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 格式:pdf
- 大小:12.87 MB
- 文档页数:58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及预报中的应用作者:刘英春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22期摘要:伴随着我国气象卫星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气象部门的应用也逐渐普及。
通过卫星可以获得及其丰富且准确的气象资料,因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及预报业务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卫星云图被广泛应用到天气分析和预报业务中。
卫星云图在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业务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人们可以通过卫星云图将天气预报工作做得更好,系统了解并掌握某一地区的云团的形成规则及其周围的云团对该地区天气环境的影响,这样何愁天气预报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提高。
关键词:维修云图;天气分析及预报;云系识别;应用探究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82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不断完善,业务气象卫星也变得“普遍化”,可以通过卫星接收非常丰富的气象资料,其中卫星云图因其卓越性能被广泛应用到天气分析和预报工作中。
通过识别卫星云图,可以获取参数以及大气流场等重要气象信息,常规天气无法发现的小型自然灾害也难逃卫星云图的法眼,不仅于此,卫星云图还可以获取海洋、沙漠及人烟稀少的高原地区的有效气象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气象预报有助于降低森林火灾、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1 云识别的相关判断依据1.1 结构形式不同云系的物象点明亮程度不同,通过此方法来对云系进行识别,如带状、涡旋状是高层高积云的独有特征,开口细胞状是积云、浓积云等组成云团所特有的。
1.2 云系尺寸云系的物理过程可以通过该云系的尺寸推断出来,一般情况下,尺寸中小的云系和天气系统,反之则有关。
1.3 云系外界形状不同云系所拥有的外界形状各有千秋,因此可以通过云系的外界形状对其进行识别,外界形状整齐是层云的一大特性,外界分布不整齐的便是浓积云。
1.4 暗影这里的暗影便是较高的云系在低的目标物上的投影,不同云系由于形状不同所以暗影也会不同,简单的说此依据与上面所提到的依据相似。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知识点的认识】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象.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区和各种不同的地表特征,在这种图象上都有其特定的色调、范围大小和分布形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在海洋、沙漠、高原等大片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这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现在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现在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注意识图.例 1:(2013•齐齐哈尔)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A.陆地B.海洋C.云区D.高原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只有了解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才能看懂卫星云图.例 2:某日,小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多云转阴,气温 2℃~6℃,降水概率 20%.第二天()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C.不可能下雨D.绝对有雨分析:降水概率指的是今天这个城市下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多少.解答: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晴,概率 0%为不可能出现降水,晴转阴概率 10%﹣2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很小,多云、零星降水或局部有降水,概率在 30%﹣50%之间时有机会出现降水,降水概率在 60%﹣7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于等于 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概率 100%则肯定会出现降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降水概率的概念.【解题思路点拔】解题关键是熟记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概念及其特点.。
基于卫星云图的气象天气预报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探索气象卫星的发现,为卫星云图的制作提供了基础,同时卫星云图也为天气预报与气象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影响气象天气预报决策准确性与实效性的因素有常规观测站覆盖不全、观测数据的类型与模式的不一致、观测技术方法有效以及模式误差等。
卫星云图对气象天气预报决策提供了云迹风数据资料、弥补常规观测站覆盖的不足及提供气象预报决策的图像信息,因此基于卫星云图的气象天气预报大大的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标签:卫星云图气象预报决策准确性与实效性从古代的气象目测到现代化的卫星观测,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收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方便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自从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台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一号,气象卫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上百台[1]。
由于目前存在多种原因导致气象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基于卫星云图的气象天气预报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效性进行了分析探究。
1影响气象天气预报决策准确性与实效性的因素1.1常规观测站覆盖不全虽然目前我国气象站已经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域,然而像高原、海洋以及荒原沙漠等仍缺少常规观测站。
在这些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复杂加上气候恶劣,因此气象站不易建立,即使建立了气象站,但是由于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为获取这些地方的气象数据资料增设了困难屏障。
并且获取的气象资料质量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利于常规观测站对当地气候进行检测并及时给与报道,因此缺少常规观测站将影响天气预报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效性。
1.2观测数据的类型与模式的不一致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观测网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且非常规气象观测的时间与数值预报的初始时刻往往不一致,这些都会造成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受到影响。
同时数据模式变量与观测数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一致,造成观测数据的类型在时间、空间上的误差。
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
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诞生如今人们外出,只须收听或观看天气预报,就可以决定是否带雨具,而在过去,则要顾虑天气情况。
那么,气象台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天气预报是怎样诞生的呢。
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
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
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
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
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1]天气谚语。
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
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
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
197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
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天气预报图标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且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
卫星云图资料的天气预报应用与分析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卫星云图成为现代天气预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卫星云图是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获取的云层图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地球各地的天气情况。
卫星云图的应用除了预报天气,还可以用于气象灾害预警、农业生产等领域。
在本文中,将探讨卫星云图资料的天气预报应用与分析。
一、卫星云图的种类和特点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卫星云图系统,其中又分为红外线云图和可见光云图两种类型。
红外线云图是通过探测云层辐射的红外波段,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云层图像。
这类云图能够反映云层的温度和高度,便于分析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可见光云图则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地球表面云层的图像,这种云图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在皎月无云的夜晚进行拍摄。
由于这类云图是通过可见光线来捕捉云层图像,因此反映出的色彩非常丰富和生动。
无论是红外线云图还是可见光云图,它们具有实时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全球各地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工作中。
二、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卫星云图作为天气预报中的一项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天气现象的识别、跟踪和预测等方面。
卫星云图可以通过反映云系的移动方向、速度和形态发展特征,识别气旋、台风、飞行员和寒潮等天气现象,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在天气预报中,卫星云图还可以用于辅助识别气旋的位置、强度和运动趋势等信息。
了解气旋的变化和走向,可以预报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灾害,为灾害应对和减灾救援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卫星云图还可以在短时预报中发挥作用,卫星云图可以反映云量、云高、云厚等特征,进而预测准确的降雨过程,帮助旅游、交通等行业更好地安排工作。
三、卫星云图应用案例在中国,卫星云图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气象局每天都会发布全国卫星云图,帮助人们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此外,卫星云图还被用于多个领域的天气灾害预警,例如,在中国,台风到来时,卫星云图会被用来预警。
在美国,卫星云图在预报洪水、林火等灾害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经过
的大陆内部
和西岸地区
终年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30附近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
多雨,冬
季温和少
雨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
地中海附近
夏季高温
少雨,冬
季温和多
雨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选择题:
1、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意大利的罗马 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
2、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教学过程设计
以上一组图片所描述的景观是温带、
寒带和高山高原气候。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们
的神奇和秀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温带的气候类型
1、自主学习
(1)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
(2)结合P80-83文字和图片,分别探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3)展示表格,个人总结四种温带气候的分布地区及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地
区特征
对应景
观
温带季风气
候
温带海洋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
天气与天气预报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熟悉天气预报的内容,根据天气预报图模拟播报天气;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区分天气和气候、读懂卫星云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看云的不同形态图片,课前搜集天气谚语等活动,认识到云和天气关系密切。
学习目标1.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综合思维)4.认识云的基本形态,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学会看云识天气。
(地理实践力)重点难点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难点:模拟播报天气。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古人依靠经验对天气作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因而会感叹“天有不测风云”;如今依靠卫星、计算机等科技手段,人们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
收看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
运用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根据1.天气(1)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天气状况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3)突出特点:多变。
2.气候(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3)判断下列语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风和日丽昆明四季如春暴风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学生:“昆明四季如春”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属于气候,其他属于天气。
卫星云图云的识别特征及其在天气预报技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概述了气象卫星提供的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水汽图各自的特点,以及卫星云图上几类云或云型的识别特征,分析表明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依据。
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
运用静止卫星水汽图、云图资料,500hPa环流形势作为背景场,对比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24h、36h形势预报,建立了西北地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诊断模型,旨在为预报员准确预报天气提供依据。
【关键词】气象卫星云的特征天气系统预报模型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的出现,对卫星云图进行分析已成为各国气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其中云的识别是卫星云图分析的重要内容。
卫星云图包含了丰富的目标信息,从中可以形象直观的看到各种云的形状和演变过程。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预报中的应用,除提供大范围的实况外,主要用于分析天气系统和间接推断大气中的一些物理过程,但是准确的识别出复杂天气情况所对应的云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
为进一步扩展卫星云图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提高气象保障水平,还要与常规天气图、卫星雷达相结合研究暴雨、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演变是很有效的。
1 FY2号气象卫星简介中国的静止气象卫星。
卫星带有多通道扫描辐射仪,一个可见光,二个红外,其中一个是水汽通道,卫星观测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空间分辨率:对可见光(0.55~0.75μm)为1.25公里(星下点附近)、红外(10.5~12.5μm)为5公里、水汽图为5公里。
1.1 可见光(VIS)云图可见光云图是利用地面和云面反射的太阳可见光而得到的云图。
这种云图上的图像的黑白程度,表示地面和云面的反照率的大小,越白表示反照率越大.越黑表示反照率越小。
卫星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称为亮度或色调。
一般来说,水面是黑色的,如大的河流、海洋、湖泊;大面积的森林、草地、耕地是探灰色的;陆上的晴天积云、单独出现的卷云、沙漠是灰色的;大陆上的中高云是灰白色的;地面积雪、冰球的水面以及中等厚度的中低云和雾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