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基础毕业设计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578.81 KB
- 文档页数:8
毛石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照1.1 施工图纸1.2 施工组织设计2.使用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03-2002)3.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施工前,项目总工组织技术、生产人员进行仔细的图纸会审,有问题之处会同设计人员共同解决,特别是砌筑留洞应与水电人员踊跃配合。
3.2 资料准备:毛石随进度进场。
3.3 施工机械:搅拌机3.4 资料要求:⑴毛石:用坚固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头,禁止使用锈石、山此石。
⑵用 32.5#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3d 试验报告,进场后有进场3d 复试报告。
⑶砂:使用中砂,并经过 5mm 筛孔,本工程砌筑沙浆为M5 水泥沙浆,砂子含泥量小于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5.施工步骤⑴基础砌筑时应先检查基底标高消除杂物,并打好底夯。
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
⑵砌第一步毛石时,基底要坐浆。
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正的石1块砌在各转角上,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最后砌填中间的腹石。
砌腹石时禁止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
⑶接砌第二步以上毛石时,每步每隔 1m 应有一块拉结石,防备是牛槽。
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沙浆,沙浆不用铺满,铺到边,特别在角石及面石处,沙浆应离外边约 4—5cm,并铺的稍厚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巧压到要求厚度,并恰巧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 20—30mm,沙浆应饱满。
⑷基础的最上一步,宜采纳较大的毛石砌筑。
基础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采纳较大平毛石砌筑。
在每单元楼梯间暖沟断开,石基础相应断开。
2?14 钢筋。
⑸毛石基础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
如不可以同时砌筑又一定留槎时,应成斜槎。
⑹阶梯形基础上司阶梯的毛石起码压砌下级阶梯的1/2 ,相邻阶梯的毛石应互相错缝搭接。
⑺毛石基础每日可砌高度应不超出⑻地梁在暖沟进口及基础断开处加6.质量控制举措6.1 沙浆配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保证配比正确,拌制时间应切合规定。
6.2 基础应双面挂线砌筑,大放脚两边收退要平均。
墙下条形毛石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 1.1工程地质条件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工程地质条件如图1.1所示,该地区地形平坦,标准冻深为1.2m ,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8.5m ,水质良好,无侵蚀性。
1.2 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所示。
梁L-1截面尺寸为500mm ×200mm ,伸入墙内240 mm ,梁间距为3.3 m ,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370 mm ,双面粉刷。
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 内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1.3上部结构作用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558.57kN =F ∑1K ,山墙168.61k N =F ∑2K ,内横墙162.68kN =F ∑K 3,内纵墙1533.15kN =F ∑4K 。
二、 荷载计算 2.1 选定计算单元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如图所示 外纵墙:取两窗中间的墙体;内纵墙:取 ①—② 周线之间两门中心间的墙体;山 墙:取1m 宽墙体; 横 墙:取1m 宽墙体;2.2 荷载计算外纵墙:去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3.3m 为计算单元宽度杂填土.0=b η.1=d η则m KN FF kk /26.1693.357.5583.311===∑山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mKN F F kk/61.168122==∑内横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mKN FF kk /68.162133==∑内纵墙:去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8.26m 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m KN F F kk/61.18526.815.153326.844===∑三、确定基础宽度 3.1基础的埋置深度mm Z d )200~100(0min +=根据经验公式 mm Z d 140020012002000min =+=+= 3.2确定地基础承载力特征值a f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3/29.174.1)5.04.1(185.016m KN m =-⨯+⨯=γ根据粉质粘土的深宽修正系数3.0=b η,6.1=d η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假设b<3m)3/89.220)5.04.1(29.176.10170)5.0()3(m KN 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3.3基础的宽度由书公式(7.10),基础底面积满足: d f F b G a kγ-≥⨯1 即d f F b G a kγ-≥,室内外的平均高度:外纵墙,山 墙:m d e 7.126.04.1=+=内纵墙,内横墙:m di 26.04.1=+= 基础宽度:外纵墙:md f F be G a k 906.07.12089.22026.16911=⨯-=-≥γ山墙:md f F b eG a k902.07.12089.22061.16822=⨯-=-≥γ内横墙:md f F b iG a k900.00.22089.22068.16233=⨯-=-≥γ内纵墙:md f F b iG a k 026.10.22089.22061.18544=⨯-=-≥γ最后取3m <1.1m =b ,符合假设条件。
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中心二期围墙(西南段),基础类型为毛石基础,深500mm,宽500mm,L型,总长70m,高2.5m。
二、施工条件:(一)机械及工具准备:挖掘机、自卸汽车、手推车、蛙式打夯机、大锤、手锤、撬棍、泥桶、绳子、抬杠、钢卷尺、线坠、粉笔、托线板、脚手板、磅秤、铁锹、木抹子。
(二)材料技术要求:1、水泥:a、进仓时要有质量证明文件;b、应按品种、强度、出厂期、生产厂等检查验收,并分别堆放,先到先用;c、袋装水泥叠堆高度不宜超过10包;d、不宜露天堆放。
如露天堆放,应下有防潮垫板,上有防雨风篷布;e、使用期不宜超过出厂期三个月,超期应先行检验其强度。
2、砂子:宜采用中砂,砂的质量要求,其密度应大于2.5g/ m,其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其空隙率应小于45%;用肉眼观察,不宜含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矿渣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3、毛石:毛石进场前应检查其强度等级(Mu30)、耐久性是够满足设计。
检查砌筑石材的力学性质除了考虑抗压强度外,根据工程需要,还应考虑它的抗剪强度、冲击韧性等。
石材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有抗冻性、抗风化性、耐火性、耐酸性等。
采用的毛石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
毛石应成块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4、PVC 管:采用符合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的合格产品。
外观检查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陷、分解变色线和其它影响性能的其它缺陷。
管材不应含有杂质,应不透光。
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5、砂浆:砂浆进场前需作检测试验,保证砂浆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M7.5水泥砂浆)。
拌制砂浆用水泥、砂应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用水应采用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拌制时应严格按照水泥、砂重量配合比用量配制。
三、施工步骤、方法:(一)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挡土墙砌筑--土方回填--台阶、排水沟--挡土墙勾缝(二)操作工艺:1、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前,用石灰粉撒出基坑的开挖边线,并在临近位置打入水平桩,在水平桩上标记出开挖深度。
某大梁采用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提供的水泥用量为300kg/m3混凝土,砂子为700kg/m3混凝土,石子为1400kg/m3混凝土,W/C=0.60,现场实测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
试求: (1)施工配合比。
(2)当采用JZ350型搅拌机时,每盘各种材料用量。
(注:现场水泥为袋装水泥)解:实验室配合比为 300:700:1400=1:2.33:4.66 W/C=0.60(1)施工配合比 1:2.33×(1+3%):4.66(1+1%)=1:2.40:4.71 W/C=0.6-2.33×3%-4.66×1%=0.4835(2)当采用JZ350型搅拌机时,每盘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00×0.35=105kg 取100kg计算砂子=100×2.40=240kg石子=100×4.71=471kg水=100×0.6-100×2.33×3%-100×4.66×1%=48.4kg某简支梁配筋如下图所示,试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梁端保护层厚25mm,45º量度差为0.5d,90º量度差为2d)、L1=6240-25×2+200×2-2×2×25+2*6.25×25=6803mm L2=6240-25×2+2×6.25×12=6340mm L3=(240-25+50+500)×2+4502×2+6240-(240+50+500)×2-2×450+2×6.25×25-4×0.5×25 =6826mmL4同上=6826mmL5=(200-50+6×2)×2+(500-50+6×2)×2+14×6-3×26=1296根据下列图表所示数据,计算出各钢筋的下料长度。
项目一期工程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发展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目次1 工程概况01.1工程概况0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2 施工准备22.1 技术准备22.2 组织准备22.3 材料准备22.4 机械设备、机具准备23 施工操作23.1、施工工艺流程23.2、施工要点34 质量要求45 安全文明施工46 编制依据5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位于,工程项目西侧、北侧、东侧临近山体,位于三面环山的盆地中,南侧临近一条拟修建中道路,周边无住宅和其他建筑物,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工程项目由14栋多层和5栋小高层组成。
多层建筑为6层砖混结构,建筑高的高度18.15米-18.75米,局部有地下车库,小高层为18层框架结构,建筑高的53.9米,局部也有地下一层车库。
建筑总面积115300平方米。
本工程结构类型有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基础类型有筏板基础、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三种形式。
工程所在地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7℃-19℃之间,南北气温相差1℃-2℃;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益耕;一年四季,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
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5月中旬末至9月下旬为夏季,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秋季,12月初至下年3月中旬为冬季;全年以1月最冷,平均气温7.1℃;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
本地区降雨丰富,年平均降雨1493mm;夏季为降雨高峰季节,占全年42-48%,春季为降雨次高峰,占全年30-35%;秋冬两季降雨较少。
基坑排水采用集水明排。
坡顶设置挡水台,防止地表水排入基坑;坡底设排水沟,宽度约400mm,深度约300mm,距坡脚不小于200mm。
本工程中14#楼、18#楼、19#楼基础及15#楼的A、B单元和16#楼的B、C单元为毛石混凝土条基。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2.1工程地质条件:场区地形经平整后自北向南缓倾。
毛石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施工组织设计2.使用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施工前,项目总工组织技术、生产人员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有问题之处会同设计人员共同解决,尤其是砌筑留洞应与水电人员积极配合。
3.2材料准备:毛石随进度进场。
3.3施工机械:搅拌机3.4材料要求:⑴毛石:用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头,禁止使用锈石、山此石。
⑵用32.5#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3d试验报告,进场后有进场3d 复试报告。
⑶砂:使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本工程砌筑砂浆为M5水泥砂浆,砂子含泥量小于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5.施工步骤⑴基础砌筑时应先检查基底标高清除杂物,并打好底夯。
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
⑵砌第一步毛石时,基底要坐浆。
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最后砌填中间的腹石。
砌腹石时禁止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
⑶接砌第二步以上毛石时,每步每隔1m应有一块拉结石,防止是牛槽。
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不必铺满,铺到边,尤其在角石及面石处,砂浆应离外边约4—5cm,并铺的稍厚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
⑷基础的最上一步,宜采用较大的毛石砌筑。
基础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选用较大平毛石砌筑。
在每单元楼梯间暖沟断开,石基础相应断开。
⑸毛石基础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
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时,应成斜槎。
⑹阶梯形基础上级阶梯的毛石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接。
⑺毛石基础每天可砌高度应不超过1.2m。
⑻地梁在暖沟入口及基础断开处加2ø14钢筋。
6.质量控制措施6.1砂浆配制应严格遵循配合比,保证配比准确,拌制时间应符合规定。
6.2基础应双面挂线砌筑,大放脚两边收退要均匀。
毛石基础处理方案工程名称:西泽园枫谷住宅小区10#楼编制人:职务(职称)审核人:职务(职称)审批人:职务(职称)总监:职务(职称)施工单位:张家口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根据地勘资料提供选用第二层细砂岩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90KPa。
基础底面应落于未受扰动的砾砂岩上。
若开挖基坑标高未到持力层,需将基础加深到持力层。
若遇到不良地基或在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和勘察单位,以确定需处理的部位和方法。
基槽挖好后必须进行详细的钎探等工作,查明基地下是否存在洞穴软弱土层等不良地质情况,并经设计和勘察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后方可继续施工。
本着以上原则,经地勘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现场实际察看并协商,决定本工程局部软弱地基处理思路为:1.1把地基软弱土全部清除,基坑开挖至设计持力层,详见附图;1.2再采用毛石混凝土换填至地基设计标高12.65m,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15和C20,换填厚度分别为2m和4.8m,换填方量约为C15:391m³、C20:2096m³;1.3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2.1 施工工艺测量放线→软弱土质开挖→基槽清理→浇筑混凝土→抛掷第一层毛石→浇筑混凝土→振捣→抛掷第二层毛石→浇筑混凝土→振捣→浇筑混凝土至地基设计标高→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2 施工要点1、施工放线:依据甲方提供的基础定位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会同监理人员(或甲方)验线后,施放定位轴线。
2、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400mm,浇筑时,应先铺一层100-150mm厚砼打底,再铺上毛石,毛石插入砼约一半后,再灌砼,填满所有空隙,再逐层铺砌毛石和浇筑砼,直至基础顶面,保持毛石顶部有不少于100mm厚的砼覆盖层,所掺加毛石数量应控制不超过基础体积的25%。
2.3 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1、毛石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大量的毛石,毛石一般用200×150×150mm到100×100×100mm的,在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人工抛入,为求均匀;2、砼中掺用的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0mm,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
九、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基本资料:柱子高度hc = 600mm (X方向)柱子宽度bc = 600mm (Y方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 fc = 11.9 N/mm2 ft = 1.2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强度设计值fy =300N/ mm2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50mm基础混凝土的容重=25.00kN/ m3基础顶面以上土的容重=18kN/m3顶面上覆土厚度ds =800mm2、控制内力:N ---------- 柱子轴力设计值(kN);Mx'、My' --- 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弯距设计值(kN·M);Vx 、Vy ---- 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剪力设计值(kN);F ---------- 竖向力设计值(kN); F= N + F'Mx 、My ---- 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距设计值(kN·M);Mx = Mx' - Vy * H、 My = My' + Vx * H9.1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f ak+ηbγ(b-3)+ηdγm(d-0.5)无震:P k ≤f aP k max≤1.2f aP k min≥0有震时尚应满足下式要求:P≤f aEP max≤1.2 f aEf Ae=ξa f a1、地基反力P max= (F + G) / A + M / WP min= (F + G) / A - M / W基顶荷载:由柱传来的荷载设计值:取N Max及其对应的N和V;M Max及其对应的N和V基础底面常数表表9-1-11)N Max及其对应的N和V2)M Max及其对应的N和V2、计算地基净反力1)N Max及其对应的N和V基础底面最大和最小净压力计算表表9-2-22)M Max及其对应的N和V经以上计算得出(P k)max=177kN/m2≤f a=222 kN/m2P k max=263.1kN/m2≤1.2f a=266.4 kN/m2所以基础底面尺寸为A柱b*l=3.3*3.6米,BC柱为b*l=3.3*6.3米。
砌体结构墙下条形基础尺寸计算
需要准备:
1.基础埋深d=1.5m
2.《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孔隙比e=0.731、液性指数I l=0.57 均小于0.85,粘性土。
需要计算:
1.按照5.
2.4修正后假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49.2Kpa。
一般情况下可以只进行深度修正而不进行宽度修正,因为宽度影响很小。
砌体结构一般忽略弯矩影响而只计算轴力。
2.从JCCAD读取荷载标准组合(1.0恒+1.0活),取用196KN/m,基础埋深1.5m进行验算:条基的宽度不小于196/249.2=0.79m。
那我们选用稍大的0.9m基础宽度进行回代验算。
验算的目的在于计算当加上基础自重的时候看宽度是否满足要求。
(196+0.9*1*1.5*20)/249.2=0.89,小于0.9宽,满足要求。
构造要求:
毛石基础:(b-b0)/2=b2 ;b2/Ho tama 我们采用前人现成的做法就行
万金油毛石基础:。
C25毛石混凝土挡墙施工专项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基底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板或垫块→立第一节立杆→安装扫地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三步、第四步大横杆、小横杆,接长立杆,与安装大、小横杆交替进行逐步上升→在操作层铺设脚手板,沿外排立杆设置栏杆→拆除二、脚手架设计立杆,横距:L1=1.3m,纵距:L2=1.5m,步距:L3=1.8m;钢管,直径:d=48mm,臂厚:t=3.5mm1.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计算(1)σ= M/W≤fM=1.2MGK+1.4∑MQKMGK:活荷载∑MQK:静荷载标准值:qk=(Qk+Qp)×L2/2=(3+0.35)×0.75=2.51 KN/mQk:架构脚手架标准值 Qp:木脚手板自重标准值设计值:q=1.2×0.35×0.75+1.4×3×0.75=3.465 KN/m(2)抗弯设计强度M= 1/8×ql12=1/8×3.465×1.32==0.732KN·mh.2σ= M/W= 0.732×106/5.08×103=144.1KN/m<f=205N/mm2W:钢管的截面抵抗拒f: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3)挠度计算(不考虑悬挑部分)V=5qKl4/384EI=5×2.51×1.34×1012/384×2.06×105×12.19×104=3.72mm<10mm【V】容许挠度,l/150=1300/150=8.7mm,取10mm2.纵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计算(1)荷载设计值:3.465 ×1.6×0.5=2.772KN1.6 ,0.5为系数(2)抗弯强度:最大弯矩Mmax=0.213×2.772×1.5=0.886KN·mσ= MMAX/W= 0.886×106/5.08×103=174.3 N/mm2=f=205 N/mm20.213为系数,W:钢管的截面抵抗拒,f: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第一章毛石基础设计方案§1墙下毛石条形基础一、根据墙上部结构传到基础的荷载汇集分类1、外墙(单位:mkN/)第一组:82第二组:98、102、122第三组:134第四组:168、187第五组:200、2262、内墙(单位:mkN/)第一组:143、150、157第二组:193、194、199第三组:217、238第四组:284第五组:3251二、确定基础埋深及选择持力层由工程地质剖面图可知,绝对标高为196.62m ,长春地区标准冻深线为1.7m ,且室内外高差为0.75m ,选择第②层粘性土作为持力层,基础埋深为2.5m 。
三、计算部分(外墙)1、按承载力特征值计算,a k f p ≤即a f A G F ≤+. a G f AAd F ≤+γ 由于条形基础 b b A =⨯=1 . 所以df F b G a γ-≥又因为)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查承载力修正系数表,第②层粘性土L I e ,<0.85 所以3.0=b η 6.1=d η第①层杂填土 取318m kN =γ暂不考虑宽度修正:a m d ak a kP d f f 6.237)5.05.2(186.1180)5.0(=-⨯⨯+=-+=γη2.①对于第一组外墙,取m kN q 82= 计算m d f F b G a 455.0875.2206.23782=⨯-=-≥γ,取m b 5.0= a a k kP kP A G F p 2005.2215.0875.25.02082>=⨯⨯+=+≥ 故m b 5.0=不合适,取m b 7.0=a a k kP kP A G F p 2006.1747.0875.27.02082<=⨯⨯+=+≥'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b b 5026007002=-='-3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1所示。
②对于第二组外墙,取m kN q 122= 计算m d f F b G a 677.0875.2206.237122=⨯-=-≥γ,取m b 7.0= a a k kP kP A G F p 20079.2317.0875.27.020122>=⨯⨯+=+≥ 故m b 7.0=不合适,取m b 9.0=a a k kP kP A G F p 20005.1939.0875.29.020122<=⨯⨯+=+≥'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b b 15026009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2所示。
③对于第三组外墙,取m kN q 134= 计算m d f F b G a 744.0875.2206.237134=⨯-=-≥γ,取m b 8.0= a a k kP kP A G F p 2002258.0875.28.020134>=⨯⨯+=+≥ 故m b 8.0=不合适,取m b 0.1=a a k kP kP A G F p 2005.1910.1875.20.120134<=⨯⨯+=+≥'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b b 200260010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3所示。
④对于第四组外墙,取m kN q 187= 计算m d f F b G a 038.1875.2206.237187=⨯-=-≥γ,取m b 1.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5.2271.1875.21.120187>=⨯⨯+=+≥ 故m b 1.1=不合适,取m b 4.1=a a k kP kP A G F p 20007.1914.1875.24.120187<=⨯⨯+=+≥'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b b 200200400260014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4所示。
⑤对于第五组外墙,取m kN q 226= 计算m d f F b G a 255.1875.2206.237226=⨯-=-≥γ,取m b 3.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3.2313.1875.23.120226>=⨯⨯+=+≥ 故m b 3.1=不合适,取m b 6.1=a a k kP kP A G F p 20075.1986.1875.26.120226<=⨯⨯+=+≥'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mm b b 150150200500260016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5所示。
四、计算部分(内墙)51、对于内墙同样第②层粘性土作为持力层,埋深2.5m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查承载力修正值系数表5.2.4得3.0=b η 6.1=d η,暂不考虑宽度修正。
可得:a m d ak a kP d f f 6.237)5.05.2(186.1180)5.0(=-⨯⨯+=-+=γη2、①对于第一组内墙,取m kN q 157= 计算m d f F b G a 87.0875.2206.237157=⨯-=-≥γ,取m b 9.0= a a k kP kP A G F p 2009.2319.0875.29.020157>=⨯⨯+=+≥ 故m b 9.0=不合适,取m b 2.1=a a k kP kP A G F p 2001882.1875.22.120157<=⨯⨯+=+≥'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b b 150150300260012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6所示。
②对于第二组内墙,取m kN q 199= 计算m d f F b G a 104.1875.2206.237199=⨯-=-≥γ,取m b 2.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2332.1875.22.120199>=⨯⨯+=+≥ 故m b 2.1=不合适,取m b 4.1=a a k kP kP A G F p 2006.1994.1875.24.120199<=⨯⨯+=+≥'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b b 200200400260014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7所示。
③对于第三组内墙,取m kN q 238= 计算m d f F b G a 32.1875.2206.237238=⨯-=-≥γ,取m b 4.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5.2274.1875.24.120238>=⨯⨯+=+≥ 故m b 4.1=不合适,取m b 7.1=a a k kP kP A G F p 2005.1977.1875.27.120238<=⨯⨯+=+≥'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mm b b 175175200550260017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8所示。
④对于第四组内墙,取m kN q 284= 计算m d f F b G a 57.1875.2206.237284=⨯-=-≥γ,取m b 6.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2356.1875.26.120284>=⨯⨯+=+≥ 故m b 6.1=不合适,取m b 0.2=a a k kP kP A G F p 2005.1990.2875.20.220284<=⨯⨯+=+≥'7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mm mm b b 150150200200700260020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9所示。
⑤对于第五组内墙,取m kN q 325= 计算m d f F b G a 804.1875.2206.237325=⨯-=-≥γ,取m b 9.1= a a k kP kP A G F p 2005.2289.1875.29.120325>=⨯⨯+=+≥ 故m b 9.1=不合适,取m b 3.2=a a k kP kP A G F p 2008.1983.2875.23.220325<=⨯⨯+=+≥' 查无筋扩展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表得1:1.5,设计大放脚以基础半宽计,需放脚的宽度为mm mm mm mm mm mm b b 125125200200200850260023002++++==-='- 据此设计基础剖面图见图1-10所示。
3、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根据公式az CZ z f P P ≤+查承载力修正系数表0.1=d η,下卧层顶面埋深m d 0.45.15.2=+=,土的平均加权重度3375.184195.1185.2m kN m =⨯+⨯=γ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
即kPa d f f m d ak az 3.214)5.04(375.180.1150)5.0(=-⨯⨯+=-+=γη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为kPa P cz 5.735.1195.218=⨯+⨯=z P 按扩散角理论计算,根据32.121<=s s E E 5.0625.03.25.1>==b z 由《建筑桩基基础技术规范》(JG94-2008)查表5.4.1,插值得︒=1.13θ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力为:kPa P c 455.218=⨯=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为:kPa 4.99998.20.2981.13tan 5.123.2)456.174(3.2)tan 2()(==⨯⨯+-⨯=⋅⋅+-=︒θZ b P P b P c k z 所以kPa f kPa P P az z c 3.2149.1725.734.99==+=+<所以软弱下卧层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