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8
写人的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方法:观察、思考、表达。
2. 写人的技巧:描绘人物外貌、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3. 作文练习:以身边的人为例,写一篇人物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言行举止。
2. 指导学生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
3. 教授学生表达人物的方法,如描绘、表现、展示等。
4. 布置作文练习,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人为例,写一篇人物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能够准确描绘人物外貌、性格、内心世界。
2. 评价学生的作文结构:是否合理、清晰。
3. 评价学生的作文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有趣。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提供一些人物案例,供学生观察、思考。
2. 参考书籍:提供一些关于写人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3. 作文模板:提供一些作文模板,帮助学生构建作文结构。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人物案例,讨论他们的外貌、性格和内心世界。
七、作文指导1. 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过渡语句,使作文连贯流畅。
3. 教授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八、作文修改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作文的修改和完善。
九、作文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2. 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给出优点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性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十、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写作活动的收获和经验。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人,写一篇人物作文。
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第一篇: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篇一:写人作文教案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语文课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人物特征,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一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体现人物的人性特点。
同学们,老师曾经也给同学讲过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现在我们回忆一下: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
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
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
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第五:修改、交流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如何写好人物作文。
二、新课第一课时学习“肖像描写”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3.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了解和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一、导入:展示照片,设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肖像描写:就是给人物画像,即把人物的外部特征第二篇:作文—人物描写教案作文训练-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
2.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2. 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典型人物描写案例分析4. 写作练习与指导5. 作文评价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 难点:如何描绘人物形象,使作文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作文的概念、意义、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写人作文的兴趣。
2. 讲解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 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抓住人物特点、运用典型事例、描述人物心理等。
4. 分析典型人物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技巧。
5. 布置写作练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6.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7.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评价与反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巩固教学内容。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提升写作灵感和技巧。
八、课程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不同人物职业和生活状态。
2. 开展人物访谈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下受访者的特点和故事。
写人的作文指导写人作文指导教案篇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积累·运用二习作设计思想写作文是学生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情,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更为难以下笔。
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寻根究底总结出以往的作文教学都习惯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师单方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总是很长,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绊绊,如写是写、改也改了,但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数高就好,分数低就差,不知为什么)因此,以写人作文这种文体设计这篇习作教学,其教学思路总体框架是: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
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
(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生:(窃笑)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生:我的爸爸、妈妈……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
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
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
(出示病例作文)(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初中人物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形象的描绘、性格刻画、典型细节的运用等。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的敏感度。
3. 通过对人物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写作的基本技巧2. 人物写作的实践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人物,激发学生对人物写作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形象的描绘、性格刻画、典型细节的运用等。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人物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物写作的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写作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描绘一个真实的人物。
5. 反馈: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写作技巧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运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人物写作实践成果。
3. 学生对人物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人物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2. 优秀的人物作文示例。
3. 写作实践所需的素材和工具。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提高学生对人物的敏感度。
2. 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写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鼓励和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5. 定期进行人物写作的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人物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人物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人作文讲课6篇写人作文讲课篇1:写人作文教案【篇一: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作文训练要求:一、知道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了解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三、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难点:怎样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好人物的特点。
训练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一、幻灯片若干张。
二、每人一份刻有一好一差两篇文篇的练习纸。
三、原稿纸一张。
作文训练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抓住特点写具体)。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无论是人还是写记事,写景还是状物,都必须做到抓住特点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指导练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
1、写人应该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具体呢?板书:人物的特点2、什么叫人物的特点?3、一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板书:品质性格爱好才干……4、现在进行一个练习,想想这几段话分别写了什么事,各反映了人物哪一方面的特点?幻灯出示:1)牛顿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
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钉锤,买凿子,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这段话写牛顿喜欢-,表现了他---方面的特点。
2)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揉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着,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看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
这段话写亮亮的--,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白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段话写邱少云---,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交流、汇报。
5、过渡: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我们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去考虑,抓住一个人比较明显的某些特点,这样选择的范围就能扩大。
一、教案名称: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写作实践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写人作文?b. 学生分享对写人作文的认识和体会。
2. 讲解(15分钟)a. 讲解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b. 介绍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c. 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写作实践(15分钟)a. 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身边人物的作文。
b.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和评价(10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b.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a.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c.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注意事项:1. 在写作实践环节,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评价环节,要注重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既要巩固所学内容,又不要增加学生负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人物作文,掌握写人作文的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作文:挑选一些优秀的人物作文供学生分析和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人物描写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3. 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作文评价标准,以便于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等。
2. 作品性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作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特征,提高写人作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人物特点的挖掘和表现。
3.写人作文的结构和思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特征,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观察1.导入:以一首关于人物描写的诗歌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老师,描述他们的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特征。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如何用文字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课时:写作技巧与方法1.课堂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如:a.外貌描写:通过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特点。
b.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性格特点。
c.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来表现其内心世界。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中的人物描写,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技巧。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物描写。
第三课时:挖掘人物特点1.课堂讲解:讲解如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中的人物内心描写,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细腻的描写。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
第四课时:作文结构与思路1.课堂讲解:讲解写人作文的结构和思路,如:a.开头:引入人物,描述外貌、性格等特征。
b.主体: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课文或作文的结构和思路,让学生了解如何布局谋篇。
3.实践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结构和思路进行作文。
第五课时:作文修改与点评1.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阅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点评:教师选取几篇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记事中心突出作文指导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写人记事作文的基本概念,明确写人记事作文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对写人记事作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写人记事作文的定义:写人记事作文是以记叙为主,描写人物和事件的文章。
1.2.2 写人记事作文的特点:真实、具体、生动、感人。
1.2.3 写人记事作文的重要性:锻炼表达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丰富生活经验。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事件。
1.3.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物和事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章:如何选择中心人物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写人记事作文的中心人物,培养学生选择中心人物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中心人物的定义:中心人物是作文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2.2.2 选择中心人物的原则:选择对学生有影响、有教育意义的人物。
2.2.3 选择中心人物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印象深刻的人物。
2.3 教学活动2.3.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中心人物。
2.3.2 学生练习选择中心人物,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如何描绘人物形象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生动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人物形象的定义:人物形象是作文中的人物特征和性格特点。
3.2.2 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3.2.3 描绘人物形象的要求:真实、具体、生动、感人。
3.3 教学活动3.3.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描绘。
3.3.2 学生练习描绘人物形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如何记叙事件过程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记叙事件过程的方法,培养学生具体、生动地记叙事件的能力。
初中写人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技巧: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
2. 典型人物的塑造:性格、外貌、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
3. 作文结构的安排:引子、主体和结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以及作文结构的安排。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激发写作兴趣。
2. 讲解写人的基本技巧: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
3. 分析典型人物塑造:性格、外貌、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
4. 讲解作文结构的安排:引子、主体和结尾。
5.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6.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文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写作进步:通过课后辅导和课堂反馈,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七、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身边人物的作文。
2. 收集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辅导:1. 对学生作文进行个别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2. 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
九、课程进度安排:1. 节课:讲解写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第二节课:分析典型人物塑造和作文结构安排。
3. 第三节课:案例分析,学生动手写作。
4. 第四节课:总结课程内容,布置作业。
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写人的基本方法:观察、思考、表达。
2. 写人的技巧:选材、构思、描写、刻画。
3. 写作实践:以身边的人为例,写一篇人物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人物,激发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示范:以教师或学生为例,展示写人作文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身边的人进行写作练习。
5. 点评: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具体,表达是否清晰、生动。
2. 学生写作过程的表现: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习惯:是否愿意主动写作,是否定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作文范文:用于示范和参考。
3. 写作素材:身边的人和事,用于学生练习。
4.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评价学生作文。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第二步: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0分钟)讲解如何观察、思考和表达人物特点,以及选材、构思、描写、刻画等技巧。
3. 第三步:示范写作(10分钟)以教师或学生为例,展示写人作文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4.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身边的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第五步:作文点评和修改(10分钟)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写人作文的过程。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
4. 点评法: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初中写人作文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优秀写人作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写人作文吗?写人作文是什么类型的作文?二、讲解写人作文(15分钟)1. 讲解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材、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运用描写手法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优秀写人作文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结构安排等方面。
四、练习写作(20分钟)1. 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写人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作业讲评(10分钟)1. 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2. 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优秀作文欣赏(15分钟)1. 展示优秀作文。
2. 分析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特色。
三、写作指导(10分钟)1. 针对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引导学生如何修改和完善作文。
四、课后作业(15分钟)1. 根据课堂学习和修改作文的经验,重新撰写一篇写人作文。
2. 提交作文,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人作文的概念和意义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2. 学生是否能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生写作兴趣是否提高,写作习惯是否逐渐养成。
三年级上册全册作文指导教案、写作提纲及例文一、第一单元:写人作文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2. 教学内容:(1) 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人物特点。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来完成写人作文。
3. 写作提纲:(1) 介绍人物的基本信息。
(2) 描述人物的典型事例。
4. 例文:《我的老师》二、第二单元:叙事作文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来展现事件过程。
2. 教学内容:(1) 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分析事件过程,提炼事件主题。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表达来完成叙事作文。
3. 写作提纲:(1) 介绍事件的基本情况。
(2) 描述事件的具体过程。
4. 例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三、第三单元:写景作文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描写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
2. 教学内容:(1) 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分析景物特点,提炼景物美感。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表达来完成写景作文。
3. 写作提纲:(1) 描述景物的外观特点。
(2) 描绘景物的氛围和情感。
4. 例文:《美丽的校园》四、第四单元:状物作文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状物作文的描写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来表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内容:(1) 讲解状物作文的基本要求。
(2) 分析物体特征,提炼物体的独特之处。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来完成状物作文。
3. 写作提纲:(1) 介绍物体的基本信息。
(2) 描述物体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4. 例文:《我心爱的铅笔》五、第五单元:想象作文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创意思维。
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内容:1. 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4. 作文的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
5. 作文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观察、思考、表达等。
3. 示范:以一篇优秀写人作文为例,分析其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特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身边的人或事进行练习,试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5. 展示:每组挑选一篇练习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点评、交流。
6.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人作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水平。
4. 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写人作文范文。
2. 写作素材库(人物、事件、情感等)。
3. 作文评价标准。
4. 教学PPT或黑板。
5. 课堂讨论氛围营造工具(如小组合作卡片、奖励贴纸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写人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3. 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写作方法。
4.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课外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习惯。
七、教学实施:1. 第一课时:讲解写人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 第二课时:讲解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3. 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选取身边的人或事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塑造典型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