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6年试用》
- 格式:pdf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74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年试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
第一节岩矿分析
一、工作内容
根据试样和分析要求,进行试验、计算、绘制图表、检查、汇总、审核、提交成果。
二、一般岩矿分析预算标准
三、物相分析预算标准
四、单矿物分析预算标准
不分矿种,所需分析项目,均按“一般岩矿分析”中相应项目费用的150%计费;若一次送样同一矿种少于5个样品,再在此基础上提高50%计费;若一个样品送样量少于100毫克,
五、样品加工预算标准
一、工作内容
根据试样和分析要求,进行加工、试验、计算、绘制图表、检查、汇总、审核、提交成果。
二、化探样品综合分析预算标准
注:1.水系沉积物样如加测铂、钯,增加45元;
2.形态分析只做一步70元,每增加一步增加16元。
三、化探单项分析预算标准
第五节光谱半定量分析
一、工作内容
根据试样和分析要求,进行加工、试验、计算、绘制图表、检查、汇总、审核、提交成果。
二、光谱半定量分析预算标准。
目录第一章地形测绘 (1)第一节地形测量 (1)一、控制测量 (1)(一)工作容 (1)(二)困难类别 (1)(三)控制测量预算标准 (1)二、地形测量 (2)(一)工作容 (2)(二)困难类别 (2)(三)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2)第二节制图 (2)一、地形图编绘 (2)(一)工作容 (2)(二)困难类别 (2)(三)地形图编绘预算标准 (3)二、地形图数字化 (3)(一)困难类别 (3)(二)地形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4)三、地质图数字化 (4)(一)困难类别 (4)(二)地质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4)四、地质图计算机成图 (4)(一)困难类别 (4)(二)地质图计算机成图预算标准 (5)第二章地质测量 (6)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 (6)一、工作容 (6)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6)三、区域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6)第二节专项地质测量 (6)一、工作容 (6)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6)三、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7)四、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7)第三节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7)一、工作容 (7)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7)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8)四、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8)第四节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8)一、工作容 (8)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8)三、专项水文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9)第五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9)一、工作容 (9)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9)三、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10)四、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10)第六节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10)一、工作容 (10)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10)三、专项工程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10)四、专项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预算标准 (11)第三章遥感地质 (12)第一节航空遥感彩色摄影 (12)一、工作容 (12)二、航空摄影类区划分 (12)三、航空遥感彩色摄影预算标准 (12)第二节遥感地质解译 (13)一、工作容 (13)二、航(卫)片可解程度分类 (13)三、遥感地质解译预算标准 (13)第四章物化探 (14)第一节地形等级划分 (14)一、物化探工作确定地形等级的界限: (14)二、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 (14)三、地形等级确定表 (14)第二节物探 (14)一、磁法 (14)(一)工作容 (14)(二)磁法测量预算标准 (15)(三)磁法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5)二、重力 (15)(一)工作容 (15)(二)区域重力测量预算标准 (15)(三)重力测量预算标准 (15)(四)重力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6)三、电法 (16)(一)工作容 (16)(二)激电中梯(长导线)测量预算标准 (16)(三)激电中梯(长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6)(四)激电中梯(短导线)测量预算标准 (16)(五)激电中梯(短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7)(六)激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17)(七)视电阻率中梯测量预算标准 (17)(八)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17)(九)视电阻率垂向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17)(十一)充电法电位和梯度测量预算标准 (18)(十二)自然电场法电位测量预算标准 (18)(十三)瞬变电磁法测量预算标准 (19)(十四)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预算标准 (19)(十五)电磁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19)(十六)可控源音频电磁测深测量预算标准 (20)(十七)甚低频测量预算标准 (20)四、地震 (20)(一)工作容 (20)(二)浅层地震一次观测法测量预算标准 (20)(三)浅层地震多次迭加法测量预算标准 (21)五、放射性 (21)(一)工作容 (21)(二)伽玛总量测量预算标准 (21)(三)伽玛能谱测量预算标准 (22)(四)常规测氡、RaA法测氡预算标准 (22)(五)活性炭测量预算标准 (23)六、测井 (23)(一)工作容 (23)(二)测井预算标准 (23)第三节化探 (25)一、土壤测量 (25)(一)工作容 (25)(二)土壤测量预算标准 (25)(三)土壤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25)(四)多目标土壤测量预算标准 (25)二、岩石测量 (26)(一)工作容 (26)(二)岩石测量预算标准 (26)(三)岩石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26)三、水地球化学测量 (26)(一)工作容 (26)(二)水地球化学测量预算标准 (26)四、水系沉积物测量 (26)(一)工作容 (26)(二)水系沉积物测量预算标准 (27)五、汞气测量 (27)(一)工作容 (27)(二)汞气测量预算标准 (27)六、地气测量 (27)(一)工作容 (27)(二)地气测量(纳米级物质测量)预算标准 (27)七、地热化探测量 (28)(一)工作容 (28)第四节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 (28)一、工作容 (28)二、测网布设预算标准 (28)三、剖面布设预算标准 (28)第五节航空物探 (29)一、工作容 (29)二、单磁预算标准 (29)三、磁放预算标准 (30)四、磁放电预算标准 (31)第五章钻探 (32)第一节矿产地质钻探 (32)一、工作容 (32)二、岩石分级 (32)三、矿产地质钻探 (33)第二节水文地质钻探 (34)一、工作容 (34)二、岩石分级 (34)三、水文钻探预算标准 (34)第三节地热钻探 (35)一、工作容 (35)二、岩石分类 (35)三、地热钻探预算标准 (36)第四节工程地质钻探 (36)一、工作容 (36)二、岩石分类 (36)三、工程地质钻探预算标准 (37)第五节原位测试 (37)一、标准贯入试验 (37)(一)工作容 (37)(二)岩石分类 (37)(三)标准贯入试验预算标准 (37)二、动力触探 (37)(一)工作容 (37)(二)岩石分类 (37)(三)动力触探测试预算标准 (37)三、静力触探 (38)(一)工作容 (38)(二)岩石分类 (38)(三)静力触探测试预算标准 (38)四、静载荷试验、桩载荷试验 (38)(一)工作容 (38)(二)静载荷试验、桩载荷试验预算标准 (38)五、旁压试验 (38)(一)工作容 (38)六、十字板剪切试验 (39)(一)工作容 (39)(二)岩石分类 (39)(三)十字板剪切试验预算标准 (39)七、压水、注水试验 (39)(一)工作容 (39)(二)压水、注水试验预算标准 (39)八、大面积剪切试验 (39)(一)工作容 (39)(二)大面积剪切试验预算标准 (39)九、孔隙水压力试验 (40)(一)工作容 (40)(二)孔隙水压力试验预算标准 (40)十、地基刚度测试 (40)(一)工作容 (40)(二)地基刚度测试预算标准 (40)十一、波速测试 (40)(一)工作容 (40)(二)波速测试预算标准 (40)第六章山地工程 (41)第一节坑探 (41)一、工作容 (41)二、岩石分级 (41)三、坑探预算标准 (42)第二节浅井 (42)一、土石井 (42)(一)工作容 (42)(二)地层分类 (42)(三)土石井预算标准 (42)二、砂井 (42)(一)工作容 (42)(二)砂井预算标准 (42)三、小圆井 (42)(一)地层分类 (42)(二)小圆井预算标准 (42)第三节槽探 (43)一、工作容 (43)二、地层分类 (43)三、槽探预算标准 (43)第七章岩矿试验 (44)第一节岩矿分析 (44)一、工作容 (44)二、一般岩矿分析预算标准 (44)第二节化探分析 (47)二、化探样品综合分析预算标准 (48)三、化探单项分析预算标准 (48)第三节土壤分析 (50)一、工作容 (50)二、土壤化学性质及常量养份分析预算标准 (50)三、土壤水溶性盐分析预算标准 (51)四、土壤矿物质全量分析预算标准 (51)五、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分析预算标准 (51)第四节水质分析 (52)一、工作容 (52)二、水质综合分析预算标准 (52)三、水质单项分析预算标准 (52)第五节光谱半定量分析 (55)一、工作容 (55)二、光谱半定量分析预算标准 (55)一、工作容 (55)二、非金属矿物性测试预算标准 (55)第七节煤质分析 (57)一、工作容 (57)二、煤质分析预算标准 (57)三、煤灰成份分析预算标准 (58)第八节岩矿鉴定与试验 (59)一、工作容 (59)二、岩矿鉴定及测试预算标准 (59)三、重砂鉴定测试预算标准 (61)四、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预算标准 (61)第九节选冶试验 (63)一、工作容 (63)二、选冶试验预算标准 (63)第八章其他地质工作 (64)第十章地区调整系数 (67)第十一章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 (68)第一章地形测绘第一节地形测量一、控制测量(一)工作容踏勘、选点、埋石、造标、量距、观测、计算、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要求为了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合理地使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经费管理制度尚未正式颁发之前,确保地质调查项目的顺利启动,特对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提出暂行要求。
一、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以下简称项目经费)是中央财政预算经费,专项用于国家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质项目)。
各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对项目经费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
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
二、项目实施单位是项目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管好用好项目经费负有如下责任:1.按核定的经费预算和规定的开支范围,合理、有效地使用项目经费;2.按本要求正确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及时向中国地质调查局报送规定的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3.对项目经费使用中发生的违规、违纪事项,要及时报告、纠正和查处。
三、项目经费实行计划用款原则。
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年度经费预算和项目工作进度,在季度开始前十五日内,向中国地质调查局报送季度分月用款计划。
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土资发[1999]181号)的要求,各省(市、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组建地调院。
尚未正式成立地调院,也未开立帐户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拨款暂拨入其主管单位帐户暂存,待地调院筹建组开立银行帐户后再转拨。
地调院筹建组必须立即在银行开立帐户,核算项目支出,并以文字形式将开立的银行帐户(名称、帐号、开户行及行号)告知中国地质调查局。
五、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按照本要求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管理项目经费,正确核算成本,不得擅自扩大成本开支范围。
六、凡工作手段、技术方法单一的地质项目,按地质项目计算成本;凡采用多种工作手段、技术方法的地质项目,按地质项目和工作项目计算成本。
地质项目计算完全成本,工作项目计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项目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年试用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函〔2010〕88号【2010-04-14 来源:地调局财务部】各项目承担单位: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试行)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
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实施为主体的调查评价项目,乙类项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对较少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开展完成的项目。
五、计划项目预算应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实施年限、各项实物工作量总投入、综合研究任务、预期成果等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为前提,并通过工作项目设置与承担单位确定,将总体任务与工作量按实施年度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OO九年十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以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以下简称2010年试用版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2010年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委托业务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摇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共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刷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除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