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固定与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34
编导基础知识Chapter6固定与运动镜头固定镜头:面向生活的窗户或舞台把银幕当作面向生活的窗户或舞台,这就是固定镜头存在的生活依据。
因为窗户和舞台一般都是静止不动的。
但凡拍电影,固定镜头通常是必然的选择。
一段画面,用固定镜头来拍是不需要理由的,而运动则需要一定的理由,不能漫无目。
画框一旦动起来,我们的注意力容易放到运动本身上来,甚至能轻易描绘出运动的轨迹来,如果画框是静止的窗户或舞台,你会发现,随着故事开始,画框奇迹般消失了,故事显得“客观”起来,固定镜头就是要通过隐藏画框达到“客观”的效果。
当然,这种“客观”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运动镜头而言的有限客观,为什么把摄影机架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选择。
运动镜头:创造银幕情绪的工具分析运动轨迹(推拉摇移)毫无意义,事实上,优美的运动往往是自由自在的,难以用推拉摇移的模式来描述。
对于运动镜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运动”创造了什么样的情绪,而不是运动轨迹本身。
下面列出几条分析运动镜头,在影评写作中很有价值。
1)平稳均匀的运动,创造优美舒缓的情绪。
此类镜头运动绝不喧宾夺主,不会让运动本身夺走观众对画框内容的关注,换句话说,运动只是产生情绪的淡淡调料,让画面摆脱呆板,蒙上一层形式的美感。
2)激烈高速的运动,表现激烈亢奋的情绪。
此类运动可谓形式大于内容,运动产生的激烈情绪成为镜头主要表达的东西,画面内容已居于次要地位。
3)镜头无序的晃动,表现焦虑、恐慌、眩晕的感受。
此类运动常用与表现人物不正常的主观感受,如极度眩晕、受到惊吓、特别恐慌等,想想你看戏时,舞台突然无序晃动起来的感觉。
4)动静反差,刻画强烈的情绪冲击动静反差是情绪冲击最强烈的一种表现手法,需要我们仔细观察,高度重视!通常跨越两个或以上场景,需要看片时从宏观角度把握,写在影评中,既能体现你的整体把握能力,又比较容易充实有料,重点推荐!。
1试比较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优劣势,并以影片实例举例说明。
答:固定镜头让摄影机处于静观的位置,不参与到场景中,具有不做任何引导和评价的客观性。
同时,固定镜头常常用来描述或强调细节,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建立镜头节奏感。
但固定镜头缺乏真实立体感,没有主观能动性,同时镜头语言没有运动镜头丰富多彩。
都说一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很重要,而影片《铁皮鼓》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远景的固定镜头。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是在一大片一大片的土豆地里,主人翁Oscar的外婆蹲着的一个背影,旁边放着两大筐土豆,外婆前面就是一堆炊烟。
在着这个远景的固定镜头中,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天和土豆地分界线上有一个人在跑动,后面有两个影子在追。
这也为后面外祖父怎么钻到外祖母的裙底下,以及妈妈的出生先交代了大的环境的缘由,为下文做了铺垫。
都说影片中每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都有他自己的作用,而导演施隆多夫对这个开头的固定镜头的布置和设计以及对隐喻的深刻运用,大气而又尖锐,深刻而又鲜明,完全体现了一个优秀导演的厚道功底。
而运动镜头因为有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以及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所以画面丰富多变,动感十足,也使得电影脱离了戏剧的美学特征,动作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完整的和连续的表现,同样也使得银屏艺术拥有了立体的空间感,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
而运动镜头具有强制性,不够客观真实。
就拿《刺客联盟》来说吧,韦斯利在得知自己被斯隆利用并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便展开了一场复仇计划。
当韦斯利把一车的老鼠炸药倒出来,老鼠在地上快速的涌动,一个个特写镜头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镜头紧紧跟着老鼠,模拟逼真和身临其境的视线效果。
在老鼠进入房间后,人们发现满地的老鼠并且还绑着炸弹,那多镜头多景别的切换运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快节奏感。
同时,对一个飞在空中的老鼠炸弹进行特写追拍,后期还对时间进行了延伸和冻结的处理,紧接着就是炸弹爆炸的场面。
实验五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组合拍摄一、实验目的发挥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造型的优势,掌握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二、实验器材摄像机1台/组,电池2块,录像带1盘,三脚架三、实验要求综合运用固定镜头和运用镜头构思拍摄3-5分钟电视片断。
写出实验报告和拍摄心得。
四、实验内容有人说,影视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大舞台。
表现运动是影视画面的重要造型特性,而运动表现(在运动中表现被摄对象)也是影视画面造型表现的一大优势。
摄像机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摄像,可以使原本不动的景物动起来,使运动的物体更富有动感,从而实现了创造性拍摄。
运动摄像拍摄的画面富有节奏和韵律,富有运动的美感;镜头运动产生时空联系,可以创造出强调、联想、寓意等多种艺术效果;运动镜头对时空的表现连贯完整、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感,能够满足观众求真、求实、求美的欣赏心理。
如今,在荧屏上展示生活之美、光影之美、运动之美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运动镜头的拍摄,可以分为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甩摄、升降拍摄、变焦推拉拍摄、综合运动摄像等。
相对应的拍摄结果就得到了推镜头、拉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甩镜头、升降镜头、综合运动镜头等。
因此,推摄可以解释为推镜头的拍摄,同样拉摄、摇摄的意思您也明白了吧。
圈内的人士一提运动摄像的几种拍摄方法常常以一句“推、拉、摇、跟、移、甩”概括之,是不是挺好记的?将这几个字多读两遍脱口而出,是不是挺有专业味的?在实际拍摄中常常用到综合运动摄像,即将两种以上运动摄像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跟摇、拉摇、移推等),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的视点更自由,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自然真实,贴近生活,视觉连贯流畅,构图形式丰富多彩,当然拍摄技巧上要求更高些。
至此,我们介绍了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甩摄、升降拍摄、变焦推拉拍摄和综合运动摄像的有关知识。
在实际拍摄中必须明确的是“节目是做给人看的”,拍摄时多想一想“我要表现什么,该怎样表现”。
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1、组接逻辑所谓组接逻辑,就是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观众的思维规律组接镜头,使镜头组接合乎逻辑,顺理成章。
1、按照时间顺序一般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先有后,有始有终。
编辑电视新闻时,有时要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镜头组接。
比如:石油勘探,先打井,后出油;修建铁路,先修路基,后铺轨;航线投入运营,先登机,后起飞;文艺演出,先表演,后鼓掌,再谢幕。
2、按照事物的空间变化顺序有些新闻事件不是固定在某一地点不变,而是所处的空间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画面组接时,要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地点的先后变化顺序进行组接。
比如,有时一个现场会先在室内开,然后再到室外去参观,最后又回到室内总结,编辑时,则不应室内室外,跳来跳去,而应把室内镜头编成一组,然后再编室外镜头,从空间上给观众一种明确的层次感。
而两组在时间上并不衔接的室内镜头可以用解说词加以整合,把它们的关系交待清楚。
3、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一般总是由远及近,先粗后细,或者先知局部而后推及整体。
如果和事物发展进程合拍,从大景别到小景别,或从小景别到大景别这样的组接方式,在视觉上就会十分流畅。
如反映一油轮建成下水的镜头:①油轮全貌(远景)②参加下水仪式的人员(全景)③一头面人物手执香槟(中景)④香槟被打开(近景)⑤油轮徐徐下水(全景)2、匹配原则所谓匹配原则,就是两幅画面在连接时要具有一种和谐、对应的关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的匹配位置的匹配,主要指两幅画面中的主体在剪接到一起时,要相互协调,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由于屏幕画框的存在,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画框的移动,主体可以被放置在画面任意一个部位。
主体必须处于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上,让人一眼看去便被吸引。
根据一般的构图规则,主体在画面中应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这样容易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
然而,电视画面由于运动因素的介入,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是为了寻求单幅画面自身的均衡,主要是为了上下两幅画面的对应关系,以求得视觉感受的流畅。
如何拍好固定画面及运动画面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固定画面的核心一点,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排除了推、拉、摇、移等运动因素,固定画面很接近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的形式感。
但是,由于电视摄像和电视画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所以说固定画面又不能机械地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一概而论。
比如,电视的固定画面中人物可以运动,可以出画入画,同一画面内的光影,可以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凝定”的美术作品,在摄影照片中不可能做到的。
摄像机在拍摄中发生了运动变化所拍得的画面叫运动画面,而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情况下,不论被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统称为固定画面。
这样一来,当谈到固定画面,就不会与被摄对象静止不动的静态造型相混;当谈到固定画面,摄像人员应该很快地反应叫这是针对摄像机而言的,因而也就很清楚地与运动摄像和运动画面划开了界线。
简单的说,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
但是切记不可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常犯的毛病。
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
所谓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作用《镜头的魔法世界》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那些精彩的电影和电视剧里,为什么有的镜头是一动不动的,而有的镜头却像个调皮的孩子到处跑呢?这就是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奇妙之处啦!先来说说固定镜头吧!它就像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稳稳地站在那里,把眼前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静止的山峰、流淌的小溪、还有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固定镜头就能把这美好的瞬间定格,让我们能仔细地欣赏每一个细节。
这难道不神奇吗?就像上次我们去参观博物馆,看到那个古老的陶瓷花瓶,它静静地摆在那里,散发着岁月的韵味。
这时候,要是用固定镜头拍下来,不就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了吗?再想想,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的样子,用固定镜头拍下来,是不是能让我们更专注于老师的表情和动作,更好地理解知识呢?不过,运动镜头可就不一样啦!它就像一个活泼的小精灵,到处跑到处跳,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比如说,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那个跟拍球员奔跑的镜头,是不是让我们感觉自己也在球场上飞奔,心都跟着提起来了?还记得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过山车吗?要是用运动镜头拍摄,那快速穿梭的感觉,是不是仿佛我们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刺激的冒险?运动镜头还能带着我们的眼睛去探索那些隐藏的角落。
就好像在一个神秘的城堡里,镜头慢慢地向前推进,穿过长长的走廊,打开一扇扇紧闭的门,这种感觉,不就像我们自己在探险吗?那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到底哪个更好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其实啊,它们就像我们的左右手,缺一不可。
固定镜头能给我们稳定和安宁,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美好的瞬间;而运动镜头则能带来活力和刺激,让我们的心跟着一起跳动。
比如说,在一部讲述家庭生活的电影里,如果全是固定镜头,那可能会显得有点单调,就像每天都吃一样的饭菜,总会腻的嘛!可要是全是运动镜头,又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像在狂风中找不到方向。
所以啊,导演们就像是神奇的魔法师,巧妙地运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为我们编织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