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尺(一)
- 格式:pdf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5
比例尺1.填一填。
(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它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也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为()。
(2)在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用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2毫米。
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2.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当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2)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
A.1∶50B.1∶5000000C.1∶10000000(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一定小于B.一定大于C.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3.南京路是A市城区东西方向的一条主干路,全长约5.5km,而在一幅地图上测量时仅长5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4.中央处理器(CPU)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相当于计算机的心脏。
将一个长30mm的CPU零件画在图纸上,长为18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5.下面是小亮画出的学校周围建筑物的平面图。
(1)文礼路的实际长度是1200米,量出图上距离是()厘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1.(1) 1000000(2)5:12.(1)A (2)B (3)C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cm∶5.5km=5cm∶550000cm=1∶11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10000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8cm∶30mm=180mm∶30mm=6∶1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6∶1。
5.(1)4 1∶30000(2)。
4.3.1《比例尺(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例尺(一)教学时间:月日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种类。
教学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PPT师生互动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1、谈话导入(PPT课件出示脑筋急转弯)。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一起来猜一猜把!生1: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过去的。
探究新知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种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关系式。
1、阅读教材第53页关于比例尺的内容。
师:阅读教材后,汇报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比例尺的知识。
生1:通过阅读我知道: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板书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生2:比例尺是绘图时用的,它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生3:教材介绍说,地图上的比例尺有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这种形式,也叫数值比例尺。
(板书)生4:老师,我看见这样表示比例尺的:师:这叫线段比例尺。
它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
(板书)生5:我会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cm∶50 km=1 cm∶5000000 cm(单位要相同)=1∶5000000(板书过程)生6: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生7:我发现一个和地图比例尺不一样的一个比例尺2∶1,我知基础练习:拓展练习:。
比例尺例1(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完正反比例及解比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化简比,解比例。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好吗?1厘米=( )毫米1分米=( )厘米1米=( )厘米l千米=( )厘米30米=( )厘米300厘米=( )米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为学生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二、情景引入师:同学们真棒!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地图。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的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教师指出: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根据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教师展示照片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你会画吗?生:长方形。
师:那我们来估一估它的长和宽吧(生:长大约12米,宽大约8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使用的是西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07页至第109页,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我们会通过实例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教材、课件、比例尺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实际生活中的地图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通过课件和模型,详细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例分析:我会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行解答,从而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分类放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例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00厘米。
2.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解释原因。
问题:一张地图上显示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实际距离为500公里,求该地图的比例尺。
答案: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厘米,即500公里=50000000厘米。
然后根据比例关系,可得比例尺为1:10000000。
因此,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1)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