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卫星地球站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4
卫星地球站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卫星地球站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承担着接收和发送卫星信号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卫星地球站作业指导书,以匡助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任务。
二、卫星地球站的基本原理卫星地球站通过接收和发送信号与卫星进行通信。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收信号:卫星地球站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传输到接收设备中。
2. 发送信号:卫星地球站通过发送设备将信号发送给卫星,经过卫星中继后传输到目标地点。
3. 信号处理:卫星地球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以获取有效信息。
三、卫星地球站的操作指南1. 设备检查:在进行卫星地球站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各项设备正常工作。
包括天线、接收设备、发送设备等。
2. 信号接收:打开接收设备,调整天线方向,确保接收到卫星信号。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
3. 信号处理: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设备中,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操作。
4. 信号发送: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卫星,经过卫星中继后传输到目标地点。
在发送之前,需要确保发送设备正常工作。
5. 故障排除: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者信号传输异常,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
可以检查设备连接、调整天线方向等。
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卫星地球站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事项。
避免触电、避免误操作等。
四、卫星地球站的应用领域卫星地球站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 通信:卫星地球站可用于长距离通信,解决地理位置分散的通信需求,例如海洋通信、航空通信等。
2. 广播:卫星地球站可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信号传输,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广播覆盖。
3. 灾害应急:卫星地球站可用于灾害应急通信,为灾区提供紧急救援和通信支持。
4. 军事通信:卫星地球站在军事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保障军队的指挥和通信需求。
卫星通信地球站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施工准备第二章安装设备第三章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的布放第四章安装天线第五章设备的清洁与通电检查第六章单机测试第七章地球站入网验证测试第八章站内系统测试第九章环回链路性能的测试1.1施工人员要向项目负责人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1.2 施工人员应熟悉有关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说明书;1.3施工人员应与建设单位负责人及工地代表共同按设计文件核对各种波导元器件的品种、型号、数量和外观检查;1.4对主要设备开箱检查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录和备件,登记后妥善保管,以备交工时办理交接手续;1.5检查施工测试用仪器、仪表应在计量检验有效期内,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2.1根据机房平面布置设计图,详细核对设备安装位置尺寸,画出列线,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将地沟、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高频铜带地线敷设好;2.2设备搬运,根据设备重量确定搬运人数,搬运的着力点应是设备框架,严禁器件、零件、布线受力;2.3采用适当的开箱工具开箱,对精密设备及附件开箱后,若发现箱内零部件有脱落,取出脱落的零部件,复原就位;2.4开箱后,设备的转动、滑动部分,开关、旋纽等不得随意拨动,注意保护设备,开箱后暂时不能安装的设备及零部件,应放置好,或重新钉好箱板;2.5按设备定位线安装设备,底座的边沿应与定位线或设备排列准线吻合;2.6调整机架的垂直误差不得超过机架设备高度的1‰,大型设备不超过2mm,整列机架允许偏差为3mm,机架之间的缝隙上下均匀一致;2.7安装机盘及分部件前应进行清洁和外观检查,安装位置按施工图设计及出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安装。
第三章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的布放3.1设备间的各种信号线应在电缆走线架上或地槽内布放,原则是与电力线分开布放,各走一边,不能捆绑在一起,应尽量做到横平竖直无交叉,线把捆绑间距均匀,松紧适度;3.2 各种信号线的焊接均应端正、光滑、无凹陷、无凸泡、无虚焊、不松动。
民航卫星通信网络管理规定 (试行)第一章总则 1.1本规定根据《中国民航总局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及《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制定。
1.2凡设置、运行、使用民航卫星通信网络设备的单位,均应遵守本管理规定。
1.3民航卫星通信网是指由民航总局统一组织规划建设的专用卫星通信网络及在该网络中运行的所有卫星地球站。
1.4本管理规定由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及管理原则 2.1民航卫星通信网的建设由民航总局统一组织规划,各地区管理局按规划组织实施和保障运行。
2.2民航卫星通信网络内各卫星地球站、各用户接~3一口及路由的设置均由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统一管理。
2.3民航卫星通信网络所使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由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统一组织获取、分配、使用及管理。
第三章卫星地球站建设程序 3.1根据业务需要,民航系统各单位或与民航系统业务相关的单位需建设卫星地球站加入民航卫星通信网络时,需根据附则一《民航卫星通信地球站建设资料表》中的要求,按所在地区逐级(省局、管理局、总局)向民航通信主管部门进行申请,由民航总局批准其建站地点、建设规模及有关技术参数配置,有关设备采购参照民航总局有关要求进行。
3.2在新建地球站的项目批准后,各地应按附则一《民航卫星通信地球站建设资料表》的要求,作出选址报告,经各管理局上报民航总局,批准后方可建站。
3.3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需对民航总局已经批准的或已建成的卫星地球站的地点、规模和有关技术参数进行调整时,需按3-2条的要求,重新上报民航总局。
一4一各民航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民航总局批复的选址地点、规模和技术要求进行。
3.4地球站建设完成后,民航总局空管局将组织对其进行入网测试、检查,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并向有关部门办理了《无线电台执照》后方可加入民航卫星通信网运行。
3.5非中国民航用户,但与民航业务有关的部门需建设卫星地球站加入中国民航卫星通信网的,需与民航总局空管局协商,签定有关通信协议后方可建设、使用。
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法摘要: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主要是接收、发送微波信号,因此系统运行状态与质量,对卫星信号、播出质量的影响大,成为地球站的重点保护设施。
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天馈线系统的维护方法、故障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卫星地球站;天馈线系统;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卫星地球站的天馈线系统,可以定向辐射微波信号,对卫星转发的信号质量进行监测,准确收发广电卫星信号。
天馈线系统多安装在室外,运行环境恶劣,所以要加大维护力度。
实行科学的维护措施,可以降低系统故障率,尽早抢救故障问题。
所以,运维人员要制定详尽的技术档案,从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1、天馈线系统常见故障与处理1.1通信异常或中断地球站上下行通信异常,要做好应急切换,及时抢通信号。
利用网管、视音频告警系统,明确上行设备故障、信源异常。
如果并非以上问题,则要检查天馈线系统。
检查和处理天馈线系统故障的步骤如下:第一,明确上行链路设备运行状态,检查高功放的反射功率。
当反射功率持续上升,则要检查其他设备。
第二,检查波导充气机的运行状态,当出现异常问题时,则检查软波导的运行状态。
第三,检查软波导的断开、裂缝问题,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则要关闭高功效,同时更换软波导。
当处于正常状态时,则检查其他装置。
第四,检查馈源膜的密封状态,当发现破损问题时,则关闭高功放、充气机。
如果在雨水天气下,则覆盖馈源喇叭口。
待至雨水期后,清理馈源内部,同时更换新馈源膜。
当无破损问题,则检查其他原因。
第五,检查波导充气机的干燥剂,如果已经失效,则无法吸收波导管内的潮气,内部聚集冷凝水。
因此要关闭高功放、波导充气机,之后拆解清理波导积水部位,同时更换波导充气机的干燥剂。
第六,当波导出现明显衰减问题时,则要检查内部损坏情况,更换故障波导。
第七,如果上述检查正常,则继续检查天线俯仰角、极化角、方位角,查看偏离现象。
在检修维护过程中,带载测试天馈线系统,若天线无法对准卫星,则会出现同频干扰问题。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1)选择与填空第一章无线通信一、填空题1.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
2.中波通信白天主要靠地波传播,夜晚也可由(电离层)反射的天波传播。
3.微波通信可用于高达(2700)路甚至更多的大容量干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A)km。
A、50B、100C、150D、2002.中波通信多用于(C)。
A、海上B、水下C、广播D、地下3.(C)设备较简单,机动性大,因此也适用于应急通信和抗灾通信。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4.超短波通信的工作频带较宽,可以传送(B)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A、20B、30C、40D、505.(D)适合于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
A、长波B、中波C、短波D、超短波6.(D)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三、多项选择题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ABCD)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A、振荡器B、放大器C、调制器D、变频器2.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主要由前置放大器、(ABCD)和低频基带放大器等组成。
A、变频器B、本地振荡器C、中频放大器D、解调器3.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ABCD)。
A、发射机B、发射天线C、接收天线D、接收机第二章微波通信一、填空题1.微波接力通信是利用微波(视距传播)以接力站的接力方式实现的远距离微波通信,也称微波中继通信。
2.数字微波同步技术主要包括位同步、时隙同步及(帧同步)。
3.有源微波接力站是指具有补偿接收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失真,并完成频率转换和(路由改向)功能的接力站。
4.有源微波接力站有基带、(中频)和射频三种转接方式。
5.无源微波接力站是指用金属反射板、绕射栅网或以两个背对背微波天线直接联结的方式,来改变(波束传播)方向的接力站。
6.微波站是指地面微波接力系统中的(终端站)或接力站。
1、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和地面段两部分组成。
空间段以卫星为主体,并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和跟踪、遥测及指令站。
地面段包括了支持用户访问卫星转发器,并实现用户间通信的所有地面设施。
用户可以是电话用户、电视观众和网络信息供应商等。
卫星地球站是地面段的主体,它提供与卫星的连接链路,其硬件设备与相关协议均适合卫星信道的传输。
2、卫星通信系统常用的频率范围为150MHZ-300GHZ。
3、GPS 1575.42MHZ载波L1频段1227.60MHZ载波L2频段4、卫星通信系统涉及空间段和地面段,存在各式各样的噪声和干扰,主要包括系统热噪声、宇宙噪声和外部环境干扰等。
5、ITU是什么?将全球划分为几个区?中国是哪个区?ITU,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专门机构。
将全球划分为三个频率区域,中国属于第三区。
6、L频段范围,Ku频段范围L波段的频率范围1~2GHz,Ku波段的频率范围12.5-15GHz7、通信卫星的作用: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
8、大气衰耗最小的频段是:L波段。
9、VSAT含义和优点,VSAT中最小站设备的天线最小直径VSAT是指一类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智能化小型或微型地球站。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优点①利用VSAT通信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适用于其他通信手段难以通达的地方。
②设备安装快,在具备条件时,开通一个小站,需1-2天。
③通信质量高,网内采用各种自动检错纠错功能,信息误码率低,正常情下,小于10-7。
④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延时补偿及本地轮询(P011)功能,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⑤采用按需分配(DAMA)技术,充分利用卫星信道。
⑥有通话能力,采用先进话音处理技术,保证话音质量。
VSAT中最小站设备的天线最小直径通常0.3-2.4m。
10、简答为什么要进行卫星位置保护,卫星姿态控制的方法。
因为卫星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在飞行时对它的飞行姿态都有一定的要求。
卫星的姿态控制就是控制卫星的飞行姿态,保持姿态轴的稳定,并根据需要改变姿态轴的方向。