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11-集合的基本概念_ou
- 格式:pptx
- 大小:600.47 KB
- 文档页数:10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在集合理论中,元素是构成集合的最基本单位,而集合由元素组成。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一些术语和符号。
一、集合的定义与表示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即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是一个无序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不重复。
数学中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来表示集合,而元素则用小写字母a、b、c等来表示。
集合可以通过列举元素的形式进行表示,例如集合A={1, 2, 3}表示了一个包含元素1、2、3的集合A。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描述集合的特征来表示集合,例如集合B={x | x是自然数,且x<5}表示了一个包含小于5的自然数的集合B。
二、集合的基本性质1.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子集与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B,那么我们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元素属于A但不属于B,那么我们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3. 相等集:如果两个集合A和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A 与B相等,记作A=B。
4. 交集、并集与补集:对于两个集合A和B,交集表示包含属于A 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记作A∩B。
并集表示包含属于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记作A∪B。
A关于某个全集的补集表示全集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
三、集合的运算法则集合的运算法则是用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则的。
1. 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集合A、B、C,交换交集和并集运算的顺序不改变结果,即(A∩B)∩C=A∩(B∩C),(A∪B)∪C=A∪(B∪C)。
2. 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集合A、B、C,交集和并集运算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A∪(B∩C)=(A∪B)∩(A∪C)。
3. 德·摩根定律: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和B,补集运算满足德·摩根定律,即(A∪B)'=A'∩B',(A∩B)'=A'∪B'。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以理解为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总体。
集合中的元素是指构成集合的个体或对象。
在集合中,元素的顺序并不重要,也不会重复出现。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运算的种类以及相关的性质。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如果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用x∈A表示;如果一个元素y不属于集合A,我们用y∉A表示。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数,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其他集合。
集合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来确定。
如果集合A中有n个元素,我们用|A|表示集合A的大小,即|A|=n。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 2, 3, 4}表示集合A包含了元素1、2、3、4。
2. 描述法:用一个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B={x | x 是整数,0≤x≤10}表示集合B包含了满足0≤x≤10的所有整数。
三、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四种。
1. 并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或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且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3}。
3. 差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且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1, 2}。
4. 补集:对于给定的全集U,集合A的补集记为A',表示包含了属于U但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即A'={x | x∈U且x∉A}。
集合知识点考点总结1. 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或者其他事物。
(2) 元素: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称为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3)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即两个相同的集合只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元素的排列次序不同,它们之间也是相等的。
(4)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即每个元素在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
(5)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用列举法、描述法和等价关系法表示。
2. 集合的分类(1)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通常用符号∅表示。
(2) 单集:只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称为单集。
(3) 有限集和无限集: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有限的称为有限集,否则称为无限集。
(4) 相等集:具有相同元素的集合称为相等集。
3. 集合的运算(1) 并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通常用符号∪表示。
(2) 交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交集,通常用符号∩表示。
(3) 补集:设U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是U的一个子集,由所有属于U而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通常用符号A'表示。
(4) 差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而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差集,通常用符号A-B表示。
4. 集合的运算法则和性质(1)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和B,A∪B = B∪A,A∩B = B∩A。
(2)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B和C,(A∪B)∪C = A∪(B∪C),(A∩B)∩C = A∩(B∩C)。
(3) 分配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B和C,A∩(B∪C) = (A∩B)∪(A∩C),A∪(B∩C) =(A∪B)∩(A∪C)。
(4) 吸收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和B,A∪(A∩B) = A,A∩(A∪B) = A。
离散数学教程集合的基本概念标题:离散数学教程——集合的基本概念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学中离散对象的性质和结构。
在这些离散对象中,集合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互不相同的、可以区分的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等。
在离散数学中,集合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统计学等。
一、集合的基本定义1、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可以是任何类型,如数字、字母、图形等。
2、集合中的对象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每个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对象重复。
3、集合的元素具有可区分性,即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性质将集合中的对象区分开来。
二、集合的表示在数学中,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如A、B、C等。
如果集合中有多个元素,则可以用列举法或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大括号括起来。
例如,A={1, 2, 3}表示集合A包含1、2和3这三个元素。
2、描述法:用特定的符号或语言来描述集合的性质或特征。
例如,B={x|x是正方形}表示集合B包含所有的正方形。
三、集合的运算在离散数学中,集合的运算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常见的集合运算包括交集、并集、补集等。
1、交集:如果集合A和B的元素都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则称A和B有交集。
记作A∩B或A.B,表示A和B的交集。
2、并集:如果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C,则称A 和B的并集为C。
记作A∪B或A.B,表示A和B的并集。
3、补集:如果集合A中存在一些不属于B的元素,则称B为A的补集。
记作∁AB,表示A的补集。
四、集合的性质1、空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记作∅。
空集是所有集合的子集。
2、全集: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
记作U。
全集是所有集合的超集。
3、幂集:给定一个集合A,A的幂集是指包含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
记作P(A)。
4、子集:如果一个集合B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A,则称B为A的子集。
集合的概念一、引言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起源于19世纪末,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
集合论以集合为研究对象,探讨集合的表示、结构、运算及其相互关系。
集合的概念在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数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用符号表示,集合A由元素a1,a2,,an组成,记作A={a1,a2,,an}。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具体的数、字母、图形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具有无序性、确定性、互异性等特点。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2,3,4,5}。
2.描述法:用文字描述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或规律。
例如,集合A={x-x是小于10的自然数}。
3.图形法:通过图形来表示集合。
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线段、区域等。
4.符号法:用特定的符号表示集合。
例如,N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四、集合的性质与运算1.集合的性质(1)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2)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明确的、可判断的。
(3)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2.集合的运算(1)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记作A∪B,是由属于A 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2)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记作A∩B,是由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3)差集:两个集合A和B的差集,记作A-B,是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4)补集: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作∁A,是由属于U 但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五、集合的应用集合的概念在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集合论为研究数学结构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
在逻辑学中,集合论为研究命题和推理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工具。
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论为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离散数学知识点整理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理逻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离散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如{1, 2, 3};描述法,如{x | x 是大于 0 的整数}。
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差集是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补集是在全集中去掉给定集合的元素。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和相等。
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则 A 是 B 的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A 不等于 B,则 A 是 B 的真子集;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则它们相等。
二、关系关系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关系可以用矩阵和关系图来表示。
矩阵表示直观清晰,关系图则更形象。
关系的性质包括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是指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自身有关系;反自反性则是没有元素与自身有关系。
对称性是若 a 与 b 有关系,则 b 与 a 也有关系;反对称性是若 a 与b 有关系且 b 与 a 有关系,则 a = b。
传递性是若 a 与 b 有关系,b 与 c 有关系,则 a 与 c 有关系。
特殊的关系有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它将集合划分为等价类。
偏序关系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常用于描述元素之间的排序。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有单射、满射和双射之分。
单射是不同的定义域元素对应不同的值域元素;满射是值域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定义域元素与之对应;双射则既是单射又是满射。
复合函数是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
四、图论图由顶点和边组成。
图的分类有有向图和无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