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征服高考化学选择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粒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有关:“四中子”微粒的说法正确的A .该微粒不显电性B .该微粒的质量数为2C .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 .它与普通中子互称为同位素2.两种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组成化合物3XY ,在Y 的原子序数为m 时,X 的原子序数为:①m-4②m +4 ③m +8 ④m-2 ⑤m +6.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⑤3.X 、Y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Y>X,它们可能形成的化合物为XY 2,由此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 .X 、Y 可能在同一周期B .X 在Y 的前一周期C .X 一定是金属元素D .X 一定是第三周期ⅡA 或ⅣA 族元素 4.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 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4He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 .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C . He 32和24He 互为同位素 D . 24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4He 具有较强的金属性5.酸根-3RO 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离子(-3NO )的电子数多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 是第三周期元素B .-3RO 和-3NO 均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C .R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N 元素最高正价相同D .R 和N 两元素的单质都是空气的主要成分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B.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C.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 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7.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18O 与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 16O 与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12C 与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15N 与14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8.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Th 23490的原子来说A. x =90 y =90 z =234B. x =90 y =90 z =144C. x =144 y =144 z =90D. x =234 y =234 z =3249.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6、6,Z 位于Y 的上一周期,则X 、Y 、Z 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 . X 2YZ 4B . XY 2Z 3C . X 3YZ 4D . X 3YZ 310.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智能考点十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I.课标要求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Ⅱ.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以I 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6.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Ⅲ.教材精讲一.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出现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元素的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见本考点“三、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具体实例:以第3周期或第VII A族为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注意:元素各项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发展的基础上重复。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间性质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并且由量变引起质变。
4.电离能⑴概念①电离能: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少能量,叫做电离能。
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kJ/mol。
电离能大小反映了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电离能越小,原子(或离子)越易失去电子。
②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
③第二电离能:气态 +1价正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
依次类推。
⑵性质及用途①同一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I1<I2<I3<I4<I5……;②第一电离能是元素的金属活泼性的衡量尺度。
课时作业1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硒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硒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第四周期B.质量数为34C.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 s1过渡到n s2n p6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元素周期表中ⅢB到ⅡB的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所以统称为过渡金属元素3. B和Al为同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F3和AlF3都可以与F-形成配位键B.H3BO3为三元酸,Al(OH)3呈两性C.共价键的方向性使晶体B有脆性,原子层的相对滑动使金属Al有延展性D.B和Al分别与N形成的共价晶体,均具有较高硬度和熔点4.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5.元素周期表是安置元素的一座“大厦”,已知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单元号和房间号”即位置的是()A.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D.某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6.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Fe2+与Fe3+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6∶5B.同一周期中,第一电离能:I1(B)>I1(Be)>I1(Li)C.第一电离能:I1(Li)>I1(Na),原因是Na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D.C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区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价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基态原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B族B.在元素周期表中,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时,释放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2或88.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短周期元素A、B,若A的核电荷数比B大,则B单质的还原性应比A单质强B.第n主族的元素,其最高化合价必为+n价C.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热稳定性一定越高D.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解析:由O、F无正价,知B项错,由热稳定性,HF>HI,而HI相对分子质量大,知C项错。
由氧化性F2>Cl2>Br2>I2知D项错。
答案:A2.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0~18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Y<ZB.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加D.元素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变大解析:由题意知X、Y、Z属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排列方式从左到右为:Z、Y、X,故A项错误;含氧酸酸性HXO4>H2YO4>H3ZO4则X、Y、Z依次为第ⅦA、ⅥA、ⅤA族元素,B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Z、Y、X顺序增加,C项错误。
答案:D3.(2010年高考上海化学)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X、Y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解析:本题是对元素推断及其化学性质的考查。
由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可以推知四种元素分别为Mg、Al、N、O,金属性Mg>Al,A错;N2与O2化合时生成的是NO,B错;Al2O3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而氨水是弱碱,C错;NH3在纯氧气中燃烧可以得到N2,D正确。
答案:D4.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
a、b、d同周期,c、d同主族。
第1页 专题六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年高考题练习2012年高考1.(2012新课标∙13)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 、Y 、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 的单质,而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 .W 、X 、Y 、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 . W 与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 .由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 与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2.(2012福建∙8)短周期元素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 .原子半径:T>Q>RD .含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3.(2012浙江∙9)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 -1丁溶液的pH 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 >Z >Y >XB .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 族C .1 mol 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 电子D .1.0 L 0.1 mol·L -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4.(2012山东∙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I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 . Ⅶ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5. (2012北京∙9)已知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s >C1>PB .热稳定性:HC1>AsH 3>HBrC .还原性:As 3−>S 2−>C1−D .酸性:H 3AsO 4>H 2SO 4>H 3PO 46.(2012四川∙8)已知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W 、Z 同主族,X 、Y 、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为金属元素,X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Y 、Z 、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 .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 .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 .若W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 2W 37.(2012福建∙23)(1)元素M 的离子与NH 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01化学选择题元素周期律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W原子最外层比Y原子最外层少1个电子,W的单质制得的金属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Y)Vr(Z)Vr(W)B.X、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键C.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Z的强2.现有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Y、Z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B.氢化物的沸点:R〈X〈Y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T的比R的强D.Y和Z分别与T、X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二倍;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将X单质投入到CuSO溶液中4生成大量红色固体B 向Y的氯化物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C 将Z的单质通入到NaBr溶液中溶液变为黄色D 将W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金属性:Na>MgB.酸性:HSO>HClO2 4C.碱性:KOH>NaOHD.热稳定性:HC1>HBr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C.C、N、0、F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NaOH、Mg(OH)、Al(OH)碱性依次增强6.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 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B 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Si与Cl形成共价键C HCl在1500°C时分解,HI在230°C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WA族兀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1、(全国卷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2、(江苏2.)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准确的是A.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 F-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2017ClD. NH3的电子式:江苏12.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B.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 >r Z >r W >r X3、(福建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Arra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原子半径:T>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4、(四川8)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36)——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练习1】1.(2007广州调研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I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难失去电子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D.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2.(2007广州二模16)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共有18列。
第1列(除氢以外)为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是第18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周期表的第16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B.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8列C.由于有机物的种类远远多于无机物,故周期表的第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D.周期表的第17列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有-l价3.(2007广州一模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B.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26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科学家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找到了优良的催化剂【练习2】4.(2010广东理综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5.(2011广东理综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6.(2009广东11)元素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36, X 、Y 在同一周期,X +与Z 2-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X 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X >Y ,离子半径X +>Z 2-C .同族元素中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 .同周期元素中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7.(2008广东17)短周期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 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14N
2和15N
2
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B.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于第四周
期第VIIIB族
C.第三周期的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D.沸点:H
2O > H
2
S,虽然都为分子晶体,但是H
2
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2、化合物A、B、C、D各由两
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前
两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
这些
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
在如下关系(已知C是一种有
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3. X、Y是周期表中前20号中的两种元素(非稀有气体元素),X原子的半径比Y 的半径
小,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m、n均为正整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Y最高价为+5,则X最高价一定为+6或+7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液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Y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则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也是气体
D.X的离子半径一定比Y离子半径小
4.已知
a A n+、
b
B(n+1)+、
c
C n-、
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
素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
5.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化合物AE与CE古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
D、E的单质
6.A、B、C、D、E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与C在放电条件下可
生成无色气体,D与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B形成的某种气体与A、E形成的气体相遇会产生白烟,B、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A、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分子不可能与A、E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的电子总数相同
C.A、C、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弱酸
D.工业上单质D可用海水为原料制备
7.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为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元素的单质属于原子晶体 B.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非
金属性强
C.Z和X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
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第8、9、10三纵列合称Ⅷ族,Ⅷ族是元素周期表所有族中元素种类
最多的族
B.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包含过渡元素和Ⅷ族C.金、银、铜、铁、钠五种金属元素中,只有钠属于主族元素
D.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KOH、Ca(OH)
2、Mg(OH)
2
、Al(OH)
3
的碱性逐渐增强
9. 4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 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W与Y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B.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
C.WZ
4
分子中W、Z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且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
D.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元素是Z
10.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
2Y 2
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弱酸11.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
2CO
3
,放出CO
2
气体,则A可能是H
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PASS是新一代高效絮凝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WY
2
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X
2R >X
2
Y
13.A、B、C、D、E为同一短周期相邻的五种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为非金属,则A一定为金属 B.A与E简单离子的半径:A > E C.C的氢化物常温下不可能为液态
D.若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m EO
n,
,则E的最低化合价为:
-(8-2n+m)
14、X、Y、Z是中学常见的三种单质,M、N是中学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其中M在
常温下为液态,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
...是()
A.该过程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当X单质为金属时,可能是Na或Fe
C.当X单质为非金属时,可能是F
2
或C
D.反应①可能在常温下进行,也可能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