暖色、冷色
联想并感受不同颜色对情感和心理的感染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充分的联想,大胆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
提高对色彩的感性认识。
欣赏图片:舞蹈(马蒂斯)
说一说:这个画面蓝色、绿色、红色都代表了什么?
4、实践色彩
用不同色彩来表达:喜怒哀乐
作品展示
课后小结
了解绘画的语言和表现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