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3.32 KB
- 文档页数:1
地球五带的划分有什么特点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时间的不同、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长短不同,从而形成五带。
五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地球五带的划分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时间的不同、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长短不同,从而形成五带。
五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地球五带的划分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挪动。
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清楚,称为温带。
分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
五代气温特点热带热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39.8%。
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阔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时机,太阳高度角在90°—43°8′之间变化。
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
所以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
温带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
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
五带、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依据1.引言1.1 概述在地理学中,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和研究地球表面的特征和气候变化,人们通常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带状区域。
这些划分是基于不同的依据,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差异和变化。
本文将重点讨论两种常见的地理划分方式,即五带和低中高纬度划分依据。
首先是五带的划分依据。
五带是指根据温度变化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带状区域,分别是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依据地球纬度的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气候和生态条件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对每个带状区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动植物分布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等。
另一种常见的地理划分依据是根据地球纬度的高低来划分低中高纬度。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为了研究地球不同纬度带来的不同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
通常,高纬度地区距离地球赤道越远,平均温度就会越低,气候变化也趋向更加极端。
而低纬度地区则相对温暖,且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中纬度地区则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气候变化更为多样化。
通过对这两种划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生态系统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这些划分依据为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理论支持。
总之,通过对五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依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地球表面的差异和变化,为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划分依据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研究成果。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和分析。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其次,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五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依据。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和归纳讨论的结果,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在引言部分,概述将对五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依据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地理特征、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等。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球体B. 立方体C. 圆柱体D. 平面答案:A解析: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赤道部分略微膨胀,因此更接近于一个扁球体。
2.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3万公里D. 5万公里答案:B解析: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但选项中没有这个数值,因此最接近的答案是B,即2万公里。
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D. 366.25天答案:B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也就是一个恒星年。
5. 地球的五带中,没有阳光直射的是()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极带答案:C解析: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和寒带没有阳光直射,但寒带包括极带,因此正确答案是C。
6. 地球上的经线是()B. 圆形C. 曲线D. 直线答案:B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上的半圆弧,因此是圆形。
7. 地球上的纬线是()A. 半圆形B. 圆形C. 曲线D. 直线答案:B解析: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因此是圆形。
8.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9. 地球上的海洋主要分布在()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答案:B解析:地球上的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10.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流层位于()A. 最外层B. 最内层C. 中间层D. 最底层答案:B解析: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因此是最内层。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________。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基础知识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一)、宇宙中的地球1.普遍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特征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安全的空间);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等条件)。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反应,其方程式为:。
2.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的、等化石燃料也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变化,其主要类型有光球层 (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约为年);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与黑子活动周期相关性非常明显。
(2)影响地球电离层: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衰减或中断。
(3)影响地球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
(4)产生极光现象:在地区,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与大气摩擦,产生发光现象。
二、地球运动:(一)、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时间为,叫做一个日。
3.自转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南北极点角速度为O,其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从向逐渐减小。
赤道最大,为每小时1679千米,两极点线速度为O。
(二)、昼夜交替1.昼夜的成因:①地球,。
②太阳的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与太阳光线。
地理五带的划分知识点背诵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天气所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就是多样。
例如:狂风暴雨、风力小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鼓腮常用的天气符号,可以念轻便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原产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减少;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原产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太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太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太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座标图和等值线图等则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到下表中)。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进动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错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备注:深入细致看世界地理(下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存有照射);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存有四季变化);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存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原产: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冬季则恰好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⑴、相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例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五带的划分第一篇五带的划分:地理知识点总结:五带的划分地理环境空间广大,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好知识点,才能化难为易。
!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五带的划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第二篇五带的划分:人教版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地理虽然在学科划分上面应该算文科的课程,但是在初中的地理课本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记忆,只死记硬背是比较难的。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中地理考点知识1.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4.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5.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6.领土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7.领土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8.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E)9.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鸭绿江口10.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北仑河口1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1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13.最长的河流:长江1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1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1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1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1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1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2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2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2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2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2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2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2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2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2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2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3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初一地理基础知识澳大利亚1.位置、范围、面积: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组成,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经线是南北方向的,纬线是东西方向的B. 经线是东西方向的,纬线是南北方向的C. 经线和纬线都是东西方向的D. 经线和纬线都是南北方向的2. 地球上的五带是指:A. 热带、温带、寒带、北极带、南极带B. 热带、温带、寒带、温寒带、温热带C.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D.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带3.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中国B. 日本C. 巴西D. 英国4.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深圳5.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A. 梵蒂冈B. 摩纳哥C. 梵蒂冈城国D. 摩纳哥公国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 )2.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
( )3.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 )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 )5.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世界上第三大的。
(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小时。
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年。
3. 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
4.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______平方公里。
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简述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依据。
3. 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4. 简述世界上的七大洲的名称。
5. 简述世界上的四大洋的名称。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2. 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3. 如果一个人在北半球,他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么他的背后是什么方向?4. 如果一个人在赤道上,他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么他的背后是什么方向?5. 如果一个人在南半球,他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那么他的背后是什么方向?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认识过程结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 形状 ,推测地太阳和月亮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 。
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月食、海边看船、麦哲伦环球航行 、卫星照片 4、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万 千米,表面积约为 5.1亿 平方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地区、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二)地球仪 1、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示意图概念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 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纬线 相交的半圆 特点形状圆 (除极点以外),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半圆 ,两条相对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 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所有经线长度都 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经度纬度起始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0°纬线)(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划分方向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方向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方向划分度数范围0°~ 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只有一条)0°~ 90°、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 90°为高纬度地区数值的递变规律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由0°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表示符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的划分20°W 和 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概念: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地球的公转五带的划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绕着太阳旋转,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公转运动。
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有五个特殊的带状区域,它们分别是赤道带、北回归线带、北极圈带、南回归线带和南极圈带。
这五个带状区域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每个带状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气候条件。
首先是赤道带,它位于地球的中央位置,是地球上最宽广的带状区域。
赤道带的特点是气候炎热潮湿,阳光直射,温度较高,年降水量丰富。
由于阳光直射,赤道带处于热带气候区,植被繁茂,动物种类丰富多样。
这里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繁茂的植被类型之一,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接下来是北回归线带和南回归线带,它们分别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的位置。
这两个带状区域的特点是太阳直射,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在这两个带状区域内,气温较高,植被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动物种类相对较少。
这里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沙漠之一。
然后是北极圈带和南极圈带,它们分别位于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的位置。
这两个带状区域的特点是极地气候,气温极低,年降水量很少。
在北极圈带和南极圈带,由于气温极低,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动物种类也很有限。
北极圈带的北极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之一,而南极圈带的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陆。
这五个带状区域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每个带状区域都承受着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赤道带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地球上大部分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北回归线带和南回归线带的沙漠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库,存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北极圈带和南极圈带的冰雪环境对地球的气候和海洋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的公转五带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途径。
每个带状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带状区域,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应用示例
类型之一考查地球鼾产生的地理现象
例1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下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掌上电脑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空赛现场直播
D.武汉四季分明,春暧、夏热、秋凉、冬冷
解析地球不停的自转,在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随地球鼾,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有先有后,且有不同的地方时。
所以C是正确的,
而A。
B。
D都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答案 C
类型之二考查地球的公转
例2当图2中③地下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正正方时,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符合(图3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A.图甲和图丁
B.图乙和图丁
C.图甲和图丙
D.图乙和图丙
解析从图2中知道③地位于赤道地区,当赤道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正下方时,说明此时太阳正直射在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和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所以A是正确的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