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与核酸-
- 格式:ppt
- 大小:554.08 KB
- 文档页数:72
第二章核苷酸和核酸引言一、核酸的发现:核酸是瑞士科学家 F.Miesher于1868年在研究细胞核化学组成成分时发现的,他把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的酸性的含磷的物质称为核酸。
二、如何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载体?1.1944年O.T.Avery的细菌转化实验是获得DNA携带遗传信息的第一个证明。
噬菌体捣碎的实验——第二2.1952年Alfred D.和Hershey等人建立的T2个证据。
**证明噬菌体复制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3.1953年 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更进一步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储存和信息传递的化学机制。
4.核酶的发现,一些核酸本身具有酶催化的活性。
三、核酸的种类和分布1. 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戊糖的种类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2. 分布:DNA: 真核:98%核中(染色体中)核外:线立体(mDNA)叶绿体(ctDNA)原核:拟核核外:质粒病毒:DNA病毒RNA:以细胞质中存在为主,细胞核中也有:tRNA(转移RNA)RRNA(核糖体RNA)MRNA(信使RNA)RNA病毒:SARS第一节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前言已经讲过蛋白质,核酸是生物体中另一种重要的大分子,两者合起来称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两大分子。
蛋白质的完全水解产物——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不完全水解产物——各种大小不等的肽段和氨基酸混合物核酸的完全水解产物——嘌呤和嘧啶碱、戊糖和磷酸混合物不完全水解产物——核苷和核苷酸因此a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核酸就是多聚核苷酸。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 H O N P,蛋白质元素组成:还有其他元素。
2.分子组成:——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磷酸(phosphate)DNA的碱基组成:A G C T;RNA的碱基组成:A G C U二、核苷酸的结构1. 戊糖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核酸与核苷酸的性质与应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核酸与核苷酸的性质与应用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核酸与核苷酸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对核酸与核苷酸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归纳。
一、核酸的性质与组成核酸是由核苷酸经连接而成的长链状生物大分子。
核苷酸是核酸的单体,由糖类、磷酸和氮碱基三个部分组成。
根据糖类的不同,核苷酸可分为DNA(脱氧核苷酸)和RNA(核糖核苷酸)两类。
1. DNA(脱氧核苷酸)DNA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由糖磷酸骨架和连接在其上的碱基对组成,碱基对包括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以及鸟嘌呤与胞嘧啶。
DNA分子具有稳定性高、传递遗传信息的特点。
2. RNA(核糖核苷酸)RNA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RNA分子同样由糖磷酸骨架和连接在其上的碱基组成,其中碱基包括腺嘌呤、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
与DNA不同,RNA分子为单链结构,具有较短寿命。
二、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核酸作为生命体内的重要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遗传物质,内含了生物体所有遗传信息。
当细胞分裂时,DNA能够准确地自我复制,并将所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新生物体。
2.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协助DNA将遗传信息转录为mRNA (信使RNA),并在核糖体中通过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能量转化核苷酸在生物体内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ATP (三磷酸腺苷)为细胞提供能量,GTP(三磷酸鸟苷)参与细胞运输和合成等生理过程。
4. 调控基因表达RNA通过参与转录、剪接和翻译等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和调控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
三、核酸与人类生活的应用核酸在人类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医学、农业、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
1. 医学应用核酸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DNA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疾病诊断等;PCR技术则可用于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促进了病毒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何谓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是核酸的前体物质,细胞内存在多种游离的核苷酸,它们几乎参与细胞的所有生化过程,是代谢上极为重要的物质。
核酸、基因、与核苷酸的关系如何?核酸(DNA)的结构是一条双螺旋的长链;基因则是链上的若干片段;核苷酸是组成片段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
基因是核酸分子(DNA)的一个片段,由四种特定核苷酸按一定顺序串联而成,基因的功能由核苷酸顺序和表达调控所决定,二者若发生异常的改变,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因此,有人把核酸形象地比作一座大厦,基因是大厦的房间,核苷酸则是构筑大厦的基石。
为什么说核酸使人体最重要的抗衰老营养素?核酸是人体最重要的抗衰老营养素,这是美国著名科学家核酸营养学的创立人班·杰明·弗兰克,通过20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据调查,日本、挪威、瑞典、荷兰、冰岛等国,人们喜食富含核酸的食物,使这些国家长寿人群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国家。
研究证实,核酸与人体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
核酸在细胞的新陈代谢、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传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重大生命活动,都起着关键作用,人体核酸含量充足,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正常,人就能健康长寿。
因此,弗兰克称核酸为生命的源泉。
外源核酸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核酸进入人体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与利用,它必须在人体自身酶及大量的能量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人体直接利用的核苷酸、核苷、碱基、戊糖、磷酸等物质,由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肝脏,然后进行分解或直接用于合成人体自身核酸的原料。
神奇的核苷酸营养在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约有数以亿计的细胞死亡,同时又有数以亿计的细胞新生,换而言之,人体每天必须制造出数以亿计的基因组。
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人类的疾病大都是由于基因变异、基因受损所致。
而核苷酸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细胞,使基因的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正常进行,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核苷酸与核酸》课件课程目标:1. 了解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核酸的种类、分布和作用;3. 理解核苷酸与核酸之间的关系;4. 能够应用核苷酸和核酸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第一部分:核苷酸一、核苷酸的定义1. 核苷酸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2. 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核苷酸的结构1. 糖:五碳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2. 含氮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组成DNA和RNA的碱基不同;3. 磷酸:连接核苷酸的桥梁,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
三、核苷酸的种类1. 脱氧核苷酸:构成DNA的基本单元,包括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 核糖核苷酸:构成RNA的基本单元,包括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四、核苷酸的功能1.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核苷酸序列储存遗传信息,RNA2. 参与蛋白质合成:mRNA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rRNA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3. 能量代谢:ATP(腺苷三磷酸)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载体,GTP (鸟苷三磷酸)等也参与能量代谢。
第二部分:核酸一、核酸的定义1. 核酸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核苷酸组成;2. 核酸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二、核酸的种类1. DNA(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数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2. RNA(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数存在于细胞核中;3. 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根据病毒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核酸的分布1.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2.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的RNA。
四、核酸的作用1.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核苷酸序列储存遗传信息,RNA2. 控制蛋白质合成: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 参与细胞分化:DNA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基因,使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4. 抵御外源性遗传物质入侵:核酸酶等酶类可以降解外源性核酸,保护细胞免受感染。
第四章核苷酸和核酸Chapter 4 Nucleotide and nucleic acid1944年,Avery首先证明核酸是生物体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以后的研究继续证明这个结论。
第一节碱基碱基,,核苷和核苷酸Section 1 Bases, nucleosides and nucleotides 一.碱基碱基、、核苷和核苷酸Bases, nucleosides and nucleotides1. 碱基Bases碱基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DNA: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RNA: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RNA除了这些碱基以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碱基,叫做稀有碱基。
如:次黄嘌呤,1-甲基次黄嘌呤,N2-二甲基鸟嘌呤,等等。
碱基的结构稀有碱基Rare bases2. 戊糖Pentose参与核酸构成的戊糖有两种:DNA: D-2-脱氧核糖RNA: D-核糖戊糖的结构Structure of pentoses3.核苷Nucleosides嘌呤和嘧啶碱基与核糖或脱氧核糖连接起来所形成的化合物叫核苷.核苷Nucleosides胞嘧啶核苷(C)尿嘧啶核苷(U)腺嘌呤核苷(A)鸟嘌呤核苷(G)次黄次黄嘌呤核苷嘌呤核苷(I)各种核苷的代号要记熟。
4.核苷酸Nucleotides核苷和磷酸结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核苷酸苷酸。
其中,核糖核苷与磷酸结合的磷酸酯称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Ribonucleotide)由脱氧核苷与磷酸结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otide)脱氧核糖核苷酸AMP和dCMP参加大分子核酸组成的共有8种核苷酸DNA水解液中RNA水解液中腺脱氧核苷酸(dAMP)腺苷酸(AMP)鸟脱氧核苷酸(dGMP)鸟苷酸(GMP)胞脱氧核苷酸(dCMP)胞苷酸(CMP)胸腺脱氧核苷酸(dTMP)尿苷酸(UMP)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酸cAMP, cGMP参与细胞信号传递ATP参与能量代谢ATP的结构Structure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二. 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Biological functions of nucleotides1.是构成核酸的原料;2.作为细胞中的高能化合物的中间体;(ATP,GTP)3.作为一些酶的辅因子成分(辅酶A分子中含有一分子的ADP)4.一些核苷酸是细胞的第二信使。
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核苷酸形成核酸这神奇的过程呀!
你想想看,核苷酸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砖块,而核酸呢,那就是用这些小砖块搭建起来的奇妙大厦。
核苷酸们可都有自己的特点呢,它们包含着碱基、五碳糖和磷酸基团。
这碱基就像是它们的个性标签,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各有各的不同。
五碳糖呢,就像它们的小身体,承载着这些独特的信息。
磷酸基团就像是它们的小尾巴,让它们能相互连接起来。
那它们是怎么形成核酸的呢?这就好比一场热闹的聚会。
一个个核苷酸排着队,小尾巴和前面的小伙伴连接起来,一个接一个,嘿,这不就串成了一条长长的链子嘛!这链子可就是核酸啦!
就像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垒起来,核酸的形成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来的。
如果把碱基比作是不同颜色的彩灯,那核酸不就是一串串五彩斑斓的灯串嘛!它们组合在一起,发出独特的光芒。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这些小小的核苷酸,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居然能形成这么重要的核酸。
核酸可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呀,它就像一本神秘的密码本,记录着生命的各种信息。
咱们的身体里到处都有核酸的身影呢!它们在细胞里忙碌地工作着,指挥着细胞的各种活动。
没有它们,咱们的身体可就没法正常运转啦!
你说这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像不像一场小小的魔法表演?从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变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结构的整体。
哎呀呀,真的是太有意思啦!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核苷酸,它们的力量可大着呢!它们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呀!
总之,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就是这么奇妙,这么令人惊叹!这就是生命的奥秘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核苷酸到核酸的过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从核苷酸到核酸这神奇的过程呀!
核苷酸啊,就像是小小的积木块儿。
你看,搭积木咱都玩过吧,一块一块往上堆,就能搭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核苷酸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角色呢!它们有着不同的类型,就像不同形状的积木。
这些小小的核苷酸,它们可不甘寂寞,它们要凑在一起干大事儿呢!当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哇塞,就形成了核酸。
这核酸呀,就好比是用那些小积木搭成的大城堡。
核酸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咱常说的 DNA 啦。
DNA 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身体的设计图纸,记录着我们身体的各种信息。
你的眼睛是啥样,鼻子是啥样,这可都是 DNA 说了算呢!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一种核酸叫核糖核酸,也就是 RNA 啦。
RNA 就像是个勤劳的小助手,帮着把 DNA 里的信息传递出来,然后让身体按照这些信息去干活儿。
咱就说,这核苷酸变成核酸的过程,像不像一场奇妙的变身之旅?它们从一个个单独的个体,通过奇妙的组合,变成了有着重要作用的大分子。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核苷酸,哪里来的核酸呢?没有核酸,我们的身体又怎么能正常运转呢?这就好像没有砖头,哪来的房子呀!
核苷酸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它们在我们身体里欢快地跳跃、组合,为我们的生命提供着最基本的保障。
我们得好好感谢它们呀!
所以说呀,这小小的核苷酸可别小瞧了它们,它们能创造出大大的奇迹呢!它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出了我们生命的基石。
是不是很厉害?是不是很让人惊叹?我们的身体就是这么神奇,这么充满奥秘!这从核苷酸到核酸的过程,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吗?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份礼物,好好爱护我们的身体呀!。
第二章核苷酸与核酸解析题1.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DNA由双链变成单链的变性过程会导致溶液紫外光吸收的增加,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2.摩尔磷原子消光系数ε(p):指含磷为1摩尔浓度的核酸水溶液在260nm下的光吸收值(以每升核酸溶液中1mol磷为标准来计算核酸的消光系数称为摩尔磷消光系数).由于核酸的分子很大,要得到完整的DNA分子很不容易.因此,DNA的分子量就不易确定,不易求核酸分子的摩尔消光系数(指1摩尔浓度的核酸溶液,在一定的pH条件下的吸收值称为摩尔消光系数).而核酸分子中所含有的核苷残基数目和磷原子的数目相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每升核酸溶液中1mol磷为标准来计算核酸的消光系数.ε(p)=A260/C×L,式中C为磷的摩尔浓度,相当于核酸中核苷酸残基的摩尔浓度.3.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不同来源的核酸链(DNA或RNA),根据它们的顺序互补性,在“退火”之后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分子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依靠这些技术可以分离和鉴定基因和RNA.4.基因组(genome):一个细胞中所有基因和基因间DNA的总和称为基因组(genome).现在人们也把能独立传递遗传信息的病毒DNA,质粒DNA或RNA分子称为病毒基因组和质粒基因组.5.内含子(introns):基因内不为多肤链中的氨基酸顺序编码的DNA片段,这些间隔顺序被称为基因的“内含子”.6.“外显子”(exon):真核基因中为多肤链编码的顺序称为“外显子”.7.质粒(plasmids):是细菌染色体外存在的遗传因子,一般为双链环状DNA分子,分子量在5~400kb 之间.质粒含有一个复制子,能自主地进行复制.质粒非细菌必须因子,但常编码着一些个功能基因.8.黏性末端(cohesive ends):有些限制酶能识别DNA分子上的特殊序列如回文结构,并在识别顺序内或附近切割DNA.限制酶对DNA切割时,由于切口不在同一部位(交错切割)酶切后产生各自带有数个互补碱基的单链尾巴,这样的末多被称为黏性末端.由这种交错切割产生的这种突出末端是碱基互补配对的,所以它们能重新形成碱基配对结构.具有这种“黏性末端”的不同来源的双链DNA片断能被DNA连接酶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9.“退火”(annealing):热变性的DNA,在缓慢冷却条件下重新形成双链的过程.这种实验方法常被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使不同来源的核酸链的互补顺序形成杂螺旋.10.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在核酸中由于碱基的堆积作用,造成核酸比同浓度游离核苷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减少.变性核酸在复性后其紫外吸收值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减色效应”.11.回文结构(palindrome):所谓回文顺序,就像一个单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它们从正方向阅读和反方向阅读,其含义都一样.例如:ROTATOR和NURSESRUN.这个名词被用于描述碱基顺序颠倒重复,因而具有二倍对称的DNA段落.12.基因(gene):含有合成一个功能性生物分子(白质或RNA)需信息的一个DNA片段可以看成是一个基因.基因是为各种多肽链或RNA顺序编码的DNA片断.13.平末端(blunt end):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一个核苷酸由含氮的杂环(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14.同座酶(isoschizomers):是碱基(嘌呤碱或嘧啶碱)和核糖、脱氧核糖的缩合物.15.限制图(restriction map):任何一物种,其细胞DNA样品中的腺嘌呤残墓的数量等于胸腺嘧啶残基的数量([A]=[T]),鸟嘌呤残基的数量等于胞嘧啶残基的数量([U]=[C]);即嘌呤残基的总数等于嘧啶残基的总数([A]+[U]=[T]+[C]),这些数量关系被称为"Chargaff定则”.16.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s):在三链DNA中,除正常的Watson-Crick配对之外还存在不寻常的碱基配对现象,人们把三链DNA(H-DNA)中的非Watsor-Crick配对称为Hoogsteen配对.Hoogsteen配对是使“三链DNA”得以形成的基础.17.调节顺序(regulatory sequence):是细胞中能携DNA遗传信息到核糖体的RNA.在核糖体上,mRNA 提供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模板以指导多肽合成.18.反式作用因子(traps-acting factors):只为一条肽链编码的mRNA称为单顺反子mRNA.真核生物中大部分mRNA是单顺反子的.19.顺式行为元件(cis-acting elements):为两条以上的不同肽链编码的mRNA称为多顺反子mRNA.在原核生物中一个mRNA分子可能为几条多肽链编码.20.端粒DNA(telomere DNA):双螺旋DNA溶液在加热变性之后使其突然冷却的处理过程称为“淬火”.“淬火”处理使复性DNA不能复性而保持单链状态.21.卫星DNA(satellite DNA):DNA热变性时,其紫外吸收增加值到达总增加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变性温度;由于DNA变性过程犹如金属在熔点的熔解,所以DNA的变性温度亦称熔解温度(Tm).每种DNA 都有一个特征性的熔解温度.22.Alu顺序:在极端的pH或高温条件下,核酸,尤其是DNA的黏度急剧下降,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和堆积碱基之间疏水作用的破坏.于是,双链核酸(如DNA)解螺旋形成单链,此现象称为核酸的变性.变性不涉及DNA共价键的断裂.23.顺反子(cistron):变性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墓配对重新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为复性.24.超螺旋DNA(DNA supercoiliy):DNA复性反应时其初始浓度..与反应完成一半所需时间的乘积,它对一特定DNA分子(或基因组)来说是个常数.Co ti/2亦称DNA分子复杂度(c)>其值因复性DNA分子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用来描述一物种基因组的大小.填空题1.从外观看,DNA为_____,RNA为_____.2.B-DNA为_____手螺旋DNA,而Z-DNA为_____手螺旋.3.细胞质RNA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种.4.真核mRNA的3'端通常有_____结构,5'端含有_____结构.5.某物种体细胞DNA样品含有25%的A,则其T的含量为_____,G的含量应为_____.6.一个物种细胞中所有_____和_____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7.DNA的_____会导致溶液紫外光吸收的_____,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8.在细胞内,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称为_____,R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称为_____.9.核酸在复性后其紫外吸收值_____,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10.核酸有两大类,其中_____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但_____中也有.11.核酸在_____波长下有吸收,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_____和_____.12.一种核苷酸是由一种_____和_____组成的.13.一种核苷由一个_____和_____缩合而成.14.天然核苷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如_____和_____核苷酸等.15.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连接_____而形成多核苷酸链.16.3',5'-cAMP被称为_____,它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_____产生的.17.DNA的镜像重复顺序在同一条链内不具有_____,因此不能形成_____结构.18.RNA中的糖为_____,其嘧啶碱基一般是_____两种碱基.19.DNA中的糖为_____,其嘧啶碱基一般是_____两种.20.在RNA和DNA分子中所含的嘌呤碱一般都是_____和_____.21.DNA能以几种结构形式存在.在稀盐溶液中的右手双螺旋DNA具有_____型结构,左手螺旋DNA亦称为_____型结构.22.具有回文结构的DNA因同一条链内有_____,故在双链DNA内部可形成_____结构.23.限制性内切酶的名称用三个斜体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自_____,第二、三两个小写字母来自_____.24.富含_____的DNA比富含_____的DNA具有更高的熔解温度.25.DNA主要存在于_____中,但_____中也有,如线粒体DNA等.26._____、_____、_____DNA一般都是环形的.27.基因是染色体上为_____或_____编码的一个DNA片断.28.在真核染色体中,有两种重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卫星DNA顺序,其中之一是_____,它们是有丝分裂纺锤体的附着点;另一种是_____.29.核小体是基本单位,它由_____和_____组成.30.核酸有两大类,一类是_____;另一类是_____.31.核糖体RNA(rRNAs)是_____的结构成分.后者可看作是_____的复合物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32.核酸分子中的含氮碱基包括_____和_____两类.33.在嘌呤核苷分子中,嘌呤碱的_____和戊糖的_____之间形成糖苷键.34.在嘧啶核苷分子中,嘧啶碱的_____和戊糖的_____之间形成糖苷键.35.核酸中有两种戊糖,它们是_____和_____.36.游离核糖或脱氧核糖有_____和_____两种结构形式,但在核酸中两种核糖苷采取_____结构.37.在氨基酸饥饿期间由细菌细胞产生的一种核苷酸是_____,其作用是抑制_____分子的合成,因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38._____是碱水解RNA产生的中间体,RNA碱水解的终产物为_____.39.“寡核苷酸”是_____,更长的核苷酸聚合物称为_____.40.嘌呤和嘧啶碱基苷能吸收_____,因此,核酸在波长_____处有特征性的强吸收峰.41.不同物种间DNA碱基组成一般是_____,而同一物种不同组织的DNA样品有着_____组成.42.一个给定物种的DNA碱基组成不因_____及_____的改变而改变.43.在1953年Watson-Crick提出的DNA结构模型中,每螺旋包含_____核苷酸对,螺旋的螺距为_____.44.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_____和_____.45.DNA回文顺序具有_____,而镜像重复是_____.46.在RNA链内最近的自身互补顺序能形成_____.所产生的_____可以被看成是RNA中最普遍的二级结构形式.47.细胞内一些DNA的碱基常被_____甲基化,甲基供体是_____.48.核酸酶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49.外切核酸酶从一条核酸链的_____逐个切断磷酸二酯键释放出_____.50.内切核酸酶在核酸链的_____切割核酸链,它们的作用产生_____.51.只能作用于DNA的核酸酶称之为_____,而只作用于RNA的核酸酶称_____.52.蛇毒磷酸二酯酶从核苷酸链的3'-OH末端开始切割_____键,产生_____.54.病毒DNA分子的_____比病毒颗粒的_____要大得多.55.细菌细胞称为原核细胞,因为无_____,其染色体DNA具有_____结构.56.质粒对它们的寄主不是_____的.它们的功能主要用于_____.57.有些质粒携带的基因可以使寄主菌具有_____抗性.质粒也可能通过在细胞间的传递,把_____抗性赋予抗生素敏感菌.58.病毒基因组可以由_____组成,也可以由_____组成.但一般只含其中的一种.59.几乎所有的II型限制酶切割DNA都产生以_____磷酸和_____羟基为末端的DNA片断.60.Ⅱ型限制酶所识别的_____一般都是回文结构,具有_____性.61.许多高重复顺序DNA位于真核染色体的_____和_____上.62.端粒酶自身携一个_____作为模板以反转录的方式合成.63.DNA与DNA正超螺旋的螺旋轴缠绕的方向成_____.64.Z型DNA是左手螺旋的,两链_____互相缠绕一次,其连系数_____.65.在一个共价闭合环型DNA分子中,右手螺旋DNA的双链每互相缠绕一次其连系数为_____,左手螺旋DNA的两条链互相缠绕一次其连系数为_____.66.内含子指_____,外显子指_____.67.线圈型超螺旋DNA使DNA轴缠绕得像_____,因此比互缠式超螺旋DNA要_____得多.68.核酸可完全水解为_______________三个成分,但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69.DNA和RNA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DNA含_____,RNA含_____.70.游离核糖可形成_____环状结构,有α、β两种构型,但组成核酸的核糖均为_____.71.在核酸分子中,碱基与核糖或脱氧核糖之间以_____相连,核苷酸之间通过_____相连接.72._____是核苷的磷酸酯,是核酸的_____.73.把琼脂糖凝胶中的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的技术是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发明的,故被人们称为_____或DNA印迹法.74.通常DNA的分子长度一般用_____对数(bp)或_____来表示.75.纯DNA样品的A260/A280约等于_____,纯RNA样品的A260/A280为_____.76.核苷样品中含_____物质时A260/A280之比值_____.77.核苷中的糖苷键一般为_____连接,但在假尿苷中为_____.78.原核细胞染色体DNA常与_____结合,它们与真核组蛋白的_____相似.选择题1.下面关于天然核酸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1)有一条多核苷酸链或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2)四种碱基的百分含量相同3)无合适的方法进行序列分析4)不存在与蛋白质结合的分子形式2.假定一负超螺旋DNA的L=23,T=25,W=-2,问在ATP参与下,DNA旋转酶作用一次后I、T和W值各是多少?1)L=25,T=26,W=一43)L=21,T=25,W=一42)L=25,T=24,W=一24)L=21,T=25,W=一23.下列哪一个不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1)嘌呤碱2)糖3)磷酸4)吡咯4.与mRNA分子中的密码子ACG对应的反密码子是下列中的哪一个?1)UGC2)UGU3)CGU4)GCA5.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l)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3)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2)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4)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6.下列关于tRNA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l)分子的3'端有ACC顺序3)是核糖体的结构成分2)分子中有反密码子4)可充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7.下列哪组成分的含量高,双螺旋DNA的Tm值也高?1)A+G2)C+G3)A+T4)C+T8.DNA分子的沉降系数与下列哪一个无关?l)分子量3)光密度2)分子形状4)扩散系数9.下列关于B-DNA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l)两条链的方向相反3)A与C配对2)磷酸-核糖位于双螺旋的外部4)A与T配对10.下列关于组蛋白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l)是染色质的结构成分3)含精氨酸和赖氨酸多2)在体内和DNA结合在一起4)组蛋白一般不发生翻译后修饰11.下列中的哪一个是DNA热变性后应具有的特征?1)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在260nm下的光吸收增加2)在260nm下的光吸收降低4)熔解温度与G-C含量无关12.Watson-Crick DNA结构模型中:1)DNA为三股螺旋结构2)碱基在双螺旋结构的外部3)A与G、C与T之间有配对关系4)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13.真核生物mRNA的末端结构特征是:1)3'端有氨基酸臂3)3'端有多聚腺苷酸2)5'端有多聚A4)5'端有多聚腺苷酸14.假定一负超螺旋DNA的L=23,T=25,W=一2,问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Ⅰ作用一次后L、T和W 值各是多少?1)L=24,T=26,W=-43)L=23,T=25,W=-22)L=23,T=24,W=-24)L=24,T=25,W=-115.下列关于核苷酸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核苷酸是核苷的磷苷酯2)核苷酸分子中的糖可以是核糖或脱氧核糖3)嘌呤核苷酸是嘌呤核苷的磷酸酯4)核苷酸只存在于核酸分子中16.下列哪一个是脱氧腺嘌呤核苷酸的缩写?1)dTMP2)dAMP3)dUMP4)dGMP17.下列哪一个是RNA中常见的结构成分?1)AMP、CMP和脱氧核糖3)GMP、UMP和核糖2)核糖、TMP和AMP4)UMP、CMP和脱氧核糖18.下列关于假尿苷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1)假尿嘧啶核苷中的核糖被修饰2)假尿嘧啶核苷中,核糖的1'碳原子与尿嘧啶的N-3之间形成糖苷键3)假尿苷中,核糖的1'碳原子与尿嘧啶的C-5之间形成糖苷键4)假尿嘧啶核苷中的碱基被修饰19.下列关于DNA碱基组成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不同物种间DNA碱基组成一般是不同的2)同一物种不同组织的DNA样品有着相同的碱基组成3)一个给定物种的DNA碱基组成因个体的年龄、营养状态和环境改变而改变4)任何一种双链DNA样品的嘌呤残基的总数等于嘧啶残基的总数20.下列关于Z型DNA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它是左手螺旋的2)每个螺旋有12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上升0.37nm3)DNA的主链取Z字形4)多嘌呤或嘧啶的核苷苷顺序易形成Z型DNA21.下列关于回文顺序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所谓回文顺序,就像一个句子,从正方向阅读和反方向阅读,其含义都一样2)其核苷酸顺序具有二倍对称性3)回文结构又名颠倒重复DNA顺序4)这样的顺序不具有链内互补的碱基顺序22.下列关于H-DNA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双链DNA的一条链为多聚嘌呤核苷酸,一条为多聚嘧啶核苷酸2)在H-DNA中的非Watsor-Crick配对常被称为Hoogsteen配对3)具有四链螺旋结构4)H-DNA是由镜像重复结构形成的23.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l)真核生物中大部分mRNA是多顺反子mRNA2)原核生物中的mRNA一般是多顺反子mRNA3)mRNA是核糖体的结构成分4)m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24.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Ⅱ型限制性内切酶有甲基化酶活性,故可保护细菌自身的染色体DNA2)I型限制性内切酶全酶带有甲基化酶活性3)Ⅲ型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的特异核苷酸顺序4)型限制性内切酶水解DNA不需要ATP25.下列关于病毒基因组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1)一般来说,RNA病毒基因组较大2)其基因组含DNA的病毒称为DNA病毒3)既含DNA又含RNA的病毒称为DNA病毒4)几乎所有的植物病毒都是DNA病毒26.下列关于染色质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l)染色质中的DNA紧紧地和组蛋白结合2)组蛋白可羟磷酸化和乙酰化3)组蛋白的化学修饰与基因表达无关4)“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27.下列关于DNA三级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DNA三级结构就是DNA的拓扑结构和体内包装2)螺旋不足导致DNA负超螺旋状态3)Lk=Tw是DNA的松弛状态4)Lk<Tw导致DNA正超螺旋28.下列关于DNA超螺旋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超螺旋密度σ为负值,表示DNA螺旋不足2)超螺旋密度α为正值,表示DNA螺旋不足3)大部分细胞DNA呈负超螺旋4)当DNA分子处于某种结构张力之下时才能形成超螺旋29.下列关于拓扑异构酶Ⅱ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DNA拓扑异构酶Ⅱ,也称旋转酶2)能切开DNA的一条链,并使其重新连接3)一次作用改变DNA分子的拓扑连系数为24)能同时切开DNA的两条链30.若每一对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650,分子量为106的DNA约相当于多少kb?1)1.2kb2)2.5kb3)3kb4)1.5kb31.由5000个核苷酸残基组成的单链DNA分子的长度是下面中的哪一个?l)17μm2)170μm3)0.17μm4)1.7μm32.下列关于tRNA的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l)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3)分子的3'-端有CCA顺序2)分子中有二氢尿嘧啶环4)TψC环中的T为脱氧胸苷33.下列哪一DNA片段能与“-ATTCTGGCCT-”片段形成互补双螺旋分子?1)“-TAAGACCGGA-”3)“-AGGCCAGAAU-”2)“-AGGUUACAAU-”4)“-AGGCCAGAAT-”34.下列哪一个不是变性DNA所具有的特性?1)变性DNA的浮力密度降低3)变性DNA的生物学活性丧失2)变性DNA的A260增加4)变性DNA的黏度降低35.下列哪种DNA的Tm值最低?l)G+C=56%3)A+T=56%2)G+C=65%4)A+T=65%36.下列哪一个最可能导致DNA变性?l)加人了巯基乙醇3)搅拌2)加人了甲酰胺及尿素4)磷酸二酯键的断裂37.下列哪种核酸中含有较多的修饰核苷?l)真核染色体DNA3)tRNA2)细菌染色体DNA4)mRNA38.下列哪一成分tRNA中存在而mRNA中不存在?1)G和C2)G和A3)A和U4)DHU39.下列哪一成分真核mRNA中存在而tRNA中不存在?1)3'端有CCA顺序3)C和U2)3'端有Poly A4)Poly G40.核苷酸通过什么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1)磷酸单酯键3)2',5'-磷酸二酯键2)焦磷酸键4)3',5'-磷酸二酯键41.一双螺旋DNA的长度为306nm,问该DNA约含多少个碱基对?1)560个2)666个3)766个4)900个42.下列哪一个序列可羟11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并切割?1)5'-A G T C-3'3)5'-A C C T-3'3'-T C A G-5'3'-T G G A-5'2)5'-A T C G-3'4)5'-A C G T-3'3'-T A G C-5'3'-T G C A-5'43.下列哪种试剂常用于限制性酶切片段的电泳后检测?1)32P3)DNA聚合酶2)溴乙锭4)多核苷酸激酶44.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检测凝胶电泳分离后的限制性酶切片段?1)Eastern blotting3)Southern blotting2)Northern blotting4)Western blotting45.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1)碱基配对发生在A和T,G和C之间2)至少有A、B和Z三种类型的DNA存在3)在B-DNA中,所有的碱基对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4)是一个螺旋结构46.DNA的拓扑学性质对下述哪一个不会产生影响?1)DNA的电泳迁移率3)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2)DNA的沉降性质4)对DNA连接酶作用的敏感性47.下列关于DNA拓扑异构体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1)它们具有不同的拓扑连系数3)两个拓扑异构体的Lk0相同2)它们的比连系差值不同4)它们的超螺旋密度相同48.下列关于拓扑异构酶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1)能改变拓扑异构体的连系数2)它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3)使超螺旋转变为松弛状态时,它需要NAD+提供能量4)能与底物DNA形成共价的中间复合物是非题1.假尿苷的名称是由于其分子中的核糖部分被修饰.2.在稀盐溶液中,DNA和RNA的二级结构是相同的.3.t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把氨基酸带到由mRNA指定的位置.4.一双链DNA样品内含有15.1%的A,那么它的G含量也应为15.1%.5.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6.线粒体中也存在一定量的RNA.7.核苷变性过程导致对580nm波长的光吸收增加.8.变性核苷的熔解温度增加.9.若双螺旋DNA中一条链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为pGpCpTpApTpC,那么,互补链的核苷苷顺序应为:pCpGpApTpApG.10.脱氧核糖核苷分子中糖环的3'位没有羟基.11.如果DNA(a)的Tm值比另一DNA(b)的Tm值低,那么DNA(a)比DNA(b)含有较高比例的G-C 碱基对.12.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都含有DNA和RNA.13.核糖体RNA(rRNAs)是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因此核糖体可看作是R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14.核苷分子中的含氮碱基苷是嘌呤和嘧啶的衍生物.15.在嘌呤核苷分子中,嘌呤碱的N-1和戊糖的1‘碳原子之间形成糖苷键.16.在嘧啶核苷分子中,嘧啶碱的N-1和戊糖的1‘碳原子之间形成糖苷键.17.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叫做核苷酸残基.18.胸腺嘧啶核苷酸(T)只存在于DNA分子中.1'.).核苷苷分子中的糖苷键苷是β型糖苷键.20.5-羟甲基胞嘧啶指胞嘧啶第5位上的羟基羟甲基取代.21.一条多核苷苷链的5‘末端上有核苷苷残基,而3‘黏端无核苷苷残基.22.RNA和DNA苷易于羟碱水解.23.同一物种不同组织的DNA样品有着不同的碱基组成口24.真核生物中大部分mRNA是多顺反子mRNA.25.原核生物中的mRNA一般是多顺反子mRNA.26.G=C碱基对含量高的DNA熔解温度较低.27.核酸酶属于磷酸单酯酶.28.限制酶属于磷酸二酯酶.29.质粒苷携带抗药性基因可以使寄主菌具有抗菌素抗性.30.线粒体DNA分子比核DNA大些.31.叶绿体DNA是双螺旋环形分子,但比线粒体DNA要小.32.线粒体DNA为线粒体中的tRNA和rRNA编码.33.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是由线粒体DNA编码的.34.Z型DNA是左手螺旋的,在闭合环型DNA中,每个螺旋其连系数Lk=+1.35.DNA由松弛变成超螺旋不需要由DNA拓扑异构酶以ATP提供的能量导入.36.能改变DNA分子的拓扑连系数的酶叫做DNA拓扑异构酶.37.“限制酶”切割DNA都产生黏性末端.38.基因内为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编码的DNA片段被称为基因的“内含子”.39.DNA拓扑异构酶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40.染色质差不多是由等量的DNA和蛋白质组成的.4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42.所有真核染色质的组蛋白富含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43.核小体是DNA与组蛋白的复合物.44.真核DNA拓扑异构酶可以松弛正超螺旋或负超螺旋.45.染色质的组装需要DNA拓扑异构酶的参与.4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都有组蛋白.47.真核生物的许多基因有“内含子”,其内含子DNA的顺序总长度常常超过外显子.48.分子杂交常用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作为支持物.因它优先结合双链DNA和RNA.49.在稀碱条件下,DNA易被水解生成2'或3'核苷酸.50.在高盐浓度如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RNP的溶解度大.51.Ⅱ型限制酶所识别的DNA顺序通常具有二倍对称性.问答题1.一个既含蛋白又含核酸的溶液,可以根据它们的光吸收性质测定它们的浓度.蛋白质的最高吸收波长在280nm,核酸在260nm有一吸收高峰测定,一个同时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溶液在280nm和260nm处的吸收(A),使用下表数据便可计算出它们各自的浓度.R280/260是溶液在280nm和260nm紫外光吸收的比值,下表中对应于这个比值给出相应的核酸所占全部物质量的百分比.还给一个在此比值下蛋白对280nm处吸收值的含量因子F,蛋白质浓度=F×A260(mg/ml).如果一个溶液A280=0.69、A260=0.94,求出溶液中核酸和蛋白各自的浓度.R280/260核酸的含量/%F R280/260核酸的含量/%F1.750.00 1.1160.846 5.500.6561.630.25 1.0810.822 6.000.6321.520.50 1.0540.804 6.500.6071.400.75 1.0230.7847.000.5851.36 1.000.9940.7677.500.5651.30 1.250.9700.7538.000.5451.25 1.500.9440.7309.000.5081.162.000.8990.70510.000.4781.092.500.8520.67112.000.4221.03 3.000.8140.64414.000.3770.979 3.500.7760.61517.000.3220.939 4.000.7430.59520.000.278 0.874 5.000.682解:由题意知,0.D280/0.D260=0.69/0.94=0.73.从表中知当O.D280/Q.D260(即R280/260=0.73时),核酸所占量为9%,此时F=0.508;故蛋白质浓度=0.508×0.69=0.35(mg/ml),核酸浓度应为:0.035mg/ml2.Watson-Crick碱基配对中,嘌呤环上还有哪些位置可以形成额外的氢键?解:A、G的N7,N33.请写出双链DNA(5')ATGCCCGTATGCATTC(3')的互补链顺序.解:其互补链为:(5')GAATGCATACGGGCAT(3')4.以克为单位计算出从地球延伸到月亮(~320OOOkm)这么长的双链DNA的质量.已知双螺旋DNA每1000个核苷酸对重1X10-18g,每个碱基对长0.34nm(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人体一共含DNA 0.5g).解:因为每1000个核苷酸对重1×10-18g,每个碱基对长0.34nm,DNA的长度为:320OOOkm32×107m=32×1016mm32×1016nm/0.34nm=94.12×1013kb94.12×1013kb×10-18=94.12X10-5(g)5.假定连续5个多腺苷酸序列(polyA)可使DNA产生20°的弯曲.如果两个脱氧腺苷酸串列(dA)5的中心碱基对分别相距(a)10个碱基对,(b)15个碱基对,计算这两种情况下DNA的净弯曲.假定DNA 双螺旋是10个碱基对一个螺旋.解:1)—dAA-l0bp-dAA-,因polyA弯曲方向相同,两个弯曲度之和为40°.2)-dAA-15bp-dAA-,因polyA弯曲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故为0°.6.具有回文结构的单链RNA或DNA可形成发卡结构.这两个发卡结构中的双螺旋部分有何不同?解:RNA中的螺旋为A型螺旋,DNA中的螺旋为B型螺旋.7.在许多真核生物细胞中有一些高度专一的系统用于修复DNA中的G-T错配.这种错配是由G≡C对变成的,这种专一的G-T错配修复系统对于细胞内一般的修复系统是一种补充,你能说出为什么细胞需要一个专门的修复系统以修复G-T错配的原因吗?解: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中,约5%的胞嘧啶是甲基化的,即为5一甲基胞嘧啶;后者可自脱氨基形成T(胸腺嘧啶)导致G-T错配,这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错配对形式.此细胞要有一个专门修复G-T错配的系统,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8.解释为什么双链DNA变性时紫外光吸收增加(增色效应)?解:物质在溶剂化、取代反应、氢键断裂等变化时会改变对光的吸收.DNA变性时氢键被断,并影响碱基堆积,因而造成对紫外光吸收的增加.9.有两个分离自未知细菌的DNA样品,它们各含32%和17%的腺嘌呤碱基.你估计这两种细菌DNA各自所含的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这两种细菌中的一种是来自温泉,哪一种菌应该是温泉菌,为什么?解:DNA1中,因含有32%的A,所以应含有32%的T;而G=C=(1-6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