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第1节
- 格式:ppt
- 大小:919.00 KB
- 文档页数:79
(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是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考点六探究文本意蕴——尊重文本,立足自我Ⅰ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金色的飘落毛时安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
早上,起风了。
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
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铺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的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
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
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
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
落叶的黄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
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
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
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
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丫伸向蓝天,不断地比画着挥舞着。
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
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
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
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
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
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
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三节一、(2014·河北百校联盟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
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
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
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
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
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1春01 积累运用。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 酝酿.(niàng) 窠.巢(kē)嘹.亮(liáo) 抖擞.(sǒu) 黄晕.(y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比喻姿态优美。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
)4.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拟人)(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视觉角度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听觉角度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嗅觉角度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专题一真题精练——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2015·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专题二精做江苏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D(1)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200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幅烟雨牛鹭图汤世杰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我还真有些忘情: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脚下是无边无际待耕的田野。
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犁把翘翘直指云天,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耕作像是在不该停下的时候骤然停下——高黎贡山[注]西麓的雨来去无定,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农事却不能等待。
阵雨初停自不必说,稍小些就要抓紧犁田耙地。
农人大约直到雨下得太大才去躲躲——不知是躲在某棵大树下眼巴巴地等着雨停,还是蹲在自家老屋屋檐下抽着旱烟。
只有那头老牛留在那里,忠实而又无奈。
人有时真是太粗心,为什么就让牛站在雨里的泥水之中?其实旁边就是一道弯弯的田埂,只几步就能让它站到干一些的地方。
现在它只能一动不动,一任烟雨把它淋得透湿,浑身的短毛紧贴在身上,看上去倒比裸体更像裸体。
雨顺着老牛的脊背直往下淌,头,角,嘴,穿着牛绳的鼻子,无望的眼睛,牛轭,滚圆的肚子,都在滴水,耷拉着的尾巴竟像一根水管,水流成线。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荫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第一节散文阅读考点综合提升练(一)写景状物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西溪的晴雨郁达夫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移到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公式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第一节记叙文文体知识01记叙文文体知识★★★★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
举例(统编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0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其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举例:(统编八上)《藤野先生》就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统编七上)《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总结。
哲理散文举例:(统编八上)《我为什么而活着》为“总——分——总”结构,作者在第一段直抒胸臆,总结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接着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加以详细解释;最后一段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他认为这样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03小说文体知识★★★★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样式之一。
举例:(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叔叔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时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一章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四)开放性练习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快手刘冯骥才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
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
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
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
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
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
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
”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
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
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
路遥《人生》第一章节选阅读答案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渐渐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
他靠在铺盖卷上,眼睛茫然的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张大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了。
加林仍旧保持着那个姿态,说:"我的民办老师被下了。
今日会上宣布的。
”"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自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掉成了两瓣。
他父亲急的用瘦手摸着赤脚片,问:"那他们叫谁教哩?””谁?三星!”高加林又猛地躺在了铺盖上,拉了被子的一角,把头蒙起来。
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
窗户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着。
外面的整个天地好像都沉没在了一片混乱中。
对于高玉德老两口子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
他们首先心疼自己的独生子:他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嫩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怎能熬下去呀!再说,加林这几年教书,挣的全劳力工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并不紧巴。
要是儿子不教书了,又赶忙不习惯劳动,他们往后的日子确定不好过。
他们老两口都老了,再不像往年,只靠四只手在地里刨挖,也能供给儿子上学“求功名”。
想到全部这些可怕的后果,他们又难过,又恐慌。
加林他妈在无声地抽泣;他爸虽然没哭,但看起来比哭还难过。
老汉手把赤脚片摸了半天,开头自言自语叫起苦来:"明楼啊,你精过分了!你强过分了!仗你当个大队书记,什么不讲理的事你都敢做嘛!我加林好好地教了三年书,你三星今年才高中毕业嘛!你怎好意思整造我的娃娃哩?你不要理了,连脸也不要了?明楼!你做这事伤天理哩!”高玉德老汉最终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
高加林听见他父母亲哭,猛地从铺盖上爬起来,两只眼睛里闪着怕人的凶光。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第1部分第1章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与句子含意同步测评新人教版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生态美文之魂王必胜生态文学已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尽管其确切定义有多解,比如,它始自何时,其内涵如何,是人言言殊的。
生态与文学的关联何在?生态文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志于此的人们所关心的。
时下,生态文学是一个闪光点。
当一个社会自觉地以自然为友,自然生态的发展变化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程。
于是,文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把生态发展水平纳入自己的视野。
生态文学,其实是大自然文学,是书写人们在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心情感受。
生态文学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生态环境成为书写的对象,山水田园,风花雪月,自然生灵,皆成文章,铸成大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是自然的吟唱,是生活的感怀,是风光的唯美颂歌。
二是忧思于自然世界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所谓寻找“诗意地栖居”,所谓环境优化型的社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如何成为现实的一道难题。
讴歌自然生灵,书写人们乐山乐水,忧思于大自然生态发展利用中,在诸多人为的因素下,风光不再,风华黯然。
于是,就有了不少文人笔下,生态自然成为一时的主角,书写高山大漠、森林河流的治理保护也为一时之盛。
社会呼唤文学的多样化,而生态文学的出现,更让文学的多样成为可能,有了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所谓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精神舒缓的抒发,是一种充满了善待自然、敬畏生物的思想和情感的提纯。
因此,作为生态文学的倡行者和实践者,我以为,主要是用一种亲和的态度,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自然,以人性情怀书写每个人心中的自然风物。
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文化的自然,是生态文学之魂。
如同陶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优雅,如同梭罗的心闲神定的自在,如同普列什文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地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或者,你以“亲人般的关注”,将自然“艺术化的方式,打动人心”。
目录编者按第一章现代文阅读第一节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第二节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第三节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第四节了解表达方式的特点第五节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第六节形成问题意识,表达独立见解【记叙文试题精编】(一)父亲(二)闻起来像妈妈一样(三)雪后的阳光(四)白云深处(五)最后一束康乃馨(六)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七)最美的力量(八)胡萝卜、鸡蛋和咖啡(九)美国新生上哈佛(十)奔跑的母亲(十一)最美的嫁衣(十二)松子茶(十三)永不受伤的飞翔(十四)别饿坏了那匹马【07年外省市中考题】(一)13元“遗产”(二)被遗忘的稻草(三)不知有花(四)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五)狗事(六)看山老爹(七)妈妈的手(八)那只天真的豹子(九)让父亲不再辛酸(十)让我看着你(十一)生命的声音(十二)我的父亲爱迪生(十三)我的父亲母亲(十四)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十五)竹篾(十六)做自己的预言家【说明文试题精编】(一)奥运场馆“鸟巢”(二)饮茶(三)空天飞机的身影(四)信息化服务平台——市民的“数字智囊”(五)三峡猿啼之谜(六)如果没有火山(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八)纳米卫星(九)母亲河的自述(十)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十一)“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十二)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07年外省市中考题】(一)海底飞船(二)热心的海葵(三)开发空中水资源(四)海豚的神秘语言★(五)翩然出世“中国印”(六)温度的百变魔法(七)清香四溢荷花联(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九)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十)没有尘埃好不好(十一)低温世界妙趣横生(十二)奇妙的对称世界(十三)虚拟电厂(十四)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十五)鹦鹉鱼的睡衣(十六)“怕痒树”——紫薇【议论文试题精编】(一)为别人鼓掌(二)人生四堵墙(三)学贵质疑(四)感恩(五)写话(六)让科学之光洒满成长的心灵(七)读“死”书与读“活”书(八)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九)新年话惜时(十)凹凸的启示(十一)(十二)美的断想(十三)北京文化的历史内蕴(十四)滋味(十五)读书的回昧(十六)谈治学(十七)在磨砺中成长【07年外省市中考题】(一)★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二)衡量幸福的新标准★(三)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小疵★(四)独处与思考(五)谁该为中国人汉语功底寒心★(六)善败者不亡★(七)感谢苏东坡(八)望人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九)征服还是被征服(十)和谐如山景(十一)诗中有科学(节选)(十二)读书小语(十三)演奏快乐(十四)魅力(十五)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十六)人生是立体的(十七)大国的随想(十八)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十九)博客第二章文言诗文阅读第一节背诵、默写古诗文第二节理解、辨析词义第三节解释、疏通句意第四节分析、概括语段主旨第五节积累文学文化常识【文言文试题精编】[S版文言文](一) 周公诫子(二) 马说(三) 河中石兽(四) 扁鹊见蔡桓公(五) 晏子使楚(六) 童区寄传(节选)[新教材文言文](一) 公输(二) 口技(三) 周亚夫军细柳(四)陈胜世家(五)黠鼠赋(六)岳阳楼记(七)活板(八)卖油翁(九)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十)黔之驴(十一)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十二)枭将东徙[S版和新教材共同文言文](一)捕蛇者说(二)曹刿论战(三)周处(四)核舟记(五)桃花源记(六)出师表(七)狼(八)醉翁亭记(九)登泰山记(十)黄生借书说(十一)小石潭记[课外文言文](一)曹彬仁爱(二)狄仁杰(三)巨商蓄鹦鹉(四)鲁肃简公二事(五)猿母中箭(六)韩休为相(七)洪承畴二事(八)刘南垣开喻门生(九)明成祖讲官(十)银烛(十一)知人(十二)谲判(十三)物破自有时(十四)赵人患鼠(十五)登泰山记(十六)鸟说(十七)说马(十八)东坡逸事(十九)君子济(二十)赵母训子(二十一)司马温公故事二则(二十二)李文定报德(二十三)句章野人(二十四)善士于令仪(二十五)王德用有量(二十六)李崇断案(二十七)顾况(二十八)人虎说(二十九)陶侃惜谷(三十)凿壁借光(三十一)弈喻(三十二)去私[新增课外文言文](一)原谷谏父(二)动筒尝于国学(三)司马懿与诸葛亮(四)迂公修屋(五)辽阳妇拒贼(六)晏子之御(七)王华还金(八)马价十倍(九)阎百诗天质奇钝(十)鲁人徙越(十一)徐文贞宽厚(十二)景公闻命(十三)嘉定县吏人(十四)齐桓公好服紫(十五)为朝廷用人(十六)威宁伯北伐时(十七)卞庄子刺虎(十八)岳正大胆(十九)顾亭林先生勤学(二十)陆清献公(二十一)王翱(二十二)顾欢勤学(二十三)杨公翥有厚德(二十四)田公文镜抚豫(二十五)章公懋为祭酒(二十六)陆陇其为令(二十七)许姓方士(二十八)论画(二十九)狄青为将【2006年、2007年外省市文言文精选】(一)陈涉世家(节选)(二)吴富遗事(三)桃花源记(四)太宗论盗(五)马说(六)师旷(七)岳阳楼记(八)曹刿论战(九)邴原少孤(十)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一)范元琰为人善良(十二)《孟子》二章(节选)(十三)董永(十四)送东阳马生序(十五)读书佐酒(十六)范仲淹(十七)心不在马(十八)《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十九)出师表(二十)为学(二十一)岳阳楼记【2007年中考试题汇编】1. 2007 年陕西省试验区2.2007年福建省漳州市3. 2007年广东省汕头市4.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5.2007年湖北省黄石市6. 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7. 2007年吉林省8. 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9.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10. 2007年江苏省常州市11.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12.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13.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14.2007年江西省15.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16.2007年山东省德州市17.2007年山东省滨州市18.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19.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20.2007年上海市21.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22.2007年四川省安岳县23.2007年四川省乐山市24.2007年深圳市25.2007年浙江省义乌市26.2007年浙江省丽水市27.2007年浙江省绍兴28.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29.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30.2007年浙江省衢州第三章写作第一节明确写作要求第二节掌握记叙能力第三节打好议论基础第四节把握说明要点第五节学写随笔第六节学写应用文第七节重视材料作文【试题精编】第一部分:基础题第二部分拓展题编者按:本试题库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题型三内容要点概括题——浓缩的都是精华构建解答内容要点概括题的知识体系一、概括段(层)意概括段(层)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概括、归纳文意有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法:(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边练边悟(2011·湖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节选自《才子赵树理》) 1.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