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7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2016.12)
- 格式:doc
- 大小:614.50 KB
- 文档页数:14
2016年12月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7届12月月考英语试题命题人:游书佩审题人:朱光蓉第I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 Talk with Mr. Black.B. See an engineer.C.Attend a meeting.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eat?A. Some nuts.B. Some cookies.C. Some fruit.3. What will the man ask Justin to do?A. Bring some magazines.B. Design a magazine cover.C. Read the magazines on his table.4. When did the man get home last night?A. At 11:20.B. At 11:30.C. At 12:00.5.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A. To a lamp factory.B. To a repair shop.C. To a garage.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n exam.B. A course.C. A lecture.7. What topic did the essay question cover?A. Walt Whitman’s poems.B. Mark Twain’s novels.C. Arthur Miller’s plays.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7 届10 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审题人):物理:胥伟(刘菊琼)化学:李小蓉(徐祥) 生物:刘旭东(付荣)注意事项: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点和轻弹簧是同一种思想方法B.重心、合力都体现了等效思想C。
牛顿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证明15.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C.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D.质点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16.我国某地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
现有一辆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m B。
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C。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
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17.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用力拉细线并使小球沿斜面缓慢下移一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则在小球移动过程中,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B。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7 届12 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溶液中生成N A个SO2分子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50℃时,1.0 L pH=1的H2SO4 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的最简单氢化物与Cl2混合后产生白烟,Z元素无正化合价。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B.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C.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D.W、Y二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10.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
从某中草药提取的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该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 14H18 O6B.环上氢原子的一氯取代物5种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4 mol H2D.分子间能发生酯化反应11.右图是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空气中SO2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有H2SO4生成B.电极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C.气体样品应从电极a区域通入,样品中的SO2在电极a表面得到电子D.电极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12.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1级12月月考理综试题说明: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生作答时,须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物理涂1-7,化学涂11-17,生物涂21-27;第Ⅱ卷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卷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
考试结束后,按答题卡和答卷分科一一对应收齐并交回。
物理部分第Ⅰ卷(共42分)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的动能不变,该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速度越大,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答案】D 【 解析】A 、速度为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例如上抛到最高点时,故A 错误;B 、动能是标量,动能不变,速度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 错误;C 、速度大,和加速度的大小无关,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加速度才有关系,故C 错误;D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速度;加速度2.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相距为d ,电场强度为E ,把一个电量为q 的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荷在a 点电势能较b 点大B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C .a 、b 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为U=EdD .a 、b 两点电势差qW U ab = 【答案】B 【解析】A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A 错误;B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a 点电势比b 点低,故B 正确;C 、当ab 两点在同一电场线上时,U=Ed ;本题ab 是否在同一电场线上不确定,则U 大小不一定为等于Ed ,故C 错误;D 、电荷从a 移动到b ,电场力做负功-W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WUab q=-,故D 错误。
绵阳南山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7届12月月考试题2016年12月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近代以来,中华学人为自强图存,主动吸纳西学,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形成了一股完全否定国学、彻底抛弃国学的文化激进主义。
中华文化或者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或者被解构、割裂得七零八落,失去了独立性、主体性。
我们的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无不是在西学体系下的重新组建。
中华自身的学术体系、传统文化的固有面貌已不复存在,许多价值被淹没而得不到彰显。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科举。
“五四”以来,科举被认为是落后挨打、人才萧条、科技落后的主因。
但事实是,1300多年的科举制中,涌现出无数俊杰,不仅有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苏轼等伟大诗人与政治家,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等科学家,甚至直到晚清,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等人才皆从科举中来。
科举制度到后期确实出现了选题过窄、禁锢思想、选拔不公平、鼓励官本位等弊端,但这并不是科举制度内生的问题,而是专制主义的必然结果。
如果将整个系统设计的缺失全部归罪于分系统,至少有欠公允。
有趣的是,虽然近代以来国人对科举制度口诛笔伐,必欲除之而后快,可它在西方却颇有口碑。
孟德斯鸠曾说,中国古代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因为官员毕竟要通过考试,在普遍不公正的大背景下,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通道。
早在明朝末年,当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经对中国的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1级12月月考理综试题说明: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生作答时,须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物理涂1-7,化学涂11-17,生物涂21-27;第Ⅱ卷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卷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
考试结束后,按答题卡和答卷分科一一对应收齐并交回。
物理部分第Ⅰ卷(共42分)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的动能不变,该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速度越大,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答案】D 【 解析】A 、速度为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例如上抛到最高点时,故A 错误;B 、动能是标量,动能不变,速度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 错误;C 、速度大,和加速度的大小无关,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加速度才有关系,故C 错误;D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速度;加速度2.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相距为d ,电场强度为E ,把一个电量为q 的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荷在a 点电势能较b 点大B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C .a 、b 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为U=EdD .a 、b 两点电势差qW U ab = 【答案】B 【解析】A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A 错误;B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a 点电势比b 点低,故B 正确;C 、当ab 两点在同一电场线上时,U=Ed ;本题ab 是否在同一电场线上不确定,则U 大小不一定为等于Ed ,故C 错误;D 、电荷从a 移动到b ,电场力做负功-W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WUab q=-,故D 错误。
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7级12月月考理综试题命题人:物理:李明忠化学:张明盛生物:秦银林审题人:物理:刘菊琼化学:文丹生物:杨涛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P 31 Cu 64 La 139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动物细胞都有呼吸酶,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发生能量的转换D.植物细胞间都有胞间连丝,细胞膜上没有受体蛋白2.在生物体内,控制tRNA合成的基因经过转录生成tRNA前体,tRNA前体经过核糖核酸酶P的剪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tRNA。
据此分析,核糖核酸酶PA.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B.通过破坏氢键剪切tRNA前体C.可能存在于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D.可对双链DNA分子进行剪切和加工34A.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移接属于基因重组B.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也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C.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原因是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该物种在进化5.家鸽肝脏受损时可以通过细胞增殖进行修复。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家鸽(基因型为AaBb)肝脏的临时装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戊细胞中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细胞板B.甲~戊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前后顺序为乙→甲→丙→丁→戊C.甲~戊五个细胞及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丁细胞中正在发生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6.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重力势能E p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 D.2.(6分)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粒子电性相同B.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率C.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3.(6分)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M=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4.(6分)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P点位于这两个点电荷位置连线中点右侧.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电势最低的P点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C.Q1所带电荷量值一定大于Q2所带电荷量值D.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5.(6分)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D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D1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D1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电源的内阻为ΩB.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6W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D.由于小灯泡B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欧姆定律不适用6.(6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 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 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5 WD.前3 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6.25 J7.(6分)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 kB=26J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二、实验题.8.(8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用交流电周期为0.02秒)(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m/s;(2)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为了简化计算,设g=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J;(3)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v2﹣h图象,如图3所示,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9.(9分)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阻R A1约为40Ω~60Ω);电流表A2(量程为0~500μA,内阻R A2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电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Ω,额定电流为1A);开关S,导线若干.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中的下述问题(实验中应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①上述器材中缺少电压表,需选一只电流表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请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②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③实验中,记录了电阻箱的阻值R2,电流表A1的示数I1,电流表A2的示数I2,用这些数据和电流表A2的内阻R A2来计算R x的阻值是.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5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5分)如图为一台阶的截面图,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小球压缩弹簧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水平抛出.设小球恰好能越过台阶边缘的A点后击中下一阶面上的N点.已知每一台阶的高度均为h,宽度均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1)刚释放小球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2)N点与同一台阶面边缘的P点的距离x.11.(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上固定着一根光滑绝缘的圆形空心管,其圆心在O点.过O点的一条水平直径及其延长线上的A、B两点固定着两个电荷.其中固定于A点的为正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Q;固定于B点的是未知电荷.在它们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正在空心管中做圆周运动,若已知小球以某一速度通过最低点C处时,小球恰好与空心管上、下壁均无挤压且无沿切线方向的加速度,A、B 间的距离为L,∠ABC=∠ACB=30°.CO⊥OB,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1)确定小球和固定在B点的电荷的带电性质,并在图上作出小球在C处时的受力示意图.(2)求固定在B点的电荷所带的电荷量.(3)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处,空心管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2.如图所示,为一个实验室模拟货物传送的装置,A是一个表面绝缘质量为M=1kg的小车,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0=0.1kg带电量为q=1×10﹣2C的绝缘货柜,现将一质量为m1=0.9kg的货物放在货柜内.在传送途中有一水平电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有、无及方向.先产生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N/m的电场,小车和货柜开始运动,作用时间2s后,改变电场,电场大小变为E2=1×102N/m,方向向左,电场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场,小车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小车的最右端,且小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货柜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小车不带电,货柜及货物体积大小不计,g取10m/s2)求:(1)2s末货柜和小车速度分别是多少?(2)第二次电场作用的时间;(3)小车的长度及小车右端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答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重力势能E p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 D.考点: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滑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上滑与下滑过程不再具有对称性,经过同一点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上滑运动的时间较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上滑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根据运动学公式和重力势能公式得出重力势能与时间的关系式.解答:解:A、滑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机械能不断减小,经过同一点时下滑的速度小于上滑的速度,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两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可知,下滑时间大于上滑时间.所以A错误.B、物体在上滑与下滑两个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方向均沿斜面向下,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 错误.C、设斜面的倾角为α.在上滑过程中:上滑的位移大小为:x1=v0t﹣a1t2重力势能为:E P=mgx1sinα=mgsinα(v0t﹣a1t2),为抛物线方程.下滑过程:重力势能为E P=mg[H﹣a2(t﹣t0)2sinα],H为斜面的最大高度,t0是上滑的时间,此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所以C是可能的.故C正确.D、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小,不可能有增大的阶段,所以D图不可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功能关系、运动与力关系,根据解析式选择物理图象.2.(6分)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粒子电性相同B.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率C.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考点:等势面;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可判断两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并能确定两电荷与Q电性的关系.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由动能定理分析两粒子经过c、d两点的速度大小、确定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曲线运动时质点所受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可知,甲受到引力,乙受到斥力,则甲与Q是异种电荷,而乙与Q是同种电荷,故两粒子所带的电荷为异种电荷.故A错误.B、甲粒子从a到c过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而乙从a到d过程,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两初速度相等,则知甲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速度.故B正确.C、甲粒子从a到b过程,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场力对乙粒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a到b时,电场力对两粒子的做的功都是0,两个粒子的速率再次相等,由于不知道质量的关系,所以不能判定两个粒子的动能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根据粒子的轨迹首先判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再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进而可分析动能、电势能的大小.3.(6分)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M=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研究飞船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线速度和周期;再通过不同的轨道半径进行比较.解答:解:A、研究飞船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1r1,解得:M=,故A错误.B、根据圆周运动知识,a=只能表示在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向心加速度,而不等于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C、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G=m,解得:v=,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故C错误.D、研究登陆舱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G=m R,得出:T=2π;表达式里M为中心体星球的质量,R为运动的轨道半径.所以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小之比为:=,所以T2=T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个关系,要注意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4.(6分)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和Q2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P点位于这两个点电荷位置连线中点右侧.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电势最低的P点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C.Q1所带电荷量值一定大于Q2所带电荷量值D.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考点:电场强度.分析:φ﹣x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就知道P处场强为零,.作出Q1、Q2之间的电场线,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得到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根据场强方向得出两电荷一定是正电荷.解答:解:A、根据E=知φ﹣x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则知P处电场强度为零.故A正确.BC、如图所示,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作出电场线,则知两个电荷一定都带正电.因Xp处合场强为0,则Q1与Q2在Xp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E=K知,Q1>Q2,故B错误,C正确.D、由上面的电场线知Q1和Q2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的技巧是作电场线,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是电场中常用方法.5.(6分)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D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D1组成闭合电路时,灯泡D1恰好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电源的内阻为ΩB.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6W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D.由于小灯泡B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欧姆定律不适用考点:电功、电功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的外特性曲线与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由图可读出工作电压和电流及电源的电动势,从而可算出电源的输出功率.解答:解:A、由图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E=4V,图线A的斜率大小表示电源的内阻,则r=Ω=0.5Ω,故A错误;B、灯泡与电源连接时,A、B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的工作状态,则知其电压U=3V,I=2A,则灯泡D1的额定电压为3V,功率为=UI=6W,故B正确.C、把灯泡D1换成“3V,20W”的灯泡D2,由P=知:灯泡D2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2===0.45Ω灯泡D1的电阻为R1==Ω=1.5Ω,则知灯泡D2的电阻更接近电源的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大,故C错误;D、小灯泡是纯电阻,欧姆定律是适用的,小灯泡的U﹣I图线之所以是一条曲线,是因为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数学角度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抓住图象的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更加全面地读出图象的物理内涵.6.(6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 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 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5 WD.前3 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6.25 J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小环在拉力的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环的质量和斜面的倾角.在前3s内,1s末拉力的功率最大,根据P=Fv求出拉力的最大功率.根据拉力做的功求出机械能的增量.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gsinθ=ma,代入数据得,5﹣10msinθ=0.5m.F2=mgsinθ,代入数据得,4.5=10msinθ,联立两式解得:m=1kg,sinθ=0.45.故A正确,B 错误.C、1s末拉力的功率最大,根据P=Fv得,P=2.5W.故C正确.D、拉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量,第一秒内的位移为0.25m,后2s内的位移为1m,则拉力做功W=F1x1+F2x2=5×0.25+4.5×1=5.75J.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环的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进行求解.7.(6分)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 kB=26J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小球水平分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上升和下降时间相等,可以求出S1与S2的比值,对水平方向分运动和竖直方向分运动分别运用动能定理,然后求出各个特殊点的动能!解答:解:将小球的运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A、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1:3,故A 正确;B错误;C、设物体在B动能为E kB,水平分速度为V Bx,竖直分速度为V By.由竖直方向运动对称性知mV By2=8J对于水平分运动运用动能定理Fx1=mV Mx2﹣mV AX2F(s1+s2)=mV Bx2﹣mV AX2s1:s2=1:3解得:Fs1=6J;F(s1+s2)=24J故E kB=m(V By2+V Bx2)=32J 因而C错误;D、由于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设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为F,重力为G,则有:Fx1=6J,JGh=8J,J所以:由右图可得:∴则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速度最小时速度一定与等效G’垂直,即图中的P点,故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将合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对水平分运动运用动能定律求解!二、实验题.8.(8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用交流电周期为0.02秒)(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2.4m/s;(2)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0.58J.为了简化计算,设g=10m/s2,则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0.59J;(3)在本实验中,若某同学作出了v2﹣h图象,如图3所示,h为从起点量起的长度,则据此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对于物理量线性关系图象的应用我们要从两方面:1、从物理角度找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2、从数学角度找出图象的截距和斜率,两方面结合解决问题.解答: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v5===2.4m/s;(2)系统动能的增量为:△E K=E k5﹣0=(m1+m2)v52==0.58J.系统重力势能减小量为:△E p=(m2﹣m1)gh=0.1×9.8×0.6000m J=0.59 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由于△E K=E k5﹣0=(m1+m2)v52=△E p=(m2﹣m1)gh由于(m1+m2)=2(m2﹣m1)所以得到:v2=h所以v2﹣h图象的斜率k==9.7m/s2.故答案为:(1)2.4;(2)0.58、0.59;(3)9.7.点评:该题的研究对象是系统,要注意m1和m2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利用v2﹣h图线处理数据,(m1+m2)=2(m2﹣m1),那么v2﹣h图线的斜率就等于.直线图象中斜率和截距是我们能够利用的信息.9.(9分)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200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为3V);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阻R A1约为40Ω~60Ω);电流表A2(量程为0~500μA,内阻R A2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为2A);电阻箱R2(阻值范围为0~9999Ω,额定电流为1A);开关S,导线若干.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中的下述问题(实验中应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①上述器材中缺少电压表,需选一只电流表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请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②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各器材的代号.③实验中,记录了电阻箱的阻值R2,电流表A1的示数I1,电流表A2的示数I2,用这些数据和电流表A2的内阻R A2来计算R x的阻值是.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压轴题.分析:①将小量程的电流表与分压电阻串联,可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需要知道两个参数:量程和内阻,故电流表选A2.分压电阻阻值必须知道,故选R2.②根据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电流表内阻与待测电阻R x进行比较,选择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比较待测电阻小,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③分析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求出电阻.解答:解:①将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需要知道两个参数:量程和内阻,故电流表选A2.分压电阻阻值必须知道,故选R2.如图甲所示.②将A2改装成量程3V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为R V===6000Ω由于=30>≈4,电流表A1采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远小于R x,故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则电路图如图乙所示③R x==.故本题答案是:①如图甲所示.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③点评:本题是电表改装与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的组合,考查灵活选择器材和实验方法的能力.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5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5分)如图为一台阶的截面图,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紧靠弹簧右端(不拴接).小球压缩弹簧一定距离后由静止释放,离开弹簧水平抛出.设小球恰好能越过台阶边缘的A点后击中下一阶面上的N点.已知每一台阶的高度均为h,宽度均为d,重力加速度为g.求:(1)刚释放小球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2)N点与同一台阶面边缘的P点的距离x.。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人在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让脚尖先着地,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冲量B.减小动量的变化量C.增大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2.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A.v0+v B.v0﹣v C.v0+(v0+v) D.v0+(v0﹣v)3.如图,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4.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小车中的光滑斜面A和光滑竖直挡板B之间,原来小车向左匀速运动.现在小车改为向左减速运动,那么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 A的大小和挡板B对小球的弹力N B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N A不变,N B减小B.N A增大,N B不变C.N B有可能增大D.N A可能为零5.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也可能为曲线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6.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C.C离地高度可以是任意值D.d运动的周期最长7.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环从A处释放时,环的加速度为gD.环从A到B,环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环和重物增加的动能之和8.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一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A.小球的质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v2=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的刻度部分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的刻度部分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mm.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块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水平桌面上放上小物块,适当重物牵引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点为物块运动起始时刻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0.1s,实验时物块的质量为0.50kg,力传感器测得物块受到的拉力为1.98N,测得(g取9.80)m/s2)(1)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动摩擦因数为.(2)物块从O到D,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J;动能变化量△E k=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水平轨道的左边与墙壁对接,右边与一个足够高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木块A、B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A、B的质量分别为1.5kg和0.5kg.现让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的时间为0.3s,碰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m/s.当A与B碰撞后会立即粘在一起运动,g取10m/s2,求:(1)在A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A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2)A、B滑上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1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v0=2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m=10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皮带顶端.取g=10m/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在工件到达皮带顶端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3-3】1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14.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p=,其中σ=0.070N/m.现让水下10m处一半径为0.50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i)求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物理选修3-4】15.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9πt(国际单位)16.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球心位于O,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R,若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经一次反射再次回到介质球的界面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i)作出光路图(ii)计算出这束光在介质球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的速度为c)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人在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让脚尖先着地,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冲量B.减小动量的变化量C.增大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考点】动量定理.【分析】人落下时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根据动量定理可分析让脚尖着地的好处.【解答】解:人在和地面接触时,人的速度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F﹣mg)t=△mv;而脚尖着地可以增加人着地的时间,由公式可知可以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A.v0+v B.v0﹣v C.v0+(v0+v) D.v0+(v0﹣v)【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人和小船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解答】解:人在跃出的过程中船人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M+m)v0=Mv′﹣mvv′=v0+(v0+v)故选C.3.如图,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加重力、推力F,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在逐渐增大F的过程,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解答】解:A、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木块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N+Gcosα…①f=Gsinα…②由①式,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推力F,故A错误;B、由②式,静摩擦力f=Gsinα,为一个定值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C、D、当逐渐增大F的过程,N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而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不变,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小车中的光滑斜面A和光滑竖直挡板B之间,原来小车向左匀速运动.现在小车改为向左减速运动,那么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 A的大小和挡板B对小球的弹力N B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N A不变,N B减小B.N A增大,N B不变C.N B有可能增大D.N A可能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弹力N A和N B与加速度的关系,再分析它们的变化.【解答】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重力mg、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 A和挡板B 对小球的弹力N B.设加速度大小为a,A的倾角为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mg=N A cosα,①竖直方向:N A sinα﹣N B=ma②由①看出,m、α不变,则N A不变.由②得,N B=N A sinα﹣ma.小车匀速运动时,a=0,N B=N A sinα,则小车匀减速运动时,N B减小.故选A5.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也可能为曲线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AB、将快艇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两分运动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确定其运动的轨迹.C、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越大,时间越短.即静水速垂直于河岸时,时间最短.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位移.【解答】解:AB、两分运动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知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故A、B错误.C、静水速垂直于河岸时,时间最短.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加速度a=0.5m/s2,由d=得,t=20s.故C正确.D、在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x=v2t=3×20m=60m,所以最终位移s==20m.故D错误.故选:C.6.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C.C离地高度可以是任意值D.d运动的周期最长【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的表达式,从而比较出大小,得出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同步卫星定轨道、定高度、定周期、定速率.【解答】解:A、卫星a在赤道平面随地球一起转动,靠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不是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的向心加速度不等于重力加速度g,故A错误.B、根据得,v=,,a、c的角速度相同,c的半径大,则c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b、c、d中,b的线速度最大,可知b的线速度最大,相同时间内弧长最长.d的轨道半径最大,则周期最长,故B、D正确.C、c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一定,则高度一定,故C错误.故选:BD.7.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环从A处释放时,环的加速度为gD.环从A到B,环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环和重物增加的动能之和【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环刚开始释放时,重物由静止开始加速.根据数学几何关系求出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对B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分析小环的受力情况,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加速度;根据功能关系判断.【解答】解:A、根据几何关系有,环从A下滑至B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d﹣d,故A错误;B、对B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故B正确;度,有:vcos45°=v重物C、小环刚释放时由于竖直方向只受重力,故加速度为g,故C正确;D、环从A到B,环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环和重物增加的动能和质量为2m的重物增加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故选:BC.8.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一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A.小球的质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v2=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考点】向心力.【分析】在最高点,若v=0,则F=mg=a;若F=0,则mg=m,联立即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和小球质量;由图乙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若v2=2b.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在最高点,若v=0,则F=mg=a;若F=0,则mg=m,解得g=,m=,故A正确,B错误.C、由图可知: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2>b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2=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故C错误;D、若v2=2b.则F+mg=m,解得N=a=mg,故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的刻度部分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50.45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的刻度部分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4.745mm.【考点】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分析】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解答】解: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0mm,游标读数为0.05×9mm=0.4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0.45m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4.5mm,可动刻度为0.01×24.5=0.245mm,所以最终读数为4.745mm.故答案为:50.45,4.745.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块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水平桌面上放上小物块,适当重物牵引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点为物块运动起始时刻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0.1s,实验时物块的质量为0.50kg,力传感器测得物块受到的拉力为1.98N,测得(g取9.80)m/s2)(1)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1.96m/s2;动摩擦因数为0.2.(2)物块从O到D,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0.251J;动能变化量△E k=0.250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1)分析纸带,找出减速过程,由△x=at2可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2)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合力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合外力的功;再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由动能的表达式求得动能.【解答】解:(1)由图可知F到P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96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μmg解得:μ==0.2;(2)OD过程合外力为:F=1.98﹣μmg=1.98﹣0.2×0.5×9.8=1.00N;做功为:W=FL=1.00×(0.1604+0.0901)=0.251J;D点的速度为:v D==1m/s;动能的变化量为:△E K=mv D2=0.5×1=0.250J;故答案为:(1)1.96;0.2;(2)0.251;0.2501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水平轨道的左边与墙壁对接,右边与一个足够高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木块A、B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A、B的质量分别为1.5kg和0.5kg.现让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的时间为0.3s,碰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m/s.当A与B碰撞后会立即粘在一起运动,g取10m/s2,求:(1)在A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A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2)A、B滑上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1)A碰撞墙壁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作用力.(2)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最大高度.【解答】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当A与墙壁碰撞时,由动量定理得:Ft=m A v′1﹣m A•(﹣v1),代入数据解得:F=50N.(2)设碰撞后A、B的共同速度为v,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1=(m A+m B)v,A、B在光滑圆形轨道上滑动时,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A+m B)v2=(m A+m B)gh,代入数据解得:h=0.45m.;答:(1)在A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A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50N;(2)A、B滑上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为0.45m.1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v0=2m/s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m=10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皮带顶端.取g=10m/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在工件到达皮带顶端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推论,结合匀加速和匀速运动的位移之和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2)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相对滑动的位移大小,从而根据Q=f△x得出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小.【解答】解:(1)工件运动的位移x=,则有:,t1+t2=1.9s,解得t1=0.8s,则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gcos30°﹣gsin30°,解得μ=.(2)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移,则摩擦产生的热量Q=J=60J.答:(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2)在工件到达皮带顶端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60J.(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3-3】1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物体内能的增量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和,即:△U=Q+W;所有的热力学过程都有一定的方向性;结合热平衡定律分析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情况.【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如二者相等,则内能可能不变,所以气体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所以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故B正确;C、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所以气体的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而内能增大,所以气体一定吸热,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E、根据热平衡定律可知,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故E正确.故选:BDE14.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p=,其中σ=0.070N/m.现让水下10m处一半径为0.50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i)求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1)根据题给公式△p=算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2)先确定初末状态的p、V,根据玻意耳定律列方程,忽略很小量,求出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解答】解:(i)当气泡在水下h=10m处时,设其半径为,气泡内外压强差为,则①代入题给数据得②(ii)设气泡在水下10m处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气泡体积为;气泡到达水面附近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内外压强差为,其体积为,半径为.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④⑤气泡体积和分别为⑥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⑧由,故可略去⑧⑧式中的项,代入题给数据得答:(i)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28Pa;(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1.3【物理选修3-4】15.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B.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9πt(国际单位)【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根据甲、乙两图可以读出该波的波长和周期,从而求出波速,t=0.10s时Q点在平衡位置上,由乙图知下一时刻向下振动,从而确定了该波向左传播.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质点P的位置和加速度,求出通过的路程.根据x=vt求解波传播的距离.根据图象读出振幅A,结合数学知识写出Q点的振动方程.【解答】解:A、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知在t=0.10s时,质点Q正从平衡位置向波谷运动,所以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B、在t=0.10s时,质点Q沿x轴负方向运动,根据波形平稳法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此时P点正向上运动.由图b读出周期T=0.2s,从t=0.10s到t=0.25s经过的时间为△t=0.15s=T,则在t=0.25s时,质点P位于x轴下方,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故B正确;C、由甲图知波长λ=8m,则波速为:v==40m/s,从t=0.10s到=0.25s经过的时间为△t=0.1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v△t=40×0.15m=6m,故C正确;。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秋季高2017 届12 月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小麦植株某些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叶绿体
B.保卫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是因为其具有线粒体
C.分生区细胞能形成纺锤体是因为其具有中心体
D.成熟区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是因为其具有大液泡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既可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自发产生
B.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不都是先天性疾病
C.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
D.某植物种群连续自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小鼠睾丸中存在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实质细胞就是精原细胞,间质细胞是为实质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相关激素的细胞。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从睾丸中所取的部分组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因遗传信息不同而功能不同
B.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
C.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D.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两条性染色体
4.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
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氧化物酶
5.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两种血清蛋白
B.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
C.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
D.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偏低
6.血型Xg(a+)对血型Xg(a-)为显性,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 染色体上。
某一Turner 氏综合征女孩的性染色体为X0,关于该女孩的血型及XO 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女孩血型是Xg(a-),母亲为Xg(a+),则是由于父亲减数分裂异常
B.若该女孩血型是Xg(a+),母亲为Xg(a-),则是由于母亲减数分裂异常
C.若该女孩血型是Xg(a+),母亲为Xg(a-),则是由于父亲减数分裂异常
D.若该女孩血型是Xg(a-),母亲为Xg(a+),则是由于母亲减数分裂异常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溶液中生成N A个SO2分子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50℃时,1.0 L pH=1的H2SO4 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的最简单氢化物与Cl2混合后产生白烟,Z元素无正化合价。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B.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C.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
D.W、Y二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10.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
从某中草药提取的的有机
物结构如图所示,该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 14H18 O6
B.环上氢原子的一氯取代物5种
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4 mol H2
D.分子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11.右图是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空气中SO2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有H2SO4生成
B.电极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电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气体样品应从电极a区域通入,样品中的SO2在电极a表面得到电子
D.电极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12.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
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
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
的是
13.25℃时,向25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的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CH3COO-)>c(OH-)>c(H+)
B.Ka(CH3COOH)=
C.C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大于10-7 mol·L-1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c(CH3COO-)-c(CH3COOH)=2c(H+)-c(OH-)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15.小球质量为2m,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垂直撞击墙壁,球被反方向弹回速度大小是4
5 v,
球与墙撞击时间为t,在撞击过程中,球对墙的平均冲力大小是
16.“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需要时间约90min,“嫦娥二号”卫星在工作轨道绕月球运转一周需要时间约118min(“神舟七号”和“嫦娥二号”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嫦娥二号”卫星与月球中心的距离约为“神舟七号”飞船与地球中心距离的3
11。
根
据以上数据可求得
A.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B.“嫦娥二号”卫星与“神舟七号”飞船的质量之比
C.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D.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17.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像,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B.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