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安全玻璃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GB 9656-2003 代替 GB 9656-1996汽车安全玻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也适用于农用车及其他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16 外径千分尺(GB/T 1216-1985,neq ISO3611-78)GB/T5137.1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GB/T 5137.1-2002,ISO3537:1999,MOD)GB/T 5137.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GB/T 5137.2-2002,ISO3538:1997,MOD)GB/T 5137.3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GB/T 5137.3-2003,ISO 3917:1999,MOD)GB/T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1614 浮法玻璃GB/T 17339 汽车安全玻璃耐化学侵蚀性和耐温度变化试验方法GB/T 18114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GB18045-2000 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JC/T512 汽车安全玻璃包装3 分类3.1 按加工工艺分类a)夹层玻璃;b)区域钢化玻璃;c)钢化玻璃;d)中空安全玻璃;e)塑玻复合材料。
3.2 按应用部位分类3.2.1 风窗玻璃(前风窗玻璃)a)夹层玻璃——适用于所有机动车b)区域钢化玻璃——适用于不以载人为目的的载货汽车(N类汽车),不适用于以载人为目的的轿车及客车等;c)塑玻复合材料——适用于所有机动车;d)钢化玻璃——适用于设计时速低于40km/h的机动车。
玻璃制品质量检验流程及技术要求玻璃制品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为确保其质量安全和性能稳定,进行质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面将针对玻璃制品的质量检验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玻璃制品质量检验流程如下:1. 前期准备: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相关文件资料,包括测量仪器、检验记录表、技术规范等。
2. 检验尺寸: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尺寸检验,检测玻璃制品的长度、宽度、厚度、曲率等尺寸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 表面质量:通过目测或显微镜检查玻璃表面是否存在气泡、划痕、裂纹、嵌杂物等缺陷,检查表面光洁度是否满足要求。
4. 滑移性能:将玻璃制品放在倾斜台上,观察其滑移性能,要求玻璃制品不易滑动和滑跌。
5. 冲压性能:通过冲压实验,检测玻璃制品的抗冲击性能和弯曲强度。
6. 热稳定性:将玻璃制品放在100℃高温箱中,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其变形和破裂情况,以判断其热稳定性。
7. 耐碱性:将玻璃制品浸泡在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其变色、变形和性能损失情况,以判断其耐碱性能。
8. 耐酸性:将玻璃制品浸泡在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中,观察其变色、变形和性能损失情况,以判断其耐酸性能。
9. 化学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以判断其成分合格与否。
10. 垂直度: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垂直度检验,检测玻璃制品的平直度和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
11. 包装和标识:对合格的玻璃制品进行包装,并在包装盒上标识相关的质量信息和规格型号。
玻璃制品质量检验的技术要求如下:1. 检验仪器:使用精准的测量仪器和显微镜等设备,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技术规范:根据国家相关的玻璃制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保证测试结果符合要求。
3. 检验环境:检验过程应在干燥、无尘、无异味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外界环境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玻璃制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熟悉,并定期接受培训。
玻璃质量检验标准引言:玻璃是一种非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
在现代生活中,玻璃产品的质量对于保障人们的安全和提升产品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玻璃产品的质量,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玻璃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玻璃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玻璃的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
一、外观检验外观是衡量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玻璃产品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平整度检验:通过观察玻璃表面是否有凹凸不平、气泡、划痕等缺陷来评估其平整度。
2. 边缘检验:检查玻璃边缘是否存在缺陷,如缺口、毛刺等。
3. 清洁度检验:检查玻璃表面是否有污渍、污点等。
二、物理性能测试玻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物理性能。
以下是常见的物理性能测试:1. 厚度测量:使用测厚仪器对玻璃的厚度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弯曲强度测试: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对玻璃进行弯曲,测量其弯曲强度。
3. 抗震性能测试:对玻璃进行冲击和震动测试,评估其承受外力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热传导率测试:测量玻璃的热传导率,评估其保温及隔热性能。
三、化学成分分析玻璃的化学成分对其质量和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化学成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硅含量测定: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量玻璃中的硅含量,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2. 其他成分测定: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测量玻璃中的其他重要成分,如氧、铝、钙等。
四、其他检验标准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玻璃质量检验标准需要考虑:1. 抗污能力测试:评估玻璃的抗污能力,包括防水性、防油性等。
2. 防紫外线性能测试:检测玻璃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以保护人们的健康。
3. 抗风压能力测试:通过模拟风压对玻璃进行测试,评估其抗风压能力。
结论:玻璃质量检验标准对于保障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多个方面的检验,可以有效评估玻璃的质量,并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附件附件::编号编号::CNCA CNCA——04C 04C——028028::20062006 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安全玻璃产品安全玻璃产品20062006--0707--12发布发布 20062006--0707--12实施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建筑及铁道车辆用与安全性能相关的玻璃产品、也适用于汽车、农用车及其它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以下简称汽车用安全玻璃)。
其中与安全性能相关的汽车用玻璃包括风窗用夹层玻璃、区域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塑玻复合材料;风窗以外用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钢化玻璃和安全中空玻璃;与安全性能相关的建筑用玻璃产品:包括夹层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与安全性能相关的铁道车辆用玻璃产品包括前窗玻璃,前窗以外用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及安全中空玻璃。
2.认证模式认证模式 产品抽样检测+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3.认证实施基本要求认证实施基本要求 3.1 认证申请3.1.1 申请单元划分原则3.1.1.1 认证单元的划分原则上根据认证产品的种类、厚度、结构和透射比进行划分。
3.1.1.2 与安全性能相关的汽车用玻璃 a) 风窗用夹层玻璃风窗用夹层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划分,即相同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的夹层玻璃为同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1填报。
b) 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的区域钢化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2填报。
c) 风窗用塑玻复合材料风窗用塑玻复合材料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及结构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及相同结构的塑玻复合材料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3填报。
d) 风窗用钢化玻璃风窗用钢化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的钢化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4填报。
玻璃检验标准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为了确保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玻璃检验标准,以便对玻璃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玻璃检验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玻璃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首先,玻璃的外观质量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玻璃表面的平整度、无色差、无气泡、无裂纹等方面。
平整度是指玻璃表面是否平整,无凹凸不平的现象。
无色差是指玻璃表面是否有色差,应该是透明无色的。
气泡和裂纹是玻璃制品中常见的缺陷,检验时需要对玻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气泡和裂纹的存在。
其次,玻璃的物理性能也是检验的重点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抗冲击性能、抗弯曲性能、抗拉伸性能等。
抗冲击性能是指玻璃在外力作用下的抗击碎能力,通常通过冲击试验来检验。
抗弯曲性能是指玻璃在一定载荷下的抗弯曲能力,通过弯曲试验来检验。
抗拉伸性能是指玻璃在拉伸载荷下的抗拉伸能力,通过拉伸试验来检验。
这些物理性能的检验,可以有效评估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另外,玻璃的化学性能也需要进行检验。
化学性能包括耐酸碱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耐酸碱性能是指玻璃在酸碱介质中的稳定性能,通过浸泡试验来检验。
耐腐蚀性能是指玻璃在腐蚀介质中的稳定性能,通过腐蚀试验来检验。
这些化学性能的检验,可以评估玻璃制品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腐蚀和破损的情况。
最后,玻璃的标识和包装也是检验的内容之一。
玻璃制品在生产出厂后,需要进行标识和包装,以便进行追溯和保护。
标识需要包括产品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用户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
包装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玻璃检验标准涉及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标识和包装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可以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玻璃检验标准,提高对玻璃产品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光学性能试验来源: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标准代码:GB/T 5137点击量:35 评论数:0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前言GB/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第4部分: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GB/T 5137的第2部分。
GB/T 5137的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3537:1999《道路车辆安全玻璃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9.4572 775 0.01 0.0005——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定义”部分;——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改为与GB 9656-2003相一致。
本部分代替GB/T 5137.2—1996《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5137.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4.透射比试验”改为“4.可见光透射比试验”;——4.1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目的改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5.1副像偏离试验的试验目的改为:“测定主像与副像间的角偏离”;——将“7.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目的改为“7.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7.4.3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保持与GB 9656-2002相一致;——将“9.反射比试验”改为“9.可见光反射比试验”;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乐、韩松、陈峥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5137.2—1985、GB/T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1 范围GB/T 5137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用安全玻璃的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KS L 2007:2008汽车用安全玻璃中文版产业标准审议会审议制定者:技术标准院长2008年1月2日改版韩国标准协会发行韩国产业标准汽车用安全玻璃KS L 2007:2008Safety Glasses for Road Vehicles1.适用范围本标准针对汽车安全玻璃(以下称安全玻璃)进行了规定。
2.引用标准KS A 0006 实验场所的标准状态KS A 0061 根据XYZ色标示系及X10Y10Z10色标示系的颜色识别办法KS A 0066 物体色的测定方法KS A 3251—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一部:数据统计技术KS B 5202 外径千分尺KS L 2514 平板玻璃透光率·反射率·放射率·吸热率实验方法3.术语解释在本标准中使用的主要术语解释如下。
a) 夹层玻璃:夹层玻璃一般由两片以上的普通玻璃和玻璃间的有机胶合层构成,它在外力的作用下破损的时候,因中间胶合层大部分的碎片不会飞散的玻璃。
b) 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是通过热处理使玻璃表面产生强烈的压缩应力层,在外力作用和温度变化下增加其强度,在破损时形成细小碎片并使用在前窗以外的汽车玻璃。
c) 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钢化玻璃密封组合而成的多层玻璃,玻璃之间用间隔条隔开,边缘用密封胶密封。
d) 汽车的范畴:汽车的范畴分为M1和M1以外。
1)M1范畴:是指包括驾驶员座在内,座位数不超过10座的载客车辆,四轮以上或者汽车总重量(总质量)超过1t的三轮车。
2)M1以外的范畴:是指(a)范畴以外的汽车。
4.种类安全玻璃的种类如表一5.品质安全玻璃的品质要按照表2要求的实验项目和6.的实验方法来试验,并满足5.1~5.13中规定的内容。
并且,安全玻璃的外观、模样及尺寸(除厚度外)可根据同客户的协商来决定。
备注:1、前挡玻璃必须使用夹层玻璃A。
2、副像偏离、光畸变、颜色识别、抗穿透性适用于前挡玻璃的实验。
GB 9656-2019 代替GB 9656-1996前言本标准第4.1条、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他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的ECE R43-2000《安全玻璃材料的统一规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技术差异为:——本标准未对塑料安全材料及经过处理类夹层玻璃进行规定;——ECE R43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应同时满足制品人头模型冲击及试样片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本标准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只需满足上述两种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之一即可。
——本标准将塑玻复合材料耐燃烧试验速率降为100mm/min。
本标准代替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与GB9656-19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为:——取消了第3章中对具体术语的解释,所有术语均采用相关的汽车玻璃术语标准及汽车术语标准;——取消了A、B类夹层玻璃分类,统称为夹层玻璃;——限制使用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增加了风窗及风窗以外用塑玻复合材料——增加了风窗以外用中空安全玻璃;——允许时速低于40km/h的机动车风窗使用钢化玻璃;——对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原片质量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耐燃烧性、耐化学侵蚀性试验;——增加了一般技术要求条款。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莫娇、石新勇、韩松、王文彪、张大顺、王睿、周军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9656-1988、GB9656-1996汽车安全玻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也适用于农用车及其他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钢化类汽车用安全玻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钢化类汽车用安全玻璃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运和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钢化类汽车用安全玻璃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6外径千分尺GB/T5137.1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GB/T5137.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GB9656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GB/T18144玻璃应力测试方法QC/T1119汽车安全玻璃术语3术语和定义QC/T11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4.1性能要求4.1.1可见光透射比用于驾驶员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75%,其余风窗以外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1.2抗冲击性能冲击后试样不应破坏。
4.1.3碎片状态钢化安全玻璃碎片状态应符合下列a)~c)的规定。
试样边缘20mm范围内以及以冲击点为圆心、以75mm为半径的圆内为非评价区。
除去非评价区后,如果试样的评价区内不能完整包含50mm×50mm的正方形评价框时,碎片状态应符合下列b)和c)的规定:a)在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内的碎片数应不少于40块;b)不应有超过3cm²的碎片;c)不应有长度超过100mm的长条碎片。
对于长度不大于100mm的长条碎片,其端部不应是尖角状。
当长条碎片的一端进入试样边缘20mm范围时,该碎片或其延长线与边缘形成的角度应不大于45°。
4.1.4表面应力各测量点表面应力110MPa~140MPa。
4.2尺寸及厚度4.2.1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尺寸偏差要求种类基准边的偏差周边偏差长边的长度L(mm)L≤12001200<L≤1800L>1800钢化玻璃±0.5±0.75±1.0±1.54.2.2厚度厚度及厚度偏差须符合表2的要求。
GB 9656-2003 代替GB 9656-1996前言本标准第4.1条、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他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的ECE R43-2000《安全玻璃材料的统一规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技术差异为:——本标准未对塑料安全材料及经过处理类夹层玻璃进行规定;——ECE R43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应同时满足制品人头模型冲击及试样片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本标准规定风窗夹层玻璃只需满足上述两种人头模型冲击试验要求之一即可。
——本标准将塑玻复合材料耐燃烧试验速率降为100mm/min。
本标准代替GB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与GB9656-19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为:——取消了第3章中对具体术语的解释,所有术语均采用相关的汽车玻璃术语标准及汽车术语标准;——取消了A、B类夹层玻璃分类,统称为夹层玻璃;——限制使用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增加了风窗及风窗以外用塑玻复合材料——增加了风窗以外用中空安全玻璃;——允许时速低于40km/h的机动车风窗使用钢化玻璃;——对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原片质量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塑玻复合材料的耐温度变化性、耐燃烧性、耐化学侵蚀性试验;——增加了一般技术要求条款。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莫娇、石新勇、韩松、王文彪、张大顺、王睿、周军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9656-1988、GB9656-1996汽车安全玻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也适用于农用车及其他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汽车零部件外观品质检验规范1 适用范围此规范适用于我厂汽车零部件的外观品质检验。
2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术语3.1 外观品质包含零件的颜色鲜艳规定等的外观特性,在规格书、图面等中指定。
3.2外观品质基准关于零部件的外观特性,有是物理学的规定,有通过人的感觉判断,后者因为用人的感觉比较简单,作为外观品质基准较多的采用人的感觉评价。
3.3缺点外观品质要求大多在规格书,图面等要求值以外,没有量化的规定。
3.4复合缺陷零件在单位面积内,存在2或2个以上的缺陷.3.5限度样件用样件表示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品质限度,由与供方共同协商确定。
3.6级面(整车)依据车辆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1、2、3、4级面。
1级面:站立、蹲下或坐在驾驶座上能很明显看到的部位(不勉强,很容易看到)。
2级面:站立、蹲下或座位上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勉强,不容易看到)。
3级面:发动机仓、货箱、车辆底部等被覆盖或很难看到、顾客很少关注的部位。
4级面:几乎所有顾客都不会关注的部位。
3.7区域(零部件)依据零件在车辆上的操作及装配状态,区分A、B、C、D的区域。
A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很明显看到的部位B区:操作状态或正常姿势下不是很明显看到的部位C区:需要低头、弯腰、爬下或打开遮盖物才能看见,正常姿势看不到的部位D区:任何姿势都不能看见的部位(零件完整的情况下,不评价)3.8判定等级根据质量问题在顾客心中产生的不满程度,评价出的问题分为如下等级:A级:用户强烈不满会造成人身安全的或会要求立即返修的不良B级:用户感到不满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并会要求返修的不良C级:用户虽然会发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不良问题4 检验项目及要求4.1灯具类零件4.2 电镀类零件4.3 全车玻璃级面:全车玻璃整车属一级面、零件属A区域部位代号:“①”:前挡玻璃中央部位“②”:前挡玻璃周围部及其它玻璃区域图:品质要求项目品质要求值A区域B区域C区域前期处理流痕W5.0㎜L10.0㎜以内W8.0㎜L15.0㎜以内台阶状变形0.5㎜以下(密封面0.2㎜以下)0.8㎜以下(密封面0.2㎜以下)缩孔0.5㎜×15.0㎜以下0.8㎜×20.0㎜以下留下出入口0.5㎜×15.0㎜以下0.5㎜×15.0㎜以下表面处理积压W3.0㎜ L30.0㎜以下可有划伤10.0㎜以下15.0mm以下切入口W1.0㎜ L10.0㎜以下可有表面麻点Ø1.0㎜以下,[边(区域)1个以内距离300㎜以上2个以内]可有结合部位偏差分开长度2.0㎜以内分开长度2.0㎜以内分开长度 2.0㎜以内接合部位面差0.3㎜以下0.8㎜以下异物形状:无突起感200㎜×200㎜㎜范围内·ø0.5㎜以下不评价·ø0.6~1.7㎜3个以下·ø2.0㎜1个以下·ø2.0㎜以上不合格缺陷间距离:20㎜以上形状:无突起感尺寸测量参照供应商提供的检查报告书进行测量验证,测量关键及安装尺寸,段面尺寸提供10倍图性能要求参照供应商提供定期性能试验报告4.5全车门饰板4.6 车内饰板杂物(涂装)φ0.5mm以下1个以内φ1.0mm以下2个以内尺寸测量参照供应商提供的检查报告书进行测量验证,测量关键及安装尺寸性能要求参照供应商提供定期性能试验报告4.7 车内顶蓬品质要求项目品质要求值适用B区C区合成橡胶毛线针织不织布凸凹直径30㎜以下凸凹高度0.5㎜以下○皱纹(L)15㎜×(W)1㎜以内500㎜×500㎜范围允许一个○○划伤(L)15㎜×(W)1㎜以内(L)25㎜×(W)1㎜以内○500㎜×500㎜范围允许一个异物混入(黑点) 直径1㎜以内500×500㎜内1个○毛边依照限度样本依照限度样本○○脏污直径5㎜以内直径8㎜以内○○500㎜×500㎜范围允许一个尺寸测量参照供应商提供的检查报告书进行测量验证,测量关键及安装尺寸性能要求参照供应商提供定期性能试验报告区域定义A 通常的乘车状态下看见的部位,通常的操作下接触频度频繁的部位B 通常的乘车状态下难以见到的部位.开闭等操作时能见部位.偶尔可能接触的部位C 零件重叠,难以看见的部位品质要求项目品质要求值A区域B区域C区域线头露出长度限20㎜以内,数量限2个,缺陷间的距离150㎜以上长度限80㎜以内,数量限4个,缺陷间的距离150㎜以上未规定表面异物、杂点直径0.3㎜以下,限3个,各缺陷间隔100㎜以上直径0.8㎜以下,限5个,各缺陷间隔100㎜以上未规定褶皱存在较大的褶皱(依照限度样本)存在大的褶皱(依照限度样本)未规定塑料包装不允许有撕裂现象尺寸测量参照供应商提供的检查报告书进行测量验证,测量关键及安装尺寸性能要求参照供应商提供定期性能试验报告座椅使用不良评价不良项目级别品质要求范围操作不良 A ·操作力非常沉重·靠背不能自动返回或返回非常慢·操作途中卡住·头枕操作力非常重或非常轻A4.9安全带4.10油管、水管、排气管4.11底盘类4.12电器类4.13 开关按钮类4.14密封圈、密封垫片类4.15油漆外观质量等级(包括塑料件、锻件和铸件等油漆外观质量)类JSJ-0025 验收标准和判定原则5.1在等级表中没有尺寸要求的缺陷项目均使用目测;5.2一般零部件采用B级精度,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如有一个或多个项目超出B级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均判定为不合格;5.3 影响到零部件安全、性能的部位,其外观质量采用A级精度,其余部位按B级精度验收。
最新汽车安全玻璃标准规范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
安全玻璃已成为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的汽车安全玻璃标准
规范旨在确保车辆在遭受碰撞时,乘客的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材料要求:汽车安全玻璃必须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抗冲击性材料,如夹层玻璃、钢化玻璃或特殊处理的塑料材料。
2. 强度测试:所有安全玻璃在生产后必须经过严格的强度测试,包括
抗冲击测试、耐压测试和耐温测试,以确保其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
3. 透明度标准:安全玻璃的透明度应满足驾驶视野要求,不得因雾化、划痕或变形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4. 安装规范:安全玻璃的安装必须符合车辆制造商的指导手册,确保
其与车辆结构的紧密结合,以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5. 耐候性要求:安全玻璃应能承受各种气候条件的考验,包括极端温度、湿度和紫外线照射。
6. 破碎性能:在遭受碰撞时,安全玻璃应能以最小碎片的形式破碎,
以减少对乘客的伤害。
7. 标记和认证:所有安全玻璃必须有清晰的标记,表明其符合的安全
标准和认证信息。
8. 维护和更换:车辆所有者应定期检查安全玻璃的状况,并在发现损
坏或性能下降时及时更换。
9. 法规遵循:汽车制造商和安全玻璃供应商必须遵守国家和国际上关于汽车安全玻璃的所有相关法规和标准。
10. 教育和培训:对汽车制造商、维修人员和消费者进行有关安全玻璃标准和维护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对汽车安全的认识。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汽车安全玻璃在保护乘客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
新车验车须知检查车辆车窗及天窗新车验车须知——检查车辆车窗及天窗新车验车是购买车辆后必备的一项程序,它能确保车辆是否存在任何问题或隐藏的缺陷。
在验车过程中,检查车辆的各个部件至关重要,包括车窗及天窗。
本文将介绍在验车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检查和评估车辆的车窗及天窗。
一、外观检查首先,我们需要检查车辆的车窗和天窗的外观状况。
其中,车窗应平整,并不存在明显的凹陷或破损。
玻璃表面应干净、清晰,无划痕、裂纹或其他损伤。
同时,还要检查车窗下部的密封条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有效地防止噪音和灰尘进入车内。
二、开闭功能检查接下来,我们需要检查车辆的车窗和天窗的开闭功能。
首先测试车窗是否能够顺利升降,是否存在卡顿或异常的噪音。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销售方进行沟通,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同样地,我们也需要检查天窗的开闭功能,确保它能够平稳地打开和关闭。
同时,还要观察天窗的密封性能,避免水滴或风雨进入车内。
三、防夹功能检查在验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仔细检查车辆的车窗和天窗的防夹功能。
防夹功能是车辆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它能够确保乘车人员在开启车窗或天窗时不会被卷入。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将手臂或其他物体伸入窗户或天窗的开口处,并试图关闭它们来测试防夹功能。
若发现防夹功能不正常或不及时响应,应立即与销售方联系,寻求维修或更换的解决方案。
四、密封性能检查除了以上检查,我们还应注重车窗和天窗的密封性能。
车窗和天窗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车内的噪音、气味以及防水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车窗和天窗的密封条没有损坏,并能有效地防止渗水和噪音。
此外,还应检查车窗和天窗的操作杆、开关等零部件是否正常,确保其灵活可靠。
五、安全玻璃检查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检查车窗和天窗的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具有防爆、防破碎的功能,在车辆碰撞或碎裂时能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车窗和天窗上的标识来确定是否为安全玻璃,或者与销售方进行确认。
总结:在新车验车过程中,检查车辆的车窗及天窗是至关重要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