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后现代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70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
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
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
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895年开始持续到1910年前后。
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
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
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
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名词解释: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筑家。
代表作有《圣家族教堂》哥特式风格、《米拉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
风格:摩尔风格阶段,中年开始,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性。
他为之投入43年的圣家族教堂的有机结构和外形,大胆的向当时弥漫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设计师作为一种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名词解释: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装饰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色彩上、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后现代主义设计考研论述题
对于设计专业的考生来说,考研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学校设计专业考研内容会有略微的差异,具体考研内容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和自命题院校考研大纲。
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3设计考研|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的是现代主义设计特别是国际主义式微
之后所出现的各种设计探索,也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朝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集中表现在建筑和产品设计领域中。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体现在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以及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上。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原则可具体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反对设计形式的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的多样化;
(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设计的人性化;
(三)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
(四)强调装饰符号的隐喻性;
(五)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流线型“流线型”是来自空气动力学中用一根曲线表示的图形。
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在美国成为一种产品设计风格,光滑、流动、富于戏剧性的线型变化。
它是继装饰艺术风格之后,形成的另一种美学风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设计中的一个思潮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建筑界,以文杜里等人为主要代表,其思想和主张很快传到了欧洲各地,使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与理念受到了巨大挑战.后现代主义设计试图推翻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在强调大众文化对产品设计的作用上建立一种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语言。
但事实上,后现代主义设计没有一种固定的设计形式和统一的设计程序,它只表现出一种混杂的、折衷的设计语言,以改变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领域单一、贫乏的面貌。
后现代主义没有成为一个流派的原因:一、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二、后现代主义设计没有明确的宣言和统一的设计风格三、后现代主义倡导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杂交”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反对现代主义建筑为特征的建筑理论、思潮和实践.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是建立在理性、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忽视了建筑形式对人性的作用,片面强调功能性和经济性,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了人情感和环境的作用,形成了单调、统一的建筑形式。
主要特点:一、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二、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的“文脉主义”三、后现代建筑语言具有“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征。
查尔斯·詹克斯(1939——)建筑家,后现代主义设计评论家著作:《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主编过两期《建筑设计》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米切尔·格里夫斯(1934--)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
其设计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的绚丽,也讲究历史风格的折衷.罗伯特·文杜里美国著名建筑师,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代表之一.代表著作:《论建筑中的复杂与矛盾》、《从拉斯维加斯学习》詹姆斯·斯特林英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也是当代极富想象力的建筑师之一。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现代设计史是指自19世纪末期以来的设计发展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现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设计风格、设计师及其作品,以及设计影响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设计风格1. 装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其特点是强调装饰性,注重线条、颜色及图案的和谐统一,代表作品有维也纳分离派的家具设计。
2. 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是一所位于德国的设计学院,强调功能性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其影响广泛,包括建筑、家具和平面设计等领域。
3.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注重简约、纯粹和功能性,代表作品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设计作品。
4.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破坏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追求创新和表达个人主义,代表作品有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的产品设计。
二、设计师及其作品1. 威廉·莫里斯:英国设计师、艺术家和社会主义者,创立了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
他的作品以自然主义的纹样设计和手工艺制作而闻名。
2. 查理斯·伦纳德·伊姆斯:美国平面设计师,以其创新和图形化的设计风格闻名。
他的作品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丹尼斯·哈普斯温:荷兰设计师,以其简洁且有力的设计风格而著名。
他是包豪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以几何形状和功能性见长。
4. 乔纳森·伊夫:英国工业设计师,以他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作品而著名。
他的设计强调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影响1.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受到了数字化工具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意和创新。
2. 社会文化对设计的影响:设计总是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例如,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会影响设计师的创作,例如女权主义对家居设计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对设计的影响: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的背景下,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和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各种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到图形设计、时尚设计等。
以下是现代设计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时间轴,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关键时刻:1880-1910年代:艺术和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初,艺术和工艺运动崛起,强调手工制作、质量和艺术性,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9年:包豪斯学派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成立,提倡合理的工业制造与艺术的结合,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盛行,注重功能性、简约、材料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1940-1950年代:工业设计的崛起*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设计师注重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1950-1960年代:世界性设计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世界各地的设计运动兴起,如意大利的设计重生运动(Renaissance of Italian Design)和日本的和风现代设计。
1960-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设计师开始挑战现代主义的规范,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980年代:数字革命和计算机设计* 1980年代,数字革命催生了计算机设计的兴起,图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逐渐成为主流。
1990年代至今:全球化和可持续设计* 1990年代至今,设计界面临全球化挑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设计理念逐渐兴起。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和科技创新*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如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对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时间轴提供了设计史中一些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概览,然而,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设计运动与派别局部独立主义 Adhocism局部独立主义是指一种设计方法,特别与后现代主义有关。
1968年詹克斯于建筑评论上创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设计物的局部单独抽离设计完成后,再与设计物其它部分结合”的设计过程或方法。
所以这一局部不必创造一个“新形”,相反的(替代的)是从既有的式样中窃取局部,然后再组合成新的形体便可。
这表示对“(既有)物体”可以另有新用或另有新意,同时强调设计过程是一种“选择”更胜于是一种元素的组成。
参考文献:Julier,G 1993 《20th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Jencks,C1982《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A+U 1986 《Charles Jencks: 瞩目的象征建筑》生物形态主义 Biomorphism生物形态主义指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强调“对活生生的生物的外观与作用(动作)的模仿”来设计产品。
生物形态主义由生物学(Biology)形态学(morphology)两字合成。
崇尚生物学是指认为(个体的)生物经过大自然严峻的考验,必然有其道理值得在设计人造物时学习;崇尚形态学是指(群体的)生物或一般的(群体的)生物造物或(群体的)人造物,甚至物本身的集结也都有其道理,这些道理在经过分析后,值得在设计人造物时吸取经验。
参考文献:Julier,G 1993 《20th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福井晃一1995(1978)《设计小辞典》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m构成主义是一个发生在俄国1917革命后的艺术运动,在俄国大致持续到1922年。
主要的人物有:塔特林(Tatlin,V)、马利维(Malevich,K)、罗德契科(Rodchenko,A)、李奇扎斯机(Lissitzky,E )、嘉宝(Gabo,N)、帕夫斯那(Pevsner,A )、康丁斯基(Kandinsky, W)。
1.工艺美术(the arts & crafts movememt):“工艺美术”的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据比较一致的理解,这种局面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1851)开始的。
2.包豪斯(bauhuas):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3.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或者称为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人-机关系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机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4.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个词的含义非常复杂。
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或者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者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
5.规范的古典主义(canonic classicism):也可以称为复古主义风格,这是与后现代主义有区别的一个复古流派。
原教旨古典主义(fundamentalist classicism):这种风格也是狭义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门类。
它主要强调建筑设计必须从研究古典风格的,工业化以前的城市规划入手,现代建筑家的首要任务是把建筑设计与传统的规划的城市规划重新结合为一体。
6.“高科技”风格(high tech):工业设计上的“高科技”风格是从祖安.克朗(joan kron)和苏珊.斯莱辛(susan slesin)1978年的著作《高科技》(high tech,1978)中产生的。
因此“高科技”中的“高”是指的“高品位”,以把设计的对象从平民大众中抽离出来,成为上层人的特定所有。
7.减少主义风格(minimalism):减少主义风格是80年代开始兴盛的一个设计风格。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自现代主义以后,设计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风格的例子: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性提出了质疑。
它强调对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使用复杂的形式、混合多种风格和引用历史元素来达到这一目标。
后现代主义设计通常具有戏剧性、夸张和幽默的特点。
2. 极简主义(Minimalism):极简主义强调简洁、清晰和功能性。
它通过简化形式、减少装饰和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达设计的本质。
极简主义设计通常具有纯净的线条、中性的颜色和简约的材料。
3.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但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中仍有影响。
它强调自然的曲线、有机形态和装饰性元素的运用。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常常融合艺术和工艺品,注重细节和手工艺。
4. 后现代建筑(Postmodern Architecture):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呼应,采用了类似的理念和手法。
后现代建筑对功能主义和标准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挑战,强调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多样性。
它常常使用复杂的形式、明显的象征性和多样的材料。
5. 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可持续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趋势。
可持续设计追求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倡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
它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建筑的passivhaus 等。
这些只是现代主义之后设计领域的一小部分风格,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设计流派和风格。
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产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PastModernism•1950s —1960s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工业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的。
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从70年代初期发展以来,从建筑上影响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个方面,因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此期间产生了多位对当代设计影响重大的设计师。
在后现代主义以前已经存在过一些过一些设计运动,虽然是一些局部的个体的,但是存在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因素,比如50年代中一批青年设计师与CIAM 决裂,造成了现代地方主义,意大利的新自由主义,美国的形式主义,日本风格,和巴塞罗那派,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后现代先驱人物,如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迈克·格利夫斯Michael Graves ,罗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rn,分类标题01分类标题02这四个美国建筑师迄今依然是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称为“后现代主义派”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理论家有不同理论家的分类方式后代主义建筑师罗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rn 在他的著作《现代经典主义》就把这个内容繁杂的运动分成:1. 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助长这种风格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有: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迈克·格利夫斯Michael Graves 飞利浦约翰逊弗兰克盖利矶崎新特利法列尔。
其中,上面提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主要建筑设计代表人物以美国为多几个主要的发起人如温图利,格列夫斯,穆尔都是美国人理论上也没过比较强特别是斯坦恩,詹克斯等等一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其它还有瑞士的马里奥博塔,阿道罗西,德国的OM 温格斯,西班牙的波非,一下简单介绍几个重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设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