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维护管理经验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卫星通信系统的维护与优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编织全球数据网的同时,其对于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而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维护与优化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卫星通信系统的维护与优化进行一些讨论和探究。
第一部分:维护卫星通信系统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步。
由于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并对其进行周密的考虑和安排。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一般由卫星、地面站以及用户终端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卫星通常分为地球同步卫星和低、中、高轨卫星,它们之间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地面站可以分为控制站、监测站、远程站等多个种类,其任务是对卫星进行轨道、姿态、通讯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
而用户终端则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发挥作用的人员身份。
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卫星通信系统,其维护也应从以上三个维度进行。
首先,对于卫星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卫星的轨道、姿态等方面的控制与监测。
这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地面站对卫星进行控制。
二是对通信信道的维护。
为了最有效地保证卫星通信的质量,我们应对一个或一组卫星的通信频率、天线方向等等进行严格控制。
此外,对于卫星的电源、供电系统的维护也必不可少。
其次,对于地面站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地面站进行周密的考虑,以保障其稳定的电源和供电系统。
同时,我们应进行定时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性能不受影响。
另外,地面站还要对卫星通信信号进行监测,确认通信质量,以便进行调整。
最后,对于用户终端的维护,主要需要我们对终端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并且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步骤。
第二部分: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化,主要通过改进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提升卫星通讯效率和人员的服务质量。
实现优化,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民航KU波段卫星地面站运行与维护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4年第8期文/张轶敏KU波段卫星通信网因其覆盖范围广、通信限制小,已成为民航“两地一空”通信网络传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利用卫星技术实现的网内无线通信,可以有效避免因有线线路故障、陆地灾害等因素导致的民航通信无法正常进行。
我国KU波段卫星通信网自2007年投入运行以来,承担了大量民航通信空管业务。
因此,对卫星地面站的运维已成为保障KU卫星通信网的重要工作。
民航空管通信网络传输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民航通信体系的稳定运行,更关系到民航客机的安全。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负载量日益增大,空管部门对民航通信网络传输业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完善民航通信网络传输业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避免有线线路故障、陆地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民航通信无法正常进行,我国民航空管部门于2005年年底部署建设了KU波段卫星通信网,并于2007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
KU波段卫星通信与C波段卫星通信共同组成的民航卫星通信网,已成为民航通信网络传输系统“两地一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KU波段卫星通信网投入运行已有七年,在民用航空通信网络传输系统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不断增加。
空管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卫星地面站设备的运维要求也逐步提高。
因此,在KU卫星地面站常规运维的基础上,探讨民航KU波段卫星地面站的运行与维护,对保障民航通信空管业务安全稳定、发挥卫星无线通信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卫星地面站逗行结构及主要设备KU波段卫星通信能在网内实现任意2个卫星地面站之间的无线单跳通信,并且满足语音、数据广播、甚高频和雷达等多项业务需求(见图1)。
KU卫星系统在通信技术上采用了时分复用方式(TDMA),具有波束窄、抗地面微波干扰性好的技术特性。
相较于C波段卫星而言,其天线口面相对较小,但传输损耗和雨衰均比较大。
KU波段卫星地面站设备分为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见图2)。
室内设备包括用户端设备、DLM数据线路复用器(Data Line Multiplexer)、室内单元机箱(VSAT Plus II、VSAT Plus IIe)、中频(Tx、Rx)功分器等。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近年来,卫星通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卫星通信的系统建设和维护,为保证其正常运营和发挥最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需要从几方面入手:一、系统建设1、确定系统需求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应该依据用户需求,确定其覆盖区域、容量、频段、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等参数,这对系统建设非常重要。
2、选择卫星卫星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卫星,因此在卫星的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性能、质量和价格等因素。
同时,也应该考虑卫星的使用寿命、运行机制等。
3、地面设备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面接收设备、发射设备、天线和调制解调等设备也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
地面设备也需要考虑设备构造、设备质量、设备数量等因素。
4、技术人员建设卫星通信系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技术人员需要有卫星通信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传输无线电波的专业知识等。
二、系统维护1、监视及故障检查运行监视和故障检查是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的关键环节,通过监视系统的运转状态和性能指标,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修复设备并保证通信的稳定运行。
2、维护土地天线由于天气条件、自然灾害或人类因素的影响,土地天线可能会遭到损坏。
此时,需要运用维护技术对阵列、接头、线缆等进行维护,避免系统损坏或运行故障。
3、维护卫星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维护需要对卫星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和高效运行。
卫星系统维护要时刻保持通信卫星的性能和地面控制中心的状态来有效地维护系统。
4、信息安全对于卫星通信系统而言,信息安全显然是维护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需要通过加密、身份认证等措施来保证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性。
综上所述,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要从多个方面出手,确保系统建设与日常运行的稳定和高效,保障其发挥最大作用,同时要关注到信息安全性,保护系统的重要数据和信息,维持卫星通信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浅述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的原理及维护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电视广播节目都逐渐使用卫星通信技術作为主要手段,而卫星地球站作为现代通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最主要的部分是其中的天馈线系。
因为天馈线系统作为发射卫星信号的最后环节和接收信号的首要环节,我们需要对天馈线系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各部分的组成、作用以及相关要求进行介绍,对整个系统的维护也要有个了解。
关键词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原理;维护作为卫星地球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天馈线系统是可以将空间中自由传播的电磁能量与发射或者接收到的导行能量进行转换的重要设备。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卫星地球站的传输质量,所以做好对地球站的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1 组成和原理天馈线整个系统主要有:天线(主体设备)、馈电设备、伺服系统。
这三大部分互相依存,共同保证整个天馈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整个天馈线系统的组成原理如下:一些来自高功放的射频信号通过波导馈线到达天线,在天线的网络系统中补充能量后将高频信号变成需要的电磁波信号,通过馈线馈源辐射向空间中去;天线系统接收到的空间中微弱的电磁波信号后进行转换,转换成所需要的信号后通过变频和低噪声放大后挨个送至用户接收单元,与此同时,天线系统也接受来自微信的标准信号,再经过放大和低噪声处理送至信标接收机,信标接收机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变换为和信标信号成比例的直流信号送至天线接收控制器,然后天线控制器再根据接受到的信号变化来驱动天线与卫星同步。
天馈线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三大点:(1)将接收到的高功放射频信号转换成需要的电磁波信号发往卫星系统;(2)将卫星转出的微弱的电磁波信号接收并且放大传递给每个用户;(3)通过对电磁波信号的处理驱使天线能够与卫星同步[1]。
在整个天馈线系统中,天线主要被用来接收和发射电磁波;馈电设备的基本功能是传输能量和分离电波;伺服系统则主要是保证天线能始终与卫星同步,不会出现错误。
下面逐个对这些部分进行介绍:①天线系统主体设备。
我站进行UPS不间断电源的避雷器安装工作,在对备用UPS不间断电源的避雷器安装时,我站按照预先做好的安装方案,首先关闭备用UPS上行链路的相应设备电源,但由于之前检修时曾经把CPI 高功放播出系统的主备电源调换过,因此在关闭备用UPS不间断电源主路时,在线的CPI高功放出现电源关闭,造成载波中断4分48秒。
针对技术维护过程中发生的停播事故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和建议:(1)每次维护重要设备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好操作方案,按规程操作,防止发生意外情况;(2)在进行设备变动时,做到专人操作和专人监督,并做好链路变更跟踪步骤,及时恢复正常的播出状态;(3)对设备检修安装操作前,必须掌握了解当前的在线设备运行状况,做好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应急处理预案操作;(4)在进行维护会影响到上行播出安全时,都要向总局指挥中心申请批复;(5)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检修操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个人操作责任制;(6)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熟悉设备操作和工作原理,能在查找故障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缩短故障查找时间。
2 地球站设备常见故障的检修我站上行系统设备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有以下几种:2.1 调制器风扇故障故障现象:值班过程中网管监控系统出现调制器告警信息为“Fan Fail”。
故障检修维护:当调制器出现风扇失败告警故障,值班员应及时通知当班组长,协助组长一起对调制器进行拆卸更换损坏的风扇,风扇是事故的高发部件,因此平时站内应存储多个好的风扇配件以备不时之需。
2.2 上变频器电源故障故障现象:网管监控系统出现上变频器告警信息为:电源告警。
故障检修维护:值班员应立即到设备机房对上变频器检查查看,查看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和面板上显示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若不是使用在线变频器,可对电源进行重启,电源告警故障消除。
219。
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与维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需要高效的通信方式来满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而卫星通信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支持,比如通信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等。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需要有完善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以及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首先要考虑的是卫星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卫星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如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卫星。
然后要确定卫星的轨道和位置,这是建设卫星通信网络的关键之一。
最后是地面站和接收设备的建设,这些设备需要安装在合适的地点,以确保可以顺利接收卫星信号。
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的建设成本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寻求各种经费来源和融资渠道,比如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等。
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社会责任等因素,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要为当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和社会效益。
二、卫星通信网络的维护卫星通信网络的维护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卫星、地面站、接收设备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的维护和管理。
卫星的维护需要进行定期的巡逻和检修,以确保卫星的正常运转。
在卫星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减少故障对网络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卫星进行强化保护,以免受到恶意攻击和干扰。
地面站和接收设备的维护同样也十分重要。
这些设备设置在户外,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可能会受到水、雨、雪等天气条件的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清理维护设备,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卫星通信网络的维护还需要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维护单位还应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和更新,更新设备和系统,以及加强个人和单位的信息安全意识,以防止数据泄漏和网络攻击等问题。
浅谈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维护管理经验
【摘要】本文从卫星通信地球站各设备在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几点维护管理经验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在卫星通信地球站维护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环节,总结了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几点体会,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系统的维护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卫星通信地球站;操作维护;频谱;稳定性
1.引言
卫星通信作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主要通信手段,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在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快速、可靠、稳定地提供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真正做到广域无缝隙覆盖。
在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重大灾害中,卫星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卫星通信业务的可靠性,所以我们应重视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操作维护工作,更好地保障卫星通信地球站各设备的稳定运行。
2.地球站系统组成
卫星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地球站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任务多样化趋势明显。
在这种条件下,大型卫星地球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天线、射频、变频设备、解调设备、终端设备等公共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终端设备等资源复杂程度高,数量大,难以有效调度;支持的众多的任务如临时视频传输、应急通信保障、业务变更调整等,人工协调困难;系统配置变化应对不及时;多种应急任务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资源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人工协调调度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设备、资源的效益。
卫星地球站的组成:天线及伺服子系统,射频收发子系统,调制解调子系统,基带子系统,监控子系统,(接口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等。
天线及跟踪伺服子系统:卫星信号的收发,及天线驱动(自动、电动、手动/跟踪)。
上行:将HPA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放大并向卫星发射。
下行:接收来自卫星的射频信号。
跟踪伺服:控制天线对准卫星。
射频收发子系统:完成信号的变频、放大。
上行:将调制信号上变频至通信频率(C@4/6G,Ku@12/14G,Ka@30/40GHz),并经HPA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给卫星。
下行:将从天线接收下来的信号,先通过LNA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在下变频到解调频率(一般为L频段或70/140Mhz),送给解调器解调。
调制解调子系统:实现基带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上行:将基带来的数字信号调制到中频(70/140MHz或L频段),送给上变频器。
下行:将下变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解调成数字基带信号,送往基带子系统。
基带子系统:基带数字信号处理。
监控子系统:实现对地球站的监控管理。
接口子系统:完成用户数据于卫星通信之间的接口转换。
电源子系统:保障地球站的安全有效供电。
3.地球站各设备在使用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天线维护比较简单,只要定期检查螺丝是否松动,外露线缆是否老化,就可以保证天线正常工作。
3.2 波导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由于不同频率的波长是不同的,因此任何一个尺寸的波导,只能在相应的一个较窄的频段内工作,如果频率低于相应的频段,传输损耗就会增加,频率偏移越远,损耗就越大,直至根本无法传输。
当频率高于其相应的频段时,就会出现高次模,同时也会增加损耗,因此在选用波导时,必须根据使用的频率选用合适的波导。
3.3 低噪声放大器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低噪声放大器的使用与维护包括以下事项:应使设备机壳良好接地。
在放大器安装完成后,要禁止在其周围进行焊接或使用电钻钻孔等操作,防止因漏电造成FET的损坏;注意防水、防潮;如对放大器进行检测,应注意输入信号电平不可过高,防止放大器由于过激励而损坏。
3.4 变频器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地操作使用,才能保证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予解决,才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其工作寿命,为此,使用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工作与维护手册,对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说明要牢牢掌握,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各检测点的位置,参数也应尽可能的熟悉,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3.5 终端设备操作维护注意事项
卫星通信地球站终端设备主要完成卫星通信业务的调制解调、数模转换、接口转换、分接复用、加解密、信道编译码等工作,设备种类多,接口复杂,是操作使用最频繁的设备,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部分,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操作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看接口连接器接触是否良好,芯片是否损坏,设备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4.卫星通信地球站维护中的几点经验
4.1 注重日常维护
地球站设备的稳定运行,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定期检查维护,包括对设备工作环境的检查,对设备的定期除尘和定期测试等。
另外,还应注重检查设备的供电电压、接地、天线周围环境,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2 充分利用仪器仪表定位问题
我们应充分发挥手中仪器仪表的作用,借用仪器仪表来判断定位问题。
如在遇到信号传输问题时,利用频谱仪来监测接收信号的频谱:当接收某站(如甲站)信号时,若频谱幅度低或消失,可利用频谱仪首先检查自己站内的发射信号是否正常(主要是核对接收频率是否有误),如果正常,再检查接收的甲站信号,确认无信号时,一方面通知甲站处理,另一方面可以请第三个地球站(如乙站)的工作人员利用频谱仪检查一下,是否接收到甲站信号,以此来证实甲站发出信号是否正常。
同时也可以利用“反相告警”来确认对方发出信号是否正常,这样可以分清问题出在哪个站,以压缩电路处理时间。
5.结束语
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分系统、跟踪遥测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和地球站分系统组成,卫星通信地球站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开通卫星通信业务的关键,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维护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卫星通信业务的质量。
因此,只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及时快速地处理其出现的故障,才能更好地保证卫星通信的稳定可靠,提高卫星通信的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卫星通信设备操作维护手册[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9.
[2]卫星通信操作维护技术培训班培训教材.河北神舟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8.04.
[3]陈振国,杨鸿文,郭文彬.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M].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秉钧,王少勇.卫星通信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