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2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有显著差异(X2>/sup>40.19,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X2>/sup>62.12,P<0.01)。
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较单纯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替米沙坦高血压高血压病是目前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高血压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所以有必要选择一种降压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且价格相对便宜的药物。
我院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09年10月收治高血压患者325例,男210例,女115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8.5岁;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1],2级高血压226例,3级高血压99例。
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无应用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禁忌证。
随机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3例,男102例,女6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9.5岁;对照组162例,男101例,女61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2次/日,替米沙坦片40mg,1次/日,8周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2次/日,8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服药期间避免情绪刺激,戒烟、限酒,住院患者每天测量1次血压,门诊患者每周测量2次血压,每次测量血压的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患者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肾功、心电图、眼底、心脏、血糖、血脂、电解质,尿常规。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146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体会李亮1,张晓艳2(1.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100;2.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心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100)【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实施研究,联合用药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常规治疗组用硝苯地平常规治疗。
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结果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硝苯地平组。
替米沙坦是血管紧张素的半衰期较长,可在24 h内持续降低血压,且联合用药组的血压显著降低在观察期没有不良反应。
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良好,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替米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7.146.01在临床检查中,高血压患者的确切病因不明导致血压升高的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占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90%以上,是目前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类型,高血压在临床的治疗药物类型和方法较多,当前临床治疗普遍采取单一的用药来治疗高血压。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者均为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
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硝苯地平控释片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药[1]。
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实施研究,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临床用药类型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硝苯地平组,每组180例。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P<0.05。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分别为(83.6±5.8)mmHg、(131.6±5.8)mmHg、(74.2±6.8)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5.1±5.4)mmHg、(148.4±6.2)mmHg、(86.1±6.5)次/min;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替米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以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疾病[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仍然以药物控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经各项检查确诊。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禁忌症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47~73岁,平均(58.4±3.5)岁;病程1~15年,平均(7.1±2.2)年;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45~74岁,平均(58.7±3.3)岁;病程1~13年,平均(6.8±2.3)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探讨目的探讨分析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将在我中心就诊的7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其中治疗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其中治疗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偏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头晕症状,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3例患者出现心悸,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13.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高血压;硝苯地平;替米沙坦;临床疗效高血压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肾、脑等重要器官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
我国近年来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高血压的治疗率、血压控制率水平较低。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2],通过相关的降压治疗措施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仅为25%。
药物治疗控制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如何选择一种有效、合理的降压药物,提高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率以及血压控制率是目前临床相关学者思考的重点。
我中心近年来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中心收治的75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硝苯地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7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小44岁,最大79岁,平均(50.4±4.6)岁;患者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4年,平均(5.7±2.5)年。
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分析发表时间:2018-03-07T15:11:42.8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作者:罗学科[导读] 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并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可进一步稳定血压水平。
(龙泉驿区仁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100)【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112例,随机分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为单纯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为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均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不良反应率5.36%显著低于对照组23.21%,P<0.05。
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并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可进一步稳定血压水平,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关键词】替米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246-02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作为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患者数量增长明显[1]。
高血压主要特征为动脉压升高,若不加以良好控制,则会慢慢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危险性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当前临床控制高血压疾病发展的有效方法为药物治疗,但传统单药治疗方式效果不佳,且若加大剂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为此,本次研究对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并选择112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均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2例患者均为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且均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8周后,6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5.16%(59/62)。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可提供平稳、强效的降压作用。
标签:替米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联合用药;临床效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不少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控制高血压通常需要一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替米沙坦可以有效的降血压,对人的心血管起到保护的作用,替米沙坦联合不同作用机理的其他降血压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的风险。
本次研究以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为例,重点综述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诊断治疗均以门诊或住院病历的最后诊断及治疗方案为准。
本组资料62例中,其中男性41例,女21例,年龄42.8~79.2岁,平均56.3±5.9岁。
中度高血压43例,重度高血压19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且检查无严重靶器官损伤。
1.2 治疗方法用药之前,对62例患者连续24小时进行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在检查了心电图、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之后,开始服用药物:替米沙坦40mg/d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圣通平)10mg ql2h,对病人,有专门固定的医师每周进行血压检查,并察看有无其他不良反应,每次查看的时候,要检测三个数值,取这三个数值的平均值,在开始测量的时候,要保证病人半个小时内没有引用咖啡和浓茶,至少休息了20分钟,如果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加大药物的使用量,将圣通平药物加大用量至20mg q12h,在药物加大的情况下,血压如果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将替米沙坦(立文)的用药量调整为80mg/d,在持续治疗8个星期后,24小时内动态的进行重复的血压检测(AB,PM),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测量,同时对心电图、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层面进行再次的检查。
替米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作者:葛新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我国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按照2012年社区慢性病成人血压普查材料估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成人总数的20.4%。
但治疗状况不能令人满意。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与冠心病事件可分别减少38.0%、20.0%与16.0%,从而奠定了降压治疗的临床地位,特别是老年或有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的益处[1]。
我们用替米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我院对社区居民体检发现的55岁以上血压升高者中,筛选90例符合WHO/ISH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例。
A组男性15例,女15例,1级3例(10.0%),2级25例(83.3%),3级2例(6.7%)。
B组男性16例,女14例,1级4例(13.4%),2级25例(83.3%),3级1例(3.3%)。
C组男性15例,女15例,1级2例(6.7%),2级27例(90.0%),3级1例(3.3%)。
伴或不伴分数异常。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方面基本一致。
1.2方法 A组口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B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20mg,2次/d;C组口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2次/d。
三组疗程均为4w,由专人测定血压,第1w 1次/d,第2w起测2~3次/w。
1.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
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张立荣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2(022)008
【摘要】替米沙坦是一种口服起效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临床上本药主要用来治疗高血压,本药常与硝苯地平联合使用.本文综述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页数】1页(P2784-2784)
【作者】张立荣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J], 张立荣;
2.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管理 [J], 张维静;王昱丹
3.氨氯地平结合替米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J], 张秀丽
4.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替米沙坦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牛俊娟
5.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管理 [J], 韩佩霞; 鞠岚; 姚迪; 王瑞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1月第6卷第2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2020作者简介:张迪(1983-),女,汉族,陕西周至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普通内科学。
高血压疾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升高,其心、脑、肾等器官会受到程度不一的损伤,同时患者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
若高血压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生命安全。
高血压疾病暂时无法治愈,需要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维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以往临床上主要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单药治疗往往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为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以将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3]。
目前临床上在联合用药治疗时,主要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替米沙坦,两种药物均是常用的降血压药物,临床效果良好,价格相对较低。
本研究基于此分析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张迪(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目的分析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约0.05)。
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替米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我国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按照2012年社区慢性病成人血压普查材料估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成人总数的20.4%。
但治疗状况不能令人满意。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与冠心病事件可分别减少38.0%、20.0%与16.0%,从而奠定了降压治疗的临床地位,特别是老年或有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的益处[1]。
我们用替米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我院对社区居民体检发现的55岁以上血压升高者中,筛选90例符合WHO/ISH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9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例。
A 组男性15例,女15例,1级3例(10.0%),2级25例(83.3%),3级2例(6.7%)。
B组男性16例,女14例,1级4例(13.4%),2级25例(83.3%),3级1例(3.3%)。
C组男性15例,女15例,1级2例(6.7%),2级27例(90.0%),3级1例(3.3%)。
伴或不伴分数异常。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方面基本一致。
1.2方法A组口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B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20mg,2次/d;C组口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2次/d。
三组疗程均为4w,由专人测定血压,第1w 1次/d,第2w起测2~3次/w。
1.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
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2.1三组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三组患者治疗4w后,C组显效率略高于A、B两组。
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1)。
2.2不良反应B组有5例(16.7%),C组有2例(6.7%)出现轻微头痛、颜面潮红发热,但均能忍受,坚持到疗程结束。
3讨论
替米沙坦片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的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
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平稳,最大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很少[2]。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属于缓释剂。
钙拮抗剂降压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3]。
替米沙坦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Ⅰ)联合应用对降低血压有协同作用。
同时也能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本次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合用在降压效果上比单纯用药者好,由于高血压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本次研究仅为1个月的服药效果,尚需继续做深入的长期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252.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