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各具特色的民居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民居在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民居的理解。
2.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引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章节二:中国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章节三:云南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特点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云南地区民居的典型特点。
2. 分析云南地区民居的特色建筑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云南地区民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云南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
章节四:福建土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分析福建土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福建土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章节五:内蒙古蒙古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介绍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特点。
2. 分析内蒙古蒙古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展示内蒙古蒙古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蒙古包的生活环境和建筑风格。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如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等。
2. 使学生掌握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欣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北京四合院:介绍四合院的起源、结构特点、文化内涵及现代传承。
3. 陕西窑洞:介绍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生活习俗及现代利用。
4. 云南竹楼:介绍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民族特色及现代发展。
5. 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讨论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及其保护与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竹楼为例,深入剖析其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居建筑的认识和看法。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探讨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第二课时: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 第三课时:陕西窑洞的地理分布、建筑特点及生活习俗。
4. 第四课时:云南竹楼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民族特色。
5. 第五课时: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居建筑图片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民居建筑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程度及见解。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居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民居建筑的特色。
3. 准备专家讲座邀请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
4.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幅美丽的民居建筑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兴趣。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8、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3、在写作中运用不同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做引用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前置性作业,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有句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何为民居呢?民居是建筑史上最早唇线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蒙古包)这(7)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
2、傣家竹楼的特点(学生通过图片形式)(1)傣家竹楼“藏在竹林”。
(2)傣家竹楼“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3)傣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
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
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4)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5)傣家竹楼结构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通风也很好。
(6)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
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
3、同学们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提炼的很准确,总结一下,作者是从地理位置,作用,结构和文化特征几个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座别具特色的民居,要求写出民居的1-2个具体特点,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各具特色的民居》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居特色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的定义,解释民居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中国民居的特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居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装饰艺术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等因素。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户外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民居的社会文化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民居建筑中的社会文化元素,如家族观念、社会等级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文化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教学内容:介绍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民居保护的意义。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实例,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分析其建筑风格和特色。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七:民居建筑实例分析(二)教学目标:通过更多实例,加深学生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继续分析其他地区的民居实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四川羌族碉楼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八:民居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居建筑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增强学生对地域差异的认识。
2024年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优秀5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篇一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二、学习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
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
(表格、重点句子见后)重点语句:a. 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奇特的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三、学习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楼》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聊聊我国的民居,你们都知道我国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2、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画出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师:老师在下面看见咱们同学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客家民居──宏伟壮观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坚固傣家竹楼别致美观绿色之家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么,让我们再次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细细地体会他们独特的风格吧!(课件出示民居图片)三、小组交流了解民居特点1.老师这里有一些自学的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活动。
《各具特色的民居》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居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理、民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案例,如北京四合院、云南丽江古城、福建土楼等。
3. 不同民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如藏族碉房、蒙古族蒙古包、维吾尔族喀什古城等。
4. 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5. 民居建筑保护的意义和途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特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3.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居建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3. 准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民居建筑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实地考察报告的质量。
3. 学生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
4. 学生对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见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建筑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授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民居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为学生奠定基础。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案例,如北京四合院、云南丽江古城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建筑特点和风格。
4. 民族民居建筑特点探讨:教师介绍不同民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如藏族碉房、蒙古族蒙古包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差异。
5. 现代民居建筑发展趋势及挑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保护和传承中的挑战。
6. 民居建筑保护的意义和途径:教师讲解民居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保护途径和方法。
7.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居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居建筑的魅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各具特色的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民居是指人们居住的建筑和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居的重要性:民居不仅是人们的居住空间,也是人们社交、文化、传统的重要场所。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引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民居的理解和认识,并分享给全班。
3. 老师讲解:老师对民居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民居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包括庭院式、四合院、土楼、竹楼等。
2. 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包括北方、南方、西北等地的不同风格。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其特点和风格。
2. 小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3. 老师讲解:老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第三章:民居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民居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的认识。
教学内容:1.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环境适应性。
2. 民居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包括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的适应。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民居案例,让学生了解民居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3. 老师讲解:老师对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民居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
第四章:民居与文化传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民居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的意识。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对民居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2. 民居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民居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民居的重要性和特点。
作业:1. 让学生收集有关民居的图片或资料,准备进行分享。
第二章:中国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2. 著名的中国传统民居案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2. 展示著名的中国传统民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民居进行研究,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章:欧洲民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民居的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对欧洲民居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内容:1. 欧洲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2. 著名的欧洲民居案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欧洲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2. 展示著名的欧洲民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欧洲民居进行研究,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民居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民居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1.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1. 向学生介绍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研究其民居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居文化。
教学内容:1. 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2. 保护和传承民居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执教:李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8、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积累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老师作适当指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中化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学、设计表格,引导学生深读探究。
学法:默读、批注、填表、合作探究。
学习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教学手段
关于各地民居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出示图片: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阅读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民居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四、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五、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
相补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
(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运用学习“客家民居”的方法,自己填写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交流自学的结果。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傣家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七、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在课本上接触到的两种各具特色的民居外,我国还有许多十分有特色的民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说说都运用了些什么说明方法。
(出示陕北窑洞、四川羌族民居等资料图)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的特点,感受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实,在我国像这样的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还有许多,希望大家课后多多收集一些民居方面的资料,开阔眼界。
九、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绿色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