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述资料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15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版课件第一章:导游概述导游是旅游服务行业中的重要角色,其主要职责是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包括景点讲解、旅游线路安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导游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胜任这一职业。
第二章:导游的素质优秀的导游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导游还应当具备热情、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确保为游客提供满意的导游服务。
第三章:导游服务技巧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技巧,包括礼貌待人、善于引导游客、清晰表达等方面。
导游还应当了解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四章:旅游资源介绍导游应当了解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导游还应当熟悉当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规划,以便为游客制定合适的行程。
第五章:导游的职业道德导游作为旅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实守信、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
导游还应当尊重游客的权利和利益,维护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第六章:导游证办理流程导游需要持有国家颁发的导游证才能从事导游工作。
本章介绍了导游证的办理条件、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导游顺利获得导游证,合法从事导游工作。
第七章:导游知识考试导游需要通过国家规定的导游知识考试才能获得导游证。
本章介绍了导游知识考试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通过标准,帮助导游更好地备考和顺利通过考试。
第八章:导游培训与实习导游培训是提升导游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章介绍了导游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导游实习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帮助导游更好地提高自身水平。
结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版课件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导游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导游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导游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导基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一.远古时代1、原始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古代传说代表人物: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和伏羲“龙的传人”的源头伏羲又称“庖牺氏”(原始畜牧业产生,画八卦,结绳记事)神农氏“炎帝”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轩辕氏“黄帝”战蚩尤、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黄帝被誉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尧、舜、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禅让制”二.古代2、奴隶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3、封建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八、近代历史概述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45年,取得抗日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战争。
1949年10月1日,建国。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文字与书法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而西方没有的传统艺术。
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汉字的萌芽。
二、绘画(各朝代重要的画家和代表作)中国画又称“国画”。
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中国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人物图》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三国时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的顾恺之专擅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发展到隋唐,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二是涌现了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人物画方面: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中唐吴道子,人称“疏体”,有“吴带当风”之誉,被后人尊为“画圣”,传世作《天王送子图》。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个章知识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它涵盖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
第七版教材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使得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针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版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实战应用建议。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概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对我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全面介绍,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亮点。
二、第七版教材的亮点与特点第七版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了新兴旅游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使教材更具时代感。
同时,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可读性。
此外,教材还注重实践操作,加入了导游服务规范和技巧等内容,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各个章节知识点梳理1.第一章:旅游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程等。
2.第二章:地理与自然资源介绍我国的地理分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3.第三章:历史与文化涵盖我国的历史演变、主要朝代、历史文化名人和名胜古迹等。
4.第四章:民俗与风情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节庆活动等。
5.第五章:旅游服务与管理涉及导游服务规范、旅行社业务、旅游市场监管等。
6.第六章:旅游产品与市场营销讲述旅游产品的开发、组合、定价策略、促销手段等。
7.第七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阐述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方法和措施等。
四、如何高效学习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2.充分利用教材,做好笔记,强化记忆。
3.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4.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五、实战应用与建议1.掌握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2.深入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旅行社整体运营水平。
第一章中国经济及旅游发展概况1.中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2.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3.青藏铁路的通车时间:2006年7月1日,创造了冻土铁路运行时速的世界纪录4.大秦铁路打破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年运量突破4亿吨5.2010年12月3日,我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造了时速486.1千米/小时的世界高铁最高实验运营新纪录6.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运营里程8358米7.十二五末,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有望达到10万千米,超美国居世界第一8.中国港口吞吐量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9.首都机场客运和浦东机场货运分别进入世界前2位和前3位10.2010年,我国电话网络规模在世界的排名跃升至第一位11.固定电话网络规模跃升至全球第一12.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居世界之首13.我国原煤产量位居世界第一14.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15.中国是世界光伏产能第一大国16.中国旅游主题年92年友好观光游93年山水风光游94年文物古迹游95年民族风情游96年休闲度假游97年中国旅游年98年华夏城乡游99年生态环境游00年神州世纪游01年体育健身游02年民间艺术游03年烹饪王国游04年百姓生活游05年中国旅游年06年乡村旅游年07年和谐城乡游08年中国奥运旅游年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10年中国世博旅游年11年中华文化游第二章中国历史常识1.中国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2.三皇:女娲、伏羲、神农3.五帝:炎帝、皇帝、尧、舜、禹4.首开世界种植水稻之先河: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5.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仰韶文化的典型:西安半坡氏族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诗经中有关西周日食的记录(公元前776年9月6日)7.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开始:共和执政8.春秋: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9.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因战乱纷繁得名10.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11.留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春秋1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1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4.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扁鹊1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皇帝内经16.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的神农本草经17.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18.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9.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工程:隋朝开凿的大运河2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李春设计的赵州桥21.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政府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22.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著名建筑师李诫写的营造法式23.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4.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徐弘祖著有的徐霞客游记2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26.中国现存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27.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28.我国现存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29.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30.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31.中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32.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33.中国历史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3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35.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从:孙中山开始的36.清朝统治宣告结束,在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封建社会也宣告结束的事件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37.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38.詹天佑设计并亲自督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39. 主办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的是:竺可桢40.茅以升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41.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问世42.后,王的称谓源自:原始社会43.天子一称出现于:西周44.谥号分三类:属于褒扬的: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属于贬义的:炀、厉、灵、幽等属于同情的:哀、怀、愍、悼45 庙号在汉代以后,其标识字首先是祖或宗字46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撒种制度:先秦的世袭制(特点:王权和族权的统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47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48科举制度的程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49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50五经:试、书、礼、易、春秋51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52 五常:仁、义、礼、智、信53 被称为中医百科式巨著的是: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54 金元四大家:主张用药首应泻火清热的泻火派:以刘河间为代表主张脾胃为本,主重补气升阳的补土派:以李东垣为代表主张攻邪祛病,反对滥用补药的攻邪派:以张子河为代表主张泻火养阴结合的养阴派:以朱丹溪为代表55 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魏晋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56 被称为明代三大针灸巨著: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57 记述了1250多条河流的源头、支流、河道的地形、水文、物产、名胜古迹情况,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58 总结出制图六体理论:晋代裴秀的禹贡地域图记和方丈图59 在地质、地理、气象、矿物、地图、水利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研究的内容的书是:沈括的梦溪笔谈60康熙年间,曾组织西方教士及中国测绘人员进行全国规模的地图测绘,编制成精度空前、范围包括亚洲的是:皇舆全览图61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62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3 每月的第一日叫朔, 最后一日为晦,每月初三为腓64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65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66 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艮卦象征山离卦象征火,坎卦象征水兑卦象征泽,巽卦象征风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1.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137千米:塔里木河2.中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流河:伊犁河3.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海湖4.地貌分为:常态地貌: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成因地貌:花岗岩地貌、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岩地貌和海岸地貌5.山地分为四种: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和低山(海拔500——1000米)6.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逐渐泠凝而成的,往往形成高大山体的核心7.花岗岩地貌景区:黄山、华山、泰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浙江天台山、河北盘山,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8.水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9.世界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10.著名的岩溶地貌风景区: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洞乡,广东肇庆的七星岩11.丹霞地貌:又称红层地貌,是指在巨厚的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陡崖、赤壁等特殊地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12.我国最早发现的丹霞地貌是:广东仁化丹霞山13.典型的丹霞地貌:湖南武陵源、广东坪台金鸡岭、福建武夷山、承德棒槌山与双塔山14.火山岩地貌: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并快速泠凝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如火山口、熔岩洞、地下森林以及温泉等自然景观15.火山地貌风景区主要代表景观:五大连池火山群、镜泊湖、腾冲及台湾大屯火山等最为著名16.海岸地貌:海岸地带收波浪、海流、潮流等外力因素综合作用二形成的地貌。
《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精华版根据考试大纲掌握和熟悉的要求部分整理引言1. 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 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
4. 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1. 掌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
1. 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
院试中式(合格)之后,可取得秀才资格。
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 乡试。
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取中者称“举人”,以具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 会试。
在“乡试”之次年,有礼部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
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 殿试。
又称“廷试”,是皇帝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
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第二章:中国的年节民俗1. 掌握民俗的概念、特点。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
特点:1. 民族性,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
2. 集体性,民俗的创造和传承是要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3. 变异性,民俗是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和传播,这就是决定了它总处于不断变动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4. 延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它可谓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章1.旅游是指⼈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家旅⾏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众旅游”的新局⾯。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由⽀配收⼊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吸引⼒的⼤⼩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然旅游资源:地⽂景观类,⽔域风光类,⽣物景观类,天象与⽓候景观类。
⼈⽂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是⾸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游览的必要条件。
⾏:是关键。
游:是核⼼。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7.1、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柱。
7.2、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然风光、历史古迹、⾰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
7.3、旅游业的性质⽂化性和经济性)8.旅游业的三⼤⽀柱:客旅⾏社业,交通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24.世界旅游组织简称:WTO25.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有570人参加的团体旅游,这一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26.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导游员,必须政治思想过硬,语言过硬,业务知识过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出色扔组织交际和自控能力,高超的服务技能和健康的体魄。
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一、历史王朝的更替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5、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2、中国古代绘画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书法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第二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楹联常识2、跟着诗词去旅行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3、中国的古塔2、中国的古桥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3、皇家园林——颐和园2、江南园林——拙政园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的名茶1、中国的四大菜系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中国的文房四宝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4、蒙古族3、藏族2、满族1、汉族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2、花岗岩名山1、钙华景观4、京杭大运河3、丹霞地貌名山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2、澳门4、英国6、德国5、法国1、香港3、台湾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书目:《史记》、四大名著、《丝绸之路》文章: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记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南宋》、《本草中国》、《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大汉帝国》2、第二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书目:《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3、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纪录片:《故宫100》、《世界遗产在中国》、《法门寺地宫》4、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书目:陈从周《说园》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5、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老广的味道》、《味道云南》6、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书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纪录片:《台北故宫》、《了不起的匠人》、《中国文房四宝》7、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8、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隐秘中国》、《大黄山》、《长江》、《塔里木河》、《这里是西藏》、《第三极》9、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书目:《菊与刀》纪录片:《走遍世界》、《鸟瞰世界》10、第十章、中国共产党发展简史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书目:《邓小平时代》、《苦难辉煌》纪录片:《大国崛起》、《辉煌中国》、《忘不了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