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77 KB
- 文档页数:5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一课时)一、我能温故而知新1、猜一猜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否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猜一猜:(1)、这三个数相等吗?(2)、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1分米=()厘米=()毫米6分米=()米 8角=()元0.45里面有()0.01 0.021用分数表示()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例1、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你发现了什么?a.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用剪子剪下。
b.比一比,三根纸条的长度。
c.想一想:因为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d.发现:例2、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的小数。
(说明:就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0.70=()0.7 105.900=() 105.0900=()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 3=()应用小数性质可以在小数末尾,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末尾还可以把整数改写成。
例4、上面是四个同学的跳远成绩,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讨论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三、展示交流、体现自我1、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讨论结果。
2、总结: a 、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小数性质的应用是什么?b、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注意:去掉或添上小数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
小数中间的0()去掉。
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在()点上小数点,然后在根据需要填上零。
c、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四、训练反馈,看我棒不棒1、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那些“0”可以去掉,那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0.70米 0.04米 600千克 20.20米2、化简下面各小数:0.40 1.850 2.900 0.506000.090 10.830 12.000 0.0703、连线。
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50 10.010 16.0 4.0 4.84、先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再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第1课时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学习过程带来的喜悦,同时培养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的意识。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都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的探究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阶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
由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小数,学习一些小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小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同时对数的认识范围加以扩展。
二是会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遇到有关小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小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小数。
3.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4.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对同一数量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改写、换算。
6.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对一个小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能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1 小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明确:110米可以用0.1米表示。
一.课前热身把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梳理1、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为……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零”),小数点写在个位上数字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典例剖析例1 读出下面个小数解题技巧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无论有几个0均要读出来。
例2 写出下列小数解题技巧小数部分读出几个零,在写小数时就应写出几个0。
自我评量1、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1)世界最大的瓷碗名为“盛虹之巨”,它的碗口直径2.025米,碗底直径1.096米,高0.858米,重0.875吨。
(2)著名的粉彩瓷板画“一鸣天下晓”,长是零点三九六米,宽是零点二五六米。
培优创新例3 这个小数的正确读法是怎样的?解题技巧解此类题可以先“将错就错”,把错读的数写出来,再根据小数的读法来分析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的读法。
自我评量3、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按不同的要求摆小数。
0 1 2 3(1)小于1的小数(2)大于3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夯实基础题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读出下面各小数.2.57读作: 9.4读作:0.8读作: 4.258读作:27.89读作: 10.045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62.08 4.06 0.396 5.67 639.15( ) ( ) ( ) ( ) ( )提升能力题4、分别写出下面各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2. 能够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二、导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 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超市里的价格标签、身高、体重等。
2. 探究小数的意义(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数,提出问题:小数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义?(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意义:小数是表示整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它是整数的补充。
(3)教师总结:小数是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它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数点是小数的分隔符,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3. 探究小数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提出问题:小数有什么性质?(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① 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0的负整数次幂。
(3)教师总结:小数有以下性质:① 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表示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0的负整数次幂。
4. 小数的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3)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思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人教四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人教四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四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四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为后继“小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掌握了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数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所不同。
所以做好从整数到小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迁移、类推、比较分析很重要。
学生有了以前的知识基础,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但学生容易直接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过来,错误的认为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也是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需要在这点上做了重点强调。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正确比较小数大小,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探究意识,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难点:能较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看课件的这道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师:你能完整的描述出整数师如何比大小的吗?生:……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新课学习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复习引入1、准备题(1)1元 =()角=()分(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元30分=()元100毫米=()米(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体验发现1、课件出示例4:(1)读题(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
0.3元=0.30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理解内涵1、课件出示例5: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本质及大小比较的方法;2.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2.鼓励学生多用小数进行计算,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的理解;3.引导学生探讨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习氛围。
二、教学重点1.小数的本质和大小比较方法;2.小数的读写能力;3.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及策略;2.小数和分数的转换。
四、教学过程1. 观察与思考教师出示一组小数的例子,如0.3、0.25、0.8,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导入新知介绍小数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计量单位中的小数、小数的表示方法等,引出小数的大小比较。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完成小数大小比较的练习题,然后与同学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探讨小数大小比较的规律。
4. 拓展应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完成小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提高了小数读写能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写一篇小短文进行总结。
七、板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读写能力•小数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和讨论,促进了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比大小北京版 (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3. 小数比较大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2. 教学难点:小数比较大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出小数比较大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思考如何比较大小。
(2)学生尝试比较几组小数的大小,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商店相同商品的价格。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数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小数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3.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北京版)2. 辅助材料:练习题、实际问题案例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学案教学目标
联系实际,根据位值原则,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概括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用0、1、2三个数字,写出不同的数。
(1)学生口答,教师归类。
210
02
012
201
201
021
02
02
20
20
210
201
2如果要把这些数分作两类,该怎么分?(整数和小数,大于1的数和小于1的数)
(3)擦去第1类(第一列),问余下的2列左边一行是什么小数,右边一列呢?比一比哪一列数大?
(二)展示交流
、从准备题(3)的回答揭示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例3。
(1)比较41元和399元的大小。
①判断。
②说明理由。
③总结:两个数比较,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④举例。
学生各举一例,同桌互答。
(2)用008米和0069米。
①用第(1)题总结的方法比较。
②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8个001大于6个001,所以008米>0069米。
③用图验证,然后提问:如果改为比较008米和0169米的大小,你认为哪个大,为什么?
(3)总结:两个数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时,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
大;……
(4)231和234。
①四人小组讨论,说出理由。
②反馈讲评。
(4)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学生概括。
②看本例3的内容,并填空。
()试一试: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24○214
0746○0764
379○3790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
3例4的教学。
(出示例4)
把下面的小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42
398
3899
417
4099
(1)学生尝试完成。
(2)反馈结果与方法。
(3)教师介绍书本中例4的比较方法。
边讲解边板演。
(4)模仿练习。
本“练一练”第2题。
4小结:这节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比较小数部分大小时,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吗?
(三)反馈与测试
“练一练”第1题。
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86和3.94
4999和
0761和076
003和0028
(1)独立练习。
7.9(
)8.2;
.374(
)1.3;
.7(
).8;
0.6(
)0.60
(2)反馈校正。
2把准备题中的8个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四)小结
板书:小数大小的方法:两个数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时,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在方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是从高位上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
因此在教学新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为学生学习新知做方法上的铺垫。
基于这样的知识背景,我认为学生学习小数的大小的比较应该不难,所以教学过程的处理略显仓促,对学生过度放手,没有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导致知识目标落实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