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搅拌器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6
搅拌槽搅拌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搅拌槽搅拌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搅拌槽搅拌器在化学、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实际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搅拌槽搅拌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合适的搅拌槽搅拌器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操作,熟练掌握搅拌槽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搅拌槽搅拌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学生能够关注搅拌槽搅拌器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际应用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搅拌槽的定义及作用- 搅拌器的分类及特点2. 搅拌槽搅拌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搅拌槽的组成部分- 搅拌器的工作原理- 常见搅拌器结构分析3. 搅拌槽搅拌器的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医药行业中的应用4. 搅拌槽搅拌器的设计与选型- 设计原则与依据- 选型方法与步骤- 案例分析5. 搅拌槽搅拌器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维护保养方法6. 搅拌槽搅拌器的实验与操作-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第三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应用领域第四周:搅拌槽搅拌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五周:搅拌槽搅拌器的操作与维护第六周:搅拌槽搅拌器的实验与操作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章节相关,涉及搅拌槽搅拌器的原理、结构、应用等方面内容。
搅拌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搅拌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搅拌机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了解搅拌机操作的基本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搅拌机的工作效果;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搅拌机操作流程;3. 学生能够运用搅拌机进行基本的物料搅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搅拌机及其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珍惜生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实验和操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验课,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安全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搅拌机的基本结构- 介绍搅拌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电机、减速箱、搅拌轴、搅拌叶片等;- 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搅拌机的工作原理- 讲解搅拌机如何通过电机驱动减速箱,进而带动搅拌轴和叶片进行物料搅拌;- 探讨搅拌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效果。
3. 搅拌机的应用领域- 介绍搅拌机在建筑、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应用;- 分析搅拌机在这些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4. 搅拌机操作安全知识- 学习搅拌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违反安全规定可能带来的危害。
5. 实践操作- 设计简单的搅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搅拌机;-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搅拌效果,探讨如何优化搅拌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搅拌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第二课时:搅拌机的工作原理第三课时:搅拌机的应用领域第四课时:搅拌机操作安全知识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搅拌实验)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中有关搅拌机的章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深入,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延续1.用积木块和特殊块装饰自己的作品.
2.让小朋友玩搅拌的游戏。
提前准备好一盆带有洗手液的手,让小朋友把
自己已经做好的搅拌器放在水里面试一试,能不能搅出泡沫来。
3.让小朋友合作搭建一个大蛋糕,在大板上利用积木块用互锁结构进行搭
建蛋糕,让小朋友自由搭建,可以用轴作为蜡烛。
通过完善自己的作品来培
养孩子孩子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同时通过做游戏,知
道搅拌机的作用。
培养孩子
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
问答1.今天我们搭建的作品叫什么名字(搅拌器)
2.怎么使搅拌器转动的更快的?(安装加速系统)
3.什么是加速系统呢?(大齿轮带动小齿轮)
4.如果我想让谁转的快我应该将它放在哪个齿轮上呢?(小齿轮)
以提问的方式进一步掌握
什么是加速系统。
理解本节
课知识点。
同时可以锻炼孩
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1.第一次上课总结…
本节课有4个小朋友,由于老师不够没有助教. 上课时间:2013-7-7周日 16:20
指导师搭建作品照片。
第六节溶解与搅拌固体的溶解在化学实验中,为使反应物混合均匀,以便充分接触、迅速反应,或为提纯某些固体物质,常需将固体溶解,制成溶液。
溶解固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选择)溶剂种类溶解前,需根据固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水通常是溶解固体的首选溶剂。
、它具有不易带人杂质、容易分离提纯以及价廉易得等优点。
)因此凡是可溶于水的物质应尽量选择水作溶剂。
某些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以及钢铁、合金等难溶于水的物质,可选用盐酸、硝酸、磷酸、硫酸或混合酸等无机酸亦或无机碱加以溶解。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需要选择极性相近的有机溶剂进行溶解。
二溶解机理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2.相似相溶理论:溶质能溶解在与它结构相似的溶剂中。
三.溶解操作步骤1.研磨固体块状或颗粒较大的固体,需要在研钵中研细成粉末状,以便使其迅速、完全溶解。
2.选择溶剂溶解前根据固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3溶解(固体)(1)取样先将固体粉末放入烧杯中。
(2)加溶剂借助玻璃棒加入溶剂(溶剂的用量可根据固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实验的具体需要来决定)。
(3)制备溶液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并成为均相溶液为止。
常情况下,大多数固通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加热能使固体的溶解速度加快。
必要时可根据物质的热稳定性,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加热,促其溶解。
固体的溶解操作如图2—47所示。
2.搅拌与搅拌器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也可以使加热、冷却或化学反应体系中溶液的温度均匀。
实验室中常用的搅拌器有玻璃棒、磁力搅拌器和电动搅拌器等。
2.7.2.1玻璃棒及其使用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搅拌器具。
使用时,手持玻璃棒上部,轻轻转动手腕用微力使其在容器中的液体内均匀搅动。
搅拌液体时,应注意不能将玻璃棒沿容器壁滑动[见图2—48(a)],也不能朝不同方向乱搅使液体溅出容器外[见图2—48(b)],更不能用力过猛以致击破容器[见图2—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