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氨法脱硫技术问答氨法脱硫工艺一、氨法脱硫工艺原理简介氨法脱硫技术以水溶液中的NH3和S02反应为基础,在多功能烟气脱疏塔的吸收段,氨水将烟气中的S02吸收,得到脱硫中间产品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的水溶液,在脱疏塔的氧化段,鼓入压缩空气进行亚硫铵的氧化反应,将亚硫铵直接氧化成硫铵溶液,在脱硫塔的浓缩段,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将硫铵溶液浓缩,得到硫铵饱和溶液,硫铵饱和溶液经蒸发系统蒸发后得到15%左右的浆液,浆液经旋流器清稠分离、离心机液固分离、流化床干燥机干燥、包装等程序,得到硫铵产品。
二、氨法脱硫工艺分为几个系统烟气系统、吸收循环系统、氧化空气系统、吸收供给系统、工艺水系统、硫铵处理体系、检修排空系统。
三、多功能烟气脱硫塔的功能简介烟气通过原烟气挡板门进入多功能烟气脱硫塔浓缩段,蒸发浓缩硫酸铵溶液,烟气温度降至大约60℃,再进入吸收段,与吸收液反应,其中的SO2大部分被脱除,其他酸性气体(HCl、HF)在脱硫塔内也同时被脱除掉,烟气温度被进一步降到50℃左右,吸收后的净烟气经除雾器除去夹带的液滴,直接由塔顶烟囱对空排放。
四、脱硫塔吸收循环系统简介烟气与吸收液在脱硫塔内混合发生吸收反应,吸收后的吸收液流入脱硫塔底部的氧化段,用氧化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强制氧化,氧化后的吸收液大部分补氨后继续参加吸收反应;部分回流至循环槽,经二级循环泵送入脱硫塔浓缩段进行浓缩,形成固含量为10%-15%左右的硫铵浆液,硫酸铵浆液回流至循环槽;经结晶泵送入硫铵系统。
反应后的净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烟气中携带的液沫和雾滴,由脱硫塔烟囱直接排放。
工艺水不断从塔顶补入,保持系统的水平衡。
五、多功能烟气脱硫塔分为哪几个区域氧化段:由吸收段溢流至氧化段的溶液,用氧化风机送入的压缩空气进行强制氧化,氧化后的吸收液大部分补氨后继续参加吸收反应。
浓缩段:烟气通过原烟气挡板门进入多功能烟气脱硫塔浓缩段,蒸发浓缩硫酸铵溶液,一部分送至硫铵处理系统,大部分打回流。
一、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一)、工作原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
二)、反应过程1、吸收SO2+ H2O—>H2SO3SO3+ H2O—>H2SO42、中和CaCO3+ H2SO3—>CaSO3+CO2+ H2OCaCO3+ H2SO4—>CaSO4+CO2+ H2OCaCO3+2HCl—>CaCl2+CO2+ H2OCaCO3+2HF—>CaF2+CO2+ H2O3、氧化2CaSO3+O2—>2 CaSO44、结晶CaSO4+ 2H2O—>CaSO4·2H2O三)、系统组成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四)、工艺流程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吸收塔—>烟囱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
系统一般装3-5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
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
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m3。
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钙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石膏晶体。
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石灰石浆液,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石灰石,使吸收浆液保持一定的pH值。
氨法脱硫技术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其原理是在烟气中添加氨水,与二氧化硫(SO2)反应生成硫酸铵(NH4)2SO4。
氨法脱硫技术由于具有高效、低成本、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纺织等领域的脱硫处理过程。
1. 烟气进入氨法脱硫剂喷淋区,该区设置在烟气处理设备(如烟囱和烟气净化器)的上方。
2. 氨水在喷淋区中与烟气接触,进一步混合,产生一定的气液界面。
3. 在气液界面处,SO2与氨水反应生成氨气和亚硫酸氢铵(H2SO3NH4)。
4. H2SO3NH4在烟气和氨水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存在,并进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铵。
该反应与湿法脱硫反应类似,但是反应速度更快。
5. 氨法脱硫后的烟气被送至烟囱排放,废弃物则被喷淋法脱硫剂收集。
1. 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氨法脱硫技术的反应速度比湿法脱硫技术快,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烟气中SO2的浓度。
2. 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相比湿法脱硫技术,氨法脱硫的操作简单,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化学品也比较少,因此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
3. 反应产物易处理:氨法脱硫产生的硫酸铵易于收集和处理,还可以作为化肥利用,并且不会像石灰石或石膏一样影响土壤质量。
4. 适用范围广泛:氨法脱硫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烟气处理,包括高浓度SO2排放源、低浓度SO2排放源和高温烟气处理等,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业领域,如电力、化工、纺织等。
氨法脱硫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操作简单的烟气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烟气处理过程。
氨法脱硫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益的化学肥料,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电力行业,由于其高效、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特性,氨法脱硫技术已经成为最常用的脱硫方式。
氨法脱硫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燃煤电厂的破坏对于环境的危害比较大,所以燃煤电厂需要保持高效的脱硫处理程序以达到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
关于氨法脱硫工艺指标分析及优化操作摘要近些年来,氨法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及火力发电锅炉等装置的尾气脱硫处理系统中,氨法脱硫装置具有运行经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和投资费用低等优点,自氨法脱硫技术引进国内至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可。
但氨法脱硫装置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负荷波动较大时排放烟气中SO2指标控制困难,排放的烟气中夹带的氨和气溶胶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氨法脱硫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氨法脱硫工艺原理,问题分析,指标偏离分析,优化运行Analysis of Process Index and Optimum Operation of Ammonia DesulfurizationChen Dongmei1前言氨法脱硫装置作为环保装置最后一道屏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控制氨法脱硫装置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等指标,氨法脱硫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二氧化硫指标超标现象,给公司的长期生产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直接导致公司投入的排污费用大幅增加;从当前环境看,如何保证排放指标达标,降低公司缴纳排污费用,增加公司利益,从长远看来,精细化操作和丰富经验是氨法脱硫装置发挥其全部优势的重要举措。
2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氨法脱硫工艺是用氨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铵和硫铵的技术。
二氧化硫与氨水首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硫化物,再经过空气的氧化后得到稳定的硫化物,是气液相接触反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1]。
脱硫塔是氨法脱硫工艺主要的反应场所,在塔内氨水与SO2进行反应生成少量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循环吸收液中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是氨法脱硫工艺的反应基础,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再与烟气中SO2发生反应,实现对SO2的大量吸收[2],吸收完成后的亚硫铵和亚硫酸氢铵经过空气氧化生成稳定的硫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2NH4+SO2+H2O=(NH4)2SO32NH4+SO2 +H2O=NH4HSO3SO2+(NH4)2 SO3 +H2O=2NH4HSO3NH3+NH4HSO 3=(NH4)2SO3产物(NH4)2SO3性质不稳定,容易再次分解成SO2,所以通过强制氧化的方式及时将 (NH4)2SO3氧化成(NH4)2SO4,氧化方程式如下:2(NH4)2SO3+O2=2(NH4)2SO42NH 4HSO3+O2 =2NH4HSO43 运行中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当负荷大幅波动或系统开停时,SO2指标经常出现短期超标现象,其他指标能够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但与设计值相差甚远。
氨法脱硫工艺原理
氨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其原理是利用氨水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
(H2S),然后再通过氧化反应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S)。
具体步骤如下:
1. 烟气从烟囱中排出,通过烟气进入脱硫塔中。
2. 在脱硫塔中,由下向上喷入氨水溶液。
烟气中的SO2与氨
水中的NH3发生反应生成NH4+和HS-离子,即:
SO2 + 2NH3 + H2O → NH4+ + HS-
3. HS-离子随后与其他SO2反应生成H2S:
HS- + SO2 → H2S + SO32-
4. 在脱硫塔中,同时还存在氧化剂(如空气)加入,将生成的H2S氧化为S:
H2S + 1.5O2 → S + H2O
5. 最终,烟气中的SO2得到有效地去除,脱硫后的烟气通过
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氨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常应用于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烟气脱硫处理,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工程项目是为动力中心配备一套完整的氨法脱硫工艺系统,一炉一塔配置,采用塔内结晶方式,塔外配置湿式电除尘器。
主要工艺系统包括:烟气系统、脱硫塔系统、塔顶湿式电除尘器系统、吸收剂储存及供应系统、硫铵后处理系统、氯离子控制及油灰分离系统、事故排放系统等。
1工艺简介1.1 烟气系统简介脱硫烟气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脱硫装置的投入和切除,为脱硫运行提供烟气通道。
烟气系统包括以下设备及其系统:烟道、净烟气挡板门,挡板门密封风系统、非金属补偿器、脱硫塔、湿式电除尘器等。
原烟气从脱硫入口烟道先进入反应塔浓缩段,对热烟气进行喷淋降温,同时热烟气对硫铵浆液进行蒸发浓缩。
降温后的烟气经浓缩段除雾器后进入吸收段进行脱硫反应,经脱硫吸收后的烟气进入水洗段,通过水洗除去烟气中携带的微小硫铵晶体及氨逃逸,水洗后的净烟气进入塔外湿式电除尘器,经湿电出去剩余的粉尘、气溶胶、液滴后进入烟囱排放。
1.2 脱硫塔系统简介烟气进入脱硫塔浓缩段后,经洗涤、降温至50-60 C后进入脱硫塔吸收段烟气自下而上与喷淋液逆流接触反应,生成的(NH)2SO落入吸收液收集托盘进入循环浆液箱。
为氧化循环浆液箱浆池内的亚硫酸氨,设置了氧化空气系统,本脱硫系统共配有六台氧化风机(四用两备)。
氧化空气经氧化风分布管注入循环浆液箱浆池,对中间产物进行强制氧化生成脱硫副产品硫铵(NH4)2SO。
氨气通过氧化风管、氧化喷枪供给系统。
经过脱硫吸收后的净烟气,进入水洗段,通过水洗喷淋通过部分气溶胶和氨逃逸,再进入湿电系统。
循环浆液箱循环液经循环泵输送至喷淋层,在喷嘴处雾化成细小的液滴,自上而下地落下。
在液滴落回吸收液收集托盘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和氟化氢等酸性成份的吸收过程。
硫铵溶液经浓缩泵送入脱硫塔浓缩段,洗涤高温烟气,使烟气温度降到50-60 C,经浓缩泵循环喷淋,反复蒸发浓缩,最后形成固含量约10%-20%的硫铵溶液去硫铵缓冲箱。
按设计条件,循环浆液箱的pH为5.5〜6,如果氨加入过量,脱硫塔喷淋液中游离氨较多,其pH直将大于6,造成浪费;如果供氨量不足,脱硫塔喷淋液中含硫酸氢铵,pH小于5.5,此时脱硫效率将降低。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
氨法脱硫是一种利用氨水溶液去除燃烧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艺。
下面是氨法脱硫的基本工艺流程:
1. 硫化物吸收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吸收塔中的氨水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铵,并与氨水溶液中的氨气反应生成硫化氢,然后与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硫化氢的盐类,而二氧化硫则转化为硫酸根离子。
2. 氧化还原
氨水溶液在吸收塔中通过喷嘴喷入气液混合器中,然后通过氨气/空气混合物中的氧气,将硫代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生成
氨气悬浮固体颗粒物。
3. 吸收液循环
循环泵将吸收液从吸收塔底部泵至氧化还原器中进行气液反应,然后再回到吸收塔中进行下一轮的吸收。
4. 氨水回收
再生氨水溶液通过蒸发器蒸发,然后通过冷却后得到纯净的氨水作为再生溶液。
以上就是氨法脱硫的基本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被有效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氨水循环脱硫新技术氨循环法烟气脱硫技术一、烟气脱硫技术实施的必要性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日本签订了知名的“京都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各个国家蒋明培、排放的数量和时间。
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这一问题推至实质化。
二、烟气脱硫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烟气中o2的硅醚技术主要分后干法、湿法两大类。
当今我国烟气技术众说道纷纭,各有所长,代表性技术有:石灰石/石灰洗涤法、双碱法、韦尔曼.洛德法、氨法等。
氨法脱硫新技术因脱s效率较高(85-99%),生成物可回收利用而广泛被使用,据资料介绍,在全世界的烟气脱s装置中占到85%。
对于钙法脱硫来说,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技术在国内外相当成熟,获取容易。
但是脱硫率低、设备易阻塞、投资多无盈利、占地面积大、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得这项技术的推广前景不容乐观。
而氨法脱硫剂采用低浓度氨水,操作方式直观、投资较太少而被大多数电厂、合成氨厂应用领域。
我们所研发的氨循环法烟气新技术与传统氨法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传统氨法烟气并不陌生,过去在国内的发电企业早已采用,主要用在一些氨源存有确保的发电厂锅炉烟气除硫上:例如四川内江、广西柳州、北京石景山、河北秦皇岛等发电厂。
而没广为推展主要是因为传统氨法烟气存有以下几点严重不足:1、氨源不足,电厂不产氨。
将氨固定成一种产品,如同花大量的钱去上门求人,瓶颈作业。
(下面细讲)2、操作方式技术难度小。
结晶工段的压力、温度很难掌控,经常出现堵管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多次排液,减至负荷,环保行政处罚等经济损失。
3、生成产品市场狭隘。
传统氨法脱硫的产品是硫酸铵,此物是一种酸性氮肥,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并结板,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换来的却是滞销的产品。
而氨循环法烟气新技术正是为化解这一问题而研发的,它不但“不”耗氨,还副产硫酸,并使企业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氨循环法脱硫,它在技术原理上与合成氨的半水煤气、变换气脱硫化氢基本相同,形成的硫酸铵加热分解产生氨气和硫酸,氨气的回收循环利用也基本同于合成氨厂的中压氨洗,操作更简便,技术上轻车熟路,管理上得心应手。
氨法脱硫工艺介绍由于氨法脱硫工艺自身的一些特点,可充分利用我国广泛的氨源生产需求大的肥料,并且氨法脱硫工艺在脱硫的同时又可脱氮,是一项较适应中国国情的脱硫技术。
为帮助大家全面了解氨法,本文对氨法脱硫技术的发展、机理和不同技术的特点进行简述,并侧重介绍湿式回收法氨法脱硫技术。
1 氨法脱硫技术概况1.1氨法脱硫工艺特点氨法脱硫工艺是采用氨作为吸收剂除去烟气中的SO2的工艺。
氨法脱硫工艺具有很多特点。
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而且氨吸收烟气中SO2是气-液或气-气反应,反应速度快、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可以做到很高的脱硫效率,相对于钙基脱硫工艺来说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
另外,其脱硫副产品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副产品的销售收入能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
1.2 氨法脱硫的发展70年代初,日本与意大利等国开始研制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
氨法脱硫工艺主体部分属化肥工业范筹,这对电力企业而言较陌生,是氨法脱硫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因素,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厂家对氨法脱硫工艺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入90年代后,氨法脱硫工艺渐渐得到了应用。
国外研究氨法脱硫技术的企业主要有:美国:GE、Marsulex、Pircon、Ba bcock & Wilcox;德国:Lentjes Bischoff、Krupp Koppers;日本:NKK、IHI、千代田、住友、三菱、荏原;等等。
国内目前成功的湿式氨法脱硫装置大多从硫酸尾气治理技术中发展而来,主要的技术商有江南环保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等,现国内湿式氨法脱硫最大的业绩是天津永利电力公司的60MW机组的烟气脱硫装置。
近来出现的磷铵法、电子束法、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皆是氨法的演变与发展,改进之处在于降低水耗、改进氧化及后处理、降低装置压降、提高脱硝能力等方面,以求使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更加经济更加适应锅炉的运行。
四种脱硫方法工艺简介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一种常见的烟气脱硫工艺。
该工艺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通过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最终产生石膏。
具体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或石灰粉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进行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石膏。
整个工艺过程包括吸收、中和、氧化和结晶四个步骤。
在吸收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亚硫酸钙。
在中和过程中,亚硫酸钙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硫酸钙和二氧化碳。
在氧化过程中,亚硫酸钙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石膏晶体。
最后,在结晶过程中,产生的石膏经过脱水形成固体副产品。
该工艺的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整个工艺流程包括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吸收塔和烟囱等。
该工艺的脱硫效率高,可保证95%以上。
同时,该工艺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好。
脱硫系统由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氢氧化镁浆液制备系统、浓缩塔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工艺流程为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浓缩塔—>吸收塔—>烟囱。
烟气经过除尘器后,通过引风机进入浓缩塔和吸收塔。
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
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
系统一般装有3-4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
吸收区上部装有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m3.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镁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镁晶体。
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氢氧化镁浆液,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氢氧化镁,使吸收浆液保持一定的pH值。
反应生成物浆液达到一定密度时先排至吸收塔前的浓缩塔,经浓缩后进入脱硫副产品系统,经过脱水形成硫酸镁晶体。
常见的十七种脱硫工艺原理及工艺图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01工作原理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
02反应过程(1)吸收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2)中和CaCO3 + H2SO3 —> CaSO3+CO2 + H2OCaCO3 + H2SO4 —> CaSO4+CO2 + H2OCaCO3 +2HCl—> CaCl2+CO2 + H2OCaCO3 +2HF —>CaF2+CO2 + H2O(3)氧化2CaSO3+O2—>2CaSO4(4)结晶CaSO4+ 2H2O —>CaSO4 ·2H2O03系统组成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04工艺流程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吸收塔—>烟囱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
系统一般装3-5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
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
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 m3。
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钙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石膏晶体。
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氨法脱硫是利用气氨或氨水做为吸收剂,气液在脱硫塔内逆流接触,脱除烟气中的SO2o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从吸收化学机理上分析,二氧化硫的吸收是酸碱中和反应,吸收剂碱性越强,越有利于吸收,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而且从吸收物理机理分析,钙基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硫是一种气固反应,反应速率慢,反应不完全,吸收剂利用率低,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能耗进行磨细、雾化、循环等以提高吸收剂利用率,设备庞大、系统复杂、能耗高;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气液反应,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效率高,可以做到很高的脱硫效率。
同时相对于钙基脱硫工艺来说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
脱硫副产品硫酸锭是一种农用废料,销售收入能降低一部分成本。
就吸收S02而言,氨是一种比任何钙基吸收剂都理想的脱硫吸收剂,就技术流程可知,整个脱硫系统的脱硫原料是氨和水,脱硫产品是固体硫钱,过程不产生新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既回收了硫资源,又不产生二次污染。
氨法脱硫分为以下几个系统1.氨蒸发系统液氨由储罐出来经蒸发变为气氨,气氨进入储罐,供中和吸收系统使用。
2、吸收系统烟气进入吸收塔,经过下部喷淋的含氨母液和浮化层含氨母液充分吸收,反应后,达标排放,母液循环使用,氨气通过控制加入,母液循环到一定浓度,部分移入高倍中和槽,循环槽补充低浓度母液或清水继续吸收。
3、中和系统母液打入中和槽后,根据比重、母液温度情况决定何时通氨母液温度适合时通氨,通入氨后定时测PH值和中和温度。
根据中和温度控制通氨量,达到终点后,待溶液温度降下后通知包装工离料出产品,并取样,交化验进行质量检定。
4、循环水系统因为母液吸收和中和过程均有热量,为了移走热量,在循环槽内和中和槽内均加装冷却管束,用循环水移走多余热量,热水经冷却塔降温后循环使用。
氨法脱硫工艺流程氨法脱硫工艺主要由脱硫洗涤系统、浓缩系统、烟气系统、氨贮存系统、硫酸筱生产系统(若非氨-硫钱法则是于其工艺相对应的副产物制造系统)、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有关脱硫培训的工作总结脱硫的几种工艺(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工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
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GGH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
(2)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乳液,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
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
(3)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回收法,以其副产品为磷铵而命名。
该工艺过程主要由吸附、萃取、中和、吸收、氧化、浓缩干燥等单元组成。
它分为两个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经高效除尘器后使含尘量小于200mg/Nm3,用风机将烟压升高到7000Pa,先经文氏管喷水降温调湿,然后进入四塔并列的活性炭脱硫塔组,控制一级脱硫率大于或等于70%,并制得30%左右浓度的硫酸,一级脱硫后的烟气进入二级脱硫塔用磷铵浆液洗涤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分离雾沫后排放。
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一、工作原理
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简称:氨法脱硫)与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类似,它是以液氨或氨水作为脱硫剂的一种先进、高效、经济的脱硫系统。
在吸收塔内,吸收溶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溶液中的(NH4)2SO3 和NH4HSO3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硫酸氨晶体。
二、反应过程
1、吸收
SO2 + (NH4)2SO3+H2O—>2NH4HSO3
2、中和
NH3+NH4HSO3—> (NH4)2SO3
3、氧化
2(NH4)SO3+O2—>2(NH4)2SO4
三、系统组成
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吸收剂制备系统、浓缩塔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四、工艺流程
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浓缩塔—>吸收塔—>烟囱
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浓缩塔、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
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
系统一般装2-3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
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
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
75mg/Nm3。
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氨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氨晶体。
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氨水或液氨(利用液氨蒸发通过氧化风管进入吸收塔),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氨水,使吸收溶液保持一定的pH 值。
反应生成物溶液达到一定密度时先排至吸收塔前的浓缩塔,经浓缩后进入脱硫副产品系统,经过脱水形成硫酸氨晶体,进一步干燥、包装成袋后商业化利用。
五、工艺特点
1、脱硫效率高,可保证98%以上;
2、系统能耗低;
3、对煤种变化、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适用于高硫煤;
4、副产品回收的经济效益高;
5、具有一定的脱硝功能。
六、应用领域
燃煤发电锅炉、热电联产锅炉、集中供热锅炉、烧结机、球团窑炉、焦化炉、玻璃窑炉等烟气脱硫。
友情提示:选取该工艺应充分考虑氨水或液氨的来源,不宜长距离运输,最好厂区附近有废氨水,同时副产品能够就近利用。
由于氨水输送时密封要求高,且需防止脱硫过程中逃逸,系统较为复杂,因而脱硫系统投资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