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必修: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51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发布者:黄忠民高一经济生活教学设计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②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③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2、能力目标:①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②知道价格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三)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事例分析法等(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手段: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排忧解难)合作探究(生生、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反思㈠供求影响价格1.造成商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如、、、等,甚至、等文化因素。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2.卖方市场是由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在供求关系上是。
3.买方市场是由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在供求关系上是。
(二)价值决定价格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由决定的。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的关系(填写反比、正比、不变、无关)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4.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的地位。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篇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掌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及生产经营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辩证地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抽象思维方法揭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价值规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难点:需求弹性问题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展示两幅漫画。
同学们都知道90年代香港的四大天王是谁吗?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乐坛的四大天王是郭富城、黎明、刘德华、张学友。
目前,食品界也评出了四位身价很高的商品,同学们了解吗?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它们是蒜你狠、逗你玩、姜你军、猪你涨。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是谁把这四种食品推到了这个位置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点评: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
[设计意图]激趣设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导入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
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理解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要懂得价格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要懂得价格变动和差异不是随意的,而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体现;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解释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养成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通过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因素的学习,养成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学习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学习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学习方法]讲授、阅读、讨论、调查、合作探究[教学类型]多媒体[教学过程]反映了什么样的市场现象?这种现象怎么发生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其他因素改变供给和需求供求变化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卖方主导买方主导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升高价格降低(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也不会高过汽车,即使汽车车供过于求,其价格也不会低于自行车。
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依据探究结果,回答,并分析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问题:价值量又是由谁决定的?学生讨论回答(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中政治必修⼀2.1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标知识⽬标: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供求影响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能⼒⽬标:通过情景探究,案例分析、计算法引导学⽣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量的决定等知识,培养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提⾼参与经济⽣活的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参与经济⽣活的⾃主性,提⾼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教学难点:价值量与劳动⽣产率;等价交换。
三.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四.核⼼素养科学精神:科学的理解价值规律,遵循价值规律,增强参与经济⽣活的⾃主性。
法治精神:在参与经济活动中,遵循价值规律,⾃觉守法。
五.教学过程:导⼊新课:猪⾁最新批发价格图⽚⾛进商场超市,浏览购物⽹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商品价格不同,不同的地⽅、不同的时间,同⼀种商品的价格也会存在差异,是什么决定了它们各⾃的价格?⼜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价格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价格的变动⼜会对⼈们的⽣活和⽣产带来哪些影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课,多变的价格。
投影出⽰本课学习⽬标,让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理解并掌握供求与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重点)2.理解劳动时间、劳动⽣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产者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3.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让学⽣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进⾏新课:投影材料,学⽣探究材料⼀:下⾬了,露天菜场上的蔬菜降价销售;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于往年。
材料⼆:发⽣禽流感期间,鸡⾁的价格⼀跌再跌。
材料三:秋冬换季时,⽪⾐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往往打折销售;同⼀种西⽠,刚上市时每千克能卖到⼏元钱,⼤量上市后不⾜⼀元。
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因素懂得常见的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渠道或途径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能力目标: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的能力(三)情感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小组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经常会去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没有注意过这两种情况,一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间段内价格不一样例如冬季的西瓜和夏季的西瓜;二是不同的商品即使在同一时间段内,价格也不一样?例如自行车和汽车也就是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有时高,有时低,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讲授新课:一、供求影响价格播放视频资料《大葱价格上涨的背后》思考: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大葱价格的变化?学生:天气、生产条件思考:那这些具体的因素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了大葱的价格?学生:间接思考:那么这些具体的因素是通过什方式和途径影响到大葱的价格的?(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生: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结论: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2、这些具体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思考:那供求关系又是怎样引起价格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买者竞争,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供过于求商品过剩卖者竞争,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二、价值决定价格过渡:商品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即使大葱再供不应求,价格再上涨,有没有比手机还贵?即使手机价格再下降,会不会比大葱更便宜?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不能无限的上涨也不能无限下降呢?(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生: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分析:也就是说不同的商品价格不同,首先是因为他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
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掌握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2.难点: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房价走势图,引导学生思考: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新课讲解(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介绍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分析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的规律。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讲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增加产量,价格下跌时生产者减少产量。
引导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具体影响。
(3)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如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跌时消费者增加购买。
引导学生关注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具体影响。
3.案例分析以我国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为例,让学生分析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如何降低房价?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降低房价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讨论题目:如何看待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我国近年来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2.思考:在价格变动时,生产者和消费者应如何应对?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多变的价格全章概述
本章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
本章分为2个框题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课程学习2.1影响价格的因素★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
(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3页的例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
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页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请看课本P13页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含义。
教师总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不会。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
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
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
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
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
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
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
(2)、价值规律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一经济原则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课余作业请分析,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
★教学体会本节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