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词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导语】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为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
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格,为“宋四家”之⼀。
下⾯是为⼤家带来的黄庭坚《寄黄⼏复》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寄黄⼏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杯酒,江湖夜⾬⼗年灯。
持家但有四⽴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见⼀作:想得) 译⽂ 我住在北⽅海滨,⽽你住在南⽅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别已是⼗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思念着你。
你⽀撑⽣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此。
古⼈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了罢,隔着充满瘴⽓的⼭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的青藤。
注释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年(1085),其时诗⼈监德州(今属⼭东)德平镇。
黄⼏复:名介,南昌⼈,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州四会(今⼴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处南海,惟是风马⽜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复在⼴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说岭南了。
四⽴壁:《史记·司马相如传》:“⽂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
” 蕲:祈求。
肱:上臂,⼿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
鉴赏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北”⼀“南”,已露怀念友⼈、望⽽不见之意;各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沉、意境深远而著称。
以下是黄庭坚比较出名的十首诗词:
《寄黄几复》:此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黄几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登快阁》:此诗以登高远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豁达开朗的情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水调歌头·游览》:此词以游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此诗以雨中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鄂州南楼书事》:此诗以鄂州南楼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牧童诗》:此诗以牧童为主题,描绘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以春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以宜州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念奴娇·断虹霁雨》:此词以雨后彩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或鉴赏评论。
【诗歌鉴赏】黄庭坚《晚楼闲坐》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晚楼闲坐》原文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黄庭坚《晚楼闲坐》翻译
极目远眺,眼里的山色和水光联成一片,凭栏处看去菱花与荷花浮在一起,香气四溢。
清风拂面,明月当头,使得面南而坐的人感到清爽凉快。
四下眺望山水相连,凭栏处十里
之内长满了菱花,荷花,香气弥漫在周围。
清风和明月没有人去管,面南而坐的人会觉得
这两者化为一味凉意漫过心头。
黄庭坚《晚楼闲坐》赏析
《晚楼闲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根据《千家诗》里
解释,此诗前一句是环境描写,花香湖光,山色连连,是静夜里一个沉思的好地方。
后一
句就是思想活动,清风和明月如果理解为是象征作者本人,那么他这时的心情就会是化为
一味凉,变得轻松适意起来。
这样理解,结果就是生活没有因为挫折而失色,反而有着馨
香和可以凭栏远目的地方,眼界固然开阔,思想上也变得轻快了。
黄庭坚的诗词全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诗词鉴赏:黄庭坚《寄黄几复》”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
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熙宁九年(1076年)“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
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
“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
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
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
黄庭坚诗词赏析 引言: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小编整理了黄庭坚诗词 文学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 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 拍古人肩。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
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 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难以外出活动。
不说苦雨,而通过 “ 一漏天 ”、“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 苦的状况。
“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
所以“似乘 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
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
下三句是一转, 写重阳放晴, 登高痛饮。
说重阳天霁, 用“及至”、 “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
久雨得晴, 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
遂逼出“催醉”二字。
“鬼门关 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 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
“ 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 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
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 但老翁头上插花却 不合时宜, 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
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 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
“君看”、“莫笑”云云,全是 自负口吻。
【导语】黄庭坚(1045年8⽉9⽇—1105年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
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下⾯是为⼤家带来的黄庭坚《清明》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清明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荒冢只⽣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郊原草⽊柔。
⼈乞祭余骄妾妇,⼠⽢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丘。
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地带来了勃勃⽣机。
春⾬绵绵,使⼤地上⼀⽚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感到难过。
诗⼈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想到⼈⽣的意义。
诗⼈指出,⼈⽣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天天到墓地偷吃别⼈祭奠亲⼈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
回到家⾥,还要对妻⼦和⼩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官的朋友家⾥吃喝,主⼈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的⼈⽣萎琐卑下,毫⽆⼈格尊严。
⽽另有⼀些⾼⼠,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推,他帮助晋⽂公建国以后,不要*厚禄,宁可隐居⼭中。
晋⽂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烧⼭,但是,介⼦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的价值。
他感叹地说,虽然⽆论智愚⾼低,最后都是篷蒿⼀丘,但是⼈⽣的意义却⼤不相同。
注释桃李笑:⽤拟⼈⼿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万物正欣欣向荣。
蛰:动物冬眠。
“⼈乞”⼀句:《孟⼦》中有⼀则寓⾔。
说齐国有⼀⼈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
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请⾃⼰吃饭。
这是⼀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句:⽤春秋时介⼦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ao):杂草。
丘:指坟墓。
古诗鉴赏黄庭坚的诗词艺术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希文,号黄庭坚,汉族,浙江余姚(今宁波市余姚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而被誉为文学史上的“黄氏二杰”之一。
黄庭坚的诗词艺术深受古人文化的熏陶,承袭了古人的传统,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黄庭坚的诗词艺术进行鉴赏和分析。
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包括了表达自然景色之美、抒发个人情感之深和溢于言表的人生感悟等多个主题。
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壮丽和变化,例如在《登快阁》中,他写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岳云根孤云外,宇宙光中自然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季的景色的赞美,以及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
在这里,黄庭坚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慨。
除了描绘景物外,黄庭坚的诗词还经常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秋夕》一诗中,他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描绘秋夜的画面,黄庭坚表达了他对节日氛围和自己思念之情的感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孤独,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此外,黄庭坚的诗词艺术还以其思想的深度和审美的特点而著称。
他的作品中经常体现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例如在《富春山居图》中,他写道:“富春江,古调虽自爱,人来终觉不如今。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久远历史和当下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在这里,黄庭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读者中引起了共鸣。
综上所述,黄庭坚的诗词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的深度而备受赞赏。
他的作品既表现出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和变化,又抒发了个人情感和思想,同时还表达了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黄庭坚的诗词艺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后世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鉴赏黄庭坚的诗词作品,以增加我们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导语】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为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
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格,为“宋四家”之⼀。
下⾯是为⼤家带来的黄庭坚《品令·茶词》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渠体净,只轮慢碾,⽟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分酒病。
味浓⾹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万⾥,归来对影。
⼝不能⾔,⼼下快活⾃省。
译⽂ ⼏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将茶饼⽤洁净的⾦渠细⼼碾成琼粉⽟屑,但见茶末成⾊纯净,清亮晶莹。
加⼊好⽔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分。
煎好的茶⽔味道醇厚,⾹⽓持久。
饮茶亦能使⼈醉,但不仅⽆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佳境。
就好⽐独对孤灯之时,故⼈从万⾥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注释 ①品令:词牌名,双调五⼗⼆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②凤舞团团饼:指龙凤团茶中的凤饼茶。
团饼印有凤舞图案,北苑御焙产。
宋徽宗赵佶皇帝《⼤观茶论》赞:“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团凤饼为宋代御贡名品,茶中之尊,名冠天下。
③分破:碾破磨碎。
④孤令:令同零,即孤零。
⑤⾦渠:指茶碾,⾦属所制;体静:静通净,整个碾具⼲净。
⑥汤响松风:烹茶汤沸发的响声如松林风过。
⑦醉:说明茶也能醉⼈;⼀个醉字带出下⾯浪漫主义的想象。
⑧省:知觉,觉悟。
赏析 该词上⽚写碾茶煮茶。
开⾸写茶之名贵。
宋初进贡茶,先制成茶饼,然后以蜡封之,盖上龙凤图案。
【导语】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为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
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
⽣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格,为“宋四家”之⼀。
下⾯是为⼤家带来的黄庭坚《送王郎》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送王郎 宋代:黄庭坚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章之印,歌以写⼀家兄弟之情。
江⼭千⾥俱头⽩,⾻⾁⼗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章费⼯巧。
要须⼼地收汗马,孔孟⾏世⽬杲杲。
有弟有弟⼒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诗书⼥丝⿇,公但读书煮春茶。
译⽂ 请你喝蒲城产的桑落美酒,再在酒杯⾥浮上⼏⽚屈原曾经吃过的菊花。
送给你黟川出产的亮⿊如漆的名墨,⼜送上曲凄凉动情的阳关曲催⼈泪下。
美酒使你胸中郁塞的磊块尽化,秋菊使你停⽌衰⽼寿数⽆涯。
名墨让你写下流传万古的佳作,歌曲使你感受到兄弟间情义⽆价。
我们都已头发斑⽩流落天涯,⼗年来⾻⾁情谊,青眼相加。
今天我们睡在⼀起彻夜长谈,不觉鸡已报晓;你满腹诗书,⼝若悬河,说个不了。
学问精进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为远别后⾳书难通抱恨怨恼? 把沙⽯炒热终究不能当饭谋求⼀饱,在冰块上雕花只是⽩⽩地追求⼯巧。
请你收敛⼼神沉潜道义,定能体会出孔孟学术的精要。
你有弟弟能够勤俭持家,妻⼦⼜贤惠孝敬婆婆从不怠懈。
⼉⼦长⼤了能读诗书,⼥⼉能⼲勤纺丝⿇。
你呢,只要安⼼地享乐,读书之余,品味新茶。
注释 王郎:黄庭坚的妹夫王纯亮,字世弼。
蒲城:即蒲坂,今⼭西永济县。
桑落酒:蒲城所产的名酒。
黄庭坚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庭坚译文及赏析黄庭坚译文及赏析黄庭坚译文及赏析1《水调歌头·游览》宋代: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诗词鉴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杂诗七首·其一宋· 黄庭坚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注释:
1、蘧(qú)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
犹今言旅馆。
2、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译文:天地犹如一间屋子身在其中,世间万事把我们乌黑亮丽的头发都消磨疏了。
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权势富贵呢?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终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罢了。
赏析:“毕竟几人真得鹿”中“鹿”喻指人世间虚幻的富贵。
富贵不坚牢,让人魂牵梦绕,始终不知自己是活在现实还是梦中,不知道梦醒后自己是否真正拥有。
“不知终日梦为鱼”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鸟,所以飞;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鱼,所以游。
你认为中的自己,真的就是你吗?一世到头,皆是虚空,不必太过计较成败与得失。
其实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而已,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黄庭坚《牧童诗》诗词赏析
牧童诗
宋代: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
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
“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
有多少在*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
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
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诗歌鉴赏】黄庭坚的诗词全集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
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
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
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
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黄庭坚作诗一是注重用字。
用字“要字字有来处”。
时人评黄庭坚作诗“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
黄庭坚还提出诗的“句中眼” ,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即是锤炼而来,可谓“置一字如关门之键”。
二是重视句法。
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何谓“句法”,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黄庭坚论诗的句法尚简易,如秋月澄江,明晰可感。
在《与王观复第二书》中说:“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
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齿凿痕,乃为佳耳。
”三是讲究章法。
黄庭坚讲章法命意言论甚多,如:“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
譬如巧女绣妙一世,若欲作锦,必得锦机乃能作锦。
”把章法结构喻为“锦机”。
又如“山谷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
”又如:“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浑,方是出场。
”综合起来看,黄庭坚所谓章法是讲求诗的结构的曲折变化,而这些曲折变化是通过学习前人作品揣摩出来的。
清平乐黄庭坚翻译及赏析清平乐黄庭坚翻译及赏析清平乐是黄庭坚写的一首伤春词,全词通过对春光的喜爱表达词人对理想事物的向往。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翻译以及赏析,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清平乐黄庭坚翻译及赏析吧!清平乐黄庭坚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译文: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
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
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
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
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
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鉴赏及译文答案《念奴娇·断虹霁雨》是由黄庭坚所创作的,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念奴娇·断虹霁雨》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念奴娇·断虹霁雨》宋代:黄庭坚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是临风笛。
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念奴娇·断虹霁雨》注释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扶疏:繁茂纷披貌。
姮娥:月中女神娥。
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
一轮玉:指圆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
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
黄庭坚《早行》诗词原文及赏析黄庭坚《早行》诗词原文及赏析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注释]
(1)失枕:失眠。
两句说旅人忧心明朝赶路,辗转不能入眠。
迷糊间却忽然警醒,起床之后又发现起得太早,人们还在睡梦之中。
(2)凭:凭定,断定。
早晏:早晚。
占: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
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
两句写清晨起床准备上路的情景:听鸡声断定时间的早晚;望着北斗星分辨东西方向。
(3)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
行露:指路旁的露水,《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
”两句意为路旁的露水,沾湿马络头,衣裳单薄,更感到晓风寒凉。
(4)两句写朝阳出,光影掩映,宛如吐出万道霞光,映红了半个树林。
[简析]
此诗作于熙宁元年山谷赴叶县途中,是山谷早年的作品,描写了秋日早起赶路的情形。
前三句渲染早行的孤清寥落。
“惊”、“单”字,把远行人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辔湿”两句,既写出了秋日清晨的清冷,也衬出旅人旅途的孤寂。
“秋阳”两句笔锋一转,基调又趋光明,“弄”字、“吐”字,很是新警。
全诗写得颇有唐人意象。
黄庭坚诗词鉴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阮郎归(茶词)
歌停檀板舞停鸾。
高阳饮兴阑。
兽烟喷尽玉壶干。
香分小凤团。
雪浪浅,露花圆。
捧瓯春笋寒。
绛纱笼下跃金鞍。
归时人倚阑。
2、阮郎归(茶词)
摘山初制小龙团。
色和香味全。
碾声初断夜将阑。
烹时鹤避烟。
消滞思,解尘烦。
金瓯雪浪翻。
只愁啜罢水流天。
余清搅夜眠。
3、阮郎归
退红衫子乱蜂儿。
衣宽只为伊。
为伊去得忒多时。
教人直是疑。
长睡晚,理妆迟。
愁多懒画眉。
夜来算得有归期。
灯花则甚知。
4、阮郎归
贫家春到也骚骚。
琼浆注小槽。
老夫不出长蓬蒿。
邻墙开碧桃。
木芍药,品题高。
一枝烦剪刀。
传杯犹似少年豪。
醉红浸雪毛。
5、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溪。
问溪何事晚声悲。
名利往来人尽老。
谁道。
溪声今古有休时。
且共玉人斟玉醑。
休诉。
笙歌一曲黛眉低。
情似长溪长不断。
君看。
水声东去月轮西。
6、定风波
小院难图云雨期。
幽欢浑待赏花时。
到得春来君却去。
相误。
不须言语泪双垂。
密约尊前难嘱付。
偷顾。
手搓金橘敛双眉。
庭榭清风明月媚。
须记。
归时莫待杏花飞。
7、定风波
上客休辞酒浅深。
素儿歌里细听沈。
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
花外黄鹂能密语。
休诉。
有花能得几时斟。
画作远山临碧水。
明媚。
梦为胡蝶去登临。
8、定风波(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歌舞阑珊退晚妆。
主人情重更留汤。
冠帽斜欹辞醉去,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
如许。
短歌宜舞小红裳。
宝马
促归朱户闭人睡。
夜来应恨月侵床。
9、浪淘沙(荔枝)
忆昔谪巴蛮。
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
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10、看花回(茶词)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
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烛残,欢意未阑,
舞燕歌珠成断续。
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
纤指缓、连环动触。
渐泛起、满瓯银粟。
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
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
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11、惜余欢(茶词)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
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榻。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歌阑旋烧绛蜡。
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
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
相将扶上、金鞍騕褭,碾春焙、愿少延欢洽。
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12、醉落魄
苍颜华发。
故山归计无因得。
旧交新贵音书绝。
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
潇潇细雨凉生颊。
泪珠不用罗巾裛。
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13、西江月
月,小舟坐水眠空。
雾窗春色翠如葱。
睡起云涛正拥。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
玉笺佳句敏惊鸿。
闻道衡阳价重。
”次韵酬之。
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君诗秀色雨园葱。
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等秋鸿。
处处春山翠重。
14、西江月
宋玉短墙东畔,桃源落日西斜。
浓妆下著绣帘遮。
鼓笛相催清夜。
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
舞余犹颤满头花。
娇学男儿拜谢。
15、木兰花令(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
郭功甫)
凌歊台上青青麦。
姑熟堂前余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16、木兰花令(窜易前词)
翰林本是神仙谪。
落帽风流倾座席。
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
江山依旧云横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17、木兰花令(次前韵再呈功甫)
青壶乃似壶中谪。
万象光辉森宴席。
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
歌烦舞倦朱成碧。
春草池塘凌谢客。
共君商略老生涯,归重玉田秧白石。
18、木兰花令
不出入州县。
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
庾郎三九常安乐。
使有万钱无处著。
徐熙小鸭水边花,明月清风都占却。
朱颜老尽心如昨。
万事休休休莫莫。
樽前见在不饶人,欧舞梅歌君更酌。
欧、梅,当时二妓也。
19、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
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
20、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21、醉蓬莱(窜易前词)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翠峰相倚。
巫峡高唐,锁楚宫佳丽。
蘸水朱门,半空霜戟,自一川都会。
虏酒千杯,夷歌百转,迫人垂泪。
人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京,万重烟水。
悬榻相迎,有风流千骑。
荔脸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
杜宇催人,声声到晓,不如归是。
22、江城子(忆别)
画堂高会酒阑珊。
倚栏干。
霎时间。
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
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
省愁烦。
泪休弹。
哭损眼儿,
不似旧时单。
23、江城子
新来曾被眼奚搐。
不甘伏。
怎拘束。
似梦还真,烦乱损心曲。
见面暂时还不见,看不足、惜不足。
不成欢笑不成哭。
戏人目。
远山蹙。
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一贯一文跷十贯,千不足、万不足。
24、逍遥乐
春意渐归芳草。
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
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
梦当年少。
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
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
鬓丝年年渐老。
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
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
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25、离亭燕(次韵答廖明略见寄)
十载樽前谈笑。
天禄故人年少。
可是陵沈英俊地,看即锁窗批诏。
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
西顾郎官湖渺。
事看庾楼人小。
短艇绝江空怅望,寄得诗来高妙。
梦去倚君傍,胡蝶归来清晓。
26、归田乐引
暮雨濛阶砌。
漏渐移、转添寂寞,点点心如碎。
怨你又恋你。
恨你惜你。
毕竟教人怎生是。
前欢算未已。
奈向如今愁无计。
为伊聪俊,销得人憔悴。
这里诮睡里。
梦里心里。
一向无言但垂泪。
27、归田乐引
对景还销瘦。
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
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