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23.98 MB
- 文档页数:77
机器人工程导论心得体会全世界最大代工厂富士康“机器换人”计划加快,每年有上万机器人投入使用,其江苏昆山市的工厂已裁汰6万员工。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有着近3亿人的农民工集体将来的走向,不无担忧。
他们提示说,“机器换人”,可能会致使农民工将来的就业压力不停加大。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随之而来的将是智能化时代,或许称着机器人时代。
当前“机器换人”计划加快,大批的机器人投入使用,让人们从脏、热、累、有毒有害、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使生产效率和产质量量大大提高,同时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社会的进步。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只有采取机器人,才能提高公司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机器人时代无论你喜爱不喜爱都将按期而至。
“机器换人”来了,预示着一-场工业革命已经到临,生产方式、公司管理和用工制度等都将发生- - 系列的变化,一一些公司由于引入机器人而不得不大批裁员,一部分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所以失掉工作的时机,一些年纪大的农民工要想再就业就比较困难,-.旦失掉工作时机也将扔掉手中的饭碗。
“机器换人”来了,喜忧参半。
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早做安排,提早做好准备。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给出仔细的建议,要在普惠性前提下,为农民工供给-一个有弹性、多层次、多项选择择、多模式的连续深造体系。
即政府和公司要为农民工供给深造培训的时机,掌握必定的职业技术,以应付新的就业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曹晶以为,应当从职业学校到公司打造出一条终生学习提高的通道,或出台技术津贴指导建议,敦促人社部门和公司共同落实。
同时,经过立法确立公司一定肩负职业教育的义务。
教育和培训不行能是一步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终生学习适应万变的社会和就业市场。
机器人来了,政府和公司要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员工自己也- -定自我加压,踊跃参加学习和培训,学到一艺之长,学到再就业的本事,不会由于公司减员而失掉工作的时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姓名: 董鑫博学号:2017年7月10日摘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以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也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产物,它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与新时代产生的新技术融为一体,发展成了一套独有的技术。
它的出现代表着新技术、新思想、新研究方式和新研究目标的产生。
现如今各个国家的科研人员们一直致力于对这门新生领域的研究,估算机电产业对国家和社会所代来的价值,并对机械电子学科的未来发展做出研究。
关键词:专业的认识专业的内容相关知识结构关键技术知识体系应用领域个人学习计划目录摘要 (01)1 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个人认识 (03)概述 (03)2 知识结构体系及主干课程 (0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4).液压与气压传动 (04).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 (0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05).机械制造工艺学 (0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5).数控原理及编程 (05)3 关键技术机械技术 (06)电子技术 (06)自动控制技术 (06)检测传感技术 (06)信息处理技术 (06)伺服驱动技术 (06)系统总体技术 (06)4 应用领域 (07)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 (07)主要特点 (07)基本组成 (08)工业机器 (08)6个人规划专业能力 (09)各学年目标 (09)7结束语 (10)8感谢 (10)1专业研究内容及个人认识个人认识机械电子工程就是将机械与电子系统完美的结合,发挥各项的长处去对生产生活进行优化,机械电子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纯机械化转换为电子时代的中间产物,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过渡,而是一种全新的领域,需要现如今的学者们去不断的开发探索,在学习相关知识后,了解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机械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编号:0402011A2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课程类别/性质:通识教育/必修一、课程目标与定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早期的学科知识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在产品及其设计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及工程能力,使学生明确专业方向,从而提高后续课程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该课程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知识单元。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中以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为设计项目,包括一些简单设计—实现项目练习,积累基本的设计—实现经验,后续课程为所有专业课,它们是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电子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和实际应用。
了解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的执行机构和驱动装置、系统信息的测量方法、信号处理、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应用。
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机械、电子基础知识,对机械电子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分析、选型的能力和系统的建造能力。
积累一些基本的设计—实现经验,为学生掌握更高级的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经验做准备。
引导学生形成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工程师的角色。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1.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机械、电子、制造、工程的含义;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学科体系;机械电子工程在产品及其设计中的应用;机械电子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领域。
重点:机械电子工程的涵义、应用。
难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知识体系。
2.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简史(2学时)教学内容:机械电子工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简史;现代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发展趋势。
在各个学科高度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领域往往会因为学科间的相互交融、取长补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机械电子工程便是其中的典型。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机械电子技术发展影响分析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如今的机械制造业不断地融入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这也将会成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机械电子技术,并且努力将机械电子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与开发电子技术以及机械技术。
我们所说的机械电子技术就是发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最大优势,努力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最大的价值。
将电子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业之中必定会对相关产业带来一次技术的变革,而且最终的目的是将电子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对此,笔者对机械电子技术进行了阐述与介绍,并且深入探究了它对实际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机械电子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影响0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机械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开发与使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不再是神话,例如在矿产的开采方面,机械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显示了该项技术的显著优势。
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相融合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因此,我国还应当积极地开发与研究机械电子技术,并且在研发中寻求将此技术应用于实践中的道路。
1机械电子技术的简要介绍1机械电子技术一词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研制机械电子技术的初衷是用电子类的生产部件替代机械生产中所使用的部分其他零部件,用这种方式可与减少设备的体积和质量,使机械设备运行起来更加灵活。
随后,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机械生产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单纯的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机械零部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业的要求了,人们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最优质的使用电子技术来提高机械生产的效果。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实现了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有效融合,因此,机械电子技术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成熟起来,不仅如此,机械电子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使用的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研发的领域也在不断地突破与发展。
机器人导论论文第一篇:机器人导论论文关于智能机器人的学习报告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专业:自动化班级:2012-4【摘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蒸汽机,电气,信息3大工业革命,这三次巨大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程。
而如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诞生到现在,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不仅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用于非制造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机器人技术代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研究成果,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公司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目前,国际上各大公司都在竞相研制各类先进机器人,以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工业实力。
【关键字】分类结构硬件组成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一、机器人分类机器人按其智能程度可分为一般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
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
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的接触型传感器。
这些要素实质上就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官,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导论00讲座论文0学生姓名:沙枫0专业班级:机械电子工程0902班0一.单片机的发展0第一周星期二郝迎吉0这节课我们的郝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单片机的发展。
郝老师是我们的一位代课老师,他今年就是负责我们的单片机的教学。
一上课郝老师就对单片机的发展侃侃而谈。
作为一名专业从事单片机事业的前辈,他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
可以说他一上课就将我们引领入了单片机的海洋。
0通过他的介绍,我初步了解了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0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所谓单片机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中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ROM)及其他I/O 通信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计算机系统。
0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00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十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此时的单片机均属于真正的单片化,大多集成了CPU、RM、ROM、数目繁多的I/O接口、多种中断系统,甚至还有一些带/D转换器的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大,RM和ROM 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寻址空间甚至可达64kB,可以说,单片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
九十年代以后,单片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世界各大半导体公司相继开发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单片机。
单片机通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先进科学技术,它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00心得:00对于单片机的了解,我最开始只是局限在我们大二的时候的单片机实习和今年刚开的课程单片机的初步了解。
可以说是知之不多,但在听了郝老师的讲座后我对单片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它具有其他物种是不具有的创造天赋和无穷的智慧。
我现在对单片机的兴趣更加的浓厚。
我希望在以后的系统学习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
0二.智能控制研究及应用现状00第四周星期二尚万峰0尚万峰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虽然,她一直在雁塔校区工作,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接触。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学号: ***********2017年7月08日摘要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业以传统机械为基础,着重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知识体系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
拥有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动控制技术、测传感技术、息处理技术、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核心技术。
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机床、职业规划。
目录摘要 (01)1 专业研究内容1.1概述 (03)1.1.1微机电系统(MEMS) (03)1.1.2传感与测控技术 (03)1.1.3数字化加工技术 (03)2 知识结构体系2.1知识体系 (03)2.2主干课程 (04)3 关键技术3.1机械技术 (04)3.2电子技术 (04)3.3自动控制技术 (04)3.4检测传感技术 (04)3.5信息处理技术 (04)3.6伺服驱动技术 (05)3.7系统总体技术 (05)4 应用领域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5.1数控机床 (05)5.1.1主要特点 (05)5.1.2基本组成 (06)6个人规划6.1专业前景分析 (07)6.2目标设定 (07)6.2.1专业能力 (07)6.2.2综合素质 (07)6.3行动与方案 (07)1专业研究内容1.1概述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电子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与这三个学科不同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
机器人机械本体的使用性能和动态性能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答:机械本体的使用性能和动态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目前许多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大都是基于对机械本体动态特性的研究。
改善机械本体的动态特性,将极大地简化控制软件的编制,提高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210分立体车库停车对位系统是怎样实现的?•参考答案:答:停车对位系统用于保证车辆停于准确的车位,通过 4 个超声波模块实现,超声波模块型号为 HC-SR04,主要包含超声波发送接收和控制电路。
在车位前方、左侧(或右侧)的合适位置上各放置两个超声波模块,用于限制车辆的左右、前后位置,当 4 个传感器模块都检测到适当距离内有障碍物时,代表该车准停;当 4 个传感器有一个没有检测到适当距离内有障碍物或者障碍物离得太近时,控制面板发出相应的 LED 灯光,表示车未准停,同时暂停存车程序,并启动自适应调节模块来进一步矫正,直至实现准停。
310分请思考立体视觉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
•参考答案:答:计算机视觉系统除了在视觉导航方面的应用以外,在现代自动化Th产过程中还被广泛地用于工况监视、成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在一些不适合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常用计算机视觉来替代人工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Th产过程中, 用人工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Th产效率和Th产的自动化程度。
总之,在现代Th产、Th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计算机视觉的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还不能让计算机或机器人具有像Th物那样高效、灵活的视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多年的夙愿会逐渐变为现实。
410分焊接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包含哪些内容?•参考答案:答:采用上位机+控制器模式设计了控制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建立 D-H 坐标系,然后用Matlab 对焊接机器人各个关节进行一个周期运动状态仿真,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和研发周期。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个机械工程导论的重要知识点。
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领域等。
它涵盖了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2. 基本力学知识基本力学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学效应,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而强度学则关注物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
3.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
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4.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图。
工程制图是指运用标准符号和图形语言表达工程设计意图,机械设计图则是具体表达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尺寸等信息。
5.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和气体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力学问题的学科。
包括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为机械工程中的流体传动和流体动力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6. 热学基础热学基础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学科,研究热能和能量转换的原理。
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等内容,应用于热能机械的设计和热工过程的分析等方面。
7.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合理设计机械零件和装置,满足工程要求。
涉及到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8.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
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工艺技术,为机械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9.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机械振动与噪声是机械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技术应用作者:刘景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9期摘要:智能机器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智能机器人保证了机械电子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产品的柔性化生产。
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中,有利于完善机械电子系统并提高其系统的运作能力。
本文首先对智能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其次阐述了智能机器人与机械电子工程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技术、快速诊断技术、数控技术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应用引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改变。
现阶段我国在智能机器人的生产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智能机器人技术已成为我国工业的基本技术支持,其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智能机器人已经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机械工程领域的生产制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机械生产的效率。
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中,有利于完善机械电子系统并提高其系统的运作能力。
一、理论概述(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信息学、计算机、生理学、心理学及控制学等内容。
智能机器人通过模仿人的感知思维等进行生产工作,它可以根据特定的要求执行特定的操作或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
智能机器人是人机械智能化的产物。
最初的智能机器人只能按照编制好的程序代码进行运作生产,执行固定化的操作。
现阶段的智能机器人拥有自我感知能力,他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并进行更新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智能化。
(二)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又叫机械一体化,它涵盖了控制学、机械学、管理学、电子学、人工智能及信息学等内容。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信息工程及电子工程融合为一体的产物,它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了机械工程信息工程及电子工程的协调统一,使其各个模块优点均发挥到最大。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纲:1.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现状和应用前景2.机器人在建筑工地中的作用及优势3.机器人应用对人力成本和效率提升的影响4.机器人应用于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5.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掌握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前言: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涌现出新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围绕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并针对机器人在建筑行业中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现状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机器人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早的简单辅助工作到现在的自主作业。
智能机器人技术除了可以满足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之外,还可以避免人力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提升建筑品质,这些都是建筑行业所需要的。
同时,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还具有优化施工流程、降低成本等好处,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二、机器人在建筑工地中的作用及优势机器人在建筑工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它可以实现很多难以实现的工作。
比如,它可以在建筑工地中完成像吊装、搬运、清洁等危险又重要的任务;还可以实现精细施工,提高建筑质量。
同时,机器人的可编程性和自主性,使得它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施工环境,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三、机器人应用对人力成本和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应用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
相对于人力,机器人能够完成较劳动密集且危险的工作,还能够实现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作业。
除此之外,机器人在施工时有着极高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使用机器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四、机器人应用于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首先,它需要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能力;其次,需要有足够的智能化,可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最后,机器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如土壤、气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