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0
芳香族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以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学化工学院院化学S0702 3071302012 王辰孖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机物随处可见。
可以说,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有机物呢?从定义的角度来说,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的是: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
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3000多万种,数量远远超过无机物。
2.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
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醋酸、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
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3.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较低。
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
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4.有机物种类繁多,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等。
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碳架结构,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类。
5.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就是芳香族化合物。
历史上曾将一类从植物胶中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称为芳香族化合物。
但根据气味分类并不科学,现在是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苯环,具有与开链化合物或脂环烃不同的独特性质(称芳香性,aromaticity)的一类化合物。
如苯、萘、蒽及其衍生物。
苯是最简单、最典型的代表。
它们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对热比较稳定,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焦油。
有些分子中虽然不含苯环但也具有与苯相似的芳香性的化合物,称为非苯芳香化合物,如草盐、薁等。
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叫做芳香族化合物。
它包括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如卤代芳香烃、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香醇、芳香酸等。
苯的碘化反应
苯与碘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碘原子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生成了碘化苯。
由于碘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所以氢原子被碘取代时,氢原子周围的电子被碘强烈地吸引,使氢原子更容易被取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在加热、光照或者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进行。
同时,生成的碘化苯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化学专业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有机化学试题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有机化学试题: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原子及其化合物的科学,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基本反应之一,它可以通过改变芳香环上的取代基,进一步合成出更复杂的有机分子。
本试题将围绕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展开讨论。
二、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芳香族化合物是以芳香环为基础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芳香环由共轭的π电子构成,它的结构稳定且具有吸引力的电子云。
这种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得芳香族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酸碱性和亲电性等。
三、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分类根据芳香环的活性和取代基的性质,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环上发生的亲电性试剂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常见的亲电试剂包括卤代烷、酸酐和酰卤等。
亲电取代反应通常发生在芳烃的活性位点,如邻位或间位。
2. 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族化合物上发生的自由基与芳香环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自由基取代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或辐射条件。
常见的自由基试剂有过氧化氢和过氧化苦味酸等。
3. 核磁取代反应:核磁取代反应是指在芳香族化合物上发生的核磁试剂与芳香环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核磁取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合成含特定同位素的化合物。
四、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常见的取代反应机理有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和电子转移取代。
以下是亲电取代的典型机制:1. 亲电取代的机理:(1) 亲电试剂的加成:亲电试剂(如卤代烷)先与溶剂或碱性条件发生反应,生成亲电种(如卤根离子)。
(2) 芳烃的亲电攻击:生成的亲电种攻击芳香环上的活性位点,将原有的取代基脱离。
(3) 产物生成:新的取代基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取代产物。
五、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举例1. 苯的取代反应:苯是最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硝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酰基化反应等。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在大学有机化学中,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
亲电取代反应指的是通过一个亲电试剂与芳香化合物反应,将一个取代基引入到芳环上的过程。
本文将对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进行总结。
一、芳烃的氢氯化反应芳烃的氢氯化反应属于典型的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
该反应需要在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通常使用氯化铁(III)或硫酸为催化剂。
反应的产物为芳香环上一个氯原子取代芳烃的氢原子。
该反应可使用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Ar-H + HCl → Ar-Cl + H2其中,Ar代表芳香环,HCl为氯化氢。
二、酰氯的取代反应酰氯是常用的亲电试剂,能够与芳烃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产生酰基取代芳烃的产物。
酰氯的常见反应条件是在强酸的存在下进行。
反应的产物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Ar-H + O=C(Cl)R → Ar-C(=O)R + HCl其中,Ar代表芳香环,O=C(Cl)R为酰氯。
三、硝基的取代反应硝基是另一种常用的亲电试剂,能够与芳烃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产生硝基取代芳烃的产物。
反应的条件是在浓硝酸的存在下进行。
反应的产物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Ar-H + HNO3 → Ar-NO2 + H2O其中,Ar代表芳香环,HNO3为硝酸。
四、醇的取代反应醇也能够与芳烃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产生醚类产物。
该反应需要在强酸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的产物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Ar-H + ROH → Ar-O-R + H2O其中,Ar代表芳香环,ROH为醇。
五、另类亲电取代反应除以上常见的亲电取代反应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亲电取代反应,如亚硝酰化反应、亚砜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常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条件,并且产物多种多样。
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
综上所述,芳香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别。
通过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可以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到芳环上。
熟练掌握这些反应的特点和条件,对于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氟原子与Sp2碳原子的p-π排斥作用,使氟代芬芳化合物易被亲核试剂进攻进而发生取代反应。
而且氟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Iσ)使得该碳原子更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
尤其是一个芳环化合物假如带有如硝基或氰基等吸电子取代基时,则其邻、对位的氟原子即使在十分温柔的反应条件下也极易经过一个共振稳定的Meisenheimer协作物中间体而被各种亲核试剂所取代(图式2.46)。
卤素被亲核取代的难易挨次为F C1 Br I,正巧与脂肪族亲核取代中的挨次相反。
图式2.46 芬芳氟化物的亲核取代,该反应经由一个共振稳定的Meisenheimer协作物中间体资料来源:V. Reiffenrath, 1998,未发表的工作即使没有吸电子基团(-M)存在,芬芳氟化物的氟原子也可被取代。
它们被取代的趋势随芳环中氟原子数的增强而增强。
而全氟芳环化合物如、可以和各种不同的亲核试剂发生反应(图式2.47)。
图式2.47 的氟原子所有被亲核取代。
反应得以顺当举行的驱动力来自于苯硫酚阴离子的强亲核性以及生成具有较高晶格能的NaF(上),或通过生成挥发性的Me3SiF除去竞争的亲核性氟离子(下) 与烃类化合物化学类似,全氟芳环化合物中其次个氟原子被取代时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挑选性(图式2.48)。
对而言,其次个被取代的氟原子一定发生在第一个取代基的对位。
对于也有相同的趋向。
图式2.48 全氟芬芳化合物的氟原子被分步亲核取代的区域挑选性对此种挑选性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缘由。
生成的带有负电荷的加成物中间体(和芬芳族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复合物相类似)必需相对稳定。
这个稳定化作用应当来自于剩余氟原子的共同诱导作用的结果。
而且这种诱导作用必需克服sP2-杂化的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氟原子之间剧烈的p-π二排斥所引起的去稳定作用,而当亲核进攻在取代基的邻、对位时这种诱导稳定作用表现得最为显然。
邻位氟原子对亲核取代所生成的带负电荷中间体(图式2.41)具有最大的稳定作用,第二是间位,对位氟原子的稳定化作用最小(图式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