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四道屏障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处逸设置了四道屏障:

1、燃料芯块;

2、密封的燃料包壳;

3、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一回路系统;

4、安全壳。

多重保护

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时:

1、进行正常停堆

2、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

3、如因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深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对一切重要设备都采取了类似的多种保护措施,如设置了两路独立的可靠的外电源,当一路外电源因事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供电。万一两路外电源同时断电怎么办?不要紧。核电站里还有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的紧急备用电源。

专设安全设施

人们常用“万无一失”来形容一件事物的安全可靠,而核电站为这极不可能出现的“一失”出作了周密准备,这就是专设安全设施。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失”是管壁很厚的一回路主管道断裂了。这时专设安全设施投入工作,首先向堆内高压注水,防止堆内“烧干”;压力降低后,低村注水系统工作,继续向堆内注水冷却。与此同时,安全壳与外界自动隔离;安全部顶的喷淋系统自动喷淋冷水,降低安全壳的温度和压力;消氢系统投入工作,除去可能引起爆炸的氢气。

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站有着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选址、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每项具体活动都有单项的质量保证大纲。

另外,还实行内部和外部监查制度,监督检查质量保证大纲和初稿情况和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质量保证体系对参加核电站工作的人员的选择、培训、考核和任命有着严格的规定。以操纵员为例,要求选择基本素质好,有一定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经过课堂、核电站模拟机和核电站实际运行培训,再通过国家级的考试领取操纵员执照,然后才能上岗。上岗工作以后,还要进行再培训和定期考核,不合格都将被吊消执照。

国家为保证核电站安全采取的措施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9 页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 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简而言之,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它的功用是把冷却剂送进堆内,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以保证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 稳压器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 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 第 2 页共 9 页

核电站论文:由核殇看核电站安全之重要性

由核殇看核电站安全之重要性 【摘要】: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的安全形势下,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针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的隐患,应从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完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改善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现状的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水平。 正文: 何为“核殇”?这是我自己对于核事故所起的 名字,因为核事故只要一发生,不管是大是小,都 会带来让人心痛的后果,是故为“殇”……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在现为乌克 兰的前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核泄露 灾难,距今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 影响,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右图为核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 1988年1月6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座核 电站,由于对核材料筒加热不当引起爆炸,造成1 名工人死亡,100人受伤。 1992年11月,法国发生了最严重的核事故: 三名工作人员未穿防护服进入一座核粒子加速器后 受到污染。 1999年,东京附近的一座核反应堆曾发生辐射泄漏,造成2名工人死亡。 1998年到2002年:印度在四年间核电站共发生了6次核泄漏事故。 2003年12月29日:韩国荣光核电厂5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2004年8月9日,正值日本长崎市民纪念第五十九个“原子弹被爆日”时,日本中部福井县美滨核电站再次发生蒸汽泄漏事故,导致4人死亡,7人受伤。 2005年5月,英国最大核电站、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塞拉菲尔德核电站的热氧再处理电厂因发生放射性液体泄漏事件被迫关闭。 太多太多的事故归根结底是因为核安全技术措施还不够到位,而造成核事故损失巨大的则是因为核辐射,可见提高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水平的是紧密相关的,核科学技术获得发展和应用的前提是拥有一个高水平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环境。由于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引起世人关注,关于核安全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发生大型的核事故事件,但是为了预防事故可能性,保证核安全,我建议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水平。 一、加强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健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职责,提高自制指挥快速反应能力,是有效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前提。建立国家核应急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应急组织和地方单位应急组织的三级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对全国范围内的核安全实施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报告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姓名:X X X 学号:0 9 X X X X X X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指导老师:X X

2012 年06月10 日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系XXX 摘要: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能源的供应结构来看,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矛盾,除了应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是被公认的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即清洁又经济的现代能源。核能不仅单位能量大,而且资源丰富。地球蕴藏的铀矿和钍矿资源相当于有机燃料的几十倍。如果进一步实现控核聚变,并在海水中提取氚加以利用,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矛盾。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简要回顾核电的发展,并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指出核电是一种安全的能源。

关键词:能源核电安全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analysi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uclear Engineering XXX Abstract: Energy is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lements of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s also expanding. From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suppl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from the three resources of coal, oil, natural gas, three energy is not only a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ontradictions,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solar, wind, tidal energy and biomass energy renewable resources, nuclear energy is recognized only can achieve large-sca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nergy, clean and modern energy economy. Nuclear power units of energy, but also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Global reserve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mineral resources is equivalent to several times of the organic fuel. Further to achieve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and be used to extract tritium in seawater, will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energy supply. However, with a series of nuclear accidents, the safety of nuclear energy and then step been questioned,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and its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 全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简而言之,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如果把反应堆中的冷却剂比做人体血液的话,那主泵则是心脏。它的功用是把冷却剂送进堆内,然后流过蒸汽发生器,以保证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 稳压器又称压力平衡器,是用来控制反应堆系统压力变化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起保持压力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超压保护。稳压器里设有加热器和喷淋系统,当反应堆里压力过高时,喷洒冷水降压;当堆内压力太低时,加热器自动通电加热使水蒸发以增加压力。

蒸汽发生器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反应堆的冷却剂的热量传给二次回路水,并使之变成蒸汽,再通入汽轮发电机的汽缸作功。 安全壳用来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出去,以保护公众免遭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万一发生罕见的反应堆一回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时,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周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一般是内衬钢板的预应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轮机核电站用的汽轮发电机在构造上与常规火电站用的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由于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所以同等功率机组的汽轮机体积比常规火电站的大。 危急冷却系统为了应付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破裂的极端失水事故的发生,近代核电站都设有危急冷却系统。它是由注射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组成。一旦接到极端失水事故的信号后,安全注射系统向反应堆内注射高压含硼水,喷淋系统向安全壳喷水和化学药剂。便可缓解事故后果,限制事故蔓延。 注: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yóu)、钍(tǔ)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

危险源预防措施及危险源分析(完)

目录 1主要危险源预防措施 (1) 1.1触电预防措施 (1) 1.2火灾预防措施 (1) 1.3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2) 1.4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4) 1.5高空坠落预防措施 (6) 1.6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7) 2危险源分析 (15) 城东隧道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15) 塔山大桥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22) 路基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31)

危险源预防措施及危险源分析 1主要危险源预防措施 1.1触电预防措施 1.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现场电线(电缆)布设规范。 1.1.2加强作业人员用电知识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 1.1.3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必须做到持证上岗,非电工人员严禁接线。 1.1.4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正常工作。 1.1.5加强自查自纠,组织定期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 1.1.6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1.1.7施工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1.1.8雨天严禁进行露天电焊作业,严禁用架体作为焊接时二次回路导体。 1.1.9手持电气设备的操用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应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 1.1.10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制定符合现场实用的应急预案。 1.2火灾预防措施

1.2.1加强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等)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1.2.2焊接、气割作业前,须清理焊区周边及下方易燃品,氧气瓶、乙炔瓶分开放置,距离不小于5m,严禁用煤气代替氧气。 1.2.3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严禁一闸多机。 1.2.4加强安全检查,发现有老化线路及时更换、有破损的及时包扎。 1.2.5详细计算最大用电量,配备满足用电要求的设备及电缆、电线,严禁电线超负荷运行。 1.2.6材料堆放场、仓库等重地设专人看护,严禁在此用火和吸烟。 1.2.7施工现场和营房配备足量合格的消费器材,指导每位现场工人均会正确使用消费设施。 1.2.8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1.2.9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应急预案,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1.3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3.1加强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知识。

核电站安全教育与培训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核电站安全教育与培训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核电站安全教育与培训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安全文化,核电这个特殊行业尤是对安全特别地注重。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理念惯行于核电企业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中,通过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来营造核电企业内部的人人关注核安全的氛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记得当时有人问我:如果是你在主控室,你会跑吗?我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我作为操纵员在主控制室,我会忠于岗位、尽职尽责,选择稳定机组。其实在那种情况下,我可能根本就不会产生逃跑的念头,因为机组的安全就是人民群众的安全。人贵有责任感,比如自己家的东西坏了首先要自己想办法。当然这也仅仅是在这次事故中人因方面的考虑,核电站人员应秉承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态度。没有了质量,没有了安全,一切皆为虚谈。 当然安全并不是在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针对八月份这次台风梅花的袭击,我们公司及部门都出了很好的应对措施,在接到预警后,我们运行部的部门领导都高度重视,立即按照公司三防预案程序内容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及时预警,有序应急;落实措施,保障到位;实施监督,预防为主;综合防范,保障供应。最后虽然台风没有直接从海阳登陆,但通过这次的防御台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说了这么多,主要的意思还是那句老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都知道要安全、要预防,但怎么预防才能避免事故呢?由于预防的范围太广,再加上本人进公司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培训,我就针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第 2 页共 6 页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和中子等属于电离辐射,而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激光则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核能领域,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电离辐射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及其防护。通常将电离辐射简称为辐射或辐射照射。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事实上,辐射无处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约76.58%)和医疗(约20%),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非常小(约0.25%)。在世界范围内,天然本底辐射每年对个人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有些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要比这个平均值高得多。 核能应用领域的辐射照射来源于核能产生装置(如核电站)在运

关于核电维修领域工业安全管理论文.doc

面的,第一级组织就是班组,是整个维修领域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二个现场”。深入班组做好安全监督/指导工作,其作用不亚于第一个现场。再向上,部门安全管理也归于这个层次。第三个是安全监督层,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部门/人员所做的日常工作。 2、针对安全执行层 针对安全执行层,工作重心是做好预控工作,同时也需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把比较大的精力放在过程控制上。首要的是培养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主要通过各类培训的和经验反馈的途径,在培训与经验反馈中注重互动和实操,全程观察培训效果并反馈改进。例如,在课堂培训时,首先讲解几个典型事故案例,用鲜活的事例在每个受训学员心中敲响警钟。实践证明,特别是企业内部或同行电站维修领域的事故案例,对触动人员内在的安全意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三门核电在安全培训领域有比较完备的授权体系和程序。每一位维修执行人员首先要经过公司的基本安全授权Ⅱ级培训及授权,从事密闭空间、高处作业的人员还需经过密闭空间、高处作业专项安全培训(理论及实操培训),该两项专项培训通过发放安全帽帽贴的方式来明显标识人员的授权情况。针对维修领域三级安全网络人员,三门核电内部开发了11门课程,采取每年轮训一次的方式进行培训授权。在维修

工作准备阶段进行作业风险辨识、控制措施的制定是将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也是安全、质量、进度在工作执行层面高度统一的一个体现。 在这方面三门核电对标美国V ogtel核电站,对高风险作业(以及其他需重点关注的作业活动)应用了JHA (JobHazardAnalysis)的管控方式。由工单准备人结合维修工作指令编制JHA表格,逐项辨识工作中的作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性地给出控制措施;专业主管进行审核,部门安全员予以同步审查。相应的,针对较低作业风险的活动,主要通过工单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模块,为工作组提供常见的风险与控制措施。同时,工作负责人作为维修现场执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在现场对作业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辨识和必要的补充,验证物理隔离边界及关键点,并向工作组成员进行安全交底。其次,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组注意做到:召开工前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经验反馈的学习);应召开成互动式工前会,保证全部人员清楚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同时要确认工作组成员状态是否良好;若更换工作负责人必须重新召开工前会,对新增工作成员应单独召开工前会;工作负责人到现场根据工单风险分析单确认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对于现场辨识出的预先风险分析以外的风险要及时补充到风险分析单中;对于工单准备人没有预计到现场存在的交叉作业要进行补充危险源辨识;工作组作业开工或操作设备前应运用自检(STAR)、工作现场检查(TAKEAMINUTE)、监护与同伴检查、三向交流等人员绩效工具;工作组织召开工后会,全面总结作业过程的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良好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 3、针对安全管理层

浅谈核电站如何开展现场安全施工和检查

浅谈核电站如何开展现场安全施工和检查安全是生产的首要任务,围绕安全开展的生产活动,才是我们作为设备检修工作的最终目的。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如何合理高效安全的开展核电站现场检修工作及如何做好现场工作的安全检查。 安全施工和安全检查工作是安全执行的重要步骤,是工作负责人识别现场不安全因素,按照程序或规程要求开展现场施工工作,而安全检查人员作为第三者去发现事故隐患并督促工作负责人改正存在的风险,事后做好安全教育和组织部门全员学习事件,做好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但我们的目的就是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员工安全生产。所以下面从四个方面开展核电站的现场安全施工和安全检查工作: 其一、合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安全风险管控; 每一项工作的开始都都少不了前期准备工作,而针对核电站开展现场生产活动,具备自己的特点。根据技术规格书来说,核电站的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有切割打磨、开工验电、容器(含地坑)内部作业、登高作业等风险作业,对应是火灾或爆炸风险、触电风险、人员窒息或中毒、高处坠落等事件发生都可以危机人身,严重时可导致人员死亡。 面对上面的提到或没有提到的风险,作为每项工作的准备人员,都要合理对每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进行风险,做好每项工作的风险控制。在准备每项工作时,了解或查询类似工作,跟专业组负责人做好沟通交流,在条件的允许的前提下,安排人员提前了解现场情况。根据反馈情况,准备人员、专业组长及经验丰富的工作负责人,共同分析该项工作的风险分析,必要时与对口的科室班组的系统工程师和安全质量处的专项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工作包中的风险分析填写完善的风险预估,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风险分析,进一步办理工业安全高风险。编制同类事件的OE单,对工作负责人在开展工前会时,予以参考和借鉴。 总之,作为每项工作的发起者、组织者都要提前熟悉、了解现场工作存在的分析,提前做好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为员工的安全生产做好铺垫。 其二、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施工要求; 每项工作的实施者是由我们在做的每位工作负责人执行,所以作为工作负责人,你们的责任重大。在开始执行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好工前技术交底,开好每项工作的的工前会,对重大风险的工作的工前会,不但要通知部门管理责任人、准备工程师及电站级的安全员,还要通知质安部安全工程师、班组系统工程师或安全质量处的专业负责人,再次按照施工方案及OE单,梳理该项工作存在的风险,并对控制措施进行落实,做好人员分工,完善前期准备不足的地方。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8526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核电站原理以及泄露安全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核电站是怎样发电的呢?简而言之,它是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一般说来,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我部负责达陕高速公路D10合同段土建路基工程的施工,起讫桩号K59+760~K67+925,路线长8.165Km。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118万方,填方132万方;桥梁12座合计1998.7延米;隧道2座合计单洞6143延米;涵洞18道合计695.15延米及路基防护、排水等工程。 根据国家、地方施工安全方面的具体规定与技术标准以及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万达高速公路现场调查所获得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结合本管段的实际地形地貌,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以下存在的主要风险源: 一、金竹山隧道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金竹山隧道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设计地质条件,分析了隧道存在的主要风险源。 (一)不良自然地质带来主要风险源和应对措施 1、不良自然地质现象 (1)岩溶 对隧道的影响:存在涌、突水危险和断层带处突岩屑、泥现象。 (2)断层及破碎带 (3)突水、突泥 (4)浅埋、偏压 (5)坍塌冒顶,沟水突然涌入隧道的潜在危险。 2、应对措施 (1)岩溶 岩溶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层中。岩溶的发育程度取决于围岩的溶蚀性。治理岩溶地层,首先要查明岩溶在隧道出露的位置、规模、形态,有无泥、砂充填,是否与地下暗河连通,是否有地

表水补给等。根据探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位于拱部及边墙的小型溶洞,在衬砌断面外用浆砌片石或低等级混凝土回填,有水时则视水量大小采用埋管或凿槽的方法将水引入边墙水沟内。位于隧底的溶洞,采取换填、钢管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法,也可根据溶洞规模采用架设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对于有泥、砂、水充填的大型溶洞,应遵循“限量排放,排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处置。对其采取长管棚或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短台阶预留核心土环状开挖,网喷和钢支撑进行初期支护的综合处理措施。对于特大型溶洞一时难以处理的,可考虑设置迂回道坑,后期再进行处理,以节省工期。 (2)断层及破碎带 为防止开挖断层及破碎带时出现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前应对断层及破碎带进行地质探测。根据探测的水量大小、水压高低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大水量、高水压地段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先帷幕注浆,再开挖,辅以小导管注浆。水量不大时采用长管棚注浆超前支护,然后开挖,水以排为主,排堵结合。 (3)突水、突泥 根据地质超前预报资料,施工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注浆封堵措施,防止突水、突泥发生。通过地质超前预报确定突水、突泥地段的准确位置,留不小于4m的安全岩柱。用钻机向工作面钻眼,使前方地段的水和泥有控制的排出,缓解压力,避免突水、突泥情况的发生。 出现突水、突泥情况,采取以下处置方案: 1)从炮眼或围岩裂隙往外喷水、喷泥时,说明有突水、突泥可能,立即撤出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爆破采用远距离放炮或洞外放炮,人员撤至洞外。 2)规模较小,可采取清除填充物,用浆砌片石回填,再进行

核电厂安全知识点

核电厂潜在的危险性:1)核电厂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2 反应堆停闭后会长时间释放衰变热3)反应堆存在大量的高温高压水4)反应堆功率可能迅速升高。 核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他建立在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他的重要性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性:安全文化的有形导出、安全文化主动精神。 实质:在电厂内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在核电厂内营造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尊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高人员绩效和核电厂的安全性能。 人品特性: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自我检查是一种极高人员绩效的工具,常用方法:STAR”stop停止、think思考、act行动、review 检查。 监护:指两名操作人员同时检查将要进行的操作的正确性。 安全文化评价的方法:人员访谈、行为观察、文件查阅。 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分为: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指导性文件、参考性文件。 核电安全许可证:核电厂厂址安全审查安全批准书、核电厂建造许可证、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核电厂退役批准书、操作员执照、高级操作员执照。 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指许可证申请者向环境保护部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核安全报告分为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和事故报告。 核事故应急管理的方针: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应急计划是针对应急响应行动制定的文件,是其他应急文件的基础。 应急计划区:为了在核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护公众的防护行动,事先在核电厂周围划出制定应急计划并做好适当准备的区域。 应急状态分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厂区应急、场外应急。 通用应急水平即又防护行动客避免的剂量。。。。隐蔽10 撤离50 典防护100 临时性避迁(第一个月30 第二个月10)(mSv)永久性在居住寿期内1Sv 核电安全的总目标是建立在核动力厂中建立并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防御,以保护人民和环境免受危害。用防护目标、核电技术安全目标、核电安全目标的目标的数量指标做补充。核动力厂设计的纵深防御的五个层次:1)高质量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使偏离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很少发生、2)设置停堆保护系统和相应的支持系统,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发展成为事故3)设置专设安全设施,限制设计基准设计的后果,防止发生堆芯融化的严重事故4)利用特殊设计设施,进行事故管理5)场外应急设施和措施。 轻水堆核电厂普遍采用的四道实体屏障:芯块、燃料元件包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承压边界和安全壳及安全壳系统 概率安全分析:把整个系统的失效概率通过结果的逻辑推理与他各个层次的子系统、部件及外界条件等的失效概率联系起来,从而找出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 概率论的分析方法:1)事件树分析:建立事件树即进行功能模化,继始发事件后,把各项与安全相关的功能按失效与否逐级开展,就能得到一系列后果不同的事件序列。2)故障树分析:把系统的失效作为分析的目标,由此反推,寻找直接导致这一失效的全部因素。直至毋需再研究其发生的因素为止。 电厂的概率安全分析通常是在三个级别上进行的。一级概率安全分析确定可导致堆芯损坏的事件序列及这些序列的估算频率,可对上述弱点及防止堆芯损坏的的方法提供重要见解。二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编号:SM-ZD-44831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四道屏障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处逸设置了四道屏障: 1、燃料芯块; 2、密封的燃料包壳; 3、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一回路系统; 4、安全壳。 多重保护 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时: 1、进行正常停堆 2、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 3、如因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深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对一切重要设备都采取了类似的多种保护措施,如设置了两路独立的可靠的外电源,当一路外电源因事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供电。万一两路外电源同时断电怎么办?不要紧。核电站里还有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的紧急备用电源。 专设安全设施 人们常用“万无一失”来形容一件事物的安全可靠,而核电站为这极不可能出现的“一失”出作了周密准备,这就是专设安全设施。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失”是管壁很厚的一回路主管道断裂了。这时专设安全设施投入工作,首先向堆内高压注水,防止堆内“烧干”;压力降低后,低村注水系统工作,继续向堆内注水冷却。与此同时,安全壳与外界自动隔离;安全部顶的喷淋系统自动喷淋冷水,降低安全壳的温度和压力;消氢系统投入工作,除去可能引起爆炸的氢气。 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站有着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厂安全分析

Regulatory Document RD–310 Safety Analysi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February 2008

CNSC REGULATORY DOCUMENTS The 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CNSC) develops regulatory documents under the authority of paragraphs 9(b) and 21(1)(e) of the Nuclear Safety and Control Act (NSCA). Regulatory documents provide clarifications and additional details to the requirements set out in the NSCA and the regulations made under the NSCA, and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 in Canada. Each regulatory document aims at disseminating objectiv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to stakeholders, including licensees, applicants, public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public on a particular topic to promote consistency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 CNSC regulatory document, or any part thereof, becomes a legal requirement when it is referenced in a licence or any other legally enforceable instrument.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成因 建筑施工是高危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其中有较大部分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触发、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伤亡事故,将其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塌坍、机械伤害、触电等五大类型,现将造成这五大伤害的各类危险源概述如下: 1、高处坠落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往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原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虽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高处临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发生,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的打击,往往来自于高处作业面层放置不妥的工具、材料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因捆绑不牢固的物件坠落、立体交叉作业中的物件坠落、吊装工艺过程、违章作业的高空抛物、爆破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物体坠落打击等。造成的原因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工具、材料、小型设备放置不稳固无防护坠落措施;人员主要上、下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作业场所无防护棚,作业人员违章上下抛掷物料,高处作业面层未设置挡脚板,水平防护及立面防护不严密等原因。

3、坍塌倾覆: 土石方基坑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拆除工程、挡土墙;物料提升机、塔吊、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均可能造成坍塌倾覆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造成的原因: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土方不按规定放坡和支护;桩孔砼护壁未按设计施工,地下水未及时抽取或无降水措施;发现流砂、流泥没有及时的有效防治;脚手架搭设无设计计算书,搭设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未设置剪刀墙;支模架未经设计验算,无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除工程施工无方案,未按规定顺序拆除等等。 4、机械伤害 塔吊、施工电梯、卷扬机、平刨机、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拌和机等机械伤害(场内运输工具),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塔吊、施工电梯和卷扬机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不坚固引起倾覆;无资质安装、拆除、维保;机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各种限位保护装置失灵;机械传动部位无防护罩;起重作业信号不当,指挥不到位;钢丝绳未定期检查;作业人员酒后作业及其它违规违章等等。此外,还有引发火灾事故、场内交通事故等各种危险源。 5、触电(消防): 凡涉及用电的机械、照明、器具、配电箱(柜)、电缆、电线等导线、电杆及支架,用电防护设施、个人使用安全防护品的缺陷、操作人员的技术程度高低、周边的人群年龄的大小、素养的优劣,均可能在有电源的地方发生触电

大亚湾核电站工业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编号:AQ-JS-0376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大亚湾核电站工业安全管理指 标体系 Industrial safety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of Daya Bay Nuclear Power Station

大亚湾核电站工业安全管理指标体 系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商业核电站。该电站按照世界核电站和国内电力行业的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工业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在核电站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目的 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后,采用世界核电站营运者协会(WANO)的十项主要指标衡量安全生产的总体业绩,其中用于衡量工业安全的指标是事故率F: 按12个月滚动统计,其含意为在12个月内100个员工发生工业事故的次数。按照这一指标统计,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工业事故率为0.4,低于当年WANO中间值0.63,呈现良好状况。但该核电站工业安全科分析当年的工业安全状况时发现,许多人身伤害风险

和事故隐患没有办法通过这一指标反映出来,如果发生重伤以上的事故,这一指标也不能表示出来。因此,有必要在事故率这一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以实现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工业安全状况的目的。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是: (1)全面反映当年工业事故状况; (2)反映工业安全的潜在问题,具有状况分析和趋势预测的作用,为改进决策提供依据; (3)便于统计,能向各相关部门快速提供信息; (4)提高事故、事件透明度,便于经验反馈和事件分析。 2指标体系的构成 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5类,见图1。 图1指标体系构成图 指标体系的定义: (1)重伤及死亡事故——造成一人重伤或死亡的事故; (2)轻伤事故——造成人员损失工时一天以上(不包括受伤当日)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68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确保核电站安全的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四道屏障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处逸设置了四道屏障: 1、燃料芯块; 2、密封的燃料包壳; 3、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一回路系统; 4、安全壳。 多重保护 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时: 1、进行正常停堆 2、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

3、如因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深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对一切重要设备都采取了类似的多种保护措施,如设置了两路独立的可靠的外电源,当一路外电源因事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供电。万一两路外电源同时断电怎么办?不要紧。核电站里还有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的紧急备用电源。 专设安全设施 人们常用“万无一失”来形容一件事物的安全可靠,而核电站为这极不可能出现的“一失”出作了周密准备,这就是专设安全设施。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失”是管壁很厚的一回路主管道断裂了。这时专设安全设施投入工作,首先向堆内高压注水,防止堆内“烧干”;压力降低后,低村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1概述 1.1锅炉的基本知识 1.1.1锅炉的定义 锅炉是能量转换设备,是把燃料燃烧(氧化反应),是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统一体。 1.1.2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1)燃料不断剧烈氧化的燃烧过程, (2)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把热量传递给锅内水的传热过程, (3)水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升温和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汽化温度)的过程。这三个过程在锅炉内不断进行,通过锅炉燃烧设备、附属设备及仪表附件三个工作系统来实行。 1.2锅炉行业概况 我国的工业锅炉制造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一千家,生产各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对锅炉制造企业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分为A、B、C、D、E(包括E1、E2)级。2000年国家对锅炉制造许可证等级的划分作了调整,同时对常压热水锅炉也采用了制造许可证制度,调整后新的许可证分为A、B、C、D四级。新的A级相当于原来的A、B级;B级相当于原来的C、D 级;C级相当于原来的E1级;D级相当于原来的E2级。级别调整前后企业的构成情况见表1-1。 表1-1

1.3锅炉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1)中国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自锅炉制造企业实行许可证以来,锅炉制造业得到了规范并壮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生产集中度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十多年来,全国工业锅炉年产量一直在710万蒸吨间徘徊。行业规模却由1987年的551家企业增加到2001年的969家,扩大将近一倍,可见厂点太多,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且所增加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C、D 两级企业,锅炉年产量平均不过50万蒸吨左右。 2)1991-2001 年工业锅炉产品发展情况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但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时受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约,工业锅炉锄品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从锅炉容量、参数、炉型还是从燃烧方式、燃料种类来看,中大容量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10t/h 的锅炉由1991年的25 %增至2001年的54 %) ,热水锅炉产量的比例有所增长,水火管锅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在容量上由1991年的45%降至2001年的21%) ,流化床锅炉快速发展(在锅炉总容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 年的3 %增至2001 年的10 %以上) ,燃油气锅炉所占比例增加(由1991 年的不足6 %增高至2001 年的15 %以上) 。另外,电热锅炉及垃圾锅炉等特种锅炉开始出现,但所占比例不高1.4锅炉发生事故的原因 1.4.1锅炉本身有先天性缺陷 (1)结构不合理。如主要受压部件采用不合理的角焊连接形成,水循环不良,锅炉某些部位不能自由膨胀等。 (2)金属材料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 (3)制造质量不好。如几何形状严重超差,焊接质量不合格等。 (4)受压元件强度不够。 (5)安装不合理。如最低安全水位低于最高火界,不能自由膨胀,该绝缘处未绝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