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与冲压成型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34 MB
- 文档页数:39
冲压模具与五金模具知识大全1填空题1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变形力,使其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因为冷冲压要紧是用板料加工成零件,因此又叫板料冲压。
3冷冲压不仅能够加工金属材料材料,而且还能够加工非金属材料。
4冲压模具是利用压力机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压,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而得到所需要冲件的工艺装备。
5冷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样无需再进行机械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约原材料、节约能耗的少、无切屑的加工方法。
6冷冲模按工序组合形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具和组合工序模具,前一种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生产率低,当生产量大时,一样采纳后一种摸具,而这种模具又依组合方式分为复合模、级进模、复合-级进模等组合方式。
7冲模制造的要紧特点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要求高,精度高,是技术密集型生产。
8冲压生产过程的要紧特点是,依靠冲模和压力机完成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专门高,操作方便。
9冲压件的尺寸稳固,互换性好,是因为其尺寸公差由模具来保证。
2判定1冲模的制造一样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因此冲压件也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落料和弯曲都属于分离工序,而拉深、翻边那么属于变形工序。
〔×〕3复合工序、连续工序、复合—连续工序都属于组合工序。
〔√〕4分离工序是指对工件的剪裁和冲裁工序。
〔√〕5所有的冲裁工序都属于分离工序。
〔√〕6成形工序是指对工件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
〔√〕7成形工序是指坯料在超过弹性极限条件下而获得一定形状。
〔√〕8把两个以上的单工序组合成一道工序,构成复合、级进、复合-级进模的组合工序。
〔×〕9冲压变形也可分为伸长类和压缩类变形。
〔√〕10冲压加工只能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
〔×〕11冲压生产的自动化确实是冲模的自动化。
〔×〕第一章冲压变形的差不多原理1填空题1塑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
2冷冲压生产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五金冲压基本知识培训资料一、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1.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并获得一定质量的断面的冲压方法。
2.变形工序:是使冲压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冲压加工方法。
3.复合工序: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将两个以上的基本工序合并成一个工序,称为复合工序。
①切断②落料分离工序③冲孔④切口⑤切边①弯曲②拉深③起伏(压筋)变形工序④翻边⑤缩口⑥胀形⑦整形二、冲压件的工艺性:(一)(分离工序)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1.冲压件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有利于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
2.冲压件外形及内孔的转角一般不要设计成尖角,均应圆角过渡,其最小圆角半径r≥0.5t(t为材料厚度,当t不足1mm时,按1mm计算,下同)3.冲压件应避免过细的悬臂与狭槽,悬臂或狭槽的宽度应为b≥2t.4.冲孔时,孔径不能太小,其大小与孔的形状,材料性能、材料厚度有关。
一般为Ø(L)≥(1.0--1.5)t.5.孔壁与孔壁之间,孔壁与边缘之间距离不能过小,一般取a≥2t,且不得小于3—4mm。
6.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直臂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a≥R+0.5t (二)(变形工序)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A. 弯曲1.弯曲件的圆角半径:弯曲内半径太小,板料外层易出现开裂,使工件报废,其最小弯曲半径与材料性能、热处理状况、厚度、加工纤维方向有关。
如:2.板料的纤维方向与弯曲线应形成一定夹角.一般情况应成90°,特殊情况也应保证弯曲线与纤维方向的夹角不小于30°.(硬料应特别注意)3.最小弯曲高度.弯曲直立的部分太小,将产生不规则变形或稳定性不好,一般应保证H≥2.5t.4.工艺孔、槽及缺口。
为了防止材料在弯曲处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纹、角部畸变等缺陷,应在过渡处设计工艺槽或缺口。
5.孔与弯曲处的最小距离。
工件在弯曲件附近有预先冲孔时,由于弯曲时材料的流动会使原有的孔变形。
第一章概述冲压: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生产的三要素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合理的冲压工艺冲压工序的分类: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
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
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成形零件。
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胀形、扩口、缩口和旋压等。
冲压模具1.冲模的分类(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级进模:在压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共序的模具。
2.冲模组成零件冲模通常由上、下模两部分构成。
组成模具的零件主要有两类:①工艺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第二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冲裁变形规律、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2.掌握冲裁模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排样设计、冲裁力计算等设计计算方法。
3.掌握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4.认识冲裁模典型结构(尤其是级进模和复合模)及特点,了解模具标准,掌握模具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方法;5.掌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概述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
既可加工零件,也可加工冲压工序件。
落料: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冲孔:在工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
冲压工艺基础知识及质量保证培训一、冲压工艺基础知识1. 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是一种利用模具将金属板材受力变形而成型的加工工艺。
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实现多种金属零件批量生产的主要工艺之一。
2. 冲压工艺的原理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具将金属板材置于冲模和模具之间,施加压力将金属板材沿模具表面的凹凸部分形成所需的形状。
通过不同的模具设计和冲压工艺参数设置,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
3. 冲压工艺的优点冲压工艺具有高效、高质、低耗的特点,可以实现金属零件的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冲压工艺还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加工,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自由度和外观质量。
4. 冲压工艺的分类根据冲压工艺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冲裁、成形、冲粉、翻边等不同类型的工艺。
不同的工艺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二、质量保证培训1. 冲压工艺质量要求冲压工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在冲压工艺中加强质量管理,把握好从材料选型到模具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冲压工艺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3. 质量保证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需要给冲压工艺的操作人员进行质量保证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验技术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4. 质量保证实施在冲压工艺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需要加强对不良品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产品的质量保证。
三、总结冲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模具冲压的知识点总结一、模具冲压的基本原理模具冲压是利用模具的压力作用将金属板材或带材冲击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中,通过模具的压力对金属板材进行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零部件。
模具冲压的基本过程包括:上模闭合、进料定位、下模压制、排废排料等。
模具冲压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冲压过程中的拉伸、压缩、弯曲等变形,从而确保冲压出的零部件符合设计要求。
在模具冲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模具结构、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实现对金属板材进行多种复杂的冲压加工,满足不同产品的加工需求。
二、模具冲压的常用工艺1.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冲压的工艺设计是模具冲压的第一步,通过对产品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要求、材料性能等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案。
常见的模具结构包括简单模具、复合模具、多工位模具等,不同的结构设计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加工要求。
2. 工艺参数选择:在模具冲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成型质量、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工艺参数包括压力、冲头速度、保压时间、松料量等,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金属板材的精细加工。
3. 材料选择:模具冲压的材料选择是制定工艺方案的关键环节,不同的金属材料在模具冲压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加工特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冷轧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而对于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通常需要选用耐磨、耐热的合金模具钢。
三、模具设计1.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模具在冲压加工中具有稳定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冲压变形规律,避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撕裂、褶皱等缺陷。
2. 模具加工精度:模具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成型零件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精密模具通常要求模具的几何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配合精度等均较高,需要选用高精密数控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3.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受到产品要求、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冲压工艺简介冲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通常用于生产大批量金属零部件。
它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中,然后使用冲压机械对金属进行压制、拉伸、剪切等操作,使得金属板材转化为所需形状的零部件。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行业。
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需要的零部件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和修整。
2.模具设计: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适用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
3.模具加工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下模和上模的加工和制造。
4.冲压操作:将金属板材放置于冲压机械中,根据冲压工艺要求,进行压制、拉伸、剪切等操作。
5.零部件处理:对冲压成型的零部件进行去毛刺、抛光等处理,以提高表面质量。
6.检验和品质控制:对冲压零部件进行尺寸、外观等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7.包装和发货:将合格的冲压零部件进行包装,并按需求进行发货。
模具设计知识点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冲压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重要知识点:1. 模具结构良好的模具结构能够提高冲压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常见的模具结构包括单向模、复式模和多工位模。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考虑零部件形状、尺寸、生产数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2.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寿命和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模具使用环境、零部件材料等因素,以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3. 模具零件设计模具零件设计包括模具底板、模具芯、导向柱、导向套等零部件的设计。
在设计模具零部件时,需要考虑强度要求、零部件加工难度、装配精度等因素,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4. 模具表面处理模具表面处理能够提高冲压零部件表面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等。
五金件冲压模具技术指标五金件冲压模具技术指标是决定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五金件冲压加工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都必须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本文将一步一步解答五金件冲压模具技术指标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将平板金属材料切割、成型和成组的工具。
模具通常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其中上模通常固定在冲床上,下模则固定在底座上。
在冲压过程中,金属材料被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床的运动来对其施加力量,从而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第二步: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则冲压模具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冲压设备的性能和限制。
模具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模具在冲压过程中能够承受高压和高速的冲击力。
第三步:了解五金件冲压模具的主要技术指标1. 模具材料:冲压模具通常由优质的合金工具钢制成,以具备良好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同时,模具材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热导性和导热性,以便在冲压中迅速散热。
2. 模具硬度:冲压模具的硬度对于保证其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通常,模具的硬度应达到50-60 HRC,以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高压和高速的冲击力。
3. 模具表面粗糙度:模具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五金件的表面质量。
通常情况下,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Ra0.4-0.8微米之间,以确保五金件的表面光滑度和尺寸精度。
4. 模具加工精度:模具的加工精度对于保证五金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至关重要。
通常,模具的尺寸精度应控制在±0.02-0.05mm之间,形状精度应控制在0.02-0.05mm之间,以确保所生产的五金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5. 模具寿命:模具寿命是指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冲击次数或冲压件数。
模具的寿命通常由模具材料、硬度和冲压条件等因素决定。
通常情况下,模具的寿命应能够达到10万次以上,以确保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稳定。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引言冲压工艺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工的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行业。
在冲压过程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本钱。
本文将介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冲压工艺根底知识冲压工艺是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冲压工艺的根底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冲压工艺流程典型的冲压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装配、金属板材上模、送料、压制、脱模等步骤。
不同的零件和要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工艺流程。
1.2 冲压工艺参数冲压工艺参数包括压力、速度、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冲压工艺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1.3 冲压缺陷及其原因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陷,如裂纹、崩边、起皱等。
这些缺陷可能由材料性质、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参数等多个因素引起。
2. 模具设计知识点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并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是一些模具设计的关键知识点:2.1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寿命和本钱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等,选择适宜的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2.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保模具能够实现精确的成型。
同时,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加工时间。
2.3 模具零件设计模具的零件设计主要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导柱等。
这些零件的设计应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2.4 模具外表处理模具的外表处理可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模具外表处理方法包括氮化、镀铬等。
3.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案例分析3.1 案例一:汽车车门冲压汽车车门是冲压工艺的典型应用之一。
冲压车门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对板材进行切割、冲孔、弯曲等。
第⼆章冲压成形⼯艺及模具第⼆章冲压成形⼯艺及模具第⼀节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在⽣产中,常见的⾦属加⼯⽅法包括铸造、焊接、热处理、⾦属切削加⼯、⾦属塑性加⼯、特种加⼯等。
冲压加⼯⼜称板料冲压,是⾦属塑性加⼯⽅法中的⼀种,指在室温下,利⽤安装在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使其产⽣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获得所需零件的加⼯⽅法。
冲压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那时,我国已开始采⽤冲压模具制造铜器。
⼆⼗世纪⼆⼗年代,⾦属制品、玩具及⼩五⾦⾏业开始采⽤冲床、压机等简易机械设备及落料、冲孔⽤的“⼑⼝模⼦”和⽤于⾦属拉伸的“坞⼯模⼦”等模具加⼯产品⽑坯及某些零部件。
当时的模具除使⽤少量简陋的通⽤设备外,仍以⼿⼯加⼯为主,故精度不⾼、损坏率⼤,各⼚所使⽤的冲压设备功率较⼩,多处于⼿扳脚踏阶段。
五⼗年代初期,长春第⼀汽车制造⼚建⽴了国内第⼀个冲模车间,并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从六⼗年代开始,冲压模具已经从原来的单落料模具和单冲孔模具发展为落料、冲孔复合模。
随着冲压模架及模具标准件的出现,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及检测⼿段的⽇趋完善,冲压模具的使⽤寿命⽐从前提⾼了5~7倍。
在这⼀时期,成型磨削、电⽕花及线切割机床相继应⽤于模具制造业,使得冲压模具的制作⼯艺有了新的发展和飞跃。
七⼗年代以后,斜度线切割机的出现取代了冲压模具传统的制作⼯艺,降低了模具的表⾯粗糙度,将模具的加⼯精度提⾼的0.01mm左右。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技术⽔平突飞猛进。
当前,⼀些⼚家可以⽣产单套重量达50吨以上的⼤型冲压模具。
精度达到1~2µm,寿命超过2亿次的多⼯位级进模也有多家企业能够⽣产。
表⾯粗糙度达到Ra1.5µm的精冲模、直径超过300mm的⼤尺⼨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在国内也已达到相当⾼的⽔平。
迄今为⽌,我国的冲压技术已经⼴泛应⽤于军⼯、机械、农机、电⼦、信息、铁道、邮电、交通、化⼯、医疗器具、家⽤电器及轻⼯、航空航天等领域。
五金模具冲压基础知识点
五金模具冲压基础知识点包括:
一、冲压原理:冲压是一种利用强有力的冲击力使金属材料受到应力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冲压主要依靠冲床作动力,把模具中的型腔内的金属材料填料压缩,并以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加工形态。
二、冲压工件:冲压工件可能是金属板,金属带,复合材料,塑料,橡胶板等。
三、模具组成:模具由模架,冲头,模板,剪刀,模柄等组成。
四、冲压特征:冲压特征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加工深度,冲头的选择,型腔的尺寸,冲头的控制,冲压气动系统等方面。
五、冲压技术:冲压技术包括单冲压、双冲压、多冲压、复合冲压、折弯冲压、拉伸冲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