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南方地区》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37.55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导学案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和范围(1)位置:在图中找出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南海。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海和海。
(2)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台湾岛、海南岛、台湾海峡、太平洋。
2.地形(1)在教材7.3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主要山脉:横断山脉、南岭、雪峰山、武夷山脉。
主要河流:长江、珠江。
(2)南方地区的地形,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低山和,沿江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
3.气候(1)读图可知,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属于带和带。
(2)南方地区最热月气温在,最冷月在以上,受的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属于、气候。
(3)气候特征:夏季,冬季。
(4)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过渡:在这样的农业发展条件下使南方地区物产富饶。
三、合作探究1.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主要食材,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四、知识构建五、优化训练1.(2017春·梁子湖区期中)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不包括()A.气候湿热B.水田集中连片C.水热条件优越D.地形以平原为主2.(2017春·盐都区校级月考)有关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B.地形以平原为主,全部由河流三角洲组成C.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紫色土,广泛分布于全区D.本区分布着石灰岩,各地普遍形成了喀斯特地形3.(2017春·梁园区校级月考)南方地区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A.一、二B.一、三C.二、三D.一、二、三4.(2018·钦州模拟)读南方地区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方地区导学案【考纲要求】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3.南方地区的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及主要工业基地和城市。
4.南方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读图训练读下图,填写相关内容。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山脉: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H________,I__________。
②平原:J______平原,K___________平原,L_____三角洲,M______________。
③盆地:N__________。
④高原:O__________。
⑤丘陵:P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②③。
④⑤⑥⑦湖泊:⑧⑨⑩自主预习归纳一.自然地理特征(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以南,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海和海。
包括地区、沿海地区和地区。
(2)气候:湿润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同期,冬季低温少雨的特点(3)地形:、与、交错分布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分布着有机质少,酸性强,(4)土壤:土质黏重的壤。
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有肥沃的土四川盆地分布有富含磷、钾的土(5)矿产、水能资源丰富①矿产丰富②铁矿:、大冶、马鞍山、石碌等③资源丰富二.农业(1)种植业:一年熟至熟。
主要农产品有:(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甘蔗等(2)林果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茶树、橡胶、热带果树林、亚热带果树林桑蚕基地:、、(3)水产业发达:河湖、鱼塘盛产淡水鱼和菱、藕等水生植物。
三.工业:工业地带工业地带工业基地四.南方地区的环境问题(1)酸雨【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有色金属冶炼发达,排出酸性气体多;降水较多,酸性气体随降雨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多山地丘陵,多山间盆地,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2、认识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概况;3、能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和区域概况。
难点:形成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置范围的空间想象力,南北方差异的原因。
【自主学习】填空:1、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①②③④。
(2)①区与②区的界线大致是通过中国地理区域图的一线,大致与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 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①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②区作物熟制为,河流无现象。
2.我国北方地区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它们是和。
3.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4.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
5.北方的农田多为,以种植和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合作探究】探究一:1、仔细观察图5-10北方地区,完成下列填空:北方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内蒙古高原以、大兴安岭以。
区域内半岛有半岛、半岛,主要濒临海(内海)、海。
2、结合7页的教材文字和阅读材料,可以得知:①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mm~mm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为主,区内的主要农业区包括、、关中平原,区内的主要林区包括、、长白山;②北方地区、、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位于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位于省的大同煤矿有中国最大的煤田,除了煤炭、石油,本区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探究二:3、仔细观察图5-14南方地区,完成下列填空:南方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线以、以东。
区域内岛屿主要有岛、岛,半岛有半岛、海峡有海峡、海峡,主要濒临海、海。
南方地区地跨中国地势第、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有盆地、高原、平原、丘陵。
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南方地区》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特点。
2.通过阅读南方地区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
3.通过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了解,南方地区是如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
二、重点难点1.南方地区的特点。
2.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三、导学问题(一)填空与问答题1.南方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大部分。
2.南方地区地势西_____东_____,地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南方地区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上,能够给南方地区定位与界定范围。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南方地区地形分布图,请你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并说说它们有何特征?5.根据南方地区的地形、土壤,请你说说对于发展农业有何影响?(二)选择题1.南方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 )A.水稻B.花生C.甜菜D.油菜2.下列不属于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是 ( )A.海南岛B.山东半岛C.雷州半岛D.云南南部3.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作物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本区平原面积广大C.本区的土壤肥沃D.农作物生长期长,水热条件好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同时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的天气有台风、梅雨、干旱5.位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东南丘陵四川盆地B.松嫩平原三江平原C.长江三角洲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改良江南红壤的主要方法为 ( )A.植树种草B.增施有机肥C.补充熟石灰D.禁止砍树7.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 ( )A.苹果桃梨B.香蕉菠萝柑橘C.哈密瓜葡萄D.荔枝龙眼桂圆8.我国南方地区正在进行的两基跨世纪工程为 (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长江上、中游流域的防护林工程C.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9.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土坑壤肥沃C.平原面积广大D.水热条件好,生长期短10.我国南方的一些果树不适合在北方生长,最主要原因是()A.由于南北方土壤条件不同B.南北方在气候条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C.南北方在耕作制度上有很大差异D.南北方在生产方式上有很大区别。
南方地区教学设计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3、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4、用事例说明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点:举例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置情景:主人公小明旁白: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北的小明,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
我现在特别想趁着寒假去一个地方:我国的南方地区。
那里真的是太美了,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红色的土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茶树。
我还在网上找到了美丽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展示我国南方地区的大好河山),大家是不是也想去啊,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我实现这次南方之旅吧!桂林山水常绿阔叶林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的茶树【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小明一起步入课堂。
】模块一:想一想小明的疑惑:出门旅游前,在网上查阅相关的信息,知道了南方的土地类型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黑土地和黄土地,而南方确是红土地,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老师来帮助小明解决疑惑。
课件展示红土地的成因:由于南方地处亚热带,这里的气候环境高温多雨,风化壳中的钾、钠、钙、镁等活泼的元素,很容易被雨水溶入而带走,而那些铁、铝之类的不活泼元素,随水流的渗透,会沉淀在土壤中。
再进一步氧化时,红色的氧化铁和褐色的氧化铝就会在土壤中渲染。
南方地区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行政区划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这些内容都是分散的,学生还不熟练。
【教学目标】1、能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记住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名称,及位置。
3、知道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活动与生活文化的特点。
4、通过对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温故知新】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
它大致与1月()等温线相吻合,也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反映南、北方地区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导入,并说出分别属于哪个地区【指导自学】(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出示课件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方主要的地形区与主要山脉?(3)出示课件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点(4)出示课件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方的主要河流与湖泊?(5)小组合作分析南方地区的河流特点,(6)出示课件让学生读图说出南方的主要岛屿与半岛(7)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产地【交流展示】要求:读P83-P84课文内容,小组内交流展示下列问题:(1)说出南方地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南方有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哪个?(2)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怎样?(3)说说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说说你所知道的“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的情况?(5)说说南方的主要农产品与商品粮基地有哪些?(6)说说南方的主要矿产种类及产地?南方的主要工业基地有哪些?其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分别有哪些?【小组探究】要求:读P85-P86的内容后,探究交流下列问题:(1)南方发展经济(包括农业、工业)的条件有哪些?(从辩证两方面回答)(2)我国的热带作物产地在哪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哪些?主要的产胶区在哪?(3)云南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昆明为什么“四季如春”?(4)南方的主要水电站有哪些?本区的西部为什么水能资源极为丰富?(5)西电东送工程的现实意义?【拓展交流】提示:结合南北方的地理特征,组内探究交流下面的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环境有哪些差异?【课堂小结】一、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居民等地形:二、自然环境特征气候:河流:三、水田为主的农业资源四、丰富的资源:有色金属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巩固训练】小组内互相检查下列问题:(1)指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指图说出南方主要的地形区与主要山脉?(3)指图说出南方主要的河流与湖泊?(4)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怎样?(5)对比说说北方与南方地区在生产活动、生活文化方面的差异有哪些?【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天然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一线C、昆仑山——阿尔泰山——祁连山一线D、喜马拉雅山——横断山一线2、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地区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 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3、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因为他们要适应()A、火热的气候B、干旱的环境C、地表崎岖的地形D、多雨的气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B、水运是北方地区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C、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D、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5、下列四组水果中,全部产在南方地区的是()A 香蕉、苹果、荔枝B 葡萄、菠萝、桃C 桂圆、香蕉、柑橘D 椰子、柿、菠萝6、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二、读"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回答:1、山脉:A B2、河流C ,该河流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章内容涉及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整体情况,增强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本章内容,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区发展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地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分析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准备好用于小组讨论的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7.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 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B.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C. 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2. 超市里常见的水果中来自南方地区的是()A. 桃、菠萝、苹果B. 葡萄、哈密瓜C. 菠萝、柑橘、荔枝D. 苹果、香蕉、梨3. 关于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C. 河流大多长度长,水能丰富D. 森林资源贫乏4. 台湾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其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①暖湿的季风气候②岛屿众多③山地垂直差异明显④广泛的引种国外物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二、综合题读文字材料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
(1)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 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海”是指_____海。
(2)图中A 是_______(铁路干线),铁路线直通_____特别行政区。
(3)修建港珠澳大桥可能会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地区。
(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为_______。
(5)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共同的不利条件是____,有利条件是______。
(6)列举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______。
(1 点即可)(7)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三个城市居民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_______(1 点即可)【参考答案】一、1. C 解析: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不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1月份气温在0℃以上,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南海和东海; 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故答案选C。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讲学案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执笔人: 二年级: 班 姓名: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2、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习过程一、走进南方地区 (查阅课本P45图7.3) ①.在地图上能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南方地区位于 --- 以南、青藏高原以 ,东面和南面 分别濒临 、 海和 海。
②.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 B C D 由上总结:南方地区的地形 ,东西差异明显。
二、气候探秘(读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图填表,感受区域内部的差异)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南方地区气候 ,耕地多为 ,主要种植水稻。
也种植小麦、 、等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列举南方地区主要的盛产那些经济作物及水果?。
课堂练习选出你认为最正确的一个1、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
A 高原、山地B 平原、盆地C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D 山地、高原 2、南方地区大部分的气候类型( )A 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 ),粮食作物以( )为主。
A 旱田 B 水田 C 水稻 D 小麦 4、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 )A 塔里木盆地B 柴达木盆地C 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5、下列著名古都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事( ) A 北京 B 杭州 C 西安 D 开封6、下列水果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 苹果B 柑橘C 香蕉D 菠萝 补充材料自然 条件地区 南方地区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基础要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即有四大地形区、、、。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气候,气候特征是。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但四川盆地被称为“”,云贵高原地形发育典型5.植被类型:。
【南方地区的农业】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也种植、、等。
盛产、、、以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7.找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在书中做标注)【合作探究】1.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见课本P46活动2.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见课本P48活动【会考预测】1.南方地区东临()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琼州海峡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3.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A:平原面积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4.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A 甘蔗B 茶叶C 苹果D 水稻5.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影响GH(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A ,它是江西省与的分界山脉;C ;D ;地形区:④ ,有“”之称;⑤ ,有之称;③,其特点是。
(2)河流⑥是;濒临海洋G ,H ;岛屿①。
(3)本区气候,耕地多为,粮食作物以为主,经济作物有、、。
(列举三种即可)【基础要点】【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2.范围:主要包括、南部和省北部地区。
重点。
3.位置:位于的下游地区,濒临和。
3.地形、地势、河流:地形以为主。
地势,河网,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成都平原被称为“”4.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2、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景点和特色风土人情,增加对南方地区的地域文化认知;3、理解南方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2、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1、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许多大江大河穿流其中,如珠江、长江、岭南若干巨大的湖泊等;2、南方地区的山地丘陵较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开发;3、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也相对丰富,有金、银、铜、铁、锡等。
三、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1、南方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镇,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为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南方地区的建筑业、制药业、电子信息产业、轻纺业等发达,出口贸易非常活跃;3、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特色农产品有茶叶、柑橘、丝绸等。
四、南方地区的主要景点和特色文化1、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著名的广州塔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等;2、云南的石林、丽江古城、泸沽湖等是著名的旅游景点;3、福建的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有“中国南方建筑博物馆”之称。
导学任务: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亲身经历或调查资料,写一篇关于南方地区的文章,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2、选取南方地区的一处景点或特色文化,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做一个PPT或海报展示,介绍该景点或文化背景、特色和魅力。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南方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是否对南方地区的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南方地区的知识对你有何帮助?希望你通过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对社会各个地域的了解,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3. 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4.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 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势、水系等;3. 借助地图、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
第二课时: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1. 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雨等;2. 了解南方地区的植被分布情况,包括森林、草原等;3. 讲解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等。
第三课时: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1. 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包括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等;2. 探讨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等;3.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南方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2.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地呈现地理信息;3.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准备一份小组讨论记录表,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2. 设计一份综合评价卷,考察学生对南方地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拓展阅读1. 推荐有关南方地区地理和经济发展的相关书籍和文章;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以上是《南方地区》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状况、植被分布和农业发展情况,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南方地区,增强他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2. 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季节变化;3. 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特色产业;4. 了解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5. 了解南方地区的旅游资源及景点。
二、导学内容: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南,包括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高山、丘陵、盆地等地貌区域,山地占据较大比例,其中有不少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大连山等。
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季节变化: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夏季节炎热多雨,秋冬季节凉爽干燥。
由于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南方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四季分明。
夏季雨水充沛,是植物生长的旺季,而冬季阳光充足,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三、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特色产业:南方地区气候适宜,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稻米、茶叶、水果等。
同时,南方地区还以特产著称,如广东的荔枝、福建的茶叶、云南的普洱茶等。
除此之外,南方地区还以烟草、丝绸等作为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如粤剧、闽剧、川剧等戏曲文化。
此外,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极具特色,如粤菜、川菜、湘菜等都各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五、南方地区的旅游资源及景点:南方地区拥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桂林的漓江风光、西湖的美景、九寨沟的瀑布、三峡的奇观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导学问题:1. 请简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
2.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哪些?季节变化如何?3.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特色产业有哪些?4. 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有哪些?5. 南方地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资源及景点?四、拓展延伸:1. 选择一个南方地区的城市或景点进行深入了解,写一份旅游攻略。
2. 与同学分享一个南方地区的民俗习俗或传统节日,进行讨论交流。
南方地区参考答案自主复习:了解区域概况一、(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范围: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二)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区内还有盆地、高原分布。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四部分组成)、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三)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大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地区;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四)水文特征:1、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3、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上游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的鄱阳湖水系和洞庭湖水系);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五)植被和土壤: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二、社会经济概况:(一)农业生产:1、评价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人教版】八下地理:《南方地区》学案
【考点扫描】(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主复习】(独立自主,快乐收获)
1、读图7.3,图7.4,,回答:(1)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海和______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______、_______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_______,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__气候。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可以简单概括_______(两个字)。
(4)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_”。
2、(1)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油料作物是_______。
(2)南方地区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外农作物还有________、竹、_______、橡胶等。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_________地区。
这里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发达,______是一条重要的水路。
读图7.13和图7.14,回答:(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以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这里河网_______,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
4、读图7.13,7.15,回答:(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___(河流)的下游地区,濒临______和______海,可见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这里依托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______的中枢,并通过_____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______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这里北连______地区,南接_______地区。
(4)得天独厚的___________,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______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_____地区,而且对_______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作用。
特别是随着_____的开发开放,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________和深厚的________,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江苏的_______、________,浙江的________、_______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______文化、______文化、______文化和_______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4)丰富的________,
再加上便捷的______和较为完善的_____,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合作复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1: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地形:平原地区,地势_________,耕地多为_________,且集中连片,山区的__________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2)气候: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______条件优越;(3)灌溉:河湖___________,灌溉条件良好。
不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探究2: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补充并归纳长江对该地区发展的影响。
利: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发展。
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______________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认为还有哪些?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P52文字资料和图7.16,7.17,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①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
1、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索有“鱼米之乡”
美称
B、②是湖日,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
【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
(2015江西)地理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读图10和图1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会“游人如织”?
(2)老师说“小博士”解释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不够完整,请你作进出解释。
(3)目前长江三角洲
地区有些农民将水稻改种
花卉,你是否赞成,为什
么?
【本课质疑】(记下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