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461.20 KB
- 文档页数:12
拌合站扩大基础计算书(改)附件: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一合同段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计算书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一合同段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计算书一、拌和站罐基础设计概括我标段计划投入两套HZS90拌合站,单套HZS90拌合站投入2个150t型水泥罐(装满材料后),根据公司以往拌合站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受力验算,水泥罐采用砼扩大基础,基础顶预埋地脚钢板与水泥罐支腿满焊。
二、基本参数1、风荷载参数:查询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知:本工程相邻地区宁国市10年一遇基本风速:乂。
= 20.3m/s ;2、仓体自重:150t罐体自重约15t,装满材料后总重为150t;3、扩大基础置于粉质黏土上,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
Ll80Kpa,采用碎石换填进行地基压实处理后,碎石换填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二500 Kpa ;4、当采用两个水泥罐基础共同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时,扩大基础尺寸为9m x 4m x 1.5m (长X宽X高);当采用单个水泥罐基础放置在一个扩大基础上,扩大基础尺寸为4m x 4m x 1.5m (长X宽X高);三、空仓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稳定性计算1、受力计算模型(按最不利150吨罐体计算),空仓时受十年一遇风荷载,得计算模型如下所示:F1图3-1空仓时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稳定性计算模型2、风荷载计算'V d2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可知,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Wk L ;2g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得各参数取值如下:空气重力密度:".0120亿卫000坛=0.01199899 ;地面风速统一偏安全按离地20m取:V2^k2k5V1^ 31.4m/s ;其中:k2 =1.12,k5 =1.38,V10=2O.3m/s ;2 2V d0.01199899 31.4代入各分项数据得:W d0.60KN /mg 2 9.8单个水泥罐所受风力计算:①、迎风面积: A =1.5 1.2 =1.8m2作用力:F1=0.6 1.8 =1.08 KN作用咼度:H =18.35m②、迎风面积:A2 =3.3 11 = 36.3m2作用力:F2 =0.6 36.3 =21.78KN作用咼度:H2=12.1m③、迎风面积:A3=3.3 2.5/2 =4.125m2作用力:F3=0.6 4.125 =2.475KN作用高度:出=5.475m2、单个水泥罐倾覆力矩计算—3M 倾二為占h i =1.08 18.35 21.78 12.1 2.475 5.475 = 296.91KN m3、稳定力矩及稳定系数计算假定筒仓绕单边两支腿轴线倾覆,稳定力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仓体自重稳定力矩M和,另一部分是扩大基础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M稳2。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在设计领域中,基础设计计算是指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数学计算。
这些计算旨在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础设计计算的例子,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最基础的设计计算之一:结构力学计算。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和力的分布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计算包括静态荷载计算、动态荷载计算和地震荷载计算等。
静态荷载计算通过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自重、居住负荷和风荷载等,确定结构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分布。
动态荷载计算则通过考虑地震、风力和交通振动等外界力,分析结构的响应情况。
地震荷载计算主要是针对地震区域,通过考虑地震作用的概率和强度,确定建筑物结构的耐震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气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计算。
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以确定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电线规格。
例如,对于电路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电器组件;对于电线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流负荷,以选择合适的电线截面积。
此外,还需要计算接地电阻、光照度、照明功率等其他参数,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除了结构力学和电气设计,基础设计计算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机械装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流体力学中,需要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研究流体的运动和特性。
在热传导领域,设计师需要计算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温度分布等参数,以确定热传导过程的特点。
在进行基础设计计算时,设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专业计算软件。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计算功能和模拟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复杂的设计计算。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以便正确应用设计计算公式和算法。
在设计过程中,基础设计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拌合站120型拌合机水泥罐地基处理方案验算1、地基处理方案1#拌合站120型拌合机共配置150t水泥罐3个,100t粉料罐2个,罐体自重2t,地基处理方案:罐体下部设置1m厚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下部为25根φ50cmCFG桩基础,桩基长度16m,其中20根桩基位置对应20个罐体支腿,剩余5根位置对应5个罐体的中心,(最大桩间距2.13m,最小桩间距0.79m),桩间换填1m厚毛渣。
2、荷载计算(1)水泥罐及基础总荷载G(KN)计算G=mg=850500*9.8=8334900N=8334.9KN注:m——水泥罐装满时的重量+水泥罐自重+混凝土基础重量=(150t*3+100t*2)+2t*5+76.2m2*2.5t/m2=850.5t=850500kg;g——重力加速度,取值9.8g/cm3。
(2)水泥罐及基础荷载P(KPa)计算P=G/S= 8334900/76.2=109381.89Pa=109.38KPa 注:G——总荷载;S——水泥罐混凝土基础面积,根据图纸计算为76.2㎡。
(3)CFG单桩承载力控制值按1.5倍安全系数来计算,CFG单桩承载力控制值[R]:[R]=G/n*1.5=8334.9/25*1.5=500.1KN注:G——总荷载;n——CFG桩根数。
(4)复合地基承载力控制值[f spk](KPa)计算按1.5倍安全系数来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控制值[f spk]:[f spk]=1.5P=164.07KPa3、CFG桩单桩承载力验算(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Ra=μp*∑qsi*li+Ap*qp=3.14*0.5*(12.5*1.9+22.5*1+10*3.5+25*5.5+25*4.1)+3.14*0.252*350 =573KN注:up——桩的周长(m)=3.14*0.5mAp——桩身有效截面积(㎡)=3.14*0.252㎡i ——桩身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1~5qsi、 qp——桩周第层上的侧阻力、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有关规定确定:侧阻力:qs1=12.5KPa(杂填土),qs2=22.5KPa(粉质黏土),qs3=10KPa(淤泥),qs4=25KPa (粉质黏土),qs5=25KPa(中砂)端阻力:qp=350KPa(中砂)li——第层土的厚度(m),l1=1.9m,l2=1m,l3=3.5m,l4=5.5m,l5=4.1m。
矩形基础扩大基础详细计算书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单位名称:1计算资料1.1编制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2结构信息1.2.1几何尺寸扩大基础结构图1.2.2材料参数1.3荷载信息集中荷载汇总表1.4地质信息土层工程地质物理力学参数表1.5水文信息设计水位标高(m):75常水位标高(m):72低水位标高(m):69水浮力合力点位置X(m):0水浮力合力点位置Y(m):0墩台截面的平均面积(m2):6基底透水时验算地基应力是否计入水浮力:否一般冲刷线标高(m):67.52外载效应基底中心单项荷载内力表3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3.1组合内力组合原则:长期效应组合指公路基规4.2.5条中的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指4.2.5条中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内力组合表3.2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表4基底应力验算4.1持力层修正地基承载力容许值计算持力层修正地基承载力容许值计算表(一般地基)4.2组合内力组合原则:短期效应组合与偶然效应组合,按照公路基规第1.0.8条的要求取值;长期效应组合专用于公路基规第3.3.6条第1项第2款。
基底应力验算内力组合表4.3基底应力验算基底应力验算表5软弱下卧层地基应力验算5.1软弱下卧层修正地基承载力容许值计算软弱下卧层修正地基承载力容许值计算表(软土地基)5.2软弱下卧层地基应力验算软弱下卧层地基应力验算公共参数表软弱下卧层地基应力验算表软弱下卧层地基应力验算表6抗冻拔稳定性验算季节性冻土抗冻拔稳定性验算表7抗倾覆稳定性验算7.1组合内力组合原则:按公路基规4.4.3条的要求取值。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内力组合表7.2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表8抗滑动稳定性验算组合原则:按公路基规4.4.3条的要求取值。
目录一、基本设计资料 (1)二、设计内容: (1)(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1.墩帽尺寸拟定 (1)2.墩身尺寸确定 (2)3基础尺寸确定.................................. - 4 - (二)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4)1.上部构造自重 (4)2.墩身自重计算 (4)3.浮力计算 (5)4.活载计算 (5)5.水平荷载计算 (7)6.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8)(三)墩身底截面验算 (9)1.正截面强度验算 (9)2.基底应力验算 (10)3.稳定性验算.................................. - 10 -4.沉降量验算.................................. - 10 -5.墩顶水平位移验算............................ - 10 -混凝土实体中墩与扩大基础设计一、基本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I级2.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跨径40m,计算跨径38.80m,梁长39.96m,梁高230cm,支座尺寸25cm×35cm×4.9cm(支座为板式橡胶支座,尺寸为顺×横×高),主梁间距160cm,桥面净宽为7+2×0.75m,一孔上部结构荷载为5070kN。
3.水文资料:设计水位182.7m 河床标高177.65m; 一般冲刷度 1.60m; 局部冲刷深度2.80m。
4.地质资料:表层3米厚为软塑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 L=0.8;孔隙比e=0.7;容重γ=18.0kN/m3,以下为砾砂,中密γ=19.7kN/m3。
二、设计内容:(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1.墩帽尺寸拟定(采用20号混凝土)顺桥向墩帽宽度:b≥f + a +2c1 + 2c2f = 40m(跨径)-38.80m(计算跨径)=1.20m支座顺桥向宽度a = 0.25m查表2-1 c1=0.1m c2=0.2mb =1.20 + 0.25 + 2×0.1 + 2×0.2=2.05m按抗震要求:b/2 ≥ 50+L(跨径) =50+40=90cm b =2.05m则取满足上述要求的墩帽宽度b=2.05m横桥向墩帽宽:矩形:B = 两侧主梁间距 + a + 2c1 + 2c2=1.6×4+ 0.35 + 2×0.1+ 2×0.2=7.35m圆端形:B=7.35 + b =7.35+2.05=9.4m桥面净宽:7+2×0.75=8.5m 8.5-1.6×5=0.5m 人行道一边悬出0.25m2.墩身尺寸拟定: ①桥墩立面尺寸墩帽厚度为40cm ,按非通航河流桥下净空定为0.75m(0.5~1m); 梁底标高=设计水位+0.75=182.7+0.75=183.45m ; 墩身顶面标高为:183.45-0.049(支座高)=183.401m ;基底标高为:177.65(河床标高)-1.2(局部冲刷)-1.60(一般冲刷)-2(最小埋置深度,查表3.1)=172.85m ; 基础埋深为:1.2+1.6+2=4.8m;墩顶标高为:183.45-0.049(支座厚)-0.4(墩帽厚)=183.001m ; 墩底标高为:172.85+1.5=174.35m ; 墩高:183.001-174.35=8.651m , 满足上述要求取9m 。
独立基础加固计算书
一、引言
独立基础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需要对独立基础进行加固。
本计算书旨在为独立基础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以确保加固后的基础能够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二、独立基础加固计算
1. 承载能力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独立基础的承载能力。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基础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公式:
P≤βcfc×A
其中,P为基础承载能力设计值,βc为基础承载能力调整系数,fc为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基础底面积。
如果原有基础的承载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配筋等方式进行加固。
2. 抗滑稳定性计算
抗滑稳定性是确保基础不发生滑移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基础抗滑稳定性应满足以下公式:
K≤R/F
其中,K为基础抗滑稳定性系数,R为基础水平阻力,F为基础底面摩擦力。
如果原有基础的抗滑稳定性不足,可以通过增加基础埋深、增加基础侧面摩擦力或增加配筋等方式进行加固。
三、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1. 扩大基础底面积
当原有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进行加固。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土质条件,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
2. 增加配筋
当原有基础承载能力或抗滑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增加配筋的方法进行加固。
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基础,可有效提高基础的受力性能和抗剪切能力。
边跨直线段采用两个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其尺寸为1050cm(横桥向)*150cm(纵桥向)*50cm (深)。
1、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地基持力层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应按下式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Ρz +P cz ≤f z式中Ρ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设计值,kPa ;P c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a ;f 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条形基础受到两根720mm 钢管、两根370mm 钢管的集中压力。
根据支架计算书,720mm 钢管处F 1max =1081 kN, 370mm 钢管处F 2max =192 kN 。
则条形基础受到的最大力:F max =2(F 1max +F 2max )=2546 kN条形基础对下部的荷载P 为均布荷载:KPa s F P 1625.15.102546max=⨯==z/b>0.5故取θ=30oΡz =KPa tg ztg b pb75305.125.15.116220=⨯⨯+⨯=+θ其中b —基础的宽度,mz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z/b>0.5故取θ=30oP cz =γz=19.5×1.5=29kPa故Ρz +P cz =104KPa2、 垫层宽度的计算垫层的宽度应满足基底应力扩散的要求,根据垫层侧面土的承载力,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
(1) 垫层的顶宽垫层顶面没边宜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300mm 。
故顶面1110cm(横桥向)*210cm(纵桥向)即可满足要求。
(2) 垫层的底宽垫层的底宽计算如下:b ’ ≥θztg b 2+=0305.125.1tg ⨯⨯+=3.23m其中b —基础的宽度,mz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z/b>0.5故取θ=30ob ’—垫层的底面宽度,m故底宽3.5m 满足要求。
织女桥第1号桥墩计算书注:1、加载方式为自动加载。
重要性系数为1.1。
2、横向布载时车道、车辆均采用1到2列分别加载计算。
注:集中荷载Pk已经乘以1.2系数,使得竖直力效应最大。
双孔加载按左孔或右孔的较大跨径作为计算跨径。
车辆荷载数据双孔、左孔、右孔分别加载时对应的冲击系数摩阻系数、温度力上部横断面宽度数据每片上部梁(板)恒载反力注:1、盖梁容重25kN/m3,墩身容重25,扩基容重25,水容重10。
活载支反力表(表2)注:1、“人群/每米”指横向1米宽度的支反力,不是总宽度对应的支反力。
总宽度为3.4米。
2、“总轴重”指一联加载长度内(双孔或左孔或右孔加载)的轮轴总重。
计算水平制动力使用。
3、“左、右支反力”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4、双孔加载车道均布荷载、集中荷载的跨径采用“单孔左或右跨不利作为计算跨径”。
5、双孔、左孔、右孔分别加载车道均布荷载为7.875、7.875、7.875kN/m,集中荷载为199.08、199.08、199.08kN。
6、双孔支反力合计:人群荷载56.028kN/m,1辆车辆荷载406.634kN,1列车道荷载329.697kN。
7、左孔(或右孔)加载时1辆车轮轴只作用在左孔(或右孔)内,同车辆的前后轮轴不进入另一孔。
注:1、左右孔的支座支撑线到墩盖梁中心线的桥轴方向距离分别是0.35米、0.35米。
弯矩的力臂按桥轴向距离投影到垂直于墩台轴线的方向计算。
2、“竖直力”向下为正,桥墩“水平力”指向小桩号为正,“弯矩”指向小桩号为正。
3、制动力“双孔加载”由最小制动力控制,“左孔加载”由最小制动力控制,“右孔加载”由最小制动力控制。
4、“竖直力”、“弯矩”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弯矩”由竖直力产生(未计水平力引起的弯矩)。
5、“最小制动”指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的规定值,见2004年桥涵通用规范4.3.6。
6、制动力作用的“加载长”计入一联的长度计算加载重。
注:1、表中活载横向作用视上部与盖梁为整体形成双悬臂多跨连续梁计算柱的横向分配系数得到柱顶竖直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无筋扩展矩形基础计算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桥梁121班陈召桃1203110210目录一、设计资料 (1)二、设计资料分析 (3)三、荷载计算及组合 (4)1、桥台自重及上部构造恒载计算 (4)2、土压力计算 (5)3、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8)4、支座摩阻力计算 (10)5、荷载组合 (11)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13)1、台前、台后填土对基底产生的附加应力计算 (13)2、基底压应力计算 (13)3、地基强度验算 (14)五、地基变形验算(沉降计算) (15)六、基底偏心距验算 (17)七、基础稳定性验算 (17)1、倾覆稳定性验算 (17)2、滑动稳定性验算 (18)八、结论 (19)一、设计资料1、基本概况某桥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梁。
标准跨径20.00m ,计算跨径19.5m 。
摆动支座,桥面宽度为7+2×1.0m ,双车道,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为3.5kN/m 2。
材料:台帽、耳墙及截面a-a 以上均用20号钢筋混凝土,31/00.25m kN =γ;台身(自截面a-a 以下)用7.5号浆砌片、块石(面墙用块石,其它用片石,石料强度部少于30号),32/00.23m kN =γ基础用15号素混凝土浇筑,33/00.24m kN =γ;台后及溜坡填土34/00.17m kN =γ;填土的内摩擦角035=φ,粘聚力c=0。
基础类型:无筋扩展矩形基础基础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钢筋为Ⅰ、Ⅱ级钢筋。
2、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洪水位标高离基底的距离为6.5m (即在a-a 截面处)。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表 1取土深 度自地 面算起 (m )天然状态下土的物理指标 土粒密度so γ)/(3m t 塑性界限 液 性 指 数 I L压缩系数 a 1-2)/(2N mm直剪试验 含水量(%)天然容重)/(3m kN γ孔 隙 比 e液 限L ω 塑 限P ω塑 性 指 数 I P粘聚力C (kN/m 2)内摩 擦角0φ3.2~3.62619.700.742.724424200.100.1555206.4~6.82819.100.822.713319150.60.2620163、桥墩及基础构造和初拟尺寸(如图)初步拟定基础分两层,每层厚度为0.5m ,襟边和台阶宽度相等,取0.4m ,基坑边坡系数可取m=0.75~1.0。
目录一、基本设计资料 (1)二、设计内容: (1)(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1.墩帽尺寸拟定 (1)2.墩身尺寸确定 (2)3基础尺寸确定.................................. - 4 - (二)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4)1.上部构造自重 (4)2.墩身自重计算 (4)3.浮力计算 (5)4.活载计算 (5)5.水平荷载计算 (7)6.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8)(三)墩身底截面验算 (9)1.正截面强度验算 (9)2.基底应力验算 (10)3.稳定性验算.................................. - 10 -4.沉降量验算.................................. - 10 -5.墩顶水平位移验算............................ - 10 -混凝土实体中墩与扩大基础设计一、基本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I级2.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跨径40m,计算跨径38.80m,梁长39.96m,梁高230cm,支座尺寸25cm×35cm×4.9cm(支座为板式橡胶支座,尺寸为顺×横×高),主梁间距160cm,桥面净宽为7+2×0.75m,一孔上部结构荷载为5070kN。
3.水文资料:设计水位182.7m 河床标高177.65m; 一般冲刷度 1.60m; 局部冲刷深度2.80m。
4.地质资料:表层3米厚为软塑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 L=0.8;孔隙比e=0.7;容重γ=18.0kN/m3,以下为砾砂,中密γ=19.7kN/m3。
二、设计内容:(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1.墩帽尺寸拟定(采用20号混凝土)顺桥向墩帽宽度:b≥f + a +2c1 + 2c2f = 40m(跨径)-38.80m(计算跨径)=1.20m支座顺桥向宽度a = 0.25m查表2-1 c1=0.1m c2=0.2mb =1.20 + 0.25 + 2×0.1 + 2×0.2=2.05m按抗震要求:b/2 ≥ 50+L(跨径) =50+40=90cm b =2.05m则取满足上述要求的墩帽宽度b=2.05m横桥向墩帽宽:矩形:B = 两侧主梁间距 + a + 2c1 + 2c2=1.6×4+ 0.35 + 2×0.1+ 2×0.2=7.35m圆端形:B=7.35 + b =7.35+2.05=9.4m桥面净宽:7+2×0.75=8.5m 8.5-1.6×5=0.5m 人行道一边悬出0.25m2.墩身尺寸拟定: ①桥墩立面尺寸墩帽厚度为40cm ,按非通航河流桥下净空定为0.75m(0.5~1m); 梁底标高=设计水位+0.75=182.7+0.75=183.45m ; 墩身顶面标高为:183.45-0.049(支座高)=183.401m ;基底标高为:177.65(河床标高)-1.2(局部冲刷)-1.60(一般冲刷)-2(最小埋置深度,查表3.1)=172.85m ; 基础埋深为:1.2+1.6+2=4.8m;墩顶标高为:183.45-0.049(支座厚)-0.4(墩帽厚)=183.001m ; 墩底标高为:172.85+1.5=174.35m ; 墩高:183.001-174.35=8.651m , 满足上述要求取9m 。
图2 桥梁横跨示意图②桥墩平面尺寸 墩身顶截面顺桥向2.05m -2×0.1(挑檐宽度)=1.85m ; 横桥向9.4m -2×0.1(挑檐宽度)=9.2m ; 墩身底截面墩身侧面按25:1向下放坡:顺桥向1.85m + 2×9÷25=2.57m ; 横桥向9.2m + 2×9÷25=9.92m ;3.基础尺寸拟定:采用两层台阶式片石砼基础(20#),每层厚度为0.75m ,每层四周放大0.5m ,基础顶截面(2.57+0.5×2)×(9.92+0.5×2)=3.57m ×10.92m 基础底截面(3.57+0.5×2)×(10.92+0.5×2)=4.57m ×11.92m刚性角验算为1max 0.533.69400.75tg αα-==︒<=︒满足要求。
(二)墩帽局部受压验算1.上部构造自重 恒载反力kN N 50700=2.墩身自重计算:①墩帽,()kN N 7.183254.005.244.069.205.221=⨯⎥⎦⎤⎢⎣⎡⨯+⨯⨯=π②墩身:圆台体积 )(3122r Rr R h V ++=π()()kNN 07.45252557.257.285.185.1419335.7957.285.121222=⨯⎥⎦⎤⎢⎣⎡+⨯+⨯⨯+⨯⨯+=π ③基础重:()kN N 35.175275.02592.1157.492.1057.33=⨯⨯⨯+⨯= ④基础襟边上的土重力:()()-⨯⨯-⨯⨯-⨯=75.092.1057.392.1157.475.08.4184N ()()kN 54.210057.257.230.230.2413.333.335.732.257.22122=⎥⎦⎤⎢⎣⎡+⨯+⨯⨯+⨯⨯+π3.浮力计算墩身在水中所受浮力()()kNF 84.9778.935.7351.585.130.22185.130.285.130.241351.53221=⨯⎥⎦⎤⎢⎣⎡⨯⨯+++⨯+⨯⨯=π 墩身在土中所受浮力:()kN F 79.708.933.357.24157.235.722=⨯-⨯⎪⎭⎫⎝⎛⨯+⨯=π基础浮力:()kN F 92.68675.08.992.1157.492.1057.33=⨯⨯⨯+⨯=总浮力:kN F F F F 55.173592.68679.7084.977321=++=++=设计水位 墩底2.57m1.85m2.30m河床7.35m4.活载计算:(按公路Ⅰ级进行计算) 1)汽车荷载a.双跨荷载,双列车布置如图桥面宽度7m ,按规范取两车道 车道荷载公路II 级取m kN q k 875.7= 集中荷载按跨径查()kN R 7952240240875.71=⨯+÷⨯= kN R 3152240875.72=⨯÷⨯=对墩中心产生弯矩为:()kN M 2886.0315795=⨯-= b.单跨双列汽车荷载布置如图()kN R 7952240240875.71=⨯+÷⨯=20R =对墩中心产生的弯矩:m kN M •=⨯=4776.0795 c. 汽车横向排列在横桥向,汽车靠边行驶对两行汽车荷载的合力偏离桥中线0.55米,对于实体桥墩,不计活载冲击力,则横桥向中心弯矩: 双孔单列:M 21=(795+315)×2.1/2=1165.5kN ·m 双孔双列:M 22=(795+315)×0.55=610.5kN ·m图5 单跨双列汽车荷载布置图表1 P k 取值表单孔单列:M21=795×2.10/2=834.75kN·m单孔双列:M22=795×0.55=437.25kN·m2)人群荷载按规范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m2;。
人群荷载支座反力:单跨双边:R单=12×(40×0.75×3×2)=90kN双跨双边:R双=90×2=180kN对墩中心产生的弯矩:单跨双边M =90×0.58=52.2kN·m双跨双边M =05.水平荷载计算1)汽车荷载制动力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规范第 4.3.1条规定的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II,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同向行驶双车道的汽车荷载制动力标准值为一个设计车道制动力标准值的两倍(是指单向双车道,双向四车道情况);一个设计车道(两跨布载):kNT87%102402875.740=⨯+⨯⨯=)(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刚性墩台,按单跨两端的板式橡胶支座的抗推刚度分配制动力。
因为两端为相同支座,所以制动力平均分配:T=90/2=45kN中等跨度以下、位移量较小的桥梁一般只设普通板式橡胶支座。
大跨度、多跨连续、简支梁连续板等结构的大位移量桥梁需设四氟板式橡胶支座(即活动支座)。
2)制动力对控制底截面产生的弯矩制动力的着力点在桥面以上1.2m处,计算墩台时,可移至支座铰中心或支图6 汽车横向荷载分布图座底座面上。
基底:M =45×[0.4(墩帽厚)+9(墩身高)+1.5(基础厚)]=490.5kN ·m 墩底:M =45×(0.4+9)=423kN ·m 3)风力a.横向风力:wh d wh A W k k k F 310=k 0: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 k 0=0.90k 1:风载阻力系数:普通实腹桥梁上部结构(B :桥梁宽度 H :梁高)k 3:地形、地理条件系数:一般地区k 3=1.0W d :设计基准风压,哈尔滨地区按1/100,W d =65×0.01kN/m 2=0.65 kN/m 2 A wh :横向迎风面积(主梁) 40m ×2.3m=92m 2 F wh =0.9×1.73×1.0×0.65×92=93kNb.顺向风力:桥墩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的70%乘以桥墩迎风面积计算。
桥墩迎风面积按最高水位时,水面以上主梁以下的一段桥墩计(0.75×9.2)=6.9m 2W 纵=70%×0.9×1.73×1.0×0.65×6.9=4.89kN对墩底截面的弯矩: W 纵×[(182.7-172.85)+0.75÷2-1.5]=42.67kN ·m 对基底截面的弯矩: W 纵×[(182.7-172.85)+0.75÷2]=50.00kN ·m6.墩帽局部受压计算人群荷载平均分配kN N 98.1710275.096.3931=⨯⨯⨯=上部结构荷载平均分配kN N 5071050702== 用杠杆法在横桥向分配荷载,2号梁所受的压力最大kN N 5.397127953=⨯=F ld =N 1+N 2+N 3=17.98+507+397.5=922.48kNA l 为局部承压面积A l =25×35=875cm 22#1.8m795/21 73.1)3.25.8(1.01.2)(1.01.21=⨯-=-=H B k lcd s ld A f F βηγ3.10≤图7 2号梁影响线A b 为局部承压计算底面积A b =(25+2×25)×(35+2×25)=6375cm 2 70.2==lbA A β f cd 为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20混凝土取f cd =7.82MPa:混凝土局部承压修正系数,C20混凝土取:结构重要系数所以满足要求Ⅰ:永久作用(不计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浮力)和汽车、人群的标准值效应组合 Ⅱ:各种作用(不包括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效应组合(三)墩身底截面验算 1.正截面强度计算横桥面内力不控制,故不计算横桥向截面强度 ①偏心距计算 s e 6.0≤)96.4257.2235.7(976.26.01.063.10487.1066387.994=÷+÷===-=s s e 〈(浮力)满足规范要求 ②强度计算c cd d A f N ϕγ≤00γ:结构重要性系数,0γ=1.0 ;0γ 1.00=γkN kN N d 175.24017875.0782070.21.01.348.9220.10=⨯⨯⨯⨯≤⨯=γs η 1.0=s ηϕ:弯曲系数,45.18905.20=⨯=l ,18.757.245.180==l ,91.0=ϕ 1.0×11068.7<0.91×7.82×103×(7.35×2.57+3.14×1.2452)=171317.9 满足要求2.基底应力验算 ①偏心距计算3249.4157.492.1161m w =⨯⨯=76.057.492.11=⨯=wρ 墩台仅承受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ρ1.0][0≤e 0=e 满足要求墩台承受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或偶然作用(不包括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ρ≤][0e 76.010.055.17351.124167.1069<=-=(浮力)e 满足要求②基底应力验算max min[]R a N M p f A Wγ=±≤ 4744.5457.492.11=⨯=A 49.41657.492.112=⨯=W []kpa f a 4300=[]()沙砾中密0.5,0.3,43021===k k kpa f ao9.98.97.191=-=γ 8.88.96.47.1936.41832=-⨯-+⨯=)(γ7.21.28.4=-=h (从一般冲刷线算起)[]()329.506257.49.90.3430=-⨯⨯+=a fⅠ.永久作用(不计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浮力)和汽车、人群的标准值效应组合1R =γ329.50617.21568.24049.412.5294744.541.12416minmax ≤=±=p 满足要求Ⅱ.各种作用(不包括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效应组合25.1R =γ[]41.61614.20271.25349.417.10694744.541.12416minmax =≤=±=a R f p γ 满足要求01122[][](2)(3)aa f f kb k h γγ=+-+-3.稳定性验算①抗倾覆验算Ⅰ.永久作用(不计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浮力)和汽车、人群的标准值效应组合 0495.055.17351.124162.5290=-=(浮力)e 3.116.460495.02/57.400>===e s k 满足要求 Ⅱ.各种作用(不包括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效应组合3.18.2410.02/96.400>===e s k 满足要求 ②抗滑动验算各种作用(不包括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效应组合 ()2.163.8589.494.055.17351.12416>=⨯-=c k 满足要求 4.沉降量验算:本设计由于地基土为砂,认为墩台以下恒载产生的沉降在施工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