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素体不锈钢餐具处理可能产生的缺陷和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四种常见不锈钢加工热处理缺陷介绍什么是不锈钢的热处理?这种不锈钢加工工艺是一种将不锈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且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后,用特定的方法将其冷却,从而得到加工要求的金属组织和既定性能。
作为常见的一种不锈钢加工工艺,自然也会有某些加工缺陷,下面就来讲下这些缺陷。
不锈钢热处理过热现象不锈钢热处理加工中一旦过热就非常容易使得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粗大,降低零件的机械性能。
一般过热不锈钢加热温度过高或者过长时间在高温下保温,就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称为过热。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会导致降低不锈钢的韧性,脆性转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增高。
导致过热的原因其实是炉温仪表失控或混料。
一般过热的金属组织可经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后,通常能重新奥氏化使晶粒细化。
断口遗传有过热组织的不锈钢材,经重新加热淬火后,虽然能让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有时也仍然会出现粗大颗粒状断口。
产生断口遗传的原因有很多,争议也比较大,通常被认为曾因加热温度过高而使MnS之类的杂物溶入奥氏体并富集于晶接口,而冷却时这些夹杂物又会沿晶接口析出,受冲击时易沿粗大奥氏体晶界断裂。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不锈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不锈钢内的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被称为组织遗传性。
而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过烧现象不锈钢热处理的加热温度过高,不但会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还会使得晶界局部出现氧化或熔化,使得不锈钢的晶界弱化,也被叫做过烧。
不锈钢过烧后的性能会严重恶化,淬火时形成龟裂。
并且过烧的金属组织是无法恢复,只能做报废。
所以在不锈钢加工中要尽量避免过烧情况。
脱碳和氧化不锈钢在进行加热时,表层的碳与介质(或气氛)中的氧、氢、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发生反应,会降低表层碳浓度,这称为脱碳,脱碳钢淬火后表面硬度、疲劳强度及耐磨性降低,并且表面形成残余拉应力易形成表面网状裂纹。
浅谈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3-01-06T03:33:47.76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4期作者:翁向辉[导读] 不锈钢金属表面在进行处理时会产生氧化膜,这是因为与氧气进行接触导致的,通常情况下普通碳钢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面,导致锈蚀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会出现腐蚀洞,对此需要进行对金属油漆涂抹,避免过度形成腐蚀,这样能够满足对不锈钢表面防腐需求。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当中,能够提高对产品的应用力度,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环保作用。
本文对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表面处理预防措施。
关键词: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前言:不锈钢自身能够通过周围环境体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应用功能,能够实现对不锈钢表面的有效处理,同时也能加强对其技术高度空间处理,以此促进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良好发展。
一、不锈钢的性能特点不锈钢金属表面在进行处理时会产生氧化膜,这是因为与氧气进行接触导致的,通常情况下普通碳钢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面,导致锈蚀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会出现腐蚀洞,对此需要进行对金属油漆涂抹,避免过度形成腐蚀,这样能够满足对不锈钢表面防腐需求。
由于不锈钢中含有铬元素,这会对耐腐蚀产生影响。
对此,可以积极采用合理的保护方法,做好各项耐磨测试,以此加强其防腐度。
同时也能做好各项防腐工作[1]。
再有,由于不锈钢中含有合金成份,需要对氧化物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这样才能落实好各项保护工作,继而发挥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还有,在进行氧化层处理时,不但能够加强不锈钢表面的光泽度,同时也能提高防氧化作用,这样可以使钢表面与空气接触后,自动进行保护,继而产生钝化膜,这样能够对不锈钢材料进行有效保护。
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保护机械性能,在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后,能够提高表面的稳固性,将钝化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出来。
不锈钢表面处理过程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信息来源:不锈钢网发布时间:2004-10-21 12:49:22前言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
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1.1 不锈钢品种简介1.1.1 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 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 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
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
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 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3.1 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
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
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
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⑴ 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 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
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
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
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3.2 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铁素体不锈钢解决方案性能|优点|应用目录:1.概述:“铁素体不锈钢解决方案”J EAN-Y VES G ILET2.前言:“铁素体不锈钢的时代已经来临”ICDA3.用户对铁素体不锈钢的看法4.“神奇的铁素体不锈钢”5.耐蚀性6.力学及物理性能7.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型性8.铁素体不锈钢的连接9.产品和应用附录:铁素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表面加工参考文献概述“铁素体不锈钢解决方案”JEAN-YVES GILET ISSF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当2004年2月ISSF首次商讨促进铁素体不锈钢发展的项目时,就有很多会员指出,在这领域还没有开发过的企业间的合作。
在市场开发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菲利普〃理查德领导的国际专家小组开始对铁素体不锈钢种及其应用方面的市场统计数据进行收集。
他们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帮助,特别是日本。
在日本,铁素体不锈钢市场的开发程度最好。
不久,国际铬发展协会(ICDA)提议加入这一自发的,共同资助的项目。
作为国际贸易组织间的合作的具体事项,我们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在该项目的启动阶段,镍价达到了顶点,并引起更多钢种的价格的显著提高。
因此ISSF对该项目给予了最大的关注。
现在,我荣幸的提交该项目结果,它将在最适当的时间“给市场带来冲击”。
我完全相信,铁素体不锈钢能够也将会被更广泛的使用。
本书的目的就是推动这些钢种的广泛使用。
‘不锈钢的“不锈”,是由于所含的铬使其具有了显著的耐蚀性。
铁素体不锈钢也不例外,有的钢仅含铬,有的钢种还含其他元素(如MO,TI,NB等)。
大家熟知的标准铁素体不锈钢409,410和430在全世界都可以买到。
它们在洗衣机滚筒,排气系统等许多重要应用领域中使用都非常成功。
实际上,铁素体不锈钢在无数领域中都有更加广泛的应用潜力。
更多新开发的铁素体不锈钢,如439和441,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需求领域。
他们能够被加工成更复杂的形状,并能够用最普通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包括焊接。
由于添加了钼,铁素体不锈钢444对局部腐蚀的耐蚀力至少可以与奥氏体不锈钢316相同。
不锈钢表面处理常见问题和方法1 不锈钢件产生锈蚀的常见原因不锈钢设备制作过程中会出现表现损伤,缺陷以及一些影响表面的物质,如:粉尘、浮铁粉或嵌入的铁,热回火色和其它氧化层、锈斑、研磨毛刺、焊接引弧斑痕、焊接飞溅、焊剂、焊接缺陷、油和油脂、残余粘合剂和油漆、粉笔和标记笔印等。
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忽略了它们的有害影响而不重视或做得不好。
但是,它们对氧化保护膜有着潜在的危害。
保护膜一旦被损坏,被减薄或用其它方法使之改变,下面的不锈钢就会开始腐蚀。
腐蚀一般不是遍及整个表面,而是在缺陷处或其周围。
这种局总腐蚀通常会为点蚀或缝隙腐蚀,这两种腐蚀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而大部分表面不受侵蚀。
下面谈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各种原因。
1.1 粉尘制作经常是在有粉尘的场地进行,空气中常带有许多粉尘,它们不断地落在设备表面。
它们可以用水或碱性溶液去除掉。
不过,有附着力的尘垢需要高压水或蒸气进行清理。
1.2 浮铁粉或嵌入的铁在任何表面上,游离铁都会生锈并使不锈钢产生腐蚀。
因此,必须清除。
浮粉一般可随粉尘一起清除掉。
有些粘着力很强,必须按嵌入的铁处理。
除粉尘外,表面铁的来源很多,其中包括用普通碳钢钢丝刷清理和用以前在普碳钢,低合金钢或铸铁件上使用过的砂子、玻璃珠或其它磨料进行喷丸处理,或在不锈钢部件及设备附近对前面提到的非不锈钢制品进行修磨。
在下料或吊过过程中如果不对不锈钢采取保护措施,钢丝绳、吊具和工作台面上的铁很容易嵌入或玷污表面。
1.3 划痕为了防止工艺润滑剂或生成物和/或污物积留,必须对划痕和其它粗糙表面进行机械清理。
1.4 热回火色和其它氧化层如果在焊接或修磨过程中不锈钢在空气中被加热到一定的高温,焊缝两侧、焊缝的下表面和底部都会出现铬氧化物热回火色。
热回火色比氧化保护膜薄,而且明显可见。
颜色决定于厚度, 可呈见彩虹色、蓝色、紫色到淡黄色和棕色。
较厚的氧化物一般为黑色。
它是由于在高温或长时间在较高度下停留所致。
当出现任何一种这类氧化层时,金属表面的铬含量都会降低,造成这些区域的耐腐蚀性降低。
不锈钢腐蚀原因及预防措施详解一、不锈钢引起点蚀的因素及防止措施不锈钢极好的耐腐蚀性能是由于在钢的表面形成看不见的氧化膜,使其成为是钝态的。
该钝化膜的形成是由于钢暴露在大气中时与氧反应,或者是由于与其他含氧的环境接触的结果。
如果钝化膜被破坏,不锈钢就将继续腐蚀下去。
在很多情况下,钝化膜仅仅在金属表面和局部地方被破坏,腐蚀的作用在于形成细小的孔或凹坑,在材料表面产生无规律分布的小坑状腐蚀。
出现点蚀很可能是存在与去极剂化合的氯化物离子,不锈钢等钝态金属的点蚀常起因于某些侵蚀性阴离子对钝化膜的局部破坏,保护有高耐腐蚀性能的钝态通常需要氧化环境,但正好这也是出现点蚀的条件。
产生点蚀的介质是在C1-、Br-、I-、ClO4-溶液中存在Fe3+、Cu2+、Hg2+等重金属离子或者含有H2O2、O2等的Na+、Ca2+碱和碱土金属离子的氯化物溶液。
点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例如在浓度为4%-10%氯化钠的溶液中,在90℃时达到点蚀造成的重量损失最大;对于更稀的溶液,最大值出现在较高的温度。
防止点蚀的方法:(1)避免卤素离子集中。
(2)保证氧或氧化性溶液的均匀性,搅拌溶液和避免有液体不流动的小块区域。
(3)或者提高氧的浓度,或者去除氧。
(4)增加pH值。
与中性或酸性氯化物相比,明显碱性的氯化物溶液造成的点蚀较少,或者完全没有(氢氧离子起防腐蚀剂的作用)。
(5)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工作。
(6)在腐蚀性介质中加入钝化剂。
低浓度的硝酸盐或铬酸盐在很多介质中是有效的(抑制离子优先吸咐在金属表面上,因此防止了氯化物离子吸咐而造成腐蚀)。
(7)采用阴极防腐。
有证据表明,用与低碳钢、铝或锌电隅合阴极保护的不锈钢在海水中不会造成点蚀。
含钼2%-4%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点蚀性能。
使用含钼奥氏体型不锈钢可显著减少点蚀或一般腐蚀,腐蚀介质例如氢化钠溶液、海水、亚硫酸、硫酸、磷酸和甲酸。
二、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预防措施含碳量超过0.03%的不稳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不含钛或铌的牌号),如果热处理不当则在某些环境中易产生晶间腐蚀。
不锈钢堆焊层的腐蚀污染源及制造过程中防止污染的措施摘要:为提高容器内表面的耐蚀性,延长容器长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设计生产的加氢精制、催化等以Cr-Mo钢为基材的加氢反应器等,都要求有一定厚度(6~6.5mm)的双层堆焊。
其耐蚀层的厚度一般规定为3mm或按图样。
但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有许多污染源,会使的不锈钢层上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遭到破坏,造成锈蚀,严重影响了耐蚀层质量。
为保证容器内壁不锈钢堆焊层质量,我们必须了解清楚造成腐蚀污染的原因,并在制造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 容器 不锈钢 耐蚀堆焊层 污染原因 防止措施目前国内设计生产的加氢精制、催化等以Cr-Mo钢为基材的加氢反应器等,都要求有一定厚度(6~6.5mm)的双层堆焊。
其耐蚀层的厚度一般规定为3mm或按图样。
堆焊不锈钢层的目的是提高容器内表面的耐蚀性,延长容器长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使用寿命。
我们知道: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
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
这种表面膜受到破坏的形式很多,为保证容器内壁不锈钢堆焊层质量,我们必须了解清楚造成腐蚀的原因,并在制造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1.腐蚀污染的原因:1.1 化学腐蚀1.1.1 表面污染: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及酸、碱、盐等在一定条件转化为腐蚀介质,与不锈钢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1.1.2 表面划伤:各种划伤对钝化膜的破坏,使不锈钢保护能力降低,易与化学介质发生反应,产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1.2 电化学腐蚀1.2.1 碳钢污染:与碳钢件接触造成的划伤与腐蚀介质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化学腐蚀。
1.2.2 切割:割渣、飞溅等易生锈物质的附着与腐蚀介质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化学腐。
固溶处理对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影响摘要:本文对固溶处理对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双相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后,发现其组织中的马氏体量明显减少,铁素体相相应增加。
同时,固溶处理也会使得双相不锈钢的晶粒度变大,韧性也有所提高。
但是,在经过固溶处理的双相不锈钢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晶粒长大以及晶界腐蚀等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固溶处理;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晶粒度;韧性;晶界腐蚀。
正文: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机械性能。
其中,马氏体相和铁素体相分别具有不同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实际上都是由其组织和成分决定的。
因此,通过改变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对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有效的调控。
固溶处理是改变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固溶处理中,通过高温加热和冷却来改变双相不锈钢中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固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马氏体相的含量,并且增加铁素体相的含量。
在固溶处理后,马氏体相和铁素体相之间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双相不锈钢的晶粒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晶粒度是固溶处理后双相不锈钢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固溶处理,可以使得双相不锈钢中晶体的尺寸变大。
这可以增强双相不锈钢的塑性和韧性,从而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同时,在固溶处理后,铁素体相中的晶粒尺寸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小晶粒的铁素体相可以使得双相不锈钢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硬度,但是其韧性和塑性也随之降低。
然而,固溶处理对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固溶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晶粒的长大和晶界腐蚀等问题,这会降低双相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和辅助措施来改进固溶处理。
综上所述,固溶处理是对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进行调控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种常见不锈钢加工热处理缺陷介绍什么是不锈钢的热处理?这种不锈钢加工工艺是一种将不锈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且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后,用特定的方法将其冷却,从而得到加工要求的金属组织和既定性能。
作为常见的一种不锈钢加工工艺,自然也会有某些加工缺陷,下面就来讲下这些缺陷。
不锈钢热处理过热现象不锈钢热处理加工中一旦过热就非常容易使得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粗大,降低零件的机械性能。
一般过热不锈钢加热温度过高或者过长时间在高温下保温,就容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称为过热。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会导致降低不锈钢的韧性,脆性转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增高。
导致过热的原因其实是炉温仪表失控或混料。
一般过热的金属组织可经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后,通常能重新奥氏化使晶粒细化。
断口遗传有过热组织的不锈钢材,经重新加热淬火后,虽然能让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有时也仍然会出现粗大颗粒状断口。
产生断口遗传的原因有很多,争议也比较大,通常被认为曾因加热温度过高而使MnS之类的杂物溶入奥氏体并富集于晶接口,而冷却时这些夹杂物又会沿晶接口析出,受冲击时易沿粗大奥氏体晶界断裂。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不锈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不锈钢内的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被称为组织遗传性。
而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过烧现象不锈钢热处理的加热温度过高,不但会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大,还会使得晶界局部出现氧化或熔化,使得不锈钢的晶界弱化,也被叫做过烧。
不锈钢过烧后的性能会严重恶化,淬火时形成龟裂。
并且过烧的金属组织是无法恢复,只能做报废。
所以在不锈钢加工中要尽量避免过烧情况。
脱碳和氧化不锈钢在进行加热时,表层的碳与介质(或气氛)中的氧、氢、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发生反应,会降低表层碳浓度,这称为脱碳,脱碳钢淬火后表面硬度、疲劳强度及耐磨性降低,并且表面形成残余拉应力易形成表面网状裂纹。
[技术分享]不锈钢带常用热处理方法及缺陷对不锈钢带进行热处理,是为了消除冷轧后的加工硬化,使成品不锈钢带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
在生产不锈钢带时,常用下列几种热处理方法:(1)淬火,对于奥氏体、奥氏体一铁素体和奥氏体一马氏体不锈钢来说,淬火是一种软化热处理操作。
为了消除热轧工序的痕迹,奥氏体、奥氏体一铁素体和奥氏体一马氏体热轧带钢都必须进行淬火。
淬火操作是先在直通式炉里把带钢加热,一般加热温度为1050~1150℃,使钢中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然后快速冷却,主要是水冷。
若加热后缓慢冷却,有可能在900~450℃温度范围内从固溶体里析出碳化物,使不锈钢对晶间腐蚀敏感。
对于冷轧不锈钢带的淬火既可作为中间热处理,又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
作为最终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应在1100~1150℃温度范围内。
(2)退火,马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一铁素体冷轧不锈钢卷均需进行退火。
退火是在空气或保护气体的电热或煤气罩式炉内进行的。
铁素体钢、马氏体钢的退火温度为750~900℃。
然后进行炉冷或空冷。
(3)冷处理,为了使马氏体钢、铁素体一马氏体钢、奥氏体一马氏体钢最大限度地强化,需进行冷处理。
冷处理是把冷轧或热处理后的不锈钢带浸入到-40~-70℃的低温介质里,在该温度下静置一定的时间。
强烈的冷却(低于马氏体点Ms),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冷处理后为了减小内应力,在350~500℃温度进行回火(或时效)。
常用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液氧、液氮或液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不锈钢带热处理缺陷有:(1)气体腐蚀,是在带钢表面上呈现黑点状的小坑。
如果带钢表面上乳化液、油、盐、污物等残迹没有清除干净,则带钢局部表面或全部表面(在炉内长时间停留)会受到气体腐蚀。
在高温下,气体腐蚀带钢表面更为严重。
(2)过热,过热时带钢表面呈暗褐色,表面层的氧化铁皮虽已剥落,但不易酸洗干净。
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是金属加热温度高或在炉内停留时间长。
过热可能引起晶间腐蚀。
不锈钢常见成形缺陷的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质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常用材料1Cr18Ni9Ti和0Cr18Ni9Ti。
在拉深过程中1Cr18Ni9Ti比0Cr18Ni9Ti稳定,抗开裂性好。
因此应尽可能选择1Cr18Ni9Ti材料。
2、合理选择模具材料不锈钢在深拉过程中硬化显著,产生许多硬金属点,造成粘附,使工件和模具表面容易划伤、磨损,因此不能采用一般模具用工具钢。
实践证明:选择铜基合金模具能消除不锈钢件表面划痕、划伤,降低破损率。
另一种材料为高铝铜基合金模具材料(含铝13wt%~16wt%),这种材料与SUS304不锈钢互溶性小,拉深件和模具之间不粘着,拉深件表面不易产生划痕划伤,产品抛光成本低,在不锈钢拉深成形领域已经获得成功应用。
但是由于这种模具硬度偏低(40HRC~45HRC),常用于生产相对厚度t/D较小的产品。
一般拉深1500件~2000件以后在凹模表面容易产生始于圆角R处呈放射状拉深棱。
氮化硅陶瓷(Si3N4)已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尤其是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力学性能、耐热冲击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
可利用陶瓷材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用反应烧结氮化硅材料模具代替金属模具拉深SUS304不锈钢。
3、选择合理的凸、凹模圆角凹模圆角与应力大小和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圆角半径大,压边圈压料面积不足,容易产生失稳起皱;而如果圆角太小,材料在变形过程中进入凹模的阻力就会增加,材料不易向内流动和转移,从而增加了传力区的最大拉应力,可能导致拉裂。
因此,选择合理的凸、凹模圆角半径是至关重要的。
凸模相对圆角半径rp/t与极限拉深力f的关系如图2所示,凹模相对圆角半径rd/t 与筒形件拉深系数m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凸模相对圆角半径rp/t 约等于4时,最有利于防止开裂。
从图3中可以看出,凹模和凸模相对圆角半径增加,其极变形程度会增加,凹模相对圆角半径取5mm~8mm时有利于防止开裂。
高密度不锈钢管制造中的过冷铁素体问题研
究
随着工业的发展,高密度不锈钢管的应用日益广泛。
但是,高密度不锈钢管的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过冷铁素体问题。
过冷铁素体在高密度不锈钢管制造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过冷铁素体的存在会导致不锈钢管的冷加工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到整个加工过程,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那么,过冷铁素体到底是什么呢?过冷铁素体是指当钢的温度降到低于临界温度时,钢中的碳由于扩散速度减慢而不能完全形成典型的铁素体晶粒,从而才有的一种残余的铁素体晶粒。
在不锈钢管制造过程中,过冷铁素体会使得钢的冷加工性能下降,铁素体晶粒过大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针对高密度不锈钢管制造中的过冷铁素体问题,目前产业界已经有了一些应对措施。
如通过加强钢材中碳的限制,不锈钢管中减少过冷铁素体含量的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热处理方法来控制钢材中过冷铁素体的含量。
此外,生产方还可以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来降低不锈钢管中的过冷铁素体含量。
例如,优化钢材的合金化过程以及调整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等,以充分减少过冷铁素体晶粒的生成。
总之,高密度不锈钢管制造中的过冷铁素体问题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合金化过程、热处理过程以及制造工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锈钢管中过冷铁素体的含量,从而提高不锈钢管的性能和加工效率。
弋创新性研究不锈钢餐具的质量与安全管控苏忠亮杨越飞张晔揭辉经产品概述不锈钢金属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被广泛用来制造餐具。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鎳合金,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这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不锈钢餐具制品种类繁多,包括勺、餐刀、叉、匙、夹等。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卫生健康、外观精美、节能环保的不锈钢餐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这就对产品的材质管控、食品安全指标等多方面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我国不锈钢餐具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性能优异材料的应用是提高不锈钢餐具制品性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快推进性能优异的不锈钢材料广泛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严苛的要求,才能使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国家标准GB/T15067.2—2016《不锈钢餐具》于2016年发布,2017年实施。
该标准对不锈钢制品的食品安全指标、材质要求、尺寸、外观、耐腐蚀性和强度等指标做了规定,从而极大地保障了不锈钢餐具的质量管控。
标准项目解析1.食品安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质量问题,国家标准GB/T15067.2—2016《不锈钢餐具》中规定不锈钢餐具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指标,女口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中规定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中食品接触面使用的金属基材、金属镀层和焊接材料不应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匕与食品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制品重金属析出物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具体见表1。
表1不锈钢餐具重金属析出物技术要求项目铅(Pb)辂(Cr)H(Ni)镉(Cd)不申(As)指标(mg/kg)W0.05W2.0WO.5WO.02WO.042.尺寸、形状、外观、表面粗糙度同时GB/T15067.2—2016《不锈钢餐具》中也对不锈钢餐具产品的尺寸、形状、外观及表面粗糙度等进行了规定。
餐具的健康隐患及防治现代厨房里,以合金铝、不锈钢为材料的电饭煲、电炒锅以及各种烹调工具担当了主角,人们在享用现代餐具之清洁、轻巧、华贵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也承纳了它的弊端。
一、病因现代餐具取代了粗糙、笨重、乌黑的铁锅、铁铲,但也断绝了人们摄取铁的一条重要渠道。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参与人体血色素的生成。
女性因有周期性yue经来潮,每次yue经期要流失28毫克左右的铁,yue经过多者的失铁量则更多,缺铁将导致人体贫血。
用铝制品长时间存放或烧煮食物,铝元素会溶解到食品和水中,如果在烧煮时加入醋作调料,那么铝的溶解度更高。
人体摄人铝并蓄积到一定数量后,就会破坏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体内的铝过多还会损害人脑组织、影响智力,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更为严重。
合金铝餐具的铝元素能使人老化,不锈钢中的铬、钼、镍等元素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二、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一般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尤其以睑结膜、口唇及甲床部位比较明显;疲倦、乏力;循环、呼吸系统表现有心慌、气短、心率加快、脉压增大及毛细血管搏动现象;消化系统表现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有舌炎;神经系统表现有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等,严重患者可出现黑蒙、晕厥;泌尿生殖系统表现有少量蛋白尿,月经失调,性欲降低;其他还有反甲、皮肤干燥等临床表现。
摄入铝化物过量,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早衰、震颤麻痹等。
三、防与治(1)使用铁锅铁铲炒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长期均匀地补充铁剂。
铁锅铁铲是由无机铁制成,炒菜时锅与铲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碎屑,易在菜肴中形成可溶性铁盐,易被人体吸收;如适当地加些醋,可使菜肴中铁的含量增加十几倍,这样更能有效地防治缺铁性贫血。
但是请记住,并非任何食物都适用铁锅烧煮。
例如,杨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就不能用铁锅煮,因为这类酸性果品中含有一种果酸,遇到铁后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低铁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