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五医院的医联体探索和思考张斌.ppt
- 格式:ppt
- 大小:7.52 MB
- 文档页数:56
2021年国内外区域医疗/医联体策略经验(全文)【摘要】为研究学习国内外区域医疗的策略经验,采用文献复习方法,对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与比较归纳,进而提出完善国内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区域医疗指的是在现代医学信息系统帮助下,各种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实现在某一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优化,以及一定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动。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联合体作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模式,在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实现区域诊疗的重要方式。
医疗联合体(即医联体)是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区县的若干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以联合体章程为共同规范的紧密型非独立法人组织。
医联体,尤其是区域医联体(由三、二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己经成为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日益凸显,区域医疗服务实行“分级诊疗”己成为国家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
李克强总理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实现合理的就医格局。
医疗服务推行分级诊疗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医疗服务合理化的应有之意。
结合我国医疗服务利用的现实状况,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十分必要。
明晰分级诊疗的基本内涵,是分级诊疗推行的基础;了解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现实状况,有助于确立分级诊疗推行的切入点。
医疗服务的严重缺位,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迫使医疗体系中的“金字塔”的塔基轰然倒塌,演变成倒置的金字塔,致使上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门可罗雀”。
《经济师》2019年第9期着不断地变化,自身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子公司和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加。
AA集团应该在子公司、投资控股企业、并购活动中输出AA集团的文化,用文化贯穿子公司,用文化形成力量,凝聚人心。
可由负责工会或党群关系的职能部门下设专门的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除了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次上进行文化管理,尤其要重视精神层文化的核心作用,结合AA集团的战略目标,促使集团大企业文化与子公司企业文化相融合。
四、总结AA集团成立之初就是一家地方政府的准融资平台公司,但是随着自身业务的成熟,造血机制的完善,AA集团主动寻求市场化转型。
在我国地方国有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二三五”管控体系的优化来提升AA集团的管控能力,对其他正在转型的地方国企提升集团管控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1〇白万纲.成长型集团管控实操全解.中国经济出版社[M].2014:35-382〇孙连才.集团企业管控(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3〇时伟.企业集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交通财会,2008(6)4〇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6:95(作者单位:龙岩市汇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000)[作者简介:袁俊(198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经济师、高级项目管理师、并购交易师、特许财富管理师。
现任龙岩市汇金发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任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岩海融资租赁董事长、岩海商业保理公司董事长,龙岩市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责编:若佳)摘要: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运行模式,促进市域有效共享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让辖区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文章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7年9月成立松散型医联体(也称“医共体”)逐步向紧密型医共体转换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例,从进一步优化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为龙身,村卫生室为龙尾的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讨“松散型”转换为“紧密型”实践过程中的工作思路。
医疗联合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益的影响雷坤;赵炜;贾利高;王全【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4(27)1【摘要】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第五医院直管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非直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医疗联合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益的影响。
方法:收集汉阳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数据,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对直管和非直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供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直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门诊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2.77%,出院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9.81%;非直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门诊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2.83%,平均出院人次年平均下降率为-11.01%。
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门诊人次、出院人次、人均业务收入和人均门诊费用4个指标组间效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的组间效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直管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提供明显增加,经济效益也提高,但是,需要完善对社区的监管机制,促进社区公益性的回归。
【总页数】2页(P108-109)【作者】雷坤;赵炜;贾利高;王全【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务部对外医疗办武汉430070;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的实践探索:以武昌医院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J], 吴朝霞;黄劲;王力霞2.成都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医疗联合体的实效评价 [J], 赵大仁;刘志会;何思长;孙渤星;徐鑫;张瑞华3.医疗联合体对机构运行成本的影响及其补偿渠道 [J], 郑大喜4.医共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益影响研究 [J], 曹水和;陈钰心;钱庆文;邓昭信5.医共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益影响研究 [J], 曹水和;陈钰心;钱庆文;邓昭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