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模式通论
- 格式:ppt
- 大小:536.00 KB
- 文档页数:39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知识经济时代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作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经济革命,知识革命将给人类带来全面和深远的影响,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企业、个人都将受其影响,经济活动、传统观念、管理方法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改进与创新的现实问题,会计也不例外。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将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一、会计枝式的分类与知识经济会计伎式的提出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本质特征的基本映现。
由于人们所依据的会计实践的特征不同,因而有着多种不同的会计模式分类的方法。
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米勒将各国会计按会计发展划分为四大集群,再按企业环境划分十大会计模式;美国会计学会按"势力范围"将各国会计分为五大模式;英国会计学家··诺贝斯按照各国现有会计惯例,采用分级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类系统;我国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课题组将会计模式按经济体制分为六大类型等。
其实,会计是一个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技术手段向有关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两重特征,是社会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就目前情况看,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都是从会计的社会性特征方面进行的,研究的目的是关于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很少有人从会计的技术性特征出发,亦即从会计的技术环境和会计技术方法重大变革的角度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1会计模式的分类应从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双重特征进行,使之适应于不同经济社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2作为会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必须是便会计得以产生并推动会计向前发展的动力基础,即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和重大技术突破。
按照上述标准,抛开国别会计差异,我们可以将会计模式划分为农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农业经济会计模式、工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工业经济会计模式和知识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
农业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一次经济革命农业革命及简单的算术技术出现后。
《国际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 Accounting课程编码:6361F006 学分: 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财务会计方向课程。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学生不应仅把眼光局限在国内的会计实务的处理上,更应该立足于全球角度,应对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本课程在会计学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
作为会计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国际会计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此课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国际会计产生、基本知识、发展动态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掌握国际比较会计、国际税务筹划的不同特点、具体要求和核算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国际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先修课程要求】《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能力培养要求】可以对典型国家的会计模式进行比较,对常见的国际税务问题可以分析判断。
【学习总量】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学生自主学习12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教学方法:依托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讲授基础上,结合教材思考题组织课堂讨论和主题发言。
用国际会计准则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借鉴和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的成果;联系实际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熟悉和掌握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
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国际会计》,常勋;常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7版参考书:【1】《国际会计前沿》,王松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2】《国际会计学》,徐经长、杜胜利、陈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国际会计研究》,常勋,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应用》(中国版),本哈德. 裴仁斯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5】《国际会计学》,[美]弗雷德里克·D. S. 乔伊、卡罗尔·安·福罗斯特、加利·K. 米克著,周晓苏、方红星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6】《国际会计》,王建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大纲内容第一章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1)国际会计师大会的由来与发展(2)早期国际会计定义的区别理解:(1)市场国际化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2)跨国公司兴起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3)会计遗产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掌握:(1)国际会计的三大问题(2)会计职业国际化的三个层次(3)各国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差异(4)“世界会计”观的定义(5)“国别会计”观的定义(6)“实务主义”观的定义(7)崔和缪勒的定义(8)伊克彼、麦尔科和伊利马拉夫的定义(9)国际会计的主要内容运用:(1)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区分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三个层次(2)通过学习各学者的观点,能够评价和比较国际会计的不同定义【内容提要】第一节会计的国际化一、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货币、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二、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壮大三、会计世袭遗产的国际性四、特定会计方法的国际性质五、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第二节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一、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三个层次二、会计职业界的国际组织三、会计职业国际化的阻力第三节国际会计的定义一、国际会计学家在早期对国际会计所下的定义二、20世纪70年代国际会计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观点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际会计学家对国际会计所下的定义四、国际会计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壮大对会计国际化的双面影响;国际会计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