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行业现行标准2010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丝印油墨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GB/T 15962油墨术语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解释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3.1 油墨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
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
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色浓度色浓度即色彩的饱和度,现在,报纸已经不再是白纸黑字的老样子,更多的已经换成了图文并茂的彩报,因此用户对报纸印刷用胶印油墨的色浓度要求也就更高了。
彩报上的广告、图片、题目比较夺目,因此需要油墨的色浓度要相对提高。
但是现在很多报用油墨的色浓度都不够理想,印刷厂为了保证印刷密度,不得不加大墨量,或提高网点的百分比,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造成堆墨,使用墨量增大。
加大墨量还会造成网点并连。
正常的轮转胶印网点增大应控制在25%以下,如果墨大了,就会造成层次丢失和网点过度增大,特别是图片,网点增大造成的后果更明显。
另外,前几年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黑墨色饱和度不足,现在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造成黑墨色浓度低的原因是印刷厂在普通的文字印刷时,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价格低、质量稍差的黑墨。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需求,自然有一些油墨厂生产这种劣质油墨,影响了油墨的整体质量。
国产油墨在色浓度方面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油墨厂大多不是自己生产颜料,而是采购国产颜料研磨,国产颜料与进口颜料在质量上还有差距;二是油墨厂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较少的颜料,导致油墨的色饱和度不够;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即使颜料的质量和用量都过关,国家标准规定油墨的颗粒细度不可大于15μm,研磨得越细,油墨的颜色越鲜艳。
如果颜料的加工工艺不够好,如研磨的颗粒大小不合适,油墨的色浓度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印刷品的层次及色彩不只与油墨相关,还与印版制作、印刷设备、水墨平衡等工艺条件相关,油墨的质量也是印刷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叠印性报纸印刷对胶印油墨套色性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色序,二是油墨黏度的递变性。
目前国际上报纸印刷标准色序是青-品红-黄-黑,其黏度应是逐渐减小,否则就会出现油墨反拉现象。
现在一些大型油墨厂已经注意到了根据印刷色序拉开油墨黏度值,他们也经常与油墨供应商沟通,及时调整油墨的墨性。
干燥性油墨的干燥速度通常会影响印刷质量,同时还会引发很多印刷故障,如导致印刷品背面粘脏,甚至会造成卷筒纸印刷无法正常进行。
印刷油墨新标准第一篇:印刷油墨新标准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 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表面张力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CTF,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上海光华,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乳品包装,但是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其他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油墨的光泽度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在印刷基材上用丝棒刮样,待干燥后,在固定光源的照射下,采用光电光泽度计来测定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的比值唐山玉印,来表示试样油墨的光泽度(标准面反射光的能量为100%)。
供水/润版在实际油墨样品的比较中,常将不同的油墨同时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在光线明亮处,对比墨膜的光泽度。
抗粘连性能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绿色印刷,放置2分钟,相对折叠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将此体系置于50±1℃的烘箱中,压上2kg砝码放置2小时后,打开对折部分观察印迹粘连的情况。
在实验中防伪印刷,可以将多个油墨样品进行制样后共同比较。
随着现在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油墨的抗粘连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IMD油墨工艺说明及印刷工艺参数2010-07-17 17:30转载自yaoyunxing27最终编辑yaoyunxing27一、宝龙IMD油墨工艺说明及印刷工艺参数1、印刷选用90-150目/聚酯网,在耐高温的特殊PC、PET片的背面印上耐高温、附着力好,且柔软性好的德国宝龙油墨公司HTR系列油墨。
2、干燥是在隧道式具有良好通风的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分三个阶段,先在40度下干燥,在进入80度温区,最后室温冷却。
在40~80温区的烘烧时间为3~8min。
再在90度以下的温度彻底排除残留的溶剂,这一点相当重要,若油墨中残留的溶剂没有排除干净,容易在注塑时油墨向四周扩散,造成飞油或气泡,而且成型时易掉墨,影响油墨的耐候性、耐高温性及其他最终性能。
3、丝网为有色聚酯丝网90~150目/cm,耐溶剂型网版感光涂层。
4、所提供的HTR系列溶剂可以按不同比率混合以达到理想干燥速度。
5、刮刀硬度为70-80肖氏度。
6、印刷黏度调节不当会导致针眼和流平性差,一般彩色油墨稀释剂加入量为油墨重量的20%。
7、承印物表面需进行去污处理,若软片太潮,应先用无水酒精清结软片后干燥。
二、诺固IMD UV油墨工艺说明及印刷工艺参数1、产品特点:柔软性特好、遮盖力好、可成型印刷精细度佳、附着力好、层间附着力好。
2、油墨准备:在使用前彻底搅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直接进行印刷,如要调整固化结果,可加入049光油。
3、丝网:120-180目/CM低延伸率单丝聚脂丝网,建议丝径31-34μm,丝网张力稳定,为18-25N/CM。
4、网版:直接感光浆或毛细菲林(15-25μ)。
5、刮刀:硬度80的聚胺脂胶刮,要求刮面成型性好。
也可选择60-90度有边或无边的胶刮,但机器胶刮更易于被溶剂腐蚀。
6、丝网清洗:大多溶剂性清洗剂即可,但酒精型清洗剂会分解感光浆。
7、固化参数:IMD系列在无氮气装置中操作最好,惰性气体会影响固化深度,固化速度取决于油墨膜层厚度和能量大小。
圆珠笔用油墨业适用的行业标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圆珠笔芯专用油墨。
1分类1.1圆珠笔用油墨分为:一级油墨、二级油墨两类。
2技术要求2.1各色圆珠笔用油墨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3检验方法3.1日晒坚牢度3.1.1测定仪器及纸品y581型日晒坚牢度仪;统一笔芯塑料空油管1支;刮刀:不锈钢片(长:5~7厘米,厚:0、5~1毫米)60克/米2胶板纸(6×12厘米)3.1.2测定方法3.1.2.1将统一笔芯塑料油管插入洗耳球中吸取样品油墨,然后吹一滴油墨于60克/米2胶板上面(此纸下面应垫同样纸五张保持平整)。
以刮刀用力将墨滴顺纸向下方刮下,刮成墨迹约6~7厘米,即为油墨耐晒试样。
3.1.2.2按iso105-b01-1978(e)(染色耐光牢度测试法)4(1)规定(日晒牢度)与兰色毛织品一起放入日晒牢度仪中曝晒80小时检查比退色的级数(变色不作考核)。
3.2水浸坚牢度3.2.1测定试剂及纸品a.蒸馏水;b.60克/米2胶板纸;c.统一笔芯5~10支(未灌油墨)。
3.2.2测定方法取未灌油墨的统一笔芯5~10支灌入样品油墨,在书写机上划线500米后,选1支千米出墨量为150±20毫克的笔芯在60克/米2胶板纸上往返各一次划直线20厘米共五条线条间隔为0.2cm,切取线条中段10 厘米宽试样二张,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用一张纸的1/4~1/2浸入室温蒸馏水中经过72小时的浸泡取出凉干,以目测检验其线条水浸坚牢度情况。
3.3耐温性3.3.1测定仪器a.恒温烘箱b.冰箱3.3.2测定方法用10ml的玻璃小瓶二只各装入6~7ml油墨,加盖(用蜡封口),分别置入60±2℃恒温烘箱和-15±2℃冰箱中各放置240小时。
取出样品以40~100倍显微镜立即检查有无结晶、分层、胶化等变质现象。
3.4渗化度3.4.1测定仪器a.20倍测微显微镜;b.恒温恒湿烘箱;c.快速定性滤纸;d.书写机荷重为150克(1.471n),在快速定性滤纸上划“8”字,划字纸长为20厘米。
油墨行业现行标准2010-6-18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1 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2 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颜色光泽方法3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4 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5 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7 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8 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9 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10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11 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12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13 GB/T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14 GB/T15962-2008 油墨术语15 GB/T1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16 GB/T1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及其连接料的流变性17 GB/T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1 QB/T 2929-2008 溶剂性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2 QB/T 2930.1-2008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3 QB/T 2930.2-2008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4 QB/T 2824-2006 胶印热固着油墨5 QB/T 2825-2006 柔性版水性油墨6 QB/T 2826-2006 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7 QB 1046-2003 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8 QB/T 1865-2003 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9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10 QB/T 2023-94 胶版金属油墨11 QB/T 2024-94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12 QB/T 2025-94 平版印铁油墨13 QB/T 2026-94 软管滚涂油墨14 QB/T 3594-1999 铅印彩色油墨15 QB/T 3595-1999 铅印书刊油墨16 QB/T 3596-1999 凸版轮转油墨17 QB/T 3597-1999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18 QB/T 3598-1999 胶印亮光油墨19 QB/T 2730.1-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1部分:喷墨打印机用墨水20 QB/T 2730.2-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2部分:喷绘墨水文章链接: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Tech_news/Detail/15109.html1 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Glossary of printing ink terms 现行2009-05-01实施,代替GB/T 15962-19952 GB/T 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raphic technolo gy - Prints and printing inks - 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to various agents 现行20 09-09-01实施,代替GB/T 18724-20023 GB/T 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流变性Graphic technology - Determination o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ste inks and vehicles by the falling rod viscometer 现行2009-09-01实施4 GB/T 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raphic tec hnology - Prints and printing inks - Assessment of light fastness using filtered xeno n arc light 现行2009-09-01实施5 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Paints 、varnishes and p rinting inks - Determination of fineness of grind 现行2008-04-01实施,代替GB/T 675 3.1-19866 GB/T 12911-1991 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e ink absor-bency 现行1992-03-01实施7 GB/T 13217.1-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Test method for colour of pla 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8 GB/T 13217.2-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光泽检验Test method for gloss of plas 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9 GB/T 13217.3-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grind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0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grind of l 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1 GB/T 13217.4-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viscosity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2 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viscosity of l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3 GB/T 13217.5-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Test method for initial dry ness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4 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initial dryness of li 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5 GB/T 13217.6-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Test method for relative ti nting strength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relative tinting stre ngth of l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7 GB/T 13217.7-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adhesi on to substrate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with tape 现行1992-08-01实施18 GB/T 13217.8-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抗粘连检验Test method for blocking resistance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9 GB/T 14624.1-1993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0 GB/T 14624.2-1993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strength of printi 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1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strength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2 GB/T 14624.3-1993 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3 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4 GB/T 14624.4-1993 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drying time of film fo rmation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5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drying time of fil m formation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6 GB/T 14624.5-1993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ack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7 GB/T 14624.6-1993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increase in value of tack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8 GB/T 15962-1995 油墨术语Glossary of printing ink terms 现行1996-12-01实施29 GB/T 17001.1-1997 防伪油墨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Anti-counterfeiting ink--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ink 现行1998-05-01实施30 GB/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 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manufact ure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Part 3: Coldset off setlithography on newsprints 现行2003-12-01实施,代替GB/T 14705-199331 GB/T 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raphic technol ogy--Determination of tack of paste inks and vehicles by a rotary tackmeter 现行2 003-01-01实施32 GB/T 18724-2002 印刷技术印刷品及印刷油墨的耐酸性测定Graphic technology--P rints and printing inks--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of prints to acids 现行2003-01-0 1实施33 GB/T 18751-2002 磁性防伪油墨Magnetic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现行200 3-01-01实施34 GB/T 18752-2002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Heating color variable printing ink 现行200 3-01-01实施35 GB/T 18753-2002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Sunlight excitation color variable printing ink 现行2003-01-01实施36 GB/T 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UV-excitation fluorecent anti-co unterfeiting intaglio printing ink 现行2003-01-01实施37 GB/T 20216-2006 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residual ink 现行2006-10-01实施38 GB/T 22467.2-2008 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Univers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ti-counterfeiting material - Part 2: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 ng inks and anti-counterfeiting stamp inks。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也不断变得更加普及。
然而,由此产生的工业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保护环境资源,控制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一直是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热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环保部门不断制定或修改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推进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规定,针对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我国环保部门制定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71-2004)。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特性,以及可能对大气环境有害影响程度制定的,其中重点关注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可能会有害大气环境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根据该标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有机物、氮氧化物和重金属,对每一种污染物设定了排放标准限值,并建立了监测、评价和防治等责任制。
要说明的是,《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执行后,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的污染源所发射的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都有明显的减少。
因此,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的排放标准必须得到有效执行,才能确保大气污染控制的有效减少,有助于保护空气环境。
除此之外,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首先,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严格执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次,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进一步推进新技术的研发,采用低污染和节能的新工艺,采取有效的净化技术,开发净化设备,确保污染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努力,有效管控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助于空气污染的减少,从而保护我们的环境,促进环境的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ing products Offset printing ink技术内容一、产品中不得人为添加表1中所列的物质表1 产品中禁止人为添加物质三、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烃的百分含量应小于3%。
四、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2要求表2 油墨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五、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符合GB 16483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六、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含量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植物油的含量要求七、发布时间:2007/11/02,实施时间:2008/02/01.检测检验标准与方法1.取样标准: GB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在101.3 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4.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6.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7.GB/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8.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9.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GB/T 2624-2012 单张纸胶印油墨》Sheet-fed offset ink单张纸胶印油墨产品技术要求一、本标准代替GB/T 2624-2003、GB/T 3598-1999;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出口产品需要,国内市场的食品包装同样需要。
油墨检测相关标准信息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
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
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
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
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的油墨分析检测经验,是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可根据检测和分析结果,出具权威CMA/CNAS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检测产品:UV油墨、水性油墨、陶瓷油墨、玻璃油墨、丝印油墨、防伪油墨、打印油墨、指甲油等;检测项目及标准:CY/T 104.5-2014 印刷技术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第5部分:油墨转移量CY/T 31-1999 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DB44/T 1036-2012 纸和纸板油墨转移量的测定DB44/T 973-2011 光学变色油墨DB53/T 615-2014 烟用印刷油墨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DBl2/046.75-2008 油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GB/T 12911-1991 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光泽检验方法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GB/T 14624.5-1993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GB/T 14624.6-1993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GB/T 17001.1-2011 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GB/T 17121-1997 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GB/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B/T 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B/T 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 18751-2002 磁性防伪油墨GB/T 18752-2002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GB/T 18753-2002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GB/T 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GB/T 20216-2006 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GB/T 22467.2-2008 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GB/T 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流变性GB/T 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 25463-2010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6394-2011 水性薄膜凹印复合油墨GB/T 26395-2011 水性烟包凹印油墨GB/T 26461-2011 纸张凹版油墨GB/T 26714-2011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GB/T 26714-2011/XG1-2015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 29330-2012 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GB/T 30329.1-2013 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GB/T 30722-2014 水性油墨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HG/T 2962-2010 工业硫酸锰HG/T 4577-2014 数字化喷墨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T 371-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JJG (轻工) 68-2000 纸与纸板油墨吸收性试验仪。
工信部批准多项油墨行业标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标准导报》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多项油墨行业标准,包括QB/T 1865—2014《胶印轮转冷固型油墨》(代替QB/T 1865—2003)、QB/T 4751—2014《油墨分类》(代替QB/T 3597—1999)、QB/T 4752—2014《油墨用醇溶性聚酰胺树脂》、QB/T 4753—2014《丝网印刷油墨通用技术条件》、QB/T 4754—2014《光学变色网印油墨》、
【总页数】2页(P8-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工信部公布多项稀土行业标准将于2019年4月实施
2.工信部批准643项行业标准,7项为汽车行业标准
3.工信部批准发布多项洗涤用品、表面活性剂行业标准
4.工信部发布含3项印刷油墨等681项行业标准
5.工信部批准发布一批行业标准包含四项电子行业标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墨行业现行标准2010-6-18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1 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2 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颜色光泽方法3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4 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5 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7 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8 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9 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10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11 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12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13 GB/T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14 GB/T15962-2008 油墨术语15 GB/T1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16 GB/T1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及其连接料的流变性17 GB/T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1 QB/T 2929-2008 溶剂性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2 QB/T 2930.1-2008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3 QB/T 2930.2-2008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4 QB/T 2824-2006 胶印热固着油墨5 QB/T 2825-2006 柔性版水性油墨6 QB/T 2826-2006 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7 QB 1046-2003 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8 QB/T 1865-2003 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9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10 QB/T 2023-94 胶版金属油墨11 QB/T 2024-94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12 QB/T 2025-94 平版印铁油墨13 QB/T 2026-94 软管滚涂油墨14 QB/T 3594-1999 铅印彩色油墨15 QB/T 3595-1999 铅印书刊油墨16 QB/T 3596-1999 凸版轮转油墨17 QB/T 3597-1999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18 QB/T 3598-1999 胶印亮光油墨19 QB/T 2730.1-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1部分:喷墨打印机用墨水20 QB/T 2730.2-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2部分:喷绘墨水文章链接: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Tech_news/Detail/15109.html1 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Glossary of printing ink terms 现行2009-05-01实施,代替GB/T 15962-19952 GB/T 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raphic technolo gy - Prints and printing inks - 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to various agents 现行20 09-09-01实施,代替GB/T 18724-20023 GB/T 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流变性Graphic technology - Determination o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ste inks and vehicles by the falling rod viscometer 现行2009-09-01实施4 GB/T 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raphic tec hnology - Prints and printing inks - Assessment of light fastness using filtered xeno n arc light 现行2009-09-01实施5 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Paints 、varnishes and p rinting inks - Determination of fineness of grind 现行2008-04-01实施,代替GB/T 675 3.1-19866 GB/T 12911-1991 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e ink absor-bency 现行1992-03-01实施7 GB/T 13217.1-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Test method for colour of pla 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8 GB/T 13217.2-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光泽检验Test method for gloss of plas 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9 GB/T 13217.3-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grind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0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grind of l 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1 GB/T 13217.4-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viscosity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2 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viscosity of l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3 GB/T 13217.5-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Test method for initial dry ness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4 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initial dryness of li 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5 GB/T 13217.6-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Test method for relative ti nting strength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relative tinting stre ngth of liquid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17 GB/T 13217.7-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Test method for adhesi on to substrate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with tape 现行1992-08-01实施18 GB/T 13217.8-19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抗粘连检验Test method for blocking resistance of plastics gravure printing inks 现行1992-08-01实施19 GB/T 14624.1-1993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0 GB/T 14624.2-1993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strength of printi 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1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colour strength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2 GB/T 14624.3-1993 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3 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4 GB/T 14624.4-1993 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drying time of film fo rmation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5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drying time of fil m formation of offset ink 现行2009-09-01实施26 GB/T 14624.5-1993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tack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7 GB/T 14624.6-1993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increase in value of tack of printing inks 现行1994-05-01实施28 GB/T 15962-1995 油墨术语Glossary of printing ink terms 现行1996-12-01实施29 GB/T 17001.1-1997 防伪油墨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Anti-counterfeiting ink--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ink 现行1998-05-01实施30 GB/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 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manufact ure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Part 3: Coldset off setlithography on newsprints 现行2003-12-01实施,代替GB/T 14705-199331 GB/T 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raphic technol ogy--Determination of tack of paste inks and vehicles by a rotary tackmeter 现行2 003-01-01实施32 GB/T 18724-2002 印刷技术印刷品及印刷油墨的耐酸性测定Graphic technology--P rints and printing inks--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of prints to acids 现行2003-01-0 1实施33 GB/T 18751-2002 磁性防伪油墨Magnetic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现行200 3-01-01实施34 GB/T 18752-2002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Heating color variable printing ink 现行200 3-01-01实施35 GB/T 18753-2002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Sunlight excitation color variable printing ink 现行2003-01-01实施36 GB/T 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UV-excitation fluorecent anti-co unterfeiting intaglio printing ink 现行2003-01-01实施37 GB/T 20216-2006 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residual ink 现行2006-10-01实施38 GB/T 22467.2-2008 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Univers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ti-counterfeiting material - Part 2: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 ng inks and anti-counterfeiting stamp 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